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壺五大症狀,識壺四大篇,你可能一直都不知道

2020-12-19 騰訊網

今天一壺友和我說:「說他的新入手的一把全手工朱泥壺有問題」。隨即,他給我看了一個照片:卡尺量壺,說是左右相差半毫米。。。如何認識紫砂壺,在入手紫砂壺?

雖不是我的作品,不過我想公道地說一句,不要被網絡誤導,萬一產生以下四種症狀,可能再也買不到真正的好壺。

症狀一、【「美人痣」或者跳砂或者劃痕的問題】

1、「美人痣」可能是賣壺的人遇到的最多的抱怨。我這裡很多的壺身上都可能會不規則分布一些「美人痣」(鐵漬),但很多壺友認為美人痣是泥料不純的標記。我認為這是紫砂含的金屬物質的在高溫熔化形成,是原礦紫砂才會有而且都不可避免,天生的,除非人為酸洗可能會讓美人痣少一些或者「消失」。

2、跳砂也主要是原礦裡的雜質引起的,和美人痣幾乎是一個性質的東西,我不再囉嗦。

所以,我認為美人痣或者跳砂絕不是很多論壇玩壺高手眼中的「質量缺陷」! 凡是把突出壺表的某個鐵漬當成瑕疵,或者因為一顆美人痣而徹底否定一個壺,我覺得比較荒謬!

3、劃痕若在內部或者壺底或者隱蔽的地方,可以忽略不計,即使有明顯劃痕,也不算瑕疵。若在大家都能容易看到的外部出現劃痕,我們也要看劃痕的深淺或粗細來判定是不是瑕疵,其實養壺的過程中包漿之後也就消失了。

症狀二、【紫砂壺隔熱性,擦火柴之說】

這個是紫砂壺最著名的謬論之一!實際好的紫砂倒滿開水,您摸壺身一樣燙手。這個只是相對於金屬器皿等傳熱較慢,但是紫砂壺具有一定的透氣性,所以會燙手的!

火柴在壺身上是不會刮著的!那是因為以前的泥料都是磨得比較粗,現在泥料有粗細之分,所以此乃繆論之一!

症狀三、【蓋子晃蕩問題】

很多玩壺的朋友要求「左右使力紋絲不動,轉動卻滑爽」,認為蓋子越嚴實就表示這壺做工越好。我的觀點:輕微晃蕩不是質量問題,更不能簡單說成是做壺水平和能力問題,否則對藝人們的辛勤付出不公平,只有明顯晃動,並且影響到壺的氣密性才可能算是質量問題。

壺友正在晃蓋子

幾乎每個初入門的朋友都會以為蓋子紋絲不動就是藝人功力「牛叉」,實際不一定是,只要你會做壺,即使你的生胚做得如何完美,壺出窯了,未必還是紋絲不動的效果。除了蓋子晃不晃,還有兩點關於蓋子的常見問題,這裡針對某些朋友的特殊嗜好做一個公開的說明。

特殊嗜好1:以蓋子晃蕩聲音大小作為晃蕩的厲害不厲害的標準

某些壺友聽聲音大小來判斷蓋子晃蕩程度,是毫無意義的無稽之談。因為只要有輕微的晃動,只要耳朵沒問題,都能聽到聲音。區別是:耳朵聽力敏銳的人,聽起來聲音大些,聽力差點的人,聽起來聲音小些。

特殊嗜好2:倒茶時不扶蓋子,是否會掉蓋的問題

之前壺友有講到:買了個壺,發現口蓋做的不好。原因很簡單,我倒茶的時候,不用手扶蓋子,它居然能掉下來。

試問:如果用倒茶傾斜時蓋子是否掉下來來驗證蓋子做的是否嚴密到位,這個玩壺觀點讓我覺得實在太可怕,太荒唐。我想反問一句:您認為在倒茶的時候,是什麼力量讓蓋子不掉呢?是靠內外氣體壓強差撐住的嗎?仿古,掇球,無論蓋子多麼晃蕩,你倒茶的時候它就是很難掉蓋子,這又說明什麼呢?我看我就不用囉嗦了,您多做實驗分析分析吧,道聽途說的理論總歸是有局限性的,人云亦云就好比被人牽著鼻子走路一樣。倒茶不用手保護蓋子,您家的壺肯定大多數的蓋子都有殘缺,所以,誰要是以倒茶掉不掉蓋為標準玩壺,真的有點離譜!

