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可能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偶然之間摔碎了一把壺,痛心之餘卻發現壺截面的內外層顏色居然不一樣!是不是壺的泥料有問題,自己買到化工壺了呢?就這樣,心中的疑問越來越大……絕對真實的一個例子,前段時間壺友的親身經歷,所以來私信小花。今天就借著為這位壺友解惑的由頭,和大家聊一聊,紫砂壺的內外顏色不一致這個問題。
如果你買到的是外表呈紅色,內部卻是呈黑色,而且價格很低的壺,那麼無疑買到的就是噴漿壺了。但是,如果你買的壺內外差別沒有太大,價格也比較適中,那就是如下的原因造成的顏色差別,並不是說泥料不好或者買到的是化工壺。
我們都知道,紫砂壺的泥性各不相同,所以燒結度也就不同。很多時候,在燒制的時候,由於壺內外的受熱面和顆粒密度分布不同,往往壺內部達到結晶,而外部由於接觸空氣多,並未達到內部那麼高的結晶度,那麼就很容易造成壺內外的色差。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向我們常說的吐黑現象,紫砂壺燒制過程中欠缺火候,這和紫砂壺的燒結也是有關的。燒結溫獨不到位,胚體疏鬆,在泡茶時,茶葉中的鐵離子就很容易被吸附,久而久之,內外色澤也會有所差異。
可能大部分網友對於紫砂壺的燒結度一詞還有些懵懂,我們下面來具體了解一下。
紫砂壺燒結,是指紫砂壺在一定高溫狀態下,低熔點物質融化,填充未融化物質之間的空隙,但並未達到碳化(焦黑)、鈣解(出現針眼、氣泡)程度的物理狀態。
紫砂壺的燒結度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熟、結晶、高度結晶、接近瓷化。
如何起判斷紫砂壺到底在哪個燒結度階段呢?你可以用手指輕沾一滴水滴在紫砂壺表面,如果這滴水很快被吸收,那麼就表示這把壺燒結度不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欠火」,很容易發生吐黑現象。
如果燒結到位,紫砂壺表面吸水的速度稍微慢些,質量、外觀效果就是比較好的。但是如果燒結「過火」,除了表面接近瓷化呈現金屬光澤之外,很容易出現爆裂的痕跡。
很多時候,遇到紫砂壺的相關問題,我們把這些歸結於壺不好、泥料不好。往往是因為我們對於紫砂壺還沒那麼了解,只要好好了解,深入學習,在你豁然開朗之時便是你紫砂進階之日!關注【大聖說壺】,一大聖一起品香茶、聊紫砂,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