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蛤仔育苗與越冬技術獲突破

2021-01-15 中國科學院

    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林國明副研究員為技術負責人的「大規模菲律賓蛤仔人工育苗及越冬技術開發項目」,在已經取得的文蛤育苗及越冬技術成果的基礎上,再次獲得重大突破,於4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丹東養殖示範基地」所在地遼寧省東港市通過了由遼寧省科學技術廳主持的現場驗收和鑑定。遼寧省科學技術廳徐銘副廳長、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殷濤副院長、有關專家以及丹東市、東港市有關領導參加了本次驗收及暨鑑定會,對該項目所取得的成績一致給予了高度評價。

    驗收和鑑定委員會進行了現場實際考察和評估,並且審查了項目工作報告、技術報告、查新報告、測產報告以及社會經濟效益分析報告等。該項目由前期室內育苗和培育的9.8億粒菲律賓蛤仔苗,獲得越冬苗3.96億粒,室外培育和越冬的平均成活率超過40%,體長1.5至6.5mm,超過了預定的技術指標。

    該項目的檢索查新報告表明,國內尚未見有進行菲律賓蛤仔大規模人工育苗並取得室外中間培育和越冬成功的研究文獻報導。

    鑑定委員會的鑑定意見和結論表明:該項目成功解決了菲律賓蛤仔大規模人工育苗、室內外中間培育和越冬技術等關鍵技術,併集成建立了一套先進、實用的菲律賓蛤仔苗種培育及越冬技術工藝流程,該項目工藝先進、實用性、可生產性強,成果國內領先。

    鑑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是為了解決目前菲律賓蛤仔及其它埋棲性灘涂貝類增養殖苗種短缺難題而設立的,對於遼寧省的灘涂貝類養殖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該項目選題正確,所採用的技術路線合理可行,具有切實的示範意義和良好的產業化前景。既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又具有實用性,成本低、效益高等特點。建議省、市主管部門繼續支持並加大力度,以儘快實現產業化。

    灘涂貝類養殖長期以來一直是遼寧沿海地區水產養殖業的重要支柱,也是丹東市海水養殖產業的主要品種和海產出口創匯的主打產品,但苗種問題和如何合理開發已成為嚴重製約其發展的「瓶頸」。

    近年來,灘涂貝類養殖面臨越來越多的難題,包括天然資源的衰退、自然苗種供應日趨短缺、種質退化、過度養殖、養殖環境不斷惡化、病害流行等等,嚴重製約了灘涂貝類養殖及其可持續發展。苗種短缺問題在遼寧地區尤為嚴重,養殖所需貝苗多年來一直依賴從山東、江浙和福建等外省或朝鮮輸入,因而帶來適應性差、成活率低、生長緩慢、養殖成本高及苗種來源受限等一系列問題。

    灘涂埋棲性貝類(以蛤類、蚶類和蟶類為主)因其特有的發育和生活習性,人工育苗技術有別於鮑魚、扇貝和牡蠣等貝類,需要突破某些特殊的關鍵技術,加之遼寧沿海地區冬季長時間的冰封環境,更增加了育苗的技術難度。當地有些科研、生產單位一直也在尋求解決苗種生產,特別是室外安全越冬問題,但一直沒有取得全過程成功的先例。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林國明副研究員負責的課題組利用其研發的海洋生物核心技術,針對灘涂貝類,特別是雙殼類埋棲型的人工育苗問題,因地制宜,提出並進一步完善了室內人工孵化、附著、室內中間培育--室外土池培育以及越冬等一整套技術工藝。

    其主要技術路線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工廠化人工育苗、室內中間培育;第二階段:室外(土池)中間培育與越冬及大規格苗種養成。

    已解決的關鍵技術(按工藝過程順序):親貝蓄養和誘導產卵技術、幼體高密度培養及篩選技術、培育水環境消毒及控制技術、光和生物反應器微藻培養技術、室內、外稚貝中間培養技術、北方地區幼貝土池越冬技術、土池大規模大規格苗種培育及增養殖技術等。

