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169個具體目標解析及案例(35)

2021-02-28 綠色城市GCPS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涵蓋17項目標,第四項為「優質教育」,即: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解讀點此)

在這一大項下面,有13個具體目標,第七個是:到2030年,確保所有進行學習的人都掌握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具體做法包括開展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生活方式、人權和性別平等方面的教育、弘揚和平和非暴力文化、提升全球公民意識,以及肯定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

●  現狀

國際篇

各國重視可持續發展教育

圖片資料來源: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網

教育是實現其他諸多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世界各國對可持續教育都非常重視。瑞典通過立法要求瑞典高校開展可持續發展教育;加拿大曼尼託巴省要求以可持續發展教育重新定位學校教育;德國正式指定2500個項目成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官方項目;日本將可持續發展教育正式納入國家課程標準。目前,全球有超過70個國家已明確表示將支持開展可持續發展計劃。

文字資料來源:鳳凰網 

中國篇

可持續發展教育貫穿學校整體性活動

圖片資料來源:新華網

1998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國家委員會的大力推進下,中國開始了可持續教育的實驗,其核心是通過對人的教育促進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強調將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行動貫穿於學校管理、教學和建設的整體性活動中,引導青少年樹立熱愛大自然、保護地球家園的高尚情操和培養他們對經濟、社會發展負責任的精神。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學會如何從自己開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參與校園環境管理、宣傳文明行為,通過學生帶動家庭、社區、公民廣泛參與保護環境的行動,從而使學生的行為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

文字資料來源:可持續發展教育案例的研究 

●  案例

國際篇

印度普拉塔姆混合學習計劃 

圖片資料來源:theprathams.com

普拉塔姆成立於1995年,是印度最大的非政府組織之一,致力於通過補充學校的工作來提高印度的教育質量。2015年,普拉塔姆啟動數字倡議——混合學習計劃,通過社區驅動的方法,為印度大約1000個村莊的9萬多名10到14歲的兒童提供服務。

文字資料來源:世界經濟論壇2020白皮書 

中國篇

深圳積極推動青少年及廣大民眾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深圳成立中國可持續發展能力研究中心,該項目是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全球協作項目之一,以推動中國青少年及廣大民眾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為使命,將探索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能力培養標準認證體系和展示輸出通道,並依託各級載體,在多渠道實施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的學習與評估工作,幫助廣大群體將可持續發展理念納入個人發展戰略,為全面推進落實和踐行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人才及資源。

圖文資料來源:深圳新聞網  

●  背景

由聯合國發起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5年9月,世界各國領導人在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聯合國峰會上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涵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169個具體目標,於2016年1月1日正式生效。各國將致力於消除一切形式的貧窮、實現平等和應對氣候變化,同時確保沒有一個人掉隊。

Analysis and Cases of 169 Targets und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35)

The United Nations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vers 17 goals, the fourth of which is 「quality education」, namely: Ensure inclusive and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 and promote lifelong learning. 

Under this major goal, there are 13 targets, the seventh of which is 「By 2030, ensure that all learners acquir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eded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cluding, among others, through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lifestyles, human rights, gender equality, promotion of a culture of peace and non-violence, global citizenship and appreciation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of culture’s contribu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the World

Countries Took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riously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achieve oth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have taken sustainable education seriously. Sweden governments request Swedish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through legislation. In Canada, Manitoba school authorities request education system be re-positioned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pts. German governments has officially designated 2500 official programm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Japan has formally incorpor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into national curriculum standards. Currently, more than 70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made it clear that they will support the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xt source: ifeng.com 

About China

Sustainable School Activities 

In 1998, with the vigorous promotion by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ittee of UNESCO, China began the experiment of sustainable education with the main purpose of promoting the country’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education for people. China's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mphasizes the integr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wareness and actions with school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construction, guiding young people to establish a noble sentiment of loving nature and protecting the earth, and cultivating the spirit of responsibility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cultivat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shall take action from ourselves and from the minor things around us, and take practical actions to participate in campu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t is to develop good habits through students to promote families, communities and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xt source: Case Studi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ducation

●  Cases

About the World

Pratham’s Hybrid Learning Programme 

Founded in 1995, Pratam is one of the largest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India. It is committed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India by complementing the school work. In 2015, Pratam launched its digital initiative, the Pratham’s Hybrid Learning Programme. It's a community driven approach, serving more than 90,000 children aged from 10 to 14 in about 1,000 villages in India.

