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國學經典 親近傳統文化

2020-12-15 浙江在線

2018-06-04 06:39 |光明日報


100年前,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學生國學叢書」「為苦難的中國提供書本,而不是子彈。」100年後,商務印書館激活「學生國學叢書」,出版了「學生國學叢書新編」,讓學生在閱讀中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植入學生的肌體,「增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創造中華文化新輝煌。」

「學生國學叢書」中的《詩經》和《杜甫詩》 圖片由商務印書館提供

100年前,整理書篇,普及文化

「昌明教育,開啟民智」是商務印書館的出版宗旨,出版中華優秀典籍,是商務印書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使命。本著「家喻戶誦,如布帛菽粟,民不可一日缺者」的思想,1922年至193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了《四部叢刊》,它大量收入了古籍中的必讀書、必備書,保存了一些珍貴的版本。為了滿足國人的文化需求,1929年至1937年,商務印書館站在民族存亡的高度,編輯出版了《萬有文庫》,其目的是「使得任何一個個人或者家庭乃至新建的圖書館,都可以通過最經濟、最系統的方式,方便地建立其基本收藏」。其中的《國學基本叢書初集》一百種、《國學基本叢書二集》三百種、《學生國學叢書》六十種、《國學小叢書》六十種,均為中華典籍的整理出版,它幾乎涵蓋了中華典籍的各個門類。

商務印書館在編纂《國學基本叢書初集》時,發現學生對「國學叢書」有需求,在《國學基本叢書初集》基礎上編纂「學生國學叢書」,從《學生國學叢書編例》看,「中學以上國文功課,重在課外閱讀,自力攻求,教師則為之指導焉耳。惟重篇巨帙,解釋紛繁,得失互見。將使學生批沙而得金,貫散以成統,殊非時力所許。是有需乎經過整理之書篇矣。本館鑑於此,遂有『學生國學叢書』之輯。」

「學生國學叢書新編」 主編 王寧 顧問 顧德希 商務印書館

「學生國學叢書」,由王雲五、朱經農主編,於1926年至1948年期間陸續出版。整套叢書共有選注者40幾人,多為當時教育界、學術界知名學者,如胡懷琛、葉紹鈞、沈德鴻、傅東華、莊適等。

叢書先後出版共95種,其中文學56種、史地17種、哲學及綜合類22種。文學方面,有《詩經》《楚辭》及周秦兩漢金石文、漢魏六朝文及唐宋以來的名家詩文;史地方面,有歷代史書選注和著名遊記;哲學和綜合類方面,則為先秦諸子以及一些重要的經學和綜合類著作。

叢書從「經、史、子、集」中精心選錄最有價值之著作,輯注精要篇章,加之長篇緒言,有的還有著者傳略,無論是選目還是選篇,都堪稱經典,具有永恆的閱讀價值。

100年後,新編激活,推陳出新

2014年3月,教育部頒行《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旨在大中小學課程和教材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核心素養的根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存在歷代文化典籍中。國學經典浩如煙海,重篇巨帙,釋解紛繁,得失互見,少年學生時力有限,常望而生畏。學生需要閱讀經過整理的、擷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的經典書篇,以了解中華優秀文化,涵養傳統道德,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國學叢書新編」在這樣的新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整套叢書在充分尊重原選注者的學術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當下時代需要,規範文字,校訂勘誤,撰寫「新編導言」,專為當代學生提供課外自讀之用。

在閱讀中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學生國學叢書新編」主要是激活、推介「學生國學叢書」,本套叢書主編、高中語文課標修訂組長、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寧在「新編總序」中闡明了「新編」原則:選書與選篇基本不變,將「原書緒言」保留下來;每篇選文原注所選的注點,也作為這次新編的重要參考。這樣做是為了儘量借鑑前賢的一些構思和做法,並保留當時文言文閱讀水平的基本面貌,作為今天的參考。王寧教授認為,文言文閱讀水平既關係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效能,又關係到現代社會總體人文素質的提高,應當達到什麼程度最為合適?民國時期是可以作為一個基準線的。

在閱讀中走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是王寧教授在主編「學生國學叢書新編」過程中形成的重要思想。剛開始,用「走近」還是「走進」,主編是有一番思考的。「應該是『走近』還是『走進』我們有過一番討論,我想,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一定能進去得了,最多走近一點吧。」

