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大家去吃香港特色美食:「叉燒包」、「蘿蔔糕」和各種「腸粉」

2020-12-18 樂逍遙張良

今天給大家介紹什麼好吃的呢?就帶領大家去吃香港特殊美食「叉燒包」、「蘿蔔糕」和各種「腸粉」吧!

旺角地圖九龍西部,是一個商業區人流永遠都是熙熙攘攘,光華街,卻是一個僻靜的所在,普通的遊客一般都來不到這裡,這兒呢也沒有太多休閒逛街的人,似乎是一個世外桃源,但是當米其林清明小店,「添好運」點心專門店開業之後,這裡的就大不一樣了,從原來的門可羅雀到現在的顧客盈門,秘密,只有一個,那就是陪哥,原因也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的點心真是不負眾望,註定要成為一顆星星照亮整個好旺角,「添好運」的老闆兼大廚裴哥可不是浪得虛名,他原本就是一家星級酒店的點心部主管,曾經獲得了米其林三星的榮譽,就是後來他才決定走出原本那種無憂無慮,但稍顯平淡的日子,要開始一家自己的點心店,並且要做自己喜歡做的點心,興趣是最好的動力,自己當老闆後,他們的小店生意興隆,並且受到了肯定。

在2010年就被評定為米其林一星級,創造了香港飲食的一個小小的奇蹟,「添好運」點心店,一開始受到大家的重視,當然是因為它的點心實惠又好吃,十幾塊的價錢,即便是在普通城市,也顯得很親民了,何況是在大香港了,但要說這小店的高。那可就太小瞧裴哥的手藝了,雖然是小店,但價錢並不高,但他們用心做好每一單生意,絕不會隨意的做幾個點心,應付了事,每天都會精心準備,在客人下單之後現做現賣,因為是現做現賣,所以消耗的時間肯定要長,在江上有很多人到來,所以一進入這條街就能夠看到「添好運」點心店的門口站著很多排隊的人,而且由於店面太小,排號都要到外面去等候的客人,難免心生怨恨,用培根的話說,當時真是被客人給罵慘了,即使進入店裡面也要在高溫下耐心等。

嘿嘿,要想吃到這份,真正的美食,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裴哥的搭檔原來也是一家點心部的主管,兩個人都有比較豐富的製作點心的經驗,因此,兩人做的東西就成了這個小店的活招牌,這裡被點的最多的是「叉燒包」,這是裴哥的絕活兒,傳統叉燒包,是掙出來的,裴哥改用西式烤爐,並改良的餡兒料的配方,包上麵餅,只需要發酵一個小時左右,在點上特別配製的奶油,隨時備用,一旦客人點時,只需烘烤15分鐘即可裝盤上桌,熱疼疼、香噴噴現點現吃,是其最大的賣點,他們的叉燒包,用手拿著,可以感受到它外皮的那一層薄脆,介個脆皮很薄,稍使點勁兒就能夠衝到它酥軟餡兒心,輕輕地將它掰開,就是冒著熱氣的叉燒餡。

「蘿蔔糕」,是裴哥的另一半。做了大量真材實料的新鮮蘿蔔,他還創新地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馬蹄粉,將在中完後能保持典型的鬆軟,間的時候有不會輕易地散開,以前在大酒店,只有周末客人多的時候裴哥,才有機會做一點蘿蔔糕,現在他可以天天做自己擅長。出售給欣賞自己手藝的客人,他也很高興能常常見到老街坊老熟客,有時還有慕名而來的遠客,港式早茶傳統,因為裴哥們的熱愛與執著,在香港得以不斷延續和發揚光大。

「腸粉」是裴哥的另一道招牌點心,同時也是廣東香港地區最普通的。關於這種食品的起源並沒有定論,有的人說這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創製的,也有的人說,腸粉起源於廣東,早在清朝末年就開始有此品出售,並且可以在大街上聽到叫賣聲,還有的說,乾隆皇帝遊江南那還剩了大臣紀曉嵐的蠱惑,專門拐去粵西吃腸粉,當吃到這種夠爽夠嫩夠滑的東西時,乾隆讚不絕口,並乘興說這米粉有點像豬腸子。「腸粉」又叫「布拉蒸腸粉」是一種米製品,一稱作是布拉腸拉粉、卷粉,但又不同於豬腸粉。因為早市銷量大,多數店家供不應求,人們常常是排隊等候吃,因此又被戲稱為「搶粉」,出品時以白如雪、薄如紙、油光閃亮香滑可口著稱,整整嫩嫩晶瑩剔透的感覺實在是美不可言,看起來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蟬翼、晶瑩剔透,吃起來鮮香滿口,細膩爽滑,還有一點點韌勁,讓人一吃難忘,越吃越愛吃。廣東腸粉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價廉美味,老少鹹宜,婦孺皆知,不論是普通的小吃店,還是五星級大飯店,只要是受過懂美食影響的地區,都會供應這種小吃。

