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布最新統計數據,在校女大學生數量再次超越男生?

2020-12-13 芝麻侃教育

寫在前面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在校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早在2010年,教育部在每年的教育統計數據中,會單獨對各級各類女學生數量進行統計。2010年,在校女學生數量已經略高於男生,但大體保持一比一。本專科在校女學生數佔總體的50.86%,但博士在校生女生僅佔35.48%。

前些天,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教育統計數據。在各級各類在校女學生數單項統計中,女性所佔比例有所提升。今年的數據大體又有怎樣的變化?背後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在校女大學生數量超男生逾100萬,但初等教育階段男孩子較多

翻開2019年的數據,不難發現,在高等教育階段,在校女學生數量已經明顯超越男生。在校博士生中,女生所佔比例達到41.32%,相較於2010年的35.48%,有明顯的提升。在校碩士生中,女生數量反超男生,所佔比例達到52.17%。而在普通本科在校學生中,女生佔到了53.9%,比男生高出了逾7個百分點。

如果換算成具體的人數,在校女大學生數量已超男生逾100萬。但是,在初、中等教育階段,在校男女生數量比例則剛好相反。無論是高中階段還是普通初中亦或是普通小學階段,除了中等職業教育之外,在校女學生數都明顯少於男生。

在普通小學中,男生所佔比例高於女生逾7個百分點。與高等階段恰恰相反,儘管兩個不同年齡段不適用於橫向比較,但縱向來看,亦有不小的參考價值。

為什麼教育等級越高,女孩子數量越多呢?

當然,其中的原因相對比較複雜,但大體分為以下三點:

第一,女孩子的特質更有利於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大多數男生在青春期之前都比較淘氣,青春期時更不好管教。此外,學習中的誘惑也比較多,比如遊戲、小說等等。而相較於男生,一方面女生更加細心、聽話,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另一方面,在學習之外的誘惑也相對較少。女孩子的特質在學習中有不少優勢。

第二,從家長的角度來看的話,男孩子更適合較早的進入社會。如果男生在學習方面一無所成,自己也絲毫沒有學習的興趣。很多父母都會選擇讓孩子儘早地進入社會歷練,學習一門手藝,「養家餬口」。而對於女孩子來說,父母很少會允許孩子輟學,因為過早地進入社會,女孩子在身體以及性格特質方面,並不佔多大優勢。

第三,隨著近些年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加,女孩子在求職中並不佔優勢。在很多崗位,工作環境並不適合女生。女孩子無論是在身體耐力,還是體力方面,都要弱於男生。此外,剛剛畢業的女學生還要面臨結婚、生育等問題。因此,大多數女生都會選擇提升自己的學歷來增加自己的求職競爭力。這也是近些年在校女研究比例不斷增加的原因。

寫在後面

2019年的教育統計數據中,高等教育階段,在校女學生數顯著高於男生。但在初等教育階段則剛好相反。其中,有很多的影響因素,但大體包括三個方面:女孩子的特質更有利於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家長看待男女孩子的思想有所差異以及大多數女生選擇提高學歷以增強自己的求職競爭力等等。你覺得呢?