滿足文言文的學習需求,是這次「新編」的重要依據。文言文是一種古代書面語,口語交際和現代文本已經不再使用,我們為什麼還要學習文言文呢?王寧教授認為,文言是古代知識分子和正統教育使用的書面語言,具有超越時代、超越方言的特性,因而也同時具有了記載數千年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主要功能,它是與中華民族文明史共存的。文言文閱讀作為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必要途徑,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文言文閱讀是產生漢語正確語感的一個重要源泉。文言文閱讀還是從根本上理解現代漢語的重要條件。

叢書首次出版約在一個世紀以前,此次新編,為了讓今天的讀者更好地從這套從書中得益,在編註上做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調整字形。依據《通用規範漢字字典》《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漢語大字典》對原書進行繁體轉簡體。原文中的一般異體字(如「弔」與「吊」),參照《通用規範漢字表》改用規範字形。《通用規範漢字表》外的字不做繁簡類推。繁體字形以《辭源》(第三版)字形為準。繁簡字轉換過程中一簡對多繁的情況下,在語境中仍有可能混淆的用字,諸如「髪——發」「徵——徵」「餘——餘」「雲——雲」「麵——面」「錶——表」……允許改用繁體字,或特別註明。為減少閱讀難度,古代難以理解的通假字,在意思不變的前提下,直接改為現代通行字。如《詩經·大東》「維北有鬥」,注為「則鬥魁且傾仄而外寫」,此處「寫」通「瀉」,直接改為「瀉」。古代人名、地名一般不改動,如需改動,參考教科書文言文的處理方法酌情處理。

二、調整注音。原注反切、注音字母,均改為現代漢語拼音,注音依據《異讀字審音表》《通用規範漢字字典》《古代漢語詞典》(第二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辭源》(第三版)《辭海》(第六版)等。依照反切折合今音,折合時應遵循音義關係。原注中的直音,以常用字注生僻字,直接改為拼音。古代訓詁有一些採用直音方式作注的,指明了字際關係,這類直音可直接說明字際關係,之後是否還需注音,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調整注釋。原書注釋大多直接採用或參考古注,保持原書注點,沒有特殊需要,不再增減注點。注文過於艱澀的,原書大都作了調整,一般情況下不作改動,以訓練學生讀古注的習慣和語感,特別難懂的,略作改動(如:單音詞改雙音詞,生僻詞改常用詞等),改動須以尊重原注者意圖為原則。需要較多糾正或補充的,在保留原注情況下加按語。注釋時,儘量注意義,少注語法,語法注釋不必過細,語法術語使用現代漢語通行的說法。原注中人名、地名等專有名詞,材料比較陳舊,根據最新材料增改補充,詳略根據講解文章的需要而定。尤其是地名,相當於今天的何地,有變化的不要出錯。典故、文化常識、歷史事實等難度較大的條目,用按語的形式補充。註解避免過度闡釋,避免文化、名物問題的過度專業化學術化。

四、撰寫「新編導言」。對「原書緒言」進行補充,典籍介紹等「原書緒言」已經有的內容,不要再重複,如果「原書緒言」缺乏對典籍的介紹,「新編導言」必須補充,「原書緒言」所做的介紹不準確、不清晰或資料陳舊,重新撰寫,加以糾正。「原書緒言」中提出的問題有討論價值的,提出作為問題啟發研究、討論。對選文加以介紹,提出原書選文的取捨標準,並加以評價,如果認為還有一些篇目需要補充,也可以提出篇名並用簡要的語言說明必須補充的原因。選文一般應遵從原書,但因時代不同,信息資源和新的研究成果也要有所體現,代表作遺漏、名篇遺漏、有重要信息的篇目遺漏此次一律不補。提出對本書的閱讀方法和建議,提示需要克服的難點,提出可以討論的問題,提供參考書。

植入健康的文化基因

植入健康的文化基因,是叢書顧問顧德希一直秉持的觀點。如何「植入」?顧德希認為,要通過閱讀國學典籍,「學生國學叢書新編」正是這樣的國學典籍。「學生國學叢書新編」有「新編導言」,學生在閱讀時要充分藉助它,按照加強引導,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學生實際出發,注意因材施教,開展自學活動。這樣,「學生國學叢書新編」的每個選本,都既可供對國學有興趣的學生自學,也可滿足學校開設「校本」選修課的需要,當做「校本」選修的教材,達到「把健康的文化基因植入肌體」的目的。

