乳頭疼痛
原因:產後乳頭疼痛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有很多的女性在生完寶寶後會感到乳頭疼痛,含接不良為最常見原因。
健康指導:
(1)改善含接姿勢,只要餵哺時嬰兒含接良好,乳頭疼痛的感覺就會減輕,防止乳頭皸裂。
正確的含接姿勢:
母親用C字形的方法託起乳房,用乳頭刺激嬰兒的口周圍,使嬰兒建立覓食反射。當嬰兒的口張到足夠大時,將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送到嬰兒口中。
正確的含接要點:
嬰兒的嘴張得很大,下唇向外翻;
嬰兒的下頜緊貼乳房;
舌呈環狀環繞乳暈;
嬰兒的口上方的乳暈比口下方的乳暈露出的更多些;
嬰兒的兩面頰飽滿,鼓起呈球形;
看到嬰兒深而慢的吸吮,偶爾有突然的暫停;
能聽到或看到吞咽。
(2)每次餵哺後,擠出一些乳汁在乳頭和乳暈上,均勻塗抹,保護乳頭皮膚。
(3)避免用肥皂、乙醇溶液擦洗乳頭,防止因乳頭乾燥導致皸裂。
(4)用乳頭滋潤霜等膏劑塗抹乳頭和乳暈,再使用日常用乳頭保護罩,減少衣服的摩擦,減輕疼痛。
乳頭皸裂
表現:乳頭表面出現裂口,且乳房腫脹。常在哺乳第一周發生。
原因:
1、未及時餵奶或沒有頻繁吸吮,造成乳房腫脹而導致皮膚繃緊、乳頭被拉平,乳房伸展性差,嬰兒吸吮時只能含著乳頭,造成乳頭皮膚破損。
2、嬰兒吸吮不當造成乳頭皮膚破損。
健康指導:
1、早開奶、早吸吮
早開奶、早吸吮可預防乳汁在乳房內淤積,產生壓力造成乳房腫脹。
2、正確的含接乳房,可減少損傷乳頭皮膚的機會
3、保護乳頭皮膚
餵哺後,擠出一些乳汁在乳頭和乳暈上,均勻塗抹,防止乳頭乾燥導致皸裂。
4、發生皸裂後,可用乳汁或乳頭修復霜塗抹。
5、餵哺時,先餵健側乳房,再餵患側。
念珠菌感染
臨床表現: 1、乳頭痛癢、乳房刺痛感,有些哺乳後乳房仍有燒灼感和刺痛感。 2、乳房和乳暈處皮膚變薄,發紅、發亮,色素減退,有時乳頭外表可正常健康指導: 1、遵醫囑正確用藥。 餵哺後將制黴菌素霜塗於乳頭,或將制黴菌素懸液滴到嬰兒口中。 2、餵哺前母親應洗淨雙手,勤換內衣。 3、停止使用安慰奶嘴、乳頭保護罩。若為混合餵養,嬰兒的奶瓶、奶嘴應勤洗、勤消毒。 4、減輕乳漲,鼓勵母親頻繁的餵哺或擠奶。 5、樹立信心,疼痛是暫時的。
產後缺乳
缺乳的原因: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辯證,通過看、問、摸,辨別產婦到底是什麼原因缺乳的,進行對症處理看:觀察乳房表面是否有紅、腫異樣 問:生完孩子幾天了、順產或剖宮產、乳房是否疼痛 摸:是否有硬塊、是否有疙瘩、是否有疼痛
促進泌乳的飲食原則:
1、少吃多餐,每日以5-6餐為宜,保證供給充足的能量。
2、食物幹稀搭配、葷素搭配,避免偏食,保證食物的多樣化。
3、增加魚、肉、蛋、奶、海產品的攝入,蛋白質不足會影響乳汁的分泌。
4、每日保證400-500克的新鮮蔬菜,並以綠色蔬菜及有色蔬菜為主,如青菜、紫包菜、芹菜、西紅柿等。蔬菜不宜生吃或涼拌,以湯或炒菜為佳,可選擇有通乳作用的蔬菜,如萵筍、茭白、絲瓜、藕、黃豆芽、黃花菜、海帶等。
5、每日保證150-300克水果,最好選擇平性或溫性的,如蘋果、柑桔、荔枝、木瓜等,對於脾胃虛寒的產婦最好不要吃梨、香蕉、西瓜這類涼性較重的水果。水果可在開水中浸泡或微波爐稍微加熱後吃。
6、每日牛奶500毫升為宜,約為瓶裝奶2甁,也可選用孕婦奶粉.
