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服藥液體是冷開水,服藥前應先喝一口水,服藥後再喝至少100ml水。水有護衛和潤滑食管的作用,又能加速藥物在胃裡的溶解,促進吸收。另外,水能衝淡食物和胃酸對藥物的破壞,也能減少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服藥時不喝水而幹吞藥片,這樣做不但會影響藥效,甚至還會發生不良反應。如服用磺胺類藥物,由於其代謝產物溶解度低,容易在泌尿道析出結晶,引起結晶尿、尿痛、血尿、尿閉等症,多飲水則可加速排洩,減少毒副作用。再如,服用解熱鎮痛藥時,多飲水可增強機體散熱能力,又可防止因出汗過多造成水電解質平衡失調而發生虛脫等。
選用其他液體服藥宜慎重,特別是酒和含酒精類飲料,因為這些飲料中含有乙醇,乙醇本身就具有抑制中樞神經和擴張血管的藥理作用,而且會顯著影響許多藥物的體內代謝,除非藥品說明書中有特殊要求,一般應建議患者也儘量不要使用茶水、牛奶、萊湯、果汁飲料等送服藥物,因為這些飲料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會與藥物中的成分產生相互作用而幹擾藥物的吸收,造成藥物失效或毒性增加。如茶葉中鞣酸可與金屬離子(如鈣、鐵、鉍)、生物鹼類、麻黃鹼、洋地黃等相互結合而形成沉澱,從而影響這些藥物的吸收。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質,可使許多藥物提前分解,從而影響吸收。
此外,服藥溶液的溫度也很重要。一般應選用溫度適宜的白開水,但也有些藥物對服藥溶液的溫度有特殊要求,如送服小兒麻痺症糖丸等活疫苗藥物時,須用冷開水;眼用微生態製劑選用的水溫應小於40℃;送服治療胃病、感冒等疾患的藥物時,水溫可以稍熱,以不感覺政嘴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