症狀四、【紫砂壺敲擊聲音之說】

每當看書或聽一些「老玩家」的經驗之談,往往會提到聽聲選壺或聽聲購壺的「小竅門」,下面談點個人見解,以供壺友參考:

敲擊聽聲音

1、泥料目數越高的壺敲擊時聲音就越清脆,而泥料目數越低的壺敲擊時聲音就越沉悶。這是因為泥料目數高時由於泥料顆粒細,胎土比較緻密,敲擊時聲音就比較清脆,比如瓷器就是這種情況;而泥料目數低做的壺,因為胎土緻密性相對要低很多,也就是說的透氣性好,敲擊時聲音就會有點發悶而顯得啞。 2、壺的形狀以及大小不同,聲音會有所區別。壺的形狀不同,則敲擊時內部共鳴的路徑不同,我們聽到的聲音就不會是一樣的;而壺的大小不同,共鳴半徑不一樣,當然也會有所區別了。 3、壺的胎體厚度不同敲擊時聲音略有差異。胎體比較厚則聲音略顯沉;而胎體薄則相對會清脆些。 4、通過敲擊壺能聽聲辨出壺本身是否有暗裂?實際情況是當你能通過敲擊而聽出壺是否有暗裂時,表明裂得很歷害了,如果只是一點點的暗裂你是聽不出來的,即使是對於老師傅來說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 5、一些衝漿壺和嚴重添加化學顏料的高目數的壺,無法通過敲擊聲音辨別 6、敲擊壺體所發出的種種聲音與泥料的檔次無關,也與壺的做工好壞無關。告誡壺友們:請不要隨意敲擊紫砂壺,不小心別人的壺就給你敲破了。

症狀五、【斷水和玩倒立】

論壇上有些所謂的高手對氣密性的判斷標準是:按住壺鈕,壺立即斷水,然後捂住壺嘴,將壺倒置,蓋子不落下——我的看法:任何壺「玩倒立」——現在網絡賣壺(或賣杯)都開始流行「玩倒立」這個噱頭,我不方便多講,我只想告訴壺友們,玩倒立對部分壺起作用,絕不保證任何壺型都能玩倒立。當然,能玩倒立的壺就一定是好壺嗎?大家可以去思考的。

如何認識紫砂壺,在入手紫砂壺?我也分四篇:

一、泥料篇:

1、紫砂泥泥料三大基礎泥:紫泥、紅泥、本山綠泥。這三種泥細分又可分為不同的泥料品種。如紫泥中有清水泥、底槽青、青灰泥、紫茄泥........紅泥分黃龍山的、趙莊山的、川埠.......本山綠泥分不同礦井,不同層段,開採出來的本質也不一樣。用同一塊泥,不做的做法、燒制,出來的效果也會不同。

