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魚縣文科狀元熊子辛:這些學習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

2020-08-02 學習方法經驗分享

今天分享學習方法是2019年嘉魚縣文科狀元熊子辛,成為高考狀元以後,她非常熱情地接受採訪,詳細介紹了一些自己認為比較好的學習方法,多看一些狀元們的學習方法,相信從中你可以學到很多很多。


嘉魚縣文科狀元熊子辛:這些學習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

嘉魚縣文科狀元熊子辛


1、從刷題中尋找規律。

熊子辛雖然是文科生,平時也大量刷題,但她有一些好習慣,那就是喜歡將題型分類,把同種類型的題目放在一起進行比較,從中找出它們有什麼相似點,有什麼共同的解題規律。熊子辛表示,不管高考題目怎麼變化,其實只是同種題型換一種說法而已,所以各種類型的題目研究透,你也就能考出比較高的分數了。

2、學習計劃一定要制定。

文科狀元熊子辛表示,平時學習一定要學會制定計劃,它是規律高效學習的催化劑,是每位學生都應該養成的好習慣,學習計劃表杜絕了漫無目的地學習,它會讓你及時完成每天的任務,讓你擺脫拖延症。


嘉魚縣文科狀元熊子辛:這些學習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

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


3、自制能力強,喜歡主動學習。

差生的共同特點就是被動式學習,都是被逼著不得不去學習,這樣學習感覺很痛苦,完全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熊子辛表示,要想真正學習成績好,必須主動學習,狀元熊子辛每天都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從不迷戀手機、電視、遊戲等,自制能力特別強。

4、父母對學習幫助特別大。

熊子辛能取得文科狀元,很大一部分功勞都在於父母,她的爸爸是南嘉中學的高中數學老師,她的爸爸把自己所懂的學習方法技巧全都告訴她,遇到她不懂的數學題,爸爸不僅會告訴她怎麼解那道題,還會手把手告訴她舉一反三。


