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榜|酒悟 · 王粲

2020-12-20 南湖野客

鬼叔 編撰

圖片採自網絡

東漢末年,綱器崩毀,寡頭並起,朝野持續動蕩,民生凋敝日甚。這是一個社會失序的亂世,不論高門大戶、市井小民,大家都是拎著腦袋過活。然而,這卻也是一個文化高光的盛世,才士俊傑,燦若星河,馬融、盧植、鄭玄、崔琰之於儒學,「三曹」與「建安七子」之於文學,蔡邕、張芝、鍾繇之於書法,趙岐、劉褒之於繪畫,蔡邕、杜夔之於音樂,張仲景、華佗之於醫學,凡此種種無不深刻地影響了後繼時代。特別是文學創作上蓬勃繁茂,個性張揚,慷慨悲壯,構築了裡程碑作用的「建安風骨」。這其中尤以曹植最具代表性,謝靈運甚至讚譽為「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而「建安七子」中,則首推王粲,當時與曹植並稱「曹王」。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贊道:「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辭少瑕累,摘其詩賦,則七子之冠冕乎!」清代大學者方東樹亦論道:「蒼涼悲慨,才力豪健,陳思而下,一人而已。」

王粲,字仲宣,出身於名門望族。他的曾祖父王龔,剛正謹肅,漢順帝時任太尉,祖父王暢,守正嚴明,漢靈帝時任司空,皆位列三公。王粲的父親王謙,曾擔任大將軍何進的長史,因王謙乃名公之後,何進想與王家結秦晉之好,便喚出兩個女兒拜見王謙,讓他從中挑選一個,王謙沒有答應,後來因病免了官職。王粲少年時即有才名,蔡文姬的老爸蔡邕非常賞識他,要知道當時蔡邕已是宗師級的大學者了。蔡邕學貫古今,聞名天下,府第門前經常是車來人往,堂上賓客滿座。某一日蔡邕正與訪客們談講,聞報門外有人求見,自稱王粲,蔡邕聽了急急忙忙出去迎接,倉促間鞋子穿倒了也顧不得了。待王粲隨著蔡邕進入客廳,座中諸人見他年紀尚輕,身材短小,都很驚訝蔡公何以如此禮遇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少年。蔡邕說:「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意思是說,你們可別小瞧了他,這是司空王公的孫子,是個奇才,我比不上的!我家裡收藏的書籍文章,應當全部送給他。王粲後來藏書達萬卷之多,據說有六千餘卷便是蔡邕贈予的。

王粲十七歲時,司徒徵召,朝廷授予黃門侍郎的官職,因為西京長安為亂兵所擾,沒辦法去履職,王粲便南下荊州依附劉表。劉表喜歡以貌取人,因王粲身材孱弱、相貌平平無奇,並且還傲岸簡放、不拘小節,於是便不太看重他。王粲得不到重用,素日便踏山涉水,飲酒賦詩,不知不覺中十多年的光陰已從指間流逝。某日登樓望遠,只見漳水挾浦而通遠,沮水倚洲而曲長,感慨自己生逢亂世,客居他鄉,才能又不得施展,滿腔抱負都化作仰天浩嘆,於是寫下了著名的《登樓賦》,以抒發心中悲愴的怨忿和不滅的壯志:

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覽斯宇之所處兮,實顯敞而寡仇。

挾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

背墳衍之廣陸兮,臨皋隰之沃流。

北彌陶牧,西接昭丘。

華實蔽野,黍稷盈疇。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紛濁而遷逝兮,漫逾紀以迄今。

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

憑軒檻以遙望兮,向北風而開襟。

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

悲舊鄉之壅隔兮,涕橫墜而弗禁。

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嘆音。

鍾儀幽而楚奏兮,莊舄顯而越吟。

人情同於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惟日月之逾邁兮,俟河清其未極。

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騁力。

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

步棲遲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將匿。

風蕭瑟而並興兮,天慘慘而無色。

獸狂顧以求群兮,鳥相鳴而舉翼。

原野闃其無人兮,徵夫行而未息。

心悽愴以感發兮,意忉怛而憯惻。

循階除而下降兮,氣交憤於胸臆。

夜參半而不寐兮,悵盤桓以反側。

建安十三年,荊州之主劉表病亡,王粲力勸劉表的兒子劉琮歸附曹操。曹操任命王粲擔任丞相掾,賜爵關內侯。曹操在漢水濱設宴款待百官,王粲敬酒稱頌說:「袁紹起於河北,原本兵多將廣,志在奪取天下,有好賢之名卻不懂得用賢,才士奇人盡皆離去。劉錶盤踞荊楚,坐觀時變,因避亂到荊州的賢士很多,都是海內俊傑,可劉表不善於任用他們,以致國有難卻無人輔佐。明公整飭軍務,善待士卒,收錄豪傑使其各盡其用,因此能夠稱雄天下。等到平定了江東、漢中諸地,更應徵召這些地方的賢才,使他們居其位,盡其才,則天下歸心,文武並用,英雄畢力,王業可成!」曹操聽了大喜,隨後調任王粲為軍謀祭酒。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為魏王,可設置百官,三十六歲的王粲被拜為侍中,王粲博學多識,魏王問事總能對答如流,曹操非常倚重他。當時舊的禮儀制度廢弛毀棄,便是王粲主持制定了新的典章。

王粲的記憶力驚人,過目不忘。早年間,有一次王粲與人同行,見到道旁的石碑,便去讀上面刻的碑文。同行者問:「你讀過一遍後能背誦出來嗎?」王粲說:「能。」於是那人讓王粲背誦,果然一字不差,那人讚嘆不已。又有一次,王粲觀看別人弈棋,弈棋者一不小心把棋局弄亂了,王粲憑記憶幫他們復原,弈棋者不相信這就是剛才弄亂前的棋局,說要另行驗證一下,王粲說可以。弈棋者便用頭巾蓋住了這盤棋,讓王粲在另一張棋盤上再次復原。王粲便很快又復盤在旁邊的棋盤上,弈棋者兩相對照,黑白棋子每個的位置都一樣,毫無差池,弈棋者非常震驚,讚不絕口。王粲博聞強記的能力確實不一般,他不僅語文好,數學也好,很擅長計算。做算術,通曉其中的邏輯和道理,寫文章,提筆成章,不需要再修改潤色,別人誤以為那都是事先寫好的,然而即便精心構思和醞釀,卻很難超越一揮而就的文章。

王粲與曹丕、曹植的關係都很好,他們各自都是非常密切的詩友、文友,亦是酒友。曹丕登基做皇帝前,很喜歡結交文學之士,也好飲酒。曹植更不用說,是足可稱之為「詩仙」與「酒仙」的人物。「建安七子」諸君也不待言,王粲素日交往者,多是好文愛酒的公卿士人,如楊修、文叔良、孫文始、蔡子篤、潘文則等。他題贈楊修的詩云:「我君餞之,其樂洩洩」,可見飲酒是他們極好的娛樂。後世謝靈運詠王粲的詩也說:「既作長夜飲,豈顧乘日養。」王粲登樓在漫長歷史歲月中已演化為一種情感的表達和文學上的意象,陸遊的《對酒》詩云:「天上何曾許寄愁,酒中正自可忘憂;不能上樹作巢飲,尚辦滿船供拍浮;神仙可學君豈信,衣食裁足吾何求?但憶人如王粲輩,相攜一笑賦登樓。」王粲好飲酒,但是他對酒的功過是非卻有著清醒的認識,且看這篇文採斐然的《酒賦》寫道是:

帝女儀狄,旨酒是獻。

苾芬享祀,人神式宴。

曲櫱必時,良工從試。

辯其五齊,節其三事。

醍沈盎泛,清濁各異。

章文德於廟堂,協武義於三軍。

致子弟之孝養,糾骨肉之睦親。

成朋友之歡好,贊交往之主賓。

既無禮而不入,又何事而不因。

賊功業而敗事,毀名行以取誣。

遺大恥於載籍,滿簡帛而見書。

孰不飲而羅茲,罔非酒而惟事。

昔在公旦,極茲話言。

濡首屢舞,談易作難。

大禹所忌,文王是艱。

暨我中葉,酒流猶多。

群庶崇飲,日富月奢。

王粲提到儀狄造酒,是中國酒文化的重要起源。他闡明了酒最初的功用是祭祀,以及服務於重要的宴會。釀酒時使用酒麯要掌握合適的時機,通常需要有經驗的工匠操作或指導。根據酒的用途,按清濁程度調製出五種不同的酒,即醍齊、沈齊、盎齊、泛齊、醴齊。酒,對於朝堂可以彰顯文德,對於三軍可以提振士氣,對於子弟可以教化孝悌,對於骨肉可以結連親睦,對於朋友可以增進歡好,對於交往可以崇尚禮儀。所以,講究禮節儀規的地方常常要用到它,有事情要辦的時候也不能沒有它。但是,另一方面,過度飲酒,嗜酒成風,則難免敗壞了事情而損害功業,毀傷了名節而招致構陷,這樣的行止一旦載入史冊,如同背負了奇恥大辱而遭千古唾棄。這絕非危言聳聽,飲酒之人不可不重視啊!當年周公頒布《酒誥》,就是防止因酒敗德,律令不可謂不嚴厲,然而醉酒狂歡屢禁不絕,可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大禹品嘗了儀狄進獻的酒,警醒於它的美妙而發出「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的斷言,周文王也認識到酒的危害,但他們也都知道禁酒何其艱難。所以到如今酒越來越普及,人們都很崇尚飲酒,造成奢靡成風。在王粲的時代,曹操也曾出臺禁酒令,一方面正是扼制濫酒的風氣,但更重要的是,東漢桓靈以降連年徵戰,天災人禍致使糧食生產嚴重不足,而釀酒又消耗大量糧食,曹操的舉措是為了保證軍民基本的口糧供給。

皇甫謐《甲乙經序》上說:王粲二十多歲時曾遇見張仲景,張仲景對他說:「你身體有疾病,四十歲時開始掉眉毛,半年後會要了你性命啊!如果現在就治療,堅持服用五石湯,則能夠避免病患發生。」王粲聽了很不高興,覺得這樣的言語冒犯了自己,雖然接受了張仲景的藥湯,卻沒有服用。三天後張仲景又見到王粲,問他:「服用我的藥湯了嗎?」王粲怕被糾纏便答曰:「服了。」張仲景仔細端詳了王粲片刻,說道:「從氣色上看不像是已經服過藥的樣子,你可千萬不能輕視啊!」王粲仍然不相信,也始終沒服用過張仲景給的藥湯。果不其然,二十年後王粲的眉毛開始脫落,很快便病情加重。當時王粲隨曹操南徵孫權,在北歸途中,恰好是開始脫眉一百八十七天後,王粲病逝,終年四十一歲。

王粲的靈柩返回鄴城,魏王世子曹丕親率文士及官員為其送葬。曹丕對眾人說:「仲宣生前最愛聽驢叫,就讓我們學一次驢叫,為他送行吧!」世子有言,眾人無有不從,頓時王粲的墓地上響起了一片驢鳴,這聲音響徹四野,餘韻千年,實乃文學史上曠古未有之奇聞,亦堪稱絕唱。葬禮之後,曹植為寄託懷思,作《王仲宣誄》,誄文中盛讚王粲的才華云:「既有令德,材技廣宣,強記洽聞,幽贊微言,文若春華,思若湧泉,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何道不洽,何藝不閒,棋局逞巧,博奕惟賢。」好朋友惺惺相惜,曹植痛失故交,深情緬懷這份友誼:「吾與夫子,義貫丹青,好和琴瑟,分過友生,庶幾遐年,攜手同徵,如何奄忽,棄我夙零,感昔宴會,志各高厲,……延首嘆息,雨泣交頸,嗟乎夫子,永安幽冥,人誰不沒,達士徇名,生榮死哀,亦孔之榮,嗚呼哀哉!」