Text source: World Economic Forum 2020 Whitepage

About China

Shenzhen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of Young People

Shenzhen just established the Chin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Research Center, which is one of the global collaborative programme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With its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young people and the public, the programme will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plete set of standard certification system and output channel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bility. It will implement the programme in multiple channels. The study and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 will help the majority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their pers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rovide talents and resources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act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Text source: sznews.com

●  Backgrou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Initiat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On January 1, 2016, the 17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including 169 targets, of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adopted by world leaders in September 2015 at an historic UN Summit — officially came into force. Countries will mobilize efforts to end all forms of poverty, fight inequalities and tackle climate change, while ensuring that no one is left behind.


相關焦點

  • 可持續發展169個具體目標解析及案例(33)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涵蓋17項目標,第四項為「優質教育」,即: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解讀點此)在這一大項下面,有13個具體目標,第五個是:到2030年,消除教育中的性別差距,確保殘疾人士、土著居民和處境脆弱兒童等弱勢群體平等獲得各級教育和職業培訓。●  現狀國際篇新冠疫情加劇弱勢群體的教育損失
  • 可持續發展169個具體目標解析及案例(32)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涵蓋17項目標,第四項為「優質教育」,即: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解讀點此)在這一大項下面,有13個具體目標,第四個是:到2030年,大幅增加掌握就業、體面工作和創業所需相關技能,包括技術性和職業性技能的青年和成年人數。●  現狀國際篇全球面臨失業率上升挑戰
  • 可持續發展169個具體目標解析及案例(29)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涵蓋17項目標,第四項為「優質教育」,即: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解讀點此)在這一大項下面,有13個具體目標,第一個是:到2030年,確保所有男女童完成免費、公平和優質的中小學教育,並取得相關和有效的學習成果。●  現狀教育能夠提升社會經濟地位,更是擺脫貧困的關鍵。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大部分國家宣布臨時關閉學校,這對全球91%以上的學生造成影響。
  • 可持續發展169個具體目標解析及案例(31)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涵蓋17項目標,第四項為「優質教育」,即: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機會。(解讀點此)在這一大項下面,有13個具體目標,第三個是:到2030年,確保所有男女平等獲得負擔得起的優質技術、職業和高等教育,包括大學教育。●  現狀國際篇高等教育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石
  • 解析可持續發展目標 報告稱中國在5個領域研究數量居全球首位
    其中,中國在以下5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領域發表的相關文章的數量排名全球第一,分別是: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消費和生產。以上發現來自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醫學學術出版機構愛思唯爾18日在北京發布的中文版報告《以科研的力量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 線上課程|可持續發展目標與青年社會參與——談青年連接社會的行動指南及未來參照指標(上)
    而一般在這個時候,我們有很多人都會選擇將問題簡化到只有一個維度來進行判斷,或者借用之前的某個類似的經驗或參照物給自己的未來下個結論,而這在現在都不一定是可行的,因為這樣,也許相當於忽略了在全球化趨勢中產生的新的變化。其實我們完全可以把自身的發展與當下全球的可持續發展結合,這就像找到一面旗幟,一些可以共同努力的目標,而這些目標便是可持續發展目標。
  • 新書發布:建築如何協助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第二卷)》即將在線發布,本書介紹了與聯合國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的建築項目,為建設行業的相關人士提供靈感。編輯委員會精選了80個項目,規模從大型政治性規劃項目到小型基層幹預措施不等,它們均致力於可持續發展,並試圖為當地環境帶來重要影響。本書發布會將於10月30日在線上舉辦,會議免費向公眾開放。
  •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典型案例|百美村宿-賦予村莊可持續的生命力
