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雙方老人沒時間也無義務幫忙,這幾年除了工作外,大部分心力基本都用在了和阿姨們鬥智鬥勇(花錢還需要和阿姨鬥?嗯,等你需要阿姨帶娃的時候就懂了),前陣子總結了一部「請阿姨的血淚史」。需要阿姨帶娃的家庭真心不易,這幾年我踩過的坑,希望你可以提前避免掉。
1、太年輕或年紀太大的阿姨
30歲上下的阿姨挺多的。大多阿姨在這個年紀孩子已經好幾歲了,他們基本是屬於把孩子扔給家裡老人,然後自己出來打工。可以理解阿姨這個群體的不易,但為了少折騰,還是儘量避免吧。畢竟自己孩子都沒怎麼帶過,怎麼放心讓她來帶孩子呢?而且因為孩子年幼,但凡有點責任心的,也會牽腸掛肚。請假太多的話,不同意你不忍心,同意了你家娃誰來帶?
當然,如果只是做飯做家務我覺得年輕阿姨可以考慮。這裡說的是帶孩子。
55歲以上年紀太大的阿姨,也儘量不要麻煩人家了。帶孩子確實是件體力活,年紀太大還是吃不消。
綜上,如果光說年齡,40-55左右的阿姨是相對比較合適的。通常這個階段,他們的子女已經大了,不需要他們耗費太多心思,而個人精力和體力也還處於比較充沛的階段。
2、自己或子女學歷太低的阿姨
阿姨進入家庭後,大多需要朝夕相處,就算不住家,也得朝九晚六。所以「好溝通」太重要了。不是說「阿姨得聽你的」或者互相遷就,而是雙方可以自然順暢的商量與討論。
就這幾年的經歷看,在阿姨的群體裡,自己或子女學歷高一些的會更好溝通。
要求阿姨學歷高,確實是「要求太多了」。所以這只能成為一個美好的願景。阿姨群體普遍學歷較低,只上過小學的阿姨碰到過好幾個,如果有一個高中或者中專(如果她沒有說謊)的話,已經是阿姨中的高學歷了。很多可能並非因為他們自己不想上學,更多是受限於那個年代教育的普及以及家庭條件。
但是,你可以通過了解阿姨子女的學歷來作判斷。子女學歷高一些的阿姨,相對來說也會比較好溝通。我後來盤點這其中的關係,大概是,「重視子女教育的阿姨,大抵對自己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我們家至今為止,請過(包括試用)大概7,8位阿姨,其中有一位阿姨做了一年,從孩子4個月帶到1歲半(另外一位相對較穩定的阿姨從1歲9個月帶到現在),挺給力的。溝通也非常順暢。她自己的女兒正在讀研。可惜後來因為她家人生病回老家照顧去了。至今仍然保持很好的聯繫。
3、沒有愛心與耐心的阿姨
這條應該劃重點!
