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播出落實「六穩」「六保」一線見聞《遼寧東港:「雜色蛤」的新出路》
遼寧東港的雜色蛤產量佔到全國總產量的60%以上,主要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雜色蛤的外貿訂單銳減,面對困境,企業開始了外轉內的新探索。
在東港市港珠食品有限公司,企業的真空雜色蛤生產線和凍煮雜色蛤肉生產線全部開啟,工人們正在為完成上海和山東地區的訂單加班加點生產。
而在4個月前,受海外疫情影響,企業的外貿訂單銳減了60%,200多噸的「雜色蛤」半成品堆滿了倉庫,僅租用冷凍庫每個月就增加兩萬多的費用。
東港市港珠食品有限公司 總經理 郝振波:繼續做出口的話,可能工人都吃不飽飯。
為了300多工人的生計,企業決定轉向從沒涉足過的內銷市場,然而,這種轉型談何容易。過去,企業出口海外產品多以初級加工為主,產品種類大都是根據外貿需求設定的,而現在外貿轉內銷,直接面對消費者,如何才能俘獲他們的心成了最大的難題。
為此,企業外貿銷售團隊和產品研發人員多次碰撞,同時與全國各大調料廠對接合作,嘗試推出了幾款新產品。細心的團隊每次都會把新推出的新產品在企業食堂設立投票箱,不放過徵求意見的任何機會。
經過一次又一次地嘗試,企業終於研製出了6種口味新產品主攻國內市場,然而面對陌生的國內市場,企業的銷售一時不知從何下手。
東港市港珠食品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經理 沈安陽:我們的優勢和長處只是在做加工這塊,但是在終端銷售方面,因為我們企業規模局限,我們沒辦法在國內很多大中型城市拓展這種銷售渠道和網點。
港珠食品在外貿轉內銷中遇到的窘境,在東港80多家做雜色蛤的外貿企業中並不少見,針對這種情況,東港市相關部門積極行動起來,主動和天貓、京東等電商對接,同時組織產銷合作交流對接會。在當地政府的牽線下,上海一家在國內食品銷售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與港珠食品握手合作。
上海聖約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經理 宋強:我們在傳統渠道、電商渠道、社區團購渠道,有成熟的市場銷售網。利用港珠上遊這些資源,我們大力發展下遊(市場)。
東港市港珠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郝振波:過去是我們生產什麼,客戶就來買什麼,現在是我們合作以後,是客戶提出來,市場需求什麼,我們做什麼。
強強聯手,讓港珠食品成功地闖進了國內的消費大市場,從四月開始,企業每個月銷售額都較上個月呈現出了30%的增幅。而整個東港市,上半年雖然1.5億美金貨物出口受阻,但是在國內市場卻實現了兩億美金的銷售。
遼寧丹東東港市副市長 鄭毅: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有30%左右的量已經併到國內市場了。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苗頭。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來做這個市場。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何婷婷
責任編輯/王強 鄭定成 編審/王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