誦讀、應用、自學,是「把健康的文化基因植入肌體」的重要途徑。不同典籍的「新編導言」,可以相互移植、借鑑,比如《世說新語》四個「探究題」的設置,讀《列子》的六條要求,這種方式完全可以適用於其他典籍。「學生國學叢書新編」就是通過一篇篇「新編導言」,架起了國學典籍與當今學生之間的橋梁。

(原標題閱讀國學經典 親近傳統文化》,作者 徐從權,編輯 馬悅)

1528065590000

相關焦點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看《國學傳承人》助力新學期
    ,以中國傳統的「五常」、「六藝」等國學經典為核心價值觀,將古代先賢故事與當代社會現象相結合,通過青少年現場演繹、嘉賓現場解讀的方式來傳播和普及中華傳統文化。他特別指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與經典同行,和聖賢為伍!今後將加強傳統文化的研究和闡釋,特別對中華文化經典,要按照創新性發展,創造性繼承,加強研究和闡釋。」
  • 舜緣文化國學名師張詩苓---解讀傳統國學經典!
    現如今國學文化是當今社會必學的主流文化,那麼如何定義傳統國學?借用季羨林先生的一句話就是:國學不是「 漢學 」「 儒學 」等狹隘的國學,而是集全中國56個民族文化財富於一身的「大國學」。我們怎麼研究和學習傳統大國學?需要找到正確的方式來解讀!
  • 萊蕪:吟誦經典弘揚國學 傳統節日讓傳統文化淵遠流傳
    弘毅學堂:用國學傳遞人生智慧     「我們在逐漸引進吟誦教學,讓孩子們像唱歌一樣把經典唱出來。孩子們讀累了的時候,我們會引導孩子變換方式,讓孩子像做遊戲一樣唱著讀。會結合一些傳統節日,讓孩子們了解傳統節日的意義,背誦一些和傳統節日有關的詩詞。」
  • 無障礙閱讀國學經典
    「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叢書 馮國超 著 商務印書館當下,國學熱持續升溫,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重視對國學經典的研習,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國學經典數量浩瀚,因缺乏系統的閱讀指南,人們不知道看什麼,也不知道從哪看起;即使閱讀了,也如盲人摸象。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化研究中心學者馮國超註譯的「國學經典規範讀本」叢書(6種),可以讓讀者無障礙閱讀經典。與其他蒙學經典叢書相比,這套叢書的價值體現在嚴謹、細緻、完美、規範、權威、美觀、大方,其中,「規範」做得最好。
  • 三千小童國學堂——推廣傳統文化傳承國學經典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浩若煙海、博大精深,既是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撐,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三千小童聊城國學館在水城的開辦,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儒家國學經典思想和精神品質的有效傳承,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 ...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會國學經典教育示範基地在陽光學院...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3日,福建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會國學經典教育示範基地在陽光學院揭牌。  福建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進會是打造福建省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名片,致力於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思想價值,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目前已組建了經典閱讀、儒學文化、茶道文化等專門委員會。
  • 寧河區「誦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知識競賽 成功舉辦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鼓勵少年兒童誦讀國學經典詩篇,學習中華民族幾千年發展過程中積澱下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營造學習、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良好氛圍。1月18日上午,由寧河區圖書館、寧河區教育局德育科共同承辦的2020年「誦讀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在寧河區文化旅遊局五樓報告廳成功舉辦。
  • 如何讓國學經典親近現代兒童?《弟子規》入教材存爭議
    記者了解到,在小學階段的國學教育中,很多學校並沒有僅僅局限在開設國學課、讓孩子背誦國學經典這一層面,而是更多地整合教育教學資源,在各個學科融入國學經典和傳統文化教育。不少學校在跨學科的資源整合和課程設置中,也都用足了心思。
  • 誦讀經典詩文 弘揚傳統文化 一中東校區舉辦國學講座