    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現已成為遼寧省灘涂貝類養殖與出口創匯的主打品種,繼文蛤之後倍受灘涂,特別是蝦池養殖與國內外消費市場的推崇。二者同屬灘涂貝類,且後者市場面更寬,國際、國內需求旺盛,幹、鮮品均可上市,價格也在不斷攀升。2002年5月開始,在「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丹東養殖示範基地」平臺支持下,結合調整實施遼寧省科學技術廳下達並列入遼寧省「十五」重大科技計劃的「灘涂貝類(文蛤)苗種培育與增養殖產業化開發」項目,協調海洋研究所在東港市開始實施丹東市-東港市兩級政府共同出資支持的「菲律賓蛤仔工廠化育苗及健康養殖示範」項目,8月27日通過了專家組的階段性現場驗收。平均稚貝數量為101萬粒/平方米,附著培養面積為970平方米,稚貝總數為9.8億粒。稚貝殼長0.3毫米以上,最大達到1.5毫米。

    自2000年開始,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協調海洋研究所與丹東市目標企業合作,結合丹東地區的自然條件,首先選擇當時質優價高且人工育苗技術難度較大的灘涂經濟貝類—「文蛤(Meretrix meretrix)大規模人工育苗和越冬技術開發」項目作為市場切入點和技術突破口,開發經濟實用的成套文蛤育苗技術工藝流程。該項目2000年5月初開始實施,2001年4月18日通過了專家委員會的現場驗收。3.11億粒蛤苗安全越冬,越冬成活率達74%。此後,將該項目順延成為「文蛤大規格苗種培育及健康養殖」。文蛤人工育苗的全過程成功,奠定了中國科學院在丹東乃至遼寧沿海地區水產養殖業的重要地位。同時,也為其它埋棲型灘涂貝類,如菲律賓蛤仔或者雜色蛤、魁蚶、縊蟶、四角蛤蜊和青蛤等的苗種人工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項目的成功,推動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加大了在遼寧地區開展技術合作的力度。2002年11月,該所在大連莊河市與企業合作建立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連灘涂貝類清潔養殖示範基地」,並在創新課題研究方面取得了進展,引起省政府、省委高層領導的高度重視與有關方面的密切關注。

    尤為重要的是,以此項目成功作為必要的前期準備和預研前提,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爭取到了「十五」國家「863計劃」第二批啟動課題序列中的「文蛤大規模人工育苗技術」課題,並且作為該課題的第一主持單位,林國明副研究員因其前期工作與特殊貢獻,成為該課題的主要研創人員。

    關於灘涂貝類,特別是菲律賓蛤仔苗種問題,由於南方(福建等地)苗種產量可能減少、退化,開發生產北方原產苗種的前景看好。但灘涂貝類屬大宗海產品,主要以量取勝,控制成本為實現其生產性意義的第一要務。所以現階段關鍵在於探索一條既有效、又經濟的大規模苗種培育、大面積土池養成的實用生產技術途徑,充分發掘、利用當地蝦苗生產後閒置的孵化池和養殖效益低下的養蝦池資源,盤活存量資產。要緩解、解決上述問題,僅靠單一技術實難奏效。為此,我們提出並實施了「灘涂貝類苗種與增養殖問題一攬子解決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技術組合:人工育苗與土池越冬技術開發、海區半人工採苗試驗工程、海區自然苗種採集與當地灘涂與土池培育、當地育苗、採苗,異地灘涂培育、土池生態與健康養殖示範以及貝類養殖病害防治等。

    本項目順利實施成功,與其獨特、創新的運作模式有很大的關聯,即以中國科學院瀋陽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原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技術開發中心)為協調、組織者,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為主要技術研發、提供者,省、市政府科技、行業主管部門和重要目標企業為支持、協作者,各方協同努力,共創佳績。本項目的成功突破,是院地合作的又一典範,是產業化基地共建取得的又一碩果,也是技術轉移的創新案例。

