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學生不喜歡讀《駱駝祥子》。喜歡閱讀的學生如饑似渴,閱讀面很廣。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寧可把時間花在玩遊戲上。即使讀名著,也走馬觀花,只記情節,不記細節,答題時指望著速成。有的人不喜歡《駱駝祥子》一書,就像好多人不喜歡魯迅的文章一樣。不是不好,而是讀不進去。讀不下去,自然讀不懂。請讓我這個語文老師帶你讀進去吧!名著就是陳年老酒,越久遠越散發著馨香。《駱駝祥子》作為中考必考名著,自有它獨特的魅力。作為學生,閱讀文章及長篇名著,閱讀方法有多種。不同文體有不同的閱讀方法,歸納起來就八個字:讀懂文本,讀出自我。讀懂文本:這是一部小說,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結合三要素挖掘出主題,期間可先看電影,再真讀名著,讀出主題,才可回到書本頁面。讀出自我:可以答題,賞析精彩段,仿寫,談啟示,寫讀後感。需再次細讀、精讀某些精彩段,對文本劃定答題區域解讀,才可有升華認知,創新認知。不仔細閱讀,並作好積累筆記,用準確的語言規範答案,根本拿不全分數。
一文學常識
1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他創造性地運用北京市民的口語,把「頂平凡的話調動得生動有力」
2代表作:
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
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
短篇小說《月牙兒》《柳家大院》;
劇本《龍鬚溝》《茶館》等。
3簡介:《駱駝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現實主義的筆法與悲天憫人的情懷,塑造了祥子、虎妞等一批令人難忘的藝術形象,殘忍霸道的劉四爺。善良熱情的曹先生,一步步走向毀滅的小福子,離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馬和小馬祖孫倆,搶車的大兵,詐騙箱子的孫偵探,粗暴殘忍的楊太太……在這些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故事中,卻揭示了一個不變的真理:做人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並且還要堅韌不拔、持之以恆地去追求,把握好自己的命運。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擁有重要地位。
4名家趙園點評:「小說精心動魄地寫出了,惡魔的社會環境怎樣殘酷地、一點點地剝掉祥子的農民美德,將他的性格扭曲變形,直到把「樹」一樣執拗的祥子連根拔起,拋到城市流氓無產者的行列中。更足以顯示作者現實主義藝術的深刻性的是,作者不只從社會環境,而且從這些人物自身發掘他們悲劇的原因,寫出生活給予這些人物的限制。」
二讀懂文本
1情節:《駱駝祥子》是一本難得的經典書籍,書中講述了一個非常普通、非常平凡的人力車夫祥子辛酸的一生,老舍把這個小人物寫活了。他最大的夢想不過就是擁有自己的一輛洋車。
祥子人生經歷「三起三落」:
①一起:來到北平當人力車夫,苦幹三年,湊足一百塊錢,買了輛新車。
一落:被憲兵連人帶車抓去當壯丁,理想第一次破滅。
②二起:賣駱駝,拼命拉車,省吃儉用攢錢準備買新車。
二落:幹包月時,祥子辛苦攢的錢被孫偵探騙去,第二次希望破滅。
③三起:虎妞以低價給祥子買了鄰居二強子的車,祥子又有了自己的車。
三落:為了置辦虎妞的喪事,祥子又賣掉了車。
2人物:
性格:老舍把祥子這樣的「小人物」寫活了。原先老實、健壯、堅忍、自尊好強、吃苦耐勞,後來變得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自暴自棄。這是主人公的性格特徵。
精讀:祥子是個農民,曾經是個正直、熱愛生活的勞動者。用樸實無華的筆墨,描寫了祥子好的品質。作家甚至用了奇特的比喻形容這個人物:「他仿佛就是在地獄裡也能作個好鬼似的。」可是這個地獄裡都會是個好鬼的祥子,在人世間卻沒有能夠始終成為一個好人。
小說結束時他已經由一個農民,淪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城市流氓無產者。而在祥子前後判若兩人的變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態度的改變。祥子的夢想之火一次次的熄滅,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著一切侮辱與損害,而沒有任何怨尤。從前講義氣的祥子,如今卻開始欺騙自己的朋友、利用他們,把他們的一切都騙搶過來。他變得奸詐,甚至無恥。
3其他人:
虎妞:是《駱駝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車廠主劉四爺的女兒。性格大膽潑辣,因此嚇住了男人,成了沒人敢娶的老姑娘。她是個辦事的好手,有類似男人的爽快和利落。是個敢於追求個人自由愛情的人。她有許多惡習,祥子初來,她熱情對待;在生日宴會上與劉四爺撕破嘴臉,不買父親的帳,決計要走人;新婚之後,住進小院還繼續大吃大喝,脾氣驕縱無度,最後難產而死。
小福子:十九歲就被狠心的父親二強子賣給了一個軍官,換了二百塊錢。小福子在那裡備受煎熬,吃盡了苦頭……她感到了傷心,絕望,終於在一天夜裡,自殺在樹林。
3主題:
祥子的悲劇,是他所置身的社會生活環境的產物。在黑暗的社會中,人類的力量實在太渺小了。祥子多次想要憑自己來打敗命運,可是最後呢,不僅不能獲得自己所追求的,甚至無法拒絕自己所厭惡的。隨著生活願望的破滅,小說結束時他已經淪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游民。而在祥子前後判若兩人的變化中,最重要的是生活態度的變化。他向生活屈服了,忍受著一切侮辱與損害,而沒有任何怨尤。
祥子被剝奪掉的,不僅是車子,積蓄,還有作為勞動者的美德,還有奮發向上的生活意志和人生目的。在這裡,美好的東西的毀壞並不是表現為一個人肉體上的死亡,而是人物的高尚品格的喪失殆盡,即精神上的毀滅。你終究還是丟了飯碗、丟了身體、丟了正氣、丟了誠信、丟了道德、丟了尊嚴、丟了不該丟的一切。
祥子、虎妞、小福子都是黑暗社會的犧牲品。
三讀出自我
1善讀書可以醫愚。漢代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事實上,讀書確有「防病」和「治病」的奇效。讀名著可以治病,甚至可以拯救靈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賣火柴的小女孩》結尾處,當最後一絲火光消散,當最後的灰燼飛起,她不能阻止命運給予的一切痛苦,只能承受只能放棄,那是我見過的最傷心的故事,比祥子還慘。祥子更像一朵向日葵,由精進向上,到不甘失敗,最後到自甘墮落,終於絕望了,深深地向命運低下了頭!
