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頭腦風暴法區別於傳統會議讓人昏昏欲睡以及大家屈服於老闆的權威,它倡導會議旨在營造民主和諧、暢所欲言的溝通氛圍,使與會者任意表達自己的見解,互相鼓勵、啟迪,產生共鳴及多米諾骨效應,觸發所有人的創新意識及第六感官。
前兩天後臺收到一位粉絲的留言,說公司每次組織開會,大家都耷拉著頭,一副沒精打採的樣子,領導施壓組織能力亟待加強。其實,像這樣的團隊不在少數。開會時,人比較多,思維互相影響,大家容易傾向於極端化,也就是說無論對錯,都會傾向於大多數人一致認同的意見或者被大家奉為意見領袖的一方,這就是所謂的「冒險轉移」,心理學上稱為「群體極化」。
群體極化表面上看讓大家一團和氣,避免了爭論,話說回來,沒有爭論,會讓某個錯誤的結論和行為更加錯誤,因為那些少數有不同見解的人擔心眾怒難犯,所以會選擇緘口不言。
一個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應該鼓勵大家各抒己見,發揮自己的想像,從而使企業有更多的創新意識。為此,筆者給大家隆重獻上能夠改善會議萬馬齊喑的好辦法——「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法區別於傳統會議讓人昏昏欲睡以及大家屈服於老闆的權威,它倡導會議旨在營造民主和諧、暢所欲言的溝通氛圍,使與會者任意表達自己的見解,互相鼓勵、啟迪,產生共鳴及多米諾骨效應,觸發所有人的創新意識及第六感官。在溝通過程中,除了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外,還可以補充、修正及匯總其他人的設想。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管理層的匯總、評判一定是在最後才出現的,在這之前,切忌打斷大家的發言,更不能隨意評判之,否則頭腦風暴法將會被中斷。團隊可以運用頭腦風暴法查找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積極尋求創新,因為它會排除群體極化和折衷規則,讓大家針對議題進行客觀的、持續的剖析,探索能夠落地執行的方案。
既然是會議,首先一定要有議題,其次必須在較短的時間完成(一般不能超過1小時)。會議只能針對單一議題進行頭腦風暴,如果議題範圍過大,可分成好幾個小議題分別進行頭腦風暴。會議開始前需要準備好白板、A1紙張、記號筆等,桌椅最好擺成「凹」字形,方便討論及記錄。經理人選定會議議題,通知相關人員為議題做好準備並參加會議(頭腦風暴最好不要超過10人)。會議首先介紹(頭腦風暴)遊戲規則;其次介紹議題;然後經理人拋磚引玉,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專人負責會議記錄,對每個人的發言詳細記錄在案;等所有與會者都講完自己的設想時馬上結束會議。會後經理人單獨或再次召集核心人員(1-2名)對會上討論的各種方案分別從效果及可行性進行逐一甄別,並從中整理出最好的方案,將會議記錄及最終的結果方案分類整理以郵件的形式發給每一位與會者。
以上即為運用頭腦風暴法開會的流程,文中有相對應的詳細思維導圖,相信運用了此法進行會議討論,你的會議組織功底將會有很大的突破,如有需要上面的詳細思維導圖,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下郵箱,工作人員稍後會統一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