廣東腸粉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前面說的「布拉腸粉」,另一種是「抽屜式腸粉」,由於使用的製作工具不同所以做出的腸粉也大不相同,「布拉腸粉」是以品嘗下料為主,腸粉將大部分是使用米粉再添加澄面,慄粉和生粉做成。「抽屜式腸粉」,則是使用純米漿做成,主要是品嘗腸粉粉質和醬汁調料,潮汕地區的腸粉與廣州地區的腸粉製作方法相同,但由於配料不同,因而口味有較大的地區差異。潮州有潮州人的做法,那腸粉味道也很有心的,將一張粉皮打入一個雞蛋,加切碎的豬肉,再加蘿蔔丁和香菇絲,以及切碎的白菜片或豆芽筍丁,澆上芝麻醬等特製的湯汁也是一種非常令人難忘的美味。

在香港場,他們將腸粉切斷,吃時再加入芝麻甜醬及辣醬調味,注意,豬腸粉和腸粉並非同一類食品,但某些食客會將之混淆,豬腸粉雖然同是已將製作,但卻與腸粉不同,味淡的豬腸粉並無餡料,而是由米漿皮,點乘卷狀,然後切段,每一段的橫切面有如樹木的年輪般成不規則的圈狀,不同風味的醬油使用,在香港廣東等地,多配以生抽或者辣醬加花生油,而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區則多添加芝麻以及甜醬,這對於粵港的食客可能會有點不同,但也可以品嘗到不同的味道。