為人父母的都知道,孩子是一種多麼考驗人耐性的生物。所以,阿姨有愛心、有耐心太重要了。耐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只能從相處中看。愛心其實也是,但你可以通過一些事來作初步判斷,比如問問她怎麼看待貓/狗,或者有沒有養過。不是說喜歡孩子的阿姨就一定喜歡喵汪星人,或者喜歡喵汪星人的一定會喜歡孩子,而是有愛心的人有一些相似性。不一定完全靠譜,但可以幫你參考。
4、帶過多個孩子的阿姨
大多行業是經驗越豐富越好。所以剛開始找阿姨時,我也是奔著「帶過的孩子多」去的。後來發現,不少「經驗豐富」的阿姨,對孩子像流水線上的工作,專業、出錯少但是缺少情感,或者有些油膩。大概是帶過的孩子多了,覺得一切都很簡單(其實不然)。或者一項工作重複做太多年,疲憊了。
而對孩子來說,出錯其實沒那麼可怕(只要不是大問題),怕的是缺少「感受愛」。「愛」對於人類來說,太重要了。孩子只有自己能感受到,才會明白「愛是什麼」,才能更好的去愛人。當然,不是說把「愛」都寄托在阿姨身上(孩子兩歲前請的是住家阿姨,基本下班後我都會讓阿姨休息,我自己來),只是對於職場父母來說,阿姨與孩子的相處時間甚至會大於他們,所以這個很重要。
在這點上,我一直覺得阿姨們挺難的。因為「阿姨畢竟是外人」,很多家庭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不需要阿姨後,會減少與阿姨的聯繫。當然,也有一直保持聯繫的(我家就是)。但據我觀察太少了。所以,帶過的孩子多了(比如4,5個以上),大概也明白不要「用情太深」,只當成一份工作,不出錯就好了。
綜上總結,我覺得儘量找帶過的孩子不多,以及每個孩子帶的年頭長一些(說明阿姨穩定,以及和該家庭相處較好)的阿姨。當然,也不排除有些家庭因為中途換老人帶不需要阿姨了,導致阿姨「經驗較多」,所以還得看具體情況吧。
5、回答不上來「孩子發燒怎麼辦」的阿姨
與經驗多相對的,也有不少沒有主帶過孩子或者只是編一些經歷的阿姨。但大部分家庭還是希望阿姨適當有一些專業的經驗,這樣可以省心不少。
在面試阿姨時,除了了解她的個人情況和經歷外,關於是否專業的問題,我們一開始問得挺多的。後來發現,「孩子發燒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是一個很明顯的判斷阿姨專業性的分水嶺。因為孩子發燒並不罕見,這個問題答案並不難,「如果只是發燒,沒其他症狀。可以多喝水,38.5以下物理降溫,38.5以上可以喝退燒藥輔助降溫,體溫太高或有精神不好、咳嗽、腹瀉等其他症狀要考慮去醫院(具體可以參考崔玉濤談發燒)」。但就這個問題,會有不少阿姨答不上來(雖然她們自己基本都有過養孩子的經驗了,但是過去的育兒方式還是有很多不科學),我有次碰到一個阿姨,之前聊得都挺好的,後來說到這個問題時,直接告訴我「很簡單,一旦發燒就趕緊去醫院」,然後再也說不出其他措施。後來發現,其實不少阿姨是這樣的。
我覺得這種要麼是沒有主帶孩子的經驗,要麼是她上任的僱主在育兒上太隨意了。所以,為了減少試錯成本,還是儘量避免這類阿姨吧。
當然,如果是感覺特別好的阿姨,就算她之前只是輔帶孩子或者經驗極少,我覺得也可以試試。畢竟有經驗的阿姨好找,靠譜的不容易(大概是因為靠譜的大多被上任僱主介紹給朋友們了)。想想我們大多也是初為人父母,很多經驗也是通過書上學來的。經驗可以學可以累積,但是人品的問題,幾乎沒法改。
6、第一直覺很重要,但也一定要相處,才能看出人品
這條放在最後重點提醒。因為對於選擇阿姨來說,人品好比什麼都重要。這幾年的經歷告訴我,「人品好、有愛心、能溝通,適當有一些育兒經驗」,這樣的阿姨已經是愛馬仕阿姨了。
我比較相信人與人之間的氣場,「氣場對了,會是好的開始」。所以,請重視你的第一直覺。但是,同時,人品怎樣也不是第一直覺就能判斷出的。請不要低估人性的複雜性,好的阿姨一定要相處了才能下結論!一定要相處!一定要相處!重要的事說三遍。職場媽媽基本都有3-4個月的產假,可以趁著這期間,趕緊找阿姨。如果相處了發現有不能接受的問題不要猶豫,多試才知道什麼是合適的。不是說什麼都指著阿姨,而是對於雙職工又沒有老人幫忙的家庭來說,在你們不在家的8、9個小時裡,一個合適的阿姨可以讓你省心太多了!
最後,祝大家都順利找到合適的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