(數據來源:教育部2019年教育統計數據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若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喜歡的麻煩點個關注,謝謝大家往期精彩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公布2012年統計數據:全國在校女大學生超出男生64萬
    教育部網站近日公布了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在各級各類學校女生人數統計中發現:全國女大學生人數,已連續4年超過男生;女碩士人數連續3年超過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遞增。15年前,女大學生人數比男生少79.7萬人。
  • 教育部:全國在校女大學生超出男生64萬
    教育部公布2012年各級各類學校女生人數及佔學生總數的比重  11月07日訊育部網站近日公布了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在各級各類學校女生人數統計中,記者發現:全國女大學生人數,已連續4年超過男生;女碩士人數連續
  • 2020大學生男女比例報告發布:校園「陰盛陽衰」趨勢顯著
    最近,網絡一則關於我國人口比例男多女少,大學卻&34;的報導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多數網友表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明明我國男生比女生多,但實際很多大學卻都是&34;的情況,真是令人難以置信!為什麼大學會泛起&34;的狀態?為此大學生一站式求職網申平臺——梧桐果基於網站平臺數據和大學生問卷調查多方面進行深度剖析,帶您印證校園&34;是否真的存在?
  • 59城市在校大學生及小學生數量:廣州大學生最多,重慶小學生最多
    在校大學生數量是衡量一個城市未來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一方面在校大學生數量越多,則整個城市的未來的人口構成會更加年輕化;另一方面大學生憑藉較高的整體素質能夠為城市的進步帶來核心的競爭力,即人才優勢。所以小學生在校數量能夠更加客觀、真實(相比較於抽查得出的常住人口數量)的反映一個城市的真實人口情況。而每年的小學生增加數量,也更能體現一個城市的增加人口。59城市在校大學生和小學生排名完整榜單如下:
  • 教育部最新數據:在華留學生將近50萬!在校大學生:我們有苦難言
    最近,教育部公布了我國2018年全年留學生的數據,根據數據統計,我國2018年共有留學生49.2185萬人,接近50萬!其中來我國留學人數最多的是韓國學生,大概有5萬左右,其次就是泰國2.9萬左右,排在第三的是巴基斯坦2.8萬左右!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是北京,共有8萬人左右,其次是上海,共有6.1萬人左右!不少城市的留學生人數,和過去相比較,又創下了新高!
  • 重慶男女受教育差距縮小 在校女大學生比例超男生
    重慶男女受教育差距縮小 在校女大學生比例超男生   中新網重慶重慶作為參展城市之一,近十年婦女兒童事業發展迅速,其中,男女受教育差距明顯縮小,在校女大學生比例超過男性。  全國婦女兒童十年發展成就展由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和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辦,重慶市將和京津滬展位組成直轄市方陣參展,重點展出婦女兒童受教育水平和婦女創業就業等方面的內容。
  • 教育早知道: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
    一、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教育部近日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快報。經初步統計,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5億元,比上年增長8.74%。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0049億元,比上年增長8.25%。
  • 從在校大學生數量,畢業留存率,畢業生工資對比各城市人才爭奪
    今天,我們就在校大學生數量、畢業生留存率、應屆畢業生工資等多個方面來看我國當下乃至未來城市間的人才爭奪趨勢。在校大學生數量 廣州居首,鄭州多而不強根據各地統計局公開數據資料,2018年我國本專科在校生數量(本科生+專科生)城市排名中,廣州以108.64萬在校生位列全國第1位,鄭州、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南京、長沙、南昌和北京分別位列2-10位。
  • 在校大學生數量超百萬,千萬別輕易唱衰廣州
    近一段時間受貿易環境變化的影響,廣州乃至廣東的進出口,再次面臨壓力。新的產業形態,新的內外競爭格局,正在重塑經濟的版圖,作為老牌一線城市廣州,在重重壓力下該如何突圍?其實不管是製造業升級,還是發展附加值更高的網際網路、金融業,都離不開人才。
  • 大學生數量全國第一的城市:擁有84所高校,且GDP排名全國第八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前途,而上大學就是通往成功的捷徑,對於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許上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卻是成功機率最高的一條路。一個好大學往往能給芊芊學子們一個更好的平臺,我國雙一流名校很多,好的大學也很多,但要說哪座城市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最多,我想武漢是這一問題的最好答案。
  • 教育部發布重要信息,在校大學生應及時了解,認真對待
    此前,關於論文作假,教育部主要是重點排查博士、碩士學位論文,如教育部曾發布過《關於幾起高校學位論文作假行為查處情況的通報》,在這份通報中,教育部要求排查2015年8月1日到2020年7月31日授予的博士、碩士學位的論文。
  • 大學女教師數量及佔比持續增長
    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周韻曦 發自北京 近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比上年增加1.13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82億人,比上年增加660.62萬人。
  • 中國高校本專科女生比男生多64萬成「甜蜜負擔」
    製圖/王斌  長沙一理工科大學要招一批輔導員,本著性別平衡的原則原計劃多招一些男生,沒想到最後參加面試的女生是男生的三倍,「我們只好女生當女漢子用了。」為啥一招聘總能吸引更多的女生,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過可能最主要的因素是,目前在校大學生已經連續四年女生人數超過男生。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2年教育統計數據,在各級各類學校女生人數統計中,全國女大學生人數已連續4年超過男生,2012年,全國大學普通本專科生一共有2391萬餘人,其中女生人數超男生64.78萬人,佔51.35%;女碩士人數連續3年超過男生;女博士的比例也每年在遞增。
  • 2020春季開學,全國3366萬大學生該怎麼防護?教育部給出辦法
    隨著疫情發展,各省市教育廳發布了延期開學的通知,各大學也是紛紛進行了回應,而還有10多天陸陸續續到了各大學的開學時間,而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全國在校大學生一共有3366萬,那麼這個問題來了,龐大的學生人群應該怎麼辦?在返程的高峰期應該怎麼防護?
  • 統計數據顯示:大學女教師佔比持續增長,這意味著什麼?
    最近,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比上年增加1.13萬所。各級各類學歷教育在校生2.82億人,比上年增加660.62萬人。其中高校女教師數量及佔比與往年相比呈現持續增長。
  • 教育部最新通知,事關「大學生能否畢業」!學長:幸虧早已經畢業
    我明確告訴你:2021年1月7日,教育部發布了一個壞消息,這就意味著沒有這樣的好事了!目前的大學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教育,甚至大家有一種「滿大街都是大學生」的錯覺,研究生也不稀有了,大家可以來看一組數據,今年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的人數已經達到了377萬人,而且在學研究生數量達到300萬人左右,學歷「內卷」越來越嚴重,就在前段時間,一位211大學的研究生去應聘月嫂引起了大家的熱議,該同學的本科甚至就讀於985名校,這引起了大家對學歷「泡沫化」的擔憂。
  • 中國大學生網上消費普及率超55% 排行榜發布
    昨日,支付寶發布的最新數據統計顯示:過去一年裡,全國超過55%的在校大學生都已加入網上支付大軍,其中廣東高校學生網購普及率更達到67%。廣州高校學生人均一年網購支出2930元,中山大學是廣州網上消費力最強的高校,但也只能排在全國第五。
  • 鄭州在校大學生數量超武漢,高教比數量還是比質量?
    最近看到了一份在校大專學生的數目排行榜,有些反常識的是,在校大學生數量最多的竟然不是武漢。排名最多的是廣東的廣州,學生數目達到了驚人的108萬,這應該也是全世界人數最多的。排名在第二的是鄭州市,排名在第三的就我們熟知的武漢。
  • 哪些城市在校大學生人數多?——主要城市在校大學生人數排行
    2017年武漢推出「百萬大學生留漢就業創業工程」時,網絡上曾一度盛傳「武漢是在校大學生人數最多的城市」,果真如此嗎?2019年是否有新的變化?36個主要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2019年統計公報,除少數幾個城市之外,均披露了其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數(含研究生、普通高校本專科生,不含成人教育)。整理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