相關焦點

  • 菲律賓蛤仔苗種培育和高效養殖技術通過鑑定(圖)
    「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和高效健康養殖技術」鑑定會在遼寧莊河召開    12月20日,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主持、大連海日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等單位合作完成的《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與高效養殖技術一致認為:該項課題研究成果較為系統完整,總體水平達到國際領先,其中部分關鍵技術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其一,課題組在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與高效養殖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成果。    將現代化的農業溫室大棚技術,經過技術改造後應用到灘涂貝類苗種的規模培育,解決了菲律賓蛤仔越冬中間育成成活率低的問題。
  • 菲律賓蛤仔養殖模式在遼寧省全面推廣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國範課題組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在菲律賓蛤仔的種苗培育、中間育成和早期種苗越冬等方面取得了成功,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種苗的中間育成和越冬成活率達90%以上,生長速度提高50%。
  • 菲律賓蛤仔實用養殖技術大全
    1、養殖場地的選擇:菲律賓蛤仔是以發達的斧足挖掘砂泥營穴居生活的。蛤仔苗用海水清洗後再運輸,運輸時,每泡沫箱裝苗25千克左右,箱與箱之間靠緊,運輸途中保持溼潤,每3小時灑一次海水,防止日曬、雨淋和風乾。4、蛤仔苗播放:播苗季節,依苗種的個體規 格大小不同,而有較大差異。我們投放的是白苗,選擇4月中下旬大潮汛期進行播苗。播苗在平潮或潮流緩慢時進行,以免蛤苗流失。播苗密度直接影響到蛤仔的生長速度和產量。
  • 合作文章 | 菲律賓蛤仔基因組測序闡述了其底棲適應性生活和殼色多樣性的分子基礎
    我國蛤仔年產量超過300萬噸。蛤仔是評估海洋環境質量的重要生物。同時蛤仔也是海洋生物研究的理想模式生物,具有多方面的免疫系統。然而,蛤仔因寄生蟲感染而大量死亡,此外,海洋酸化、水溫升高和缺氧等環境問題也是影響蛤仔產業的重要因素。
  • 丹東工廠化育苗取得突破雜色蛤有了本地苗種
    央廣網丹東8月30日消息(記者徐志強)日前,丹東市海洋與漁業局優選北方種源,培育出2-3毫米稚貝幼苗5億粒以上,這標誌著20多年來一直困擾丹東市雜色蛤養殖發展、苗種完全依賴南方的瓶頸已被突破。  雜色蛤是丹東市傳統的優勢海水養殖品種,是丹東地區海水養殖的龍頭產業。
  • 莆田秀嶼打造全國雙殼貝類主要育苗基地
    9月15日,筆者在位於秀嶼區平海灣畔的品海水產養殖有限公司雙殼貝類育苗場看到,數名養殖工人在技術人員指導下為文蛤幼苗投餵備好的餌料。在該區各級推動下,資源、產業優勢顯著的平海灣畔現已雲集了12家雙殼貝類育苗企業,年可產蛤、蟶、貽貝等苗種9000多億粒,年產值1億多元,成為全國雙殼貝類主要育苗基地之一。該區水技站負責人嚴志洪介紹,平海灣是我市唯一獨立擁有的大型海灣,無汙染工業企業布點,灣區海水水質常年達到國家一、二類標準,發展雙殼貝類苗種繁育產業的條件極為優越。
  • 大連海洋大學主辦第四屆國際蛤仔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蛤仔產業發展...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高校之窗        瀏覽量: 1471 次 我要評論 近日,由大連海洋大學和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聯合主辦第四屆國際蛤仔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蛤仔產業發展研討會在大連舉行
  • 隨處可見的海鮮美味:菲律賓簾蛤
    菲律賓簾蛤的繁殖菲律賓簾蛤生長迅速,養殖周期短,適應性強,離水存活時間長,是一種適合於人工高密度養殖的優良貝類,是中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不過,菲律賓簾蛤儘管蛤仔有保護殼,但是在篩選和分類過程中如不小心,貝殼亦會破裂。因此,在苗種的預養成期可採用上升流式的育苗系統,直至殼長達到10-15mm。
  • 越冬松花菜,越冬西蘭花,越冬甘藍栽培關鍵技術措施
    越冬松花菜、越冬西蘭花栽培關鍵技術措施1、育苗時間:西蘭花年前上市黃河流域8月10號-8月25號育苗,淮河流域8月25號—9月10號育苗,年後上市延後10-15天育苗;松花菜年後上市黃淮地區8.15號—25號育苗,以南地區延後10-15天育苗