2啟示:
剖析悲劇的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
(一)客觀原因黑暗的舊社會的壓迫、他人的影響;
(二)祥子自身性格的雙重性、墮落性、劣根性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因素,對他的人生悲劇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祥子有思想上的局限、性格和心理上的弱點。他樂觀但盲目,勤快而保守,他有較強的生活欲望卻又不能看清社會的本質。
3歷史意義:祥子是一位小人物,由農民變為城市流氓無產者,是時代的落伍者。
現實意義:人生如何走出困境。比如和虎妞,和劉四爺換一種方式相處,求得和諧,做車場老闆,這種可能性很大。可惜,妻離子散,最後結局可想而知。
一個男人就是這樣學壞的,這個悲劇,給今天的人們以警示:一個人,特別是一個男人,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內心都要充滿陽光。心若有陽光,就不會失去方向。
今天,全國疫情風險等級降為低級,這是個舉國歡慶的日子,我們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兩會又提倡搞好「地攤經濟」,讓人民的生活有煙火氣。只要你肯吃苦,不要有祥子的墮落性和劣根性,國家全力支持你,祥子那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
四賞析
1「這麼大的人,拉上那麼美的車,他自己的車,弓子軟得顫悠顫悠的,連車把都微微的動彈;車箱是那麼亮,墊子是那麼白,喇叭是那麼響;跑得不快怎能對得起自己呢,怎能對得起那輛車呢?這一點不是虛榮心,而似乎是一種責任,非快跑,飛跑,不足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力量與車的優美。」
本段描繪著祥子最樸素真誠的夢想。此時的他對未來充滿希望,自信要強。
2「歇了老大半天,他到橋頭吃了碗老豆腐: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香得使祥子要閉住氣;捧著碗,看著那深綠的韭菜末兒,他的手不住的哆嗦。吃了一口,豆腐把身裡燙開一條路;他自己下手又加了兩小勺辣椒油。一碗吃完,他的汗已溼透了褲腰。半閉著眼,把碗遞出去:再來一碗!」
看過很多書,關於吃的描寫還是老舍和汪曾祺這些近代大家更能讓我覺得過癮。看了汪曾祺《高郵的鴨蛋》我是特意去買的。李子柒近來很火,美的畫面,原生態的飲食風很吸粉。大家寫出來的吃的東西是真的讓人垂涎欲滴,靈魂都在裡面。上面關於老豆腐這段,我就想找一找,不知哪裡地道。有細節心理,有自尊驕傲熱情,有希望夢想尊嚴,有自由有要強,19世紀20年代北京城裡勞苦大眾的生活,在吃一碗老豆腐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3段:「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的,無精打採的低垂著。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乾巴巴的發著些白光。便道上塵土飛起多高,與天上的灰氣聯接起來,結成一片毒惡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處處乾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的老城像燒透的磚窯,使人喘不出氣。狗趴在地上吐出紅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的大,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化開;甚至於鋪戶門前的銅牌也好像要被曬化。街上異常的清靜,只有銅鐵鋪裡發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單調的丁丁當當。拉車的人們,明知不活動便沒有飯吃,也懶得去張羅買賣:有的把車放在有些陰涼的地方,支起車棚,坐在車上打盹;有的鑽進小茶館去喝茶;有的根本沒拉出車來,而來到街上看看,看看有沒有出車的可能。那些拉著買賣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夥子,也居然甘於丟臉,不敢再跑,只低著頭慢慢的走。每一個井臺都成了他們的救星,不管剛拉了幾步,見井就奔過去;趕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驢馬們同在水槽裡灌一大氣。還有的,因為中了暑,或是發痧,走著走著,一頭栽在地上,永不起來。」
作用:側面描寫寫出天氣的炎熱,寫出祥子在烈日下拉車的情景,細膩逼真。有力地烘託出祥子拉車生活的艱辛和遭遇的悲慘。表作者深深的同情。
訓練:這一段典型的側面描寫,不說熱寫熱,簡直寫絕了。請你結合地方特色學習側面描寫,不說冷寫冷。
本文是關於《駱駝祥子》的要點總結,可引領閱讀,可配合講解,可收藏備考。學生時代請牢記,閱讀不一定只去讀喜歡的書,要有積累意識,多讀書,多積累生活經驗。還要有遷移能力,假設你就是祥子,一個洋車夫,你該怎麼辦?學生的圈子太小,要學會拓展閱讀的天地,懂一些人情世故。讀名著,你會見多識廣,經驗豐富,學會生活。天長日久,閱讀寫作自會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