朋友們,如果說你有機會到香港的話,我也推薦您到裴哥的這家「添好運」點心專門店,去嘗嘗當地的特色點心,我想你一定會覺得不虛此行。喜歡的話,請添加關注,並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註:內容真實性已考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去香港喝早茶絕對不能錯過的十款點心,第一名你肯定吃過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的美稱,其飲食文化很出眾,而且香港的食店服務質素有很高的水準,價錢也非常便宜,世界各地的美食都可在香港品嘗到。今天我為大家盤點10款到香港喝早茶一定要品嘗的點心。No.1、叉燒包叉燒包必須是第一位啊,非常出名的粵式點心,是粵式早茶的「四大天王」之首。在香港喝早茶,不點上一份叉燒包總會覺得少了點什麼。包皮蒸熟後軟滑剛好,稍為裂開露出叉燒餡料,滲發出陣陣叉燒的香味,這才是叉燒包的正確打開方式!No.2、幹蒸燒賣幹蒸燒賣是除了叉燒包之外,最為眾人熟知的粵式點心,這也是茶市必點的人氣點心之一。
  • 廣東的早晨,從腸粉豆漿油條滾粥叉燒包和瀨粉開始!
    說到廣州的吃的,你一定會想到早茶。廣州的早茶極其出名,一盅兩件,其中蝦餃、腸粉、叉燒包、少買、蘿蔔糕、炒牛河等等。一群姐妹一起從早坐到晚,喝茶話家常。但是廣州人的早餐,不是在茶樓,而是在街頭小巷。而身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廣東人,每天都是在早餐的誘惑下自然醒,真的是倍感榮幸。
  • 美食地圖:只有去過這4個地方才算真正了解深圳
    來深圳一定要去吃的地方,展現最地地道道的廣東點心和廣東菜。盛世唐宮(東門店)招牌榴槤酥,冰皮榴槤裡面是有榴槤味的奶油,皮也有點甜。叉燒包的皮酥黃軟綿,宛如妙齡少女一般。麵食主義者可以選這款炒麵,不會太油,分量足。另外最有特點的還是這家的早茶,很有老廣東的特色,蘿蔔糕和鳳爪是特色菜,蝦也不錯,推薦喜歡廣東早茶的朋友來這個店嘗嘗。當地人經常中午約朋友一起去喝茶,茶點品種齊全,而且還挺實惠。
  • 帶你去元朗,吃地道香港美食,福田口岸公交20分鐘直達
    沒去過香港元朗,怎能稱得上是吃貨元朗是香港18區最西北的一個區,距離香港只有一河之隔,與深圳灣隔海相望。福田口岸、深圳灣口岸均有巴士直達元朗市區。多元化的元朗市集店鋪林立,樓宇間的距離較狹窄,繁華的同時又具有濃厚的香港氣息,大街小巷美食老店為其增加色彩,造就元朗美食天地的地位。
  • 中國各地特色美食排行榜,你吃過幾款?
    中國美食,有著五千年的歷史。說到小吃,全國各地小吃的種類更是多到數不勝數。尤其各地風味特色小吃,更是千姿百態,多種多樣,就算你壽高百歲,身有百口,以吃為業,也難以逐一品嘗一番。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對於美食自然也有自己的獨家特色,全國各地的美食更是各領風騷,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各地最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勾一勾大家的饞蟲和思鄉之情。北京:驢打滾北京作為歷史文化古都,又是我國的首都,流傳下來的小吃自然也特別豐富。每一道小吃都有些來頭,承載著歷史的變遷。
  • 美食攻略-廣州站,小編帶你吃遍廣州地道美食
    ,廣州有很多經典美食,如果去廣州玩,不吃上幾款特色的美食,可以說是有負廣州。廣州這座城市,太多情,每天都在上演各種各樣的邂逅。不負美食不負卿,甜的酸的苦的辣的有嚼勁的彈牙的爽滑的細膩的醇厚的清新的重口味的樣樣齊全。今日,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美食攻略,廣州有哪些地道美食。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吧!1、腸粉,是廣州大小茶樓和夜市的必備之品。
  • 嘗鮮網紅美食店?不如相信老字號!帶你精挑細選經典香港美食!
    "網紅"效應從淘寶帶貨,一直蔓延到美食界。上網搜索美食或者刷刷微博,經常看到網絡紅人和KOL在推薦一家又一家新開的美食店。而這些網紅美食店一傳播開,就是滿滿的人流和長長的隊伍。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店發現:菜做得好吃,不如廣告宣傳得好。網紅美食店的質量就開始參差不齊。
  • 爆料:在廣州一定要吃這五道點心,特別的美味
    大家好!歡迎觀看今日分享,如果你和小編一樣是個吃貨,那麼你就一定要對廣州這座城市有所了解了,所謂:食在廣州,穿在蘇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談一下廣州的美食吧。一、腸粉 腸粉是廣州最著名的小吃之一,距今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做法主要是將純米漿蒸熟成皮,裹上蝦仁、豬肉、牛肉及青菜等餡料,再淋上熟花生油、生抽、辣醬而成,雖然做法簡單,但嫩滑爽口的米皮與十足的餡料,配著鮮美的醬汁,總是令眾多遊人欲拔不能。
  • 腸粉和蘿蔔糕,這兩種小吃就算是不出門,自己在家也可以製作