  • 三農知識:洋蔥的播種育苗和定植技術 我來教您幾點
    大家好我是小凳子說三農,今天給大家說說洋蔥的播種育苗和定植技術,洋蔥作為我們經常吃到的食物,它營養豐富,吃法多,好栽培,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並且它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強,比較好栽培,但是怎麼樣才能更科學的栽培出高產量、高質量的洋蔥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總結一下的幾點。
  • 葛藤育苗新技術
    葛藤育苗新技術孫娟,沙紅葛藤一般以東京銀背藤為例,屬於旋花科銀背藤屬植物,木製藤本。目前認為葛藤主要分布在中國、寮國、越南北部,在我國雲南東南部與廣西有所分布,其喜溫暖潮溼,在陽光充足的陽坡生長良好,海拔一般在300~1500m。
  • 陳菊贊蔡英文兩岸政策 遭批眼睛糊到蛤仔肉
    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在臉譜網(Facebook)炮轟「陳菊是眼睛糊到蛤仔肉嗎?」此話一出引發許多網友批評外,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在臉譜網(Facebook)炮轟「陳菊是眼睛糊到蛤仔肉嗎?」據報導,陳菊接受訪問時談到這幾年來沒有一個人的施政能讓人民百分之百滿意,而蔡英文的表現到目前為止非常穩健,其中表現最好的是兩岸關係及年金改革。陳菊稱讚蔡英文能勇敢承擔年金改革是過去幾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從沒有做到的。
  • 年節吃出水腫 多喝蛤仔冬瓜湯(圖)
    年節吃出水腫 多喝蛤仔冬瓜湯(圖) 2013年03月04日 16:25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過了個農曆年一下子胖2、3公斤,可能是吃多了高鈉年菜或零食而水腫,中醫師提供蛤仔冬瓜薑湯、玉米須茶等食療以及經穴按摩促消腫。  中醫師廖婉絨指出,民眾喜愛的香腸、臘肉、火腿拼盤,魚丸、貢丸等加工製品,還有牛肉乾、豬肉乾、瓜子、花生,以及蜜餞、果乾等零食,都含有很高的鹽分,鈉含量高,容易使水分滯留體內,造成水腫肥胖。
  • 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關鍵技術
    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關鍵技術肖昌華等蔬菜穴盤育苗技術源於美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被引入我國。由於穴盤育苗省工省力、節能高效、便於管理,適於幼苗遠距離運輸和機械化栽培,目前在全國各地被廣泛推廣應用。雖然湖南省的蔬菜穴盤集約化育苗技術在部分蔬菜品種和部分地區已得到應用,但總體發展較慢。隨著種植業的結構調整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高效益、高產出的現代農業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蔬菜穴盤育苗技術發展前景廣闊。
  • 木瓜的高產栽培育苗技術
    木瓜種子2,苗床的選擇,木瓜苗,有喜溫暖不耐寒冷的特性,有霜凍就可能凍死新苗,所育的木瓜苗在水中浸泡24小時,就會因缺氧而造成死亡,因此在選擇育苗炕時,一定要選擇在,地勢高燥,陽光充足所選地塊,應是前茬沒有種植葫蘆科瓜類,和不宜在老木瓜園裡育苗,因為木瓜幼苗易感染環斑花葉病毒。育苗可用紙袋,或用舊報紙捲成高x粗,10×16釐米的圓筒育苗杯,或做成1.5米寬的苗床。
  • 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模式
    同時,在養殖過程中綜合運用微孔增氧、微生態製劑和藻類調控、養殖尾水處理等關鍵技術,不僅維護了良好的池塘養殖水環境,也減少了富營養化養殖尾水的排放。典型的「中國對蝦—三疣梭子蟹—菲律賓蛤仔—半滑舌鰨」養殖系統由3個營養層級構成,營養級Ⅰ包括浮遊植物、飼料和碎屑等,營養級Ⅱ包括貝類和細菌等,營養級Ⅲ包括蝦、蟹和半滑舌鰨。
  • 蜂蜜芥末照燒雞腿,蛤仔炒絲瓜,蔥蒜炒蝦,孩子無法抗拒的口味!
    蜂蜜芥末照燒雞腿,蛤仔炒絲瓜,蔥蒜炒蝦,孩子無法抗拒的口味!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孩子都很挑食,這三道菜推薦給大家,都是孩子無法拒絕的口味,廢話不多說看下文。赤嘴蛤仔炒絲瓜最近朋友常送來自家種的絲瓜?剛好搭配我最近買的赤嘴蛤啊,兩個食材加起來,風味實在讓人意猶未盡!絲瓜的清甜爽口加上赤嘴蛤仔的鮮美,兩個真的是絕配!已成為我家餐桌必勝菜單之一!這道料理完全不加1滴水,不用過度調味,才吃的到它們的原汁原味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