南湖野客評曰:王仲宣少負才名,初以蔡伯喈倒屣相迎聞於世,繼以古楚國登樓賦詠顯其文,居荊襄日久而不見用,歸鄴城伊始得遂願志。建安文壇,才士並起,曹子建獨領風騷,王仲宣特出七子,同聲相應,齊足奔驅,衝虛逸氣,風骨有力。星辰輝耀間,仲宣尤長於辭賦,文詞華美,發語悽愴。漢末以降,飲宴之風日盛,日富月奢,無論高門貴胄結黨營利,抑或士人騷客以文會友,皆惟酒是務,以致世情淫迷。王仲宣好酒,亦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座上客也,然好酒而不溺於酒,盡醉而不困於醉,洞察飲酒功過是非,勸勉世人適可而止,此卓見也,至今良有益焉!酒仙榜邀列仙班,號為「酒悟」。

參考文獻:

1. 晉陳壽《三國志·王粲傳》

2. 魏曹植《王仲宣誄》

3.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

4. 晉皇甫謐《甲乙經序》

相關焦點

  • 酒仙榜|酒聖 · 陶淵明
    可是他的妻子堅決不同意,她說:「都種高粱,你自己有酒喝了,家裡其他人難道要喝西北風不成!」陶淵明想想也對呀,酒要喝,飯也要吃的,於是最終決定五十畝種高粱,五十畝種稻。可惜的是,陶淵明在縣長的位子上只幹了兩個多月,就「意氣用事」地掛冠封印而去,這五十畝的高粱怕是沒見著,更別說釀成美酒慰勞自己的口腹了。
  • 迴避線下價格衝突 酒仙網轉向網端定製酒
    低價一直是酒類電商和白酒企業的矛盾焦點,此前酒企曾多次封殺電商渠道,而酒類電商也在嘗試與線下競合。酒類垂直電商巨頭酒仙網(833919)8月18日晚宣布,未來該公司將發力網際網路定製酒戰略,以迴避標品線上線下價格衝突問題。當天,酒仙網也首度牽手貴州茅臺集團,為其旗下習酒有限公司推出了首個網際網路定製單品。
  • 王粲復盤
    王粲,是東漢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由於其文才出眾,被稱為「七子之冠冕」。王粲少時即有才名,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才。《三國志·魏書·王粲傳》說他「性善算,作算術,略盡其理。善作文,舉筆便成,無所改定,時人常以為宿構,然正復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用通俗的語言解釋,就是王粲的語文算術成績都好,是一個文理科俱佳的全才。
  • 「酒仙」李白:且樂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後千載名
    菊、酒、月入詩,釀出千年的芬芳、飄逸。二、詩仙酒仙李白自稱「酒仙」,以豪飲而聞名天下。《襄陽歌》裡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便是生動寫照。許多著名詩文都是他在半醉半醒間一揮而就,令人稱奇。李白傳世詩詞千餘篇,170多首與酒有關。
  • 快來看看六如酒仙世倩老師的課堂——茶酒兩生花!
    快來看看六如酒仙世倩老師的課堂——茶酒兩生花! 茶酒兩生花 《宇宙第一茶酒師》 ——六如茶酒創新新玩法
  • 我們的詩仙李白又被稱為酒仙,那麼他到底有多能喝酒呢?
    好像只有酒才能讓這些劍客和詩人一吐胸間豪氣,但是歷史上唯有一人將這詩、酒、劍、合為了一體,沒錯,他就是李白。被稱為詩仙的李白,也被稱為了酒仙和劍仙。那麼李白喝了多少酒呢?我們先看李白為酒寫過多少詩篇,到目前為止,據統計李白的一千多首詩中,跟酒有關的詩篇就佔了四分之一。這就可見李白有多能喝酒了。
  • 酒仙網再推定製新品豐谷酒坊 挖掘低醉酒度白酒領域
