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愛喝湯人氣色好,這句話我深信不疑,因為我周圍就有不少這樣的例子,那些經常煲湯人家裡個個皮膚好,孩子看起來水靈靈,特別招人喜歡,因為煲湯時食材經過長時間的燉煮,大部分的營養都溶入了湯中,喝湯就等於在吸收營養,而且溶解到湯中的營養一般都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
喝湯是一種非常養生的生活方式,但如何燉出一鍋美味又有營養的湯,這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下面分享五道家常燉湯的技巧,學會以後就可以經常做了。
燉排骨湯
排骨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很多家庭經常會做的一道湯,如果在燉排骨時加一點醋,這樣味道會更好,不僅可以使骨頭中的鈣,磷,鐵等礦物質溶解出來,被人體吸收利用,加醋還能防止食物中的維生素被破壞。
燉老鴨湯
燉老鴨前,可將老鴨肉用涼水加少量食醋浸泡2小時,再用文火燉製,這樣鴨肉易爛,吃起來還比較嫩。如果想要讓鴨肉爛得快,可將幾隻螺螄一同入鍋燉煮,這樣就算是再老的鴨,也能很快燉得酥爛,此外,還可加幾片火腿肉或臘肉,也能讓鴨肉更加的的鮮香入味。
燉老母雞湯
燉老母雞湯時,想要湯的味道更加鮮美,可在鍋中加上一塊瘦豬肉。先將水燒開,然後將清洗乾淨的雞肉與瘦肉一同放入開水中,加幾片生薑,待水再次燒開後撈出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燉,這樣燉出來的老母雞湯,鮮香清亮,好喝還不油膩。
燉牛肉湯
燉牛肉湯時,放一個西紅柿和牛肉一起燉,可以增加湯中西紅柿素的含量,而且西紅柿中的果酸能嫩化牛肉纖維,使牛肉吃起來更加細嫩鮮美。
燉鮮魚湯
魚湯素以鮮美為貴,用來做湯的魚必須新鮮,其中以鱖魚、鯽魚味道最好,肉嫩、質細、營養價值高,無須太多配料,幾片生薑就可以了,做魚湯時要用涼水,最好一次加夠,避免中途加水,以免衝淡湯的鮮味,這樣燉出來的魚湯最為鮮美。
燉所有的肉類湯,如雞、鴨、排骨等,燉前一定要把肉類進行飛水,這樣有什麼好處呢?燉肉類湯飛水不僅可以去除血水、去除肉腥味,還能去除一部分脂肪,這樣燉出來的湯才能清亮而不油膩。
有些人燉湯喜歡加很多的香料,如大蒜、,花椒,大料,味精,料酒之類的,事實上,喝湯講究原汁原味,只要食材新鮮有營養,這些香料完全沒必要加,只需一片小小的生薑,即可達到去腥提香的作用。燉湯加鹽調味也是應是最後出鍋前加,過早加鹽會使湯中蛋白凝固,影響湯中鮮味成分的擴散。如果一不小心加鹽多了,湯太鹹了怎麼辦?只需在湯中放入一個洗淨的生土豆煮五分鐘,這樣湯中多餘的鹽分就會被吸收進去,湯自然就變淡了。
本文由【葉落美食】原創,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不錯,請幫忙點讚、收藏、轉發給更多愛生活、愛美食的小夥伴,您的關注是我每天創作的源泉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