    廣州的小吃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小吃叫做腸粉,這道小吃是很多廣州人在平時作為早餐來進行食用的,很多人在平時都是直接在腸粉店買來吃的,那如果自己在家裡做的話,應該如何來製作腸粉呢?然後將鐵皮盤子放入到鍋中進行蒸製,一般只需要大概三分鐘左右的時候就可以將腸粉蒸熟了,將蒸熟的腸粉用刮板輕輕的從鐵皮盤子上面刮下來放入到盤子中,腸粉就算是徹底製作成功了,然後在腸粉上面淋一些醬油或者是自己調配的醬汁,一盤美味的自製腸粉就算是在我們的巧手下製作成功了,整個過程非常的簡單方便。
  • 吃過都惦記的福州星級「茶點」,這一口蘿蔔糕太美了!
    享受菜的品質和五星級酒店的環境 , 上乘廚藝的專業團隊經典再現傳統粵菜、閩菜, 以粵式點心和本地海鮮尤著。 「一盅兩件」是廣東人吃早茶時的習慣搭配,指的是一位客人點上一種茶和兩種點心最合適,人多的話按倍數累加後合桌分享即可。
  • 臺北5家必吃的港式飲茶餐廳,明星、名人也會經常光顧
    保證手作、現做的港點是這裡的特色,這裡的蜜汁叉燒酥層次分明,叉燒肉香滑嫩口;鮮蝦腸粉裡的蝦子又大又新鮮,還有入口即化的豆豉鳳爪,咬下去味道濃鬱,稍微用力馬上肉骨分離,充滿膠質的雞爪在口中慢慢融化。隨便點幾個大家常吃的小點,腊味蘿蔔糕、明蝦幹燒賣、金龍魚翅餃、軟滑奶黃包、蠔汁叉燒酥、炸鮮肉春卷……每一個小點都是正統港式風味,甘甜多汁。看著金龍廳窗外雲霓開闔,氣象萬千,幽雅寧靜欣賞臺北101,雲端看塵世,悠閒不慕神仙。
  • 香港三日遊:香港必去景點 最全的美食拍照購物攻略
    今年暑假主要是去斯裡蘭卡 順帶在吉隆坡轉機 在香港也停留了四天 一共玩了二十多天這次出行的攻略做得足足的 可以分享給大家~今天分享一下香港的旅遊攻略本篇包含香港出行準備、酒店推薦、必吃美食、必去景點、網紅拍照地標、三天推薦安排
  • 廣東茶樓常見的點心,以後去喝茶點菜就得心應手了
    以後去喝茶點點心各來一份,呵呵開個玩笑。NO.8: 蘿蔔糕百度百科:蘿蔔糕是中式傳統的糕點,在福建閩南、廣東等地區的傳統特色糕點。採用在來米粉,又稱再來米粉,是中式點心中最好食用的粉,可以在製作中式小吃如蘿蔔糕、肉圓、碗粿時用到。然後在米粉漿中加入醃製好的蘿蔔絲等材料,上蒸籠蒸製而成的糕點小吃。
  • 「香港早茶」&「深圳早茶」相見恨晚隨行篇
    相信大家都會在生活某個時刻遇到相見恨晚的人或事物。~哦對,唯一的遺憾就是沒吃到招牌的金沙鮮蝦紅米腸,但所謂有缺陷才更美,未來可期香港早茶——糖朝 作為某點評粉兒事先早已經做好網紅攻略,將酒店定在購物天堂尖沙咀,造訪聽起來是甜品店其實是早茶店的「糖朝」
  • 點單率最高的6款廣式茶點,第6款所有人都吃過,大街小巷都有賣!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之一,古人云「吃茶」,茶文化做種多樣,古人為了吃茶還研究出多種多樣的茶點,如今影響最廣的茶文化大概就是廣東的早茶,尤其是各種樣的茶點,更受吃貨們喜歡,點單率最高的6款廣式茶點,第6款所有人都吃過,大街小巷都有賣!
  • 下次去香港吃什麼?奉上2018最深度的香港美食地圖!
    ,從幾十港幣一碗的雲吞麵到幾百港幣的米其林餐廳,跟著這份獨家深度香港美食地圖,一起去領略勾人魂魄的「美味」香港吧!來到這裡一定要吃「餘文樂同款菠蘿油」,烘得微暖鬆軟的菠蘿包,咬下去鬆脆甜香,麵包裡還夾著牛油濃鬱的鹹香和冰涼和番茄的酸甜和清新;鮮油奶多,每一口咬下去都充滿著牛油和煉奶的香味,真心無敵!最不能錯過的是點一杯奶茶,還可以買瓶裝帶在路上喝;皮蛋芫茜牛肉湯米粉也要特別推薦給「香菜迷」,好像在家吃一碗媽媽做的湯粉。
  • 舌尖上的美味:廣東十大特色美食小吃,全吃過的有多少人?
    1.腸粉 腸粉大家應該不陌生,瑩白Q彈的麵皮裡包裹著各種餡料,然後再淋上一勺醬汁,再配上新鮮的蔬菜,滋味十足。
  • 新年第一餐,你家都吃啥?帶你看遍世界各地迎新第一餐
    小夥伴們,娜娜問你,你們家新年第一餐吃什麼呢?歡迎留言哦。娜娜是山西人,山西吃來吃去就是個面,我們家新年第一餐吃的是扯麵,放個圖欣賞下,大家覺得怎麼樣?每當辭舊迎新之際,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在餐桌上添加幾種傳統的美味食物,且深信這些特定食物魅力無窮,能在新年中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這種飲食傳統流傳至今,而且遍布世界各個民族。今天就讓娜娜帶你們一起去感受一下來自全世界18款新年第一餐吧!
  • 6小時24分,從鄭州到香港!這10家超人氣的美食店,你一定要去吃
    好了,介紹完動車,現在主要想跟大家聊聊,我們到了香港以後,有哪些美食我們一定不能錯過!2、 新大光燈美食推薦:雲吞麵 地址:紅磡必嘉街69號地下E鋪香港的雲吞麵店很多,但是新大光燈雲吞麵,香港本地的朋友也比較推薦,去吃過一次後
  • 午夜香港,最迷人的不是美麗夜景,而是「第四餐」的宵夜美食文化
    導語,遊過香港的人都知道,深夜的香港,最迷人的不是夜幕下維多利亞的霓虹璀璨的夜景,而是那人流攢動,從晚上9點到次日凌晨6點的各式各樣的美食,一種被香港人稱作「第四餐」的宵夜美食文化。即使在維多利亞港的日落時分,香港的大街上依然人潮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