    8月5日,酒類電商龍頭酒仙網與低醉酒度白酒代表豐谷酒業,在五臺山舉行了雙方聯手打造的定製酒「豐谷酒坊」新品發布會。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豐谷酒業董事長馬斌出席發布會並致辭。    現場有業內專家表示,酒仙網擁有豐富的定製酒經驗,能準確把握消費者的需求。此次與豐谷酒業合作,也正是瞄準了健康、低醉酒度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酒仙網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豐谷酒坊將在B2B酒仙團,以及B2C兩個板塊同步上線,藉助酒仙網的品牌力和全國布局,快速分發,也將為酒仙團的定製酒大軍再添一員大將。
  • 竹林深處,神秘玉器,《小冰冰傳奇》神器酒仙玉竹加護!
    最近傳奇大陸的竹林深處總是隱約有綠光亮起,熊喵酒仙每天一大早就去了竹林,深夜才歸來,整日見不著蹤影。傳奇大陸的好奇寶寶們都想看看熊喵酒仙到底再搞什麼名堂,於是以小冰冰帶隊的一眾人悄悄走向了竹林的深處。只見熊喵酒仙閉起了眼睛,手裡握著一柄綠體通透,隱約發著光芒的玉竹,打出了一套從未有人見過的拳法!
  • 俠客風雲傳怎麼跟酒仙進行划拳 與酒仙划拳正確方法
    導 讀 《俠客風雲傳》中怎麼與酒仙划拳?
  • 好聽驢鳴的王粲,因其貌不揚錯失機會?懷才不遇,還是大器晚成?
    (圖為王粲)王粲在隨曹操討伐孫權,南徵返程的路上因病去世,僅有四十一歲,正值臘月的冬季。他沒有等到來年的春天,只徒留下了無數的唏噓。曹丕為了表達對其去世的哀痛之情,在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後,號召王粲生前的好友們集體為王粲學驢鳴,送他最後一程。
  • 古代人喝的酒真的是酒嗎?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文化當中跟酒有關的文人其實真的不少,酒仙李白、醉翁歐陽修、飲酒詩人陶淵明等等。這些古人都是我們印象中的好酒量,李白動輒鬥酒,一大鬥酒相當於現在6升,一小鬥也有2升了,那麼問題來了,2000毫升的酒相當於4瓶礦泉水,就算是水都灌肚子裡也挺難為人了,何況是酒,那他們喝的到底是什麼?真的是酒嗎?你以現在我們常喝的酒來說的話,即便是啤酒也會醉啊。水滸傳中酒文化比較出名,酒後武松打虎,還有酒後魯智深拳打鎮關西等等。
  • 酒仙網旗下網店五糧液價格虛高 昨日優惠價=今日原價
    但其通過對比其他店鋪發現,沒有做促銷的店裡同款酒的價格也就是1000多元,因此懷疑其虛假促銷。在淘寶app上搜索五糧液第八代普五500ml酒品,可以發現,銷量最高的三家依次為天貓品牌旗艦店、蘇寧易購官方旗艦店和天貓超市。新浪財經12月24日查詢發現,五糧液品牌旗艦店的第八代普五原價確實標為2499元,顯示優惠後的價格為1399元,而券後到手價則為1079元。
  • 為何古代的人動不動就喝好幾壇酒,酒的度數到底有多少
    現在看古裝影視劇,主角們一言不合就喝酒,一碗接一碗,一壇接一壇,一個個都跟酒仙一樣?難道他們喝不醉?其實古代的酒,和咱們現在的差很遠很遠……先說個經典的酒仙級別的人物——李白。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寫道: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誇李白的,說他能喝一鬥酒,一鬥酒是多少呢?差不多12斤吧。不過唐代還有小鬥,要是李白喝的是小鬥的話,那就是4斤。
  • 建安風骨、三曹、王粲考點