    SDG12020年10月15日,《慈善與可持續發展—中國行動2020》報告及線上實時數據平臺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和基金會中心網共同於線上發布,多角度展示了中國基金會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簡稱2030議程)中所作出的貢獻以及慈善領域進一步助力加速進程的潛力
  • 應用經濟學院舉辦202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
    11月21-22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聯合發起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論壇2020年年度會議通過ZOOM在線會議平臺舉辦,來自中國、美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12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發表演講。論壇通過多個直播平臺進行轉播,累計觀看人數2萬多人次。
  • 中科院院士郭華東獲聘聯合國「可持續發展10人組」成員
    責任編輯:姜貞宇   中新社北京5月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3日發布消息說,中科院院士、該所研究員郭華東日前已被聯合國秘書長聘任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技術促進機制
  • ...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增強發展協調性的目標要求,具體包括( )。
    諮詢模擬題:我國「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增強發展協調性的目標要求,具體包括( )。  高效備考:加入2021年諮詢工程師高效實驗班 選報1+1考期可續學哦!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推動中國青少年實踐可持續發展目標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訊 為引導青少年樹立勤儉節約理念,將節能減排、變廢為寶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同時培養青少年創新意識、提高青少年創新能力,9月6日,「可持續發展青少年在行動——廚餘垃圾變廢為寶」活動在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啟動。參與堆肥活動的20組家庭代表和130組線上收看家庭一起,積極參與答疑。
  • 202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數,泰國排名東協第一
    華輿訊 據泰國星暹日報報導 8月23日,劍橋大學發布了《 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指數排行榜》,在排行榜裡,全球166個國家和地區中,泰國排名世界第41位,並且在東協國家中排名第1位。具體如下:1.
  • 我校10項可持續發展案例評選獲全國大獎
    2016年10月26日至29日,由中國可持續發展全國工作委員會、北京教科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和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協會在北京召開「第七屆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國際論壇會議
  • 聯合國大學——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事業出謀劃策
    馬龍表示,聯合國大會於2015年通過了「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團結全球行動,克服世界上最大的挑戰,從飢餓和貧困到平等與和平。聯合國大學的研究領域可以說獨一無二地全面,涵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所有方面。馬龍:「幾年前,聯合國通過了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它們相互關聯。
  • 如新以創新持續賦能可持續發展理念
    以創新為基石,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這為新時代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作為一個致力於持久健康成長的跨國企業,如新集團(以下簡稱如新)一直以來就將科技驅動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的基礎戰略,並深深根植於整個集團的運營之中。事實上,對於美麗健康企業而言,如何讓已確定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真正得到實施,實則不易。
  • ...有助於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訪埃及前總理埃薩姆·謝拉夫
    埃及前總理埃薩姆·謝拉夫日前在開羅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聯合國確定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一帶一路」合作的深入發展,有助於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
  • 建言「十四五」:將可持續發展目標納入績效考核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歐所副所長、研究員張煥波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們希望將可持續發展指標納入地方政府、企業績效考核系統。」可持續發展需要均衡發展儘管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認可,但可持續發展指標的應用仍然處於早期階段。
  • 雪梨大學商學院發布全新五年戰略:向可持續發展目標看齊
    今年全球危機頻現,無論是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或澳大利亞叢林大火,都不斷突出了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 的重要作用,旨在實現一個可持續、公平,並且有能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未來。為了履行聯合國「責任管理教育原則」 (PRME) 的承諾,雪梨大學商學院已開始全面規劃其教學、研究和業務,致力於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相一致。商學院院長格雷戈裡·惠特韋爾教授表示,學院新的五年戰略致力於將所有教學課程、研究和運營部門都納入可持續發展目標,這一戰略被稱為Business Not As Usual 2.0。
  • 2020 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排行榜公布,泰國排名東協第一
    華輿訊 據泰國頭條新聞援引泰媒報導,英國劍橋大學公布2020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以及202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SDG)排名,泰國在全球166個國家的202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排行中排名第41,在東協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