7、可適當補充鈣片,尤其在寶寶缺鈣時,以彌補乳母鈣的流失.
8、可吃雞蛋(每日3-4個)、小米、紅糖、芝麻、雞湯(公雞湯)等對產婦身體恢復、哺乳幼兒有利的食物。
9、鹽每日6克為宜,調味品中蔥、姜、蒜等溫性調味料也可少放一些。
10、乳母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不可過於勞累。
促進乳汁分泌的有效方法
1、早開奶,勤吸吮,給乳腺有效的刺激。產後泌乳主要依靠寶寶的吸吮刺激來促使垂體催乳素分泌上升,垂體泌乳素抑制因子分泌減少。因此,最好堅持在產後1小時內即給寶寶開奶,讓寶寶及早地吸吮乳房,刺激乳房儘快分泌奶水。母嬰同室,這樣可以便利媽媽經常讓寶貝吸吮乳房。多次按需不定時地吸吮,可以刺激產婦的大腦分泌釋放催乳素。吸吮次數越多越有力,乳汁分泌就越多。
2、注意餵養技巧,輪流排空乳房。每次哺乳都應給寶寶足夠的時間吸吮,吸完一側乳房後再吸另一側,讓寶寶吃到足夠的後奶,以確保能量的攝入。如果母嬰一方因患病或其他原因不能哺乳時,媽媽一定要將乳房內的乳汁擠出、排空。每天排空的次數為8-12次,夜間不間斷。只有將乳房內的乳汁排空,日後才能繼續正常地分泌乳汁。
3、合理營養,適當增加湯水的攝入。適當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食物的攝入,比如魚、肉、蛋、奶,因為優質蛋白可增加乳汁的質與量。哺乳期的媽媽因為乳汁的分泌,對水分的需求增加,建議多次少量飲水補充水分。
4、產後保持愉快心情。精神因素對產後泌乳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產後要注意保持好心情,緩解壓力。忘掉煩惱,充分地休養身體。精神上的振奮和愉悅會促使體內的催乳素水平增高,從而使奶水儘快增多。
5、足夠的睡眠,充分休息。睡眠不足,體力消耗過多,會導致乳汁分泌減少,哺乳媽媽要學會與寶寶同步休息。
6、拒絕奶瓶。吸吮母乳是一件比較費勁的運動,而吸吮奶嘴卻會很容易地吃到東西。一旦寶寶適應了奶嘴的輕而易舉,就會產生乳頭錯覺,而不再願意用「吃奶勁」費力地去吸吮媽媽的乳房。吸吮頻率的減少、吸吮力量的降低、吸吮時間的短暫將導致乳汁分泌的不足。
7、適當進食中藥催乳湯劑或催乳食物,使氣血充足,刺進乳汁分泌。
乳腺炎
原因: 1、外力碰撞:孩子頭部頂或者腳踢、穿不合身的胸罩、側身睡擠壓、洗淋浴也容易碰撞 2、哺乳不當:產婦未及時餵養,哺乳方式不當 3、細菌感染:寶寶口鼻腔內的細菌、產婦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細菌經乳頭破口處進入乳腺;產婦呼吸道感染或生殖道感染,細菌經血液循環到乳腺;胸罩不乾淨,也會引起細菌感染。 症狀分類: 1.輕微硬塊 2.乳孔堵塞 3.輕微乳腺炎 4.發燒性乳腺炎 5.膿腫性乳腺炎
乳腺炎的注意事項1.嚴禁熱敷(加重皮膚紅腫) 2.嚴禁洗淋浴澡(怕直接衝撞乳房) 3.嚴禁服用葷湯、大油食物 4.嚴禁碰撞、擠壓乳房 5.攝入充足的食物和液體,宜多吃具有清熱作用的蔬菜水果,如番茄、青菜、絲瓜、花瓜、綠豆、鮮藕、海帶等 6.鼓勵產婦多休息 7.增加哺乳次數,夜間堅持哺乳 8.採用不同體位餵哺 9.指導產婦穿寬鬆衣服,選擇合適的哺乳胸罩 10.幫助產婦擠奶 11.遵醫囑服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