    活動現場(學校供圖)    為提高學生的國學素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2016年4月16日,石家莊一中東校區邀請「燕趙講壇」特聘講師、河北衛視《中華好詩詞》六期擂主、石家莊學院教師王子龍來校做國學講座。    語文教研室主任、信息宣傳處副主任遊莉霞向同學們介紹了王子龍老師,明確誦讀經典詩文,弘揚國學文化的重要意義。
  • 學習中華傳統經典,厚植優秀文化基因——2020閱讀行動論壇在京舉行
    讓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落到學生實處,離不開一代代人的言傳身教,更要不斷探索,不斷優化。本屆論壇主題是「學習中華傳統經典 厚植優秀文化基因」,嘉賓們圍繞主題,以如何運用《學生國學叢書新編》為例展開熱烈討論。北京市語文教學研究會副理事長劉葵認為要活潑地學古文,要能寫出來、唱出來、譯出來。
  • 應辦中心中學:誦讀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陶冶學生情操,提升語文素養,推進素質教育,11月27日,應辦中心中學七年級積極落實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該校經典誦讀活動組織有序,語文教師為各班國學經典誦讀輔導老師,各班班主任協同組織活動。
  • 2017營口奉元書院-國學寶貝經典教育傳統文化國學冬令營!
    中醫養生:基本中醫理論  常用養生知識文化禮儀:學習傳統禮儀  感悟孝道文化生活技能:花式面點製作  插花剪紙草編心理輔導:國學人生感悟  調整心理健康…… 團〡隊〡介〡紹最專業的國學體驗國學經典與現代心理學融合貫通,從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教育內涵。孔子說「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夜闌老師國學心理課程獨樹一幟,經典而現代,蘊含著千年的人文哲理,於無聲處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 春雨教育集團少兒國學與名著引領深度閱讀
    今年全國書博會上,「民營書業實力品牌機構」江蘇春雨教育集團發布了少兒國學與中外名著出版規劃,一批適合少兒閱讀的圖書新品亮相。主辦方除了為全國經銷商代表舉辦新品展示、產品特色解讀、銷售政策講解外,還邀請國學專家到場,闡釋「國學與生活」的精妙聯繫,引領深度閱讀,讓經典陪伴成長。
  • 離石區慧德國學幼兒園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華夏文明國學經典奪目璀璨,星光熠熠。在2021年新年前夕,離石區慧德國學幼兒園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迎新年聯歡會。活動中,該園師生一起誦讀國學經典,通過文藝活動的形式一起弘揚傳統美德,傳承傳統文化。
  • 美國總統的一段話 使我們反觀國學傳承與中華傳統文化推廣的使命
    美國總統的一段話 使我們反觀國學傳承與中華傳統文化推廣的使命美國總統尼克森在《不戰而勝》一書中寫到:「當有一天,中國的青少年已經不再相信他們老祖宗的教導和他們的傳統文化時,他們看不懂老祖宗留下的東西時,我們美國人就不戰而勝了。」
  • 國學經典育文化自信
    就在那時,我走進了這所百廢待興的學校,並決定以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促進學校發展的推手,全面啟動經典誦讀工程。從此,舊的走廊,舊的教室,舊的桌椅,卻有了新的聲音——此起彼伏的誦讀聲。五山小學的經典誦讀實驗,是從一項特色活動深化拓展為校本課程的。
  • 「經典素讀」教學法引入長沙 學生誦讀國學「探尋」傳統文化
    原標題:「經典素讀」教學法引入長沙 學生誦讀國學「探尋」傳統文化 楊華峰 攝   中新網長沙11月16日電 (記者 楊華峰)11月16日至17日,陳琴經典素讀工作室攜手「以國學為辦學特色」的長沙市博才梅溪湖小學舉辦陳琴「部編教材下的經典素讀」觀摩研討會,深入探尋如何處理統編版教材與經典的關係,賡續優秀傳統文化血脈,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貫穿國民教育始終。
  • 從悠久傳統文化汲取成長力量,用精深國學經典提升學生涵養菁菁校園...
    而這個國學講壇,正是武漢工商學院傳承傳統文化、傳播國學經典、提升學生涵養的一個縮影。在國學中提升人文涵養吳天明教授在每周二晚上主講的《論語譯註》,是武漢工商學院開設的眾多國學課中,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他結合《四書》《五經》等國學經典,傳遞出「成長以立志為先,務在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國學要旨,培養學生們「仁義禮智信」的中華民族傳統價值觀念。「國學經典教育對大學生成長、成人尤為重要。」郭齊勇說。
  • 傳承國學經典 || 弘揚中華文化
    2018年12月5日晚上7點00分我校在操場舞臺隆重的舉行了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中華文化文藝晚會主持人熱情的致辭
  • 全民學國學 | 《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電視訪談》首期來啦!
    2.招募本村政治強、威望高、有經驗、有能力的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老教師等熱愛傳統文化和公益事業的鄉賢文化骨幹,組建2-4名國學經典輔導隊伍,推動「全民學國學」深入開展。3.村兩委幹部、全體黨員,利用好「學習強國」、黨員幹部遠程教育等平臺,每天自學1篇經典文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