2、【宜興紫砂壺】的準確來說,是產自宜興丁山黃龍山的紫砂礦才製作的壺形器具,宜興境內趙莊、川埠、任墅.....的礦材,也列為【宜興紫砂】。

宜興《四號井》的段泥和紫泥礦

3、紫砂泥並不只產在宜興,其他諸如浙江、安徽甚至印度等地,也有類似宜興紫砂的礦才產出,但製成品的本質是有區別的。

4、天青泥只是一種傳說,歷史上並無絕對的參考範本,無範本,也就不應該存在這樣的說法。天應該是淡藍色的,如果出現在紫泥豬肝色的成品上,是不合理的。

5、底槽青是指原礦雞眼成對、雞眼量大、含鐵量高、砂性極重,在紫泥礦才中均勻含有本山綠泥顆粒的紫泥礦才,處於清水泥、紫泥、中槽清的下部,是質量較上乘的泥,

原礦底槽清 【四方情懷】△

6、添加石黃是為了增加泥料的水色,降低窯燒溫度,添加要適量,不然會導致泥料玻化,透氣性降低。

7、石黃屬於添加劑,因為朱泥含有大量石黃,所以朱泥又稱為石黃泥,但石黃不是朱泥。

朱泥

8、白泥並不屬於宜興紫砂,即便宜興境內也產白泥。

9、原礦緞泥=本山綠泥礦才中均勻含有紫泥的顆粒。

原礦極品青段 【六方西施】△

10、70年代之前是沒有底槽青一說的,是臺灣同胞進駐大陸紫砂收藏之後重新定義的名稱,並無歷史傳承。

二、工篇:

1、工是指一個陶手的基本製作功力,制壺過程中對壺器細節部分的處理,包括器形修整(箅子整形)、製作工具、倒邊、倒角、明針、推牆刮底.......

2、製作一把壺,要先畫圖,然後製作工具。如果工具做不好,一把壺不可能做的很好。

3、一位基本功非常紮實的陶手,未必對壺的理解能力很強。

4、工是長久練就出來的,是流水作業,長期參與製作練就出來的經驗。

三、藝篇:

1、藝是指一個陶手對器形的理解,對壺體概念的把握,對壺形部件比例的駕馭能力。

2、對壺理解能力很強的陶手,未必做出來的壺很出色

3、藝是源於自身的審美素養,對美好實物的追求,加上對傳統優秀作品的閱讀等得出來的經驗。

四、化料篇:

1、當代新紫砂器製作成品都會添加化料,

a.紫砂器成品發色偏藍的需要添加氧化鈷;

b.紫砂器成品發色偏綠的需要添加氧化鉻;

c.紫砂器成品發色偏紅的需要添加鐵紅粉;

d.白泥或境外料添加一定的鈦白粉可「打扮」成本山綠泥或緞泥;

e.境外料或略差的紅泥添加一定的鐵黃粉可「打扮」稱「金黃朱泥」;

f.一切泥料冠名中添加的前綴「金黃」或「黃金」均為杜撰,歷史上就沒有這樣的叫法,要是有也是加化料調配出來的;

2、目前大部分制壺都會額外加入一些化學元素,就連最簡單的普紫,製作成品也要添加少量的鐵紅粉的,紅泥添加的更甚。但加的化料都是按照一定的規範比例添加,目的也是為了增強泥料的特性,這種泥料製作的不用擔心會對健康產生不好的。