嘉魚縣文科狀元熊子辛:這些學習經驗可以幫助到大家

幫助大家都成為學霸

相關焦點

  • 江西文科狀元周碧瑤:學習總是遺忘,試一試這些記憶技巧
    所謂的學習,說白了就是記憶+理解的過程,同樣的知識,有些同學很快就能記住而且不容易遺忘,但有一些同學不但記不住而且容易忘。記憶是學習的基礎,到底怎麼樣提高自己的記憶水平呢?下面聽一聽江西文科狀元周碧瑤防遺忘技巧。
  • 學理學不了選文科?她是文科狀元,放棄港大,復讀後又成高考狀元
    但是,劉丁寧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文科生同樣可以憑實力碾壓其他人,也完全可以把命運握在自己的手裡,她不僅考了文科狀元,而且還能連續兩年都是文科狀元,這著實令人折服。看了劉丁寧的成績和參訪,根據我多年的文科班班主任的經驗,我想劉丁寧的成功,應該給高中生的學習提供一些啟發。首先,語文決定學生的成績上限!語文這一學科,是最難提分的學科,你不要期待通過刷題,就可以把語文提升上去,學習語文需要興趣,因為沒有興趣,你無法做到長期的用心積累。
  • 698分北京文科狀元家教經:放養可以,但必須以這一點為前提!
    2019年,北京理科狀元黃子晴很多人都很熟悉,她去了清華,就讀大名鼎鼎的清華「姚班」,培養計算機奇才的班級。而北京2019年文科狀元也是一個女孩。北京今年文理科都是女狀元,有點陰盛陽衰,北京的男孩子們可要加油了。
  • 中高考雙料狀元,她的學習經驗,你也可以複製
    2017年榮獲黑龍江省雞西市「中考狀元」,2020年獲得該市六區文科「高考狀元」,她是簡單學習網成立十三年來首位「雙料狀元」,她就是來自雞西市第一中學的杜佳桐!也許你會覺得,她是可望不可及的「別人家的孩子」,但看過下面佳桐整理分享的學習經驗後,相信你會覺得「雙料狀元」的成才之路,也許可以複製下來。
  • 湖北文科狀元範筱雨:學習不靠拼命靠方法
    範筱雨是2017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狀元,現就讀於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高考總分683分,各科成績分別為:語文137,數學150,英語146,文綜250,對於自己的學習秘訣,範筱雨表示,學習不能靠拼命,我們更需要講究方法。
  • 簡陽市圖書館攜手簡陽中學舉行「狀元面對面」學習經驗分享會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簡陽市圖書館攜手簡陽中學舉行「狀元面對面」學習經驗分享會本網訊(文/簡陽市圖書館 圖/李旭輝)8月13日,簡陽市圖書館聯合簡陽中學舉辦了「狀元面對面」——高考狀元學習經驗分享會,本次活動吸引100餘名初中、高中學生參與,更有從成都、資陽趕過來的同學,活動精彩紛呈。
  • 內蒙古文科狀元:毫不猶豫選北大
    文科狀元金朦 內蒙古晨報記者 孫立攝影  內蒙古晨報報導 6月23日,自治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公布了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考試考生的成績。「文科狀元」的頭銜由呼市二中高三(1)班的女生金朦以660(不含民族加的10分)的成績摘得。
  • 2020高考狀元分享自身學習經驗,學霸是這樣煉成的,值得學習借鑑
    2020高考狀元分享自身學習經驗,學霸是這樣煉成的,值得學習借鑑!2020年湖北省高考高分獲得者唐楚玥高考總分725分,其中語文146分、數學149分、外語143分、理綜287分,我們可以看看她每天的學習計劃:時間 安排
  • 信陽市新縣高考文科狀元談高分經驗:不畏艱難 迎難而上
    2019年高考落下帷幕,新縣高中的汪小溪考出高分,成為河南省信陽市新縣高考文科狀元,並考進浙江大學。今天,汪小溪給我們帶來了她的學習經驗。 全神貫注提高學習效率 汪小溪的父母從小就注重培養她的學習習慣,更言傳身教讓她養成了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的品質。
  • 雲南綻放狀元花 三女生獲文科及單科第一
    記者在校園內採訪時,曲一中教務處及不少老師也在打電話落實情況,面對這個好消息,起先大家都有些不相信。特別高揚、代爽和何婷3人,面對「狀元」桂冠更顯有些驚訝。    高揚(全省文科狀元之一)    良好的心態最關鍵    高考分數:676分,外可加    「省優幹」20分。
  • 廣東文理科狀元分數公布,文科狀元665分,理科狀元716分
    如果大家了解廣東高考,應該就知道廣東為了保護考生信息,在高考成績公布後對於省內理科前50名以及文科前20名進行成績屏蔽。也就是說這些優秀考生只知道自己排在理科前50名或者文科前20名,卻不知道自己的具體名次和分數,只有等高考成績公布10天之後才能解除屏蔽,才能知道自己的具體分數和名次。盼了很久,這一天終於到來。而廣東省文科狀元和理科狀元的神秘面紗也隨之揭開。
  • 她是重慶高考狀元,高中三年沒考過年級第一,高考逆襲成文科狀元
    儘管高中三年從沒考過年級第一,但羅詩語卻笑到了最後,在最後的彎道實現了逆襲超車,2011年高考,羅詩語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87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1年重慶市高考文科狀元,其中羅詩語的語文考了126分、數學考了150分、英語考了139分、文綜考了272分。
  • 狀元王可心回母校獻花並分享學習經驗
    9月10日教師節當天,在宜陽縣紅旗實驗學校讀完初中的「2020年度宜陽縣高考文科狀元」王可心專程回到母校,向時任班主任盧軍鋒獻上鮮花和祝福,表達對母校老師和班主任的崇敬感謝之情。在今年高考中以656分的成績位居我縣文科第一,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
  • 高考狀元學習經驗:「天資聰穎」不是首要條件,這2點才是關鍵
    每一年高考後,大家的關注點都放在高考狀元身上。在常人眼裡,高考狀元大概都是天資聰穎、智商超群的「神童」吧?其實不然,通過對幾位高考狀元的了解得知,其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因素主要是以下2個關鍵點。一、講究學習方法:做筆記、記錯題。
  • 【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如何讓自己愛上學習.pdf
    02【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如何讓自己愛上學習.pdf+mp3如何讓自己愛上學習02【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如何讓自己愛上學習.pdf
  • 她是湖北高考狀元,高中三年沒考過第一,高考一舉奪得文科狀元
    曹潔怡升上高中後,儘管成績也能排到年級前十,但一直都不是衝擊高考狀元的種子選手,甚至高中三年也沒有考過年級第一,她最好的成績是年級第3,一般在班裡的平均成績是第3至第5這樣2016年高考,曹潔怡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640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6年湖北省文科狀元,其中曹潔怡的語文考了131分、數學考了133分、英語考了142分、文綜考了246分。
  • 文科狀元李瑾文媽媽:"孩子從小就有好學習習慣",孩子成功是必然
    文科狀元李瑾文媽媽:&34;,孩子成功是必然一年一次的高考又在這個難忘的夏天來臨了。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高考的時間推遲了一個月。考生們度過了歡快的幾天,又迎來了緊張的日子,因為考試成績出來了。現在這幾天,各省就陸續爆出了文理科狀元,我們看看安徽文科狀元李瑾文的媽媽怎麼看待這十幾年的付出的,學習一下人家的教育觀一下。
  • 河北高考狀元,以707分的成績奪得文科狀元,父母:她喜歡就好
    2008年河北省一位考生在高考中以總分707分的優異成績奪得了文科狀元,很多人為此很疑惑,她的理科成績十分優異怎麼選擇報文科,那是因為這位考生的爺爺很喜歡唐詩宋詞,她從小就受到爺爺的薰陶對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在分科的時候報了文科,而她的父母也很支持她,孩子長大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要她自己喜歡就可以。
  • 26位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這些天,各省高考分陸續放榜,大家除了關注自己省的分數線,想必高考狀元也是同學們都很關心吧,能在一個省脫穎而出,那真是學霸中的戰鬥機啊!那麼這些高考狀元們有什麼自己的秘籍嗎?小小編收集了一些TA們的學習方法,當然了,這些狀元們不是今年的,畢竟今年的狀元還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寫方法呢!- 學習方法篇 -1.課堂巧做筆記法 吉林理科狀元 薛鵬博
  • 她是高考文科狀元總分687,英語滿分,卻意外成為「百萬富翁」
    說到高考狀元其實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之所以說特殊是因為每年各省市的狀元也就是幾個人的規模存在,從高考恢復至今的42年時間裡我國共誕生了數百位高考省狀元,每個狀元都有不同的經歷,如今回頭看看會發現,這些狀元的人生軌跡各不同相同,有人成為了教授學者,有人成為了領域專家,有人成為了企業家,甚至有人淪為了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