    簡述王粲詩歌藝術特點。王粲的作品以建安十三年為界,劃分為前後兩個階段,比較前後階段的作品,王粲的詩歌創作形成了前後期不同的風格特色。前期寄人籬下,懷才不遇,多哀傷、沉鬱之情,詩風蒼涼悲慨。後期政治上深得重用,盡展才華,心情樂觀開朗,詩風慷慨豪壯。試論曹植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
  • 酒仙網給世界一瓶好酒,容大醬酒再出容大10 253ml
    8月24日,中國最具性價比的醬香白酒——容大醬酒新品發布會在線上召開,仁懷市副市長陳晉朝、宋代官窖董事長曹本強、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容大醬酒創始人楊國鋒、酒仙拉飛哥路彥坤出席活動,與千萬粉絲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據了解,容大10 253ml當晚銷量超過10000瓶。
  • 酒啊,那些被酒奪去了生命的名人們
    酒啊,喝了我的酒。師勝傑,乾脆就是一位酒仙了。師勝傑生於1953年,青年時期恰逢「上山下鄉」年代。1969年,16歲的師勝傑,被下放到農村勞動,被安排到酒坊烤酒。烤酒的工作,就要嘗酒,長此以往,品酒如神,酒亦海量。長年累月,酒精傷身。被酒傷身壞事者,歷來無數。
  • 酒中八仙都是誰,他們都有什麼軼事呢?
    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詞語老大,今天咱們聊一下唐朝的酒中八仙。唐代文人豪客大都喜好飲酒,尤其是詩人、畫家、書法家。他們有的酒量很大,豪飲不醉;有的喜好醉飲,以酒醉為樂。他們從飲酒中尋找靈感,在醉酒中創作佳作。
  • 「酒仙」石延年:外道內儒,敢與李白並謫仙
    二人由朝至暮,酒不曾停,卻面無醉色,及至離去,不發一言。他們在喧鬧吵雜的酒館顯得格格不入。第二日,京都便有了酒仙到訪王氏酒樓的傳說。這兩位酒仙,一位是義士劉潛,另一位,便是有"謫仙"之稱的石延年。石延年,北宋人,字曼卿,又字安仁,僧人惠洪在《冷齋夜話》中評價其為:"隱於酒,謫仙之流也",可謂一生寫照。
  • 酒仙網首席品酒師柳巖:性感只是帶來流量,創收靠的是酒的品質!
    相信很多喝酒的朋友一定很熟悉酒仙網,這是一家垂直做各類國內外酒款的線上零售平臺,裡面洋酒為主,包含各類葡萄酒、伏特加、保健酒,也有啤酒和白酒!15年上市!酒仙網創始人及核心團隊在傳統經銷渠道業務方面經驗豐富,有著較強資源優勢,已與全國80%規模以上酒企建立深度合作關係,並逐步實現了全品類擴張,充分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18年酒仙網董事長郝鴻峰總結了過去酒仙網的運營以及盈利情況!「2018年上半年的盈利已經超過2017年全年。
  • 知道全部作用的,能稱為「酒仙」了
    知道全部作用的,能稱為「酒仙」了。大家應該都知道,就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是很常見的酒,在我們中國歷史也是已經擁有了很長時間了,那麼,說起白酒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屬於茅臺酒,茅臺酒可以說是屬於一種檔次比較高的白酒產地呢,是在貴州省的茅臺鎮,可以說茅臺酒也算得上是一種果酒了,是中國獨有的一種白酒,再加上由於數量有限,所以說它的價格也就相對來說特別的貴,不過也正是因為數量有限,所以所以就吸引了一些非法商家製造的一些假酒山寨酒,以假亂真得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