3、製作紫砂壺器還有用其他的幾種泥料,如墨綠泥、民國綠、玫瑰紅、黑鐵砂.......這些都是加化調配的,在當時,化學元素比泥料貴很多,添加的越多,反倒越珍貴。

看完點個「在看」支持下小瑞

相關焦點

  • 玩壺多年,還分不清國產和日本鐵壺?
    03 壺身日本蠟鑄復刻壺除砂鐵之外,基本都有鑲嵌金銀。04 落款無落款或落款不清晰的新壺,基本可判定為國產。 鈴木主善堂 霧形馬紋鐵壺任何串改字眼也是有可能,甚至以落日本堂口或老師相仿的名字 ,一不留神間,初入門的壺友可能就信以為真了。
  • 玩壺,不做五件事!
    而真正的原礦紫砂是承受不了機械快速轉動的力度,所以如果是正在的紫砂泥料往往無法成型,所以在手拉胚制壺的泥料中往往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做瓷器常用的高嶺土。 一壺不要侍二茶 紫砂壺一般都有「一壺不侍二茶」的說法,這其實與紫砂壺的特性有關。
  • 看圖識壺:圖解茶壺製作過程
  • 紫砂壺辨別:機車壺手拉坯壺不可能有刻繪是真是假?
    紫砂壺辨別:機車壺手拉坯壺不可能有刻繪是真是假【2】熟坯刻繪:在燒好的壺體上進行的刻繪所以,無論是機車壺、手拉坯壺還是灌漿壺都是能做刻繪的。而且單就刻繪來講,有些價格其實挺低的,幾塊錢就能搞定。其實不一定,因為手工刻繪呢,也像紫砂壺一樣分很多檔次的,像是有的紫砂壺做工很醜,價錢也很便宜,這樣的壺上的刻工其實幾塊錢就能下來,雖說是手工刻出來的,可卻是那種批量刻出來,刻工是很粗糙的。這樣的壺並不好。
  • 紫砂有「玩壺三寶」,你聽說過嗎?
    玩壺三寶是多數藏壺、玩壺愛好者必備的三把壺:供春、西施和石瓢。這三種器形非常經典、實用,於玩、於藏、於用均可。 供春壺是明代器形,屬於花貨,惟妙惟肖。西施壺和石瓢壺是清代器形,屬於光貨。幾百年過去了,這三種器形至今仍受到廣大壺迷的追捧和喜愛。
  • 大部分玩壺的朋友都不知道如何清理紫砂壺,看到這個亮了!
    有的紫砂壺友一直使用同一把壺來泡茶。時間長了之後,會在茶壺的內壁上生出茶垢。引用太多的茶垢對我們身體反而不好了。如果實施得當,這非常有利於後面的泡茶和養壺3.如果你手裡有二手的紫砂壺或者老壺,出土的壺等,那你要非常小心的去處理才可以,而且處理方法因壺而異。
  • 紫砂界的這些「偽高手」,很容易把你引入玩壺誤區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玩紫砂壺都開始分圈子。一個人玩壺未免有些孤獨,與志同道合的愛壺人一起玩壺聊紫砂那才其樂無窮。不得不說,以前光自己一個人在家玩壺,被親人嫌棄,還被朋友視為異類的時代早已過去,一起玩壺的時代潮流勢不可擋。這對於玩壺人來這種認同感真的非常令人自豪!
  • 《寶可夢:劍/盾》壺壺圖鑑
    18183首頁 寶可夢劍盾 《寶可夢:劍/盾》壺壺圖鑑 《寶可夢:劍/盾》壺壺圖鑑 來源:網絡
  • 「哪壺不開提哪壺」用英語怎麼說,你知道麼?
    原來他剛失戀,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英語如何表達「哪壺不開提哪壺」麼?但你就得在這兒待到晚上的晚班了。啊……我要去公園裡享受陽光。我最好買些防曬霜,是吧?B:Don't rub it in!別哪壺不開提哪壺!
  • 紫砂壺的這幾點,都看不明白,怎麼玩壺?
    紫砂壺不能泡綠茶,肯定是玻璃杯好這個也是不正確的,紫砂壺之所以被成為茶器之首,其包容性也是一大特點。 說紫砂壺不能泡綠茶,無非是說會悶茶,透氣性較好的段泥壺,大口蓋,出湯快的器形就非常適合泡綠茶。老壺一定比新壺好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總體來說紫砂壺老壺的製作工藝遠低於現在的新壺,包括壺的美感比例。老壺只是泥料普遍比較好,但絕對大多數老壺的價值抵不上現在的新壺。因為當時的開採、澄練泥料的技術、制壺工具等都沒有非常完備。
  • 老鐵不小心摔了我的壺,發現壺內外顏色不同,是不是買到化工壺?
