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8 09:38 |柯橋日報 |陳 萍
專家坐堂
本期坐堂專家 陳 萍
□觀點:1、15%的女性更年期症狀可持續30年;
2、補充雌激素,利遠遠大於弊。
突然到來的更年期,連醫務人員也不知所措
7月中旬,以前的同事突然打電話來,說月經不正常要來我這裡看看,約好下午兩點過來。同事今年48歲,調到另一家醫院後,我們已經有好幾年沒見了,記憶中她是一位很有生活品位、非常愛美的女士。
但是當她站在我面前時,眼前的她和記憶中完全不一樣。大熱天穿了厚毛衣和長褲子,臉色萎黃,皺紋也多了好多。她跟我說,近一年月經亂七八糟,時而提早一星期,時而推遲10來天,最近一個月一直沒幹淨;今年夏天還特別怕冷,不敢進空調房,晚上睡覺不開空調,還要蓋被子,老公都跟她分房睡,工作也沒辦法做下去了,脾氣也變了,兒子大學暑假放假回來說媽媽好像變了一個人……
聽了她的主訴,我感覺她到更年期了,給她做了必要的檢查。果然,檢查發現,她的卵巢功能已經接近絕經水平。我叫她補充點卵巢激素。
一周後我接到電話,她的聲音完全變了,開心地告訴我藥吃了兩天就可以進空調間了,五天後月經也乾淨了,心情也好多了……一個月後我再見她時,又變回了記憶中的那個樣子!她說你這個簡直是神藥。我笑著說,不是神藥,我只是給你補了點雌孕激素,因為你的卵巢功能已經快衰竭。她說,雖然自己也是名醫護人員,但對激素替代治療實在了解太少,不過現在開始補還來得及……
更年期有1000多種不適症狀,最常見的是潮紅、出汗
在眾多器官中,卵巢是全身各個器官最早徹底衰竭的,而它的衰竭使女性進入絕經期,帶來的不僅僅是皮膚鬆弛、缺乏彈性和光澤,還有一堆健康問題需要解決。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掌控」著女性的全身,包括生殖系統、乳腺組織、泌尿系統、神經系統、內臟(血管、肝腎)、皮膚、骨骼等等。一旦雌激素缺乏,各種症狀與疾病都容易找上門來,包括血管舒縮症狀、睡眠障礙、月經紊亂、心境變化、陰道萎縮、性慾減退、皮膚皺縮、骨質疏鬆症、動脈粥樣硬化等。更年期女性可能會出現1000多種各種不適症狀。常見的如潮紅、出汗。具體表現為,自胸部向頸部和面部擴散的陣陣上升的熱浪,同時有皮膚瀰漫性或片狀發紅,伴有出汗,汗後熱量蒸發又有畏寒。
這就是很多更年期女性所形容的一陣冷、一陣熱。大多數女性持續時間少於7年,但也有15%的人可持續30年之久。再如骨質疏鬆,女性絕經後5~10年內,每年骨量丟失率高達5%,直至80歲,身高變矮最多可達15釐米。雌激素缺乏導致骨質疏鬆,其中最嚴重的後果之一就是易引起髖骨骨折,而髖骨骨折一年內的死亡率高達25%。
激素很重要,不能多也不能少
在歐美國家,婦科內分泌醫生及其家人,在圍絕經期幾乎100%進行激素補充治療,婦產科醫生及其家人為70%,普通女性人群為30%~40%。而在我們國家,普通女性人群接受激素補充治療的僅為1%~2%。提起服用激素,很多人的反應可能是,吃了要胖的吧?會有依賴吧?又或者是,不會致癌吧?其實,激素並沒有那麼可怕。
我們人體中已知的激素有200多種,它們都是生命必需的。比如,雄激素能維持男性的表型和生理功能,是男性必需的,而雌激素能維持女性的表型和生理功能,是女性必需的。再比如,得了糖尿病需要適量補充胰島素,甲狀腺切除後要補充甲狀腺激素。激素很重要,不能多也不能少。
激素補充治療對血管舒縮症狀、陰道症狀,以及其他絕經相關症狀如關節肌肉痛、情緒波動、睡眠障礙、性功能、生活質量等的益處都是明確的,對於預防骨質疏鬆,激素補充治療更是一線方法之一。此外,激素補充治療還能減少結腸癌的風險,對結締組織、皮膚、關節和椎間盤有明顯的益處,還能降低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
根據目前研究,激素補充治療不會增加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對乳腺的影響很小,風險性罕見,甚至低於每天喝兩杯酒與肥胖的危險,至少在用藥5年之內是不增加發生乳腺癌的。
隨著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我國女性預期壽命已經超過80歲。然而近幾十年來自然絕經的起始年齡並沒有發生顯著改變,大多數女性自然絕經發生在45-55歲之間,大多數女性可能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生命在絕經期中度過,由此帶來的一堆關於「絕經」問題需要解決。據報導,居民一生有10-20年處於亞健康狀態,「活著」和「健康活著」差了近20年。中年女性在社會、家庭和事業上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更年期症狀讓她們喪失尊嚴,老年慢性代謝性疾病可預防但治療很困難,因此,對於進化中被忽略的絕經,我們必須高度關注,保證老年人老而有尊嚴的生活。
作者為紹興第二醫院婦科主任、主任醫師。
專家門診時間:周三上午;周五下午(圍絕經期門診)
1537234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