    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偶然之間摔碎了一把壺,痛心之餘卻發現壺截面的內外層顏色居然不一樣!是不是壺的泥料有問題,自己買到化工壺了呢?就這樣,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大……絕對真實的一個例子,前段時間壺友的親身經歷,所以來私信小花。
  • 機車壺以次充好當成手工壺來賣,你還蒙在鼓裡?
    當前很多壺友都知道半手工和全手工紫砂壺,但是卻忽略了市場上還有一種「機車壺」的存在。通常這類機車壺被商家以「半手工」的名義進行銷售,有很多初學者買到類似的紫砂壺而苦惱。那麼這些機車壺都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又該如何來分辨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下這個話題。
  • 封面故事:「北京老壺」和「壺言壺語」
    1995年,懂茶的不是專門研究機構的學者,就是做茶生意的,真琢磨著喝茶的人並不多。「可是人人都希望家裡有點好茶。」鐵觀音能一下火起來,有很多偶然因素。形狀、口感、製作工藝對於大部分人都很陌生,產量又小,很快在龍井和花茶之後建立了認知度。  「老壺」買過的鐵觀音,什麼價格的都有。「最早愛喝茶的人都琢磨鐵觀音,就和現在的普洱一樣。慢慢就明白了,茶葉的好壞,不在價格上。
  • 為何選擇側把壺?壺東家側把壺泡茶怎麼樣?
    側把壺,喜歡把玩茶壺的人可能知道。側把壺造型原為煮酒之用,後而隨之演變為煎茶、泡茶之器。一般情況下,我們對側把壺的認知都比較呆板,材質也普遍是陶土。今天,我們來聊聊側把銀壺。側把壺很實用側把壺的壺把設計獨特,不僅使用上好抓取,而許多初學者更是大呼這種壺一點兒也不燙手。壺把設計成如握柄,位置與壺身成九十角度,衝泡時可有效避免燙手的問題。
  • 玩柴燒壺給我帶來了什麼感悟?
    玩柴燒壺之前,私房錢盈餘,玩柴燒壺之後,私房錢嚴重虧空;玩柴燒壺之前,擁有財富最快樂,玩柴燒壺之後返璞歸真、回歸自然最快樂;玩柴燒壺之前,這個世界是人類的,玩柴燒之後,這個世界是自己的;玩柴燒壺之前,感覺文化很重要,玩柴燒之後,眼力和悟性才重要;玩柴燒壺之前,老婆很擔心外面花心,玩柴燒之後
  • 建水紫陶刻填柴燒壺,玩的到底是什麼?
    建水紫陶、建水紫陶柴燒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壺友開始關注,也有一些柴燒愛好者比較迷茫,建水紫陶柴燒為什麼大熱?買建水紫陶柴燒壺玩的是什麼?陳朝超柴燒有人稱紫陶柴燒是「玩味」陶,「玩味」顧名思義仔細把玩琢磨,體會其中意味,很多東西都可以玩,也可以樂,但玩樂之後,還能耐人尋味的卻不那麼多。
  • 如何鑑別代工壺?懂壺人教你3個方法!
    代工壺在紫砂行業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很多人再買壺的時候都會當心買到代工壺,但是代工壺和假紫砂不同,它同樣也是手工製作的,而且敲的章也都是作者的章,並非偽造,這樣的壺該怎麼去分辨呢?
  • 紫砂入門篇:壺雖千款,只取數款,再多仍是入門級
    紫砂壺壺型說有千款之多絕不為過,對於入門的壺友茶友來說,亂花漸欲迷人眼,千般萬般皆好,恨不得每一把都帶回去。冷靜點吧!許多你帶回去的應該已經看膩味了吧!真的不是型不經典,而是真的不知道怎麼選好。紫砂壺的造型選擇我歸納後分為三級,每級三類壺型,對應入門級,玩家級,創新級。入門級:顧名思義,開始從喝茶轉為養壺,有了興趣開始玩。
  • 進來測一測,你的玩壺水平是幾級?
    玩壺之路,就是一條不斷升級的道路。只要不忘初心,前方必定是康莊大道。 在這條路上,你修煉到幾級了?測一測便知道 【小學一級】 知道紫砂壺是好的茶具,但對紫砂壺的專業知識基本處於空白狀態,甚至認為中國很多地方都生產紫砂壺。
  • 問壺學堂|第七講:機車壺怎麼來的?詳解「一代」「二代」機車壺
    買壺不被坑,玩壺更懂壺。大家好,我是老邵,歡迎來到問壺藏家。前面三期我們已經仔細分解了宜興手拉壺。那麼我們接著就要來繼續講紫砂界三大毒瘤之最後的機車壺。其實機車壺的前身江蘇宜興紫砂工藝廠從灌漿壺開始進行了同步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