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生:國民黨1948年為何失去90%黨員

2020-12-15 騰訊網

  1949年前的國民黨為什麼失去自己的黨員?——專訪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奇生

  1947年9月,國民黨將其黨員團員一律重新登記為黨員,合併後其黨員人數超過1000萬。但到1948年11月,登記為國民黨員者僅132萬。在短短一年時間內失去了90%的黨員,國民黨迅速崩潰出人意料,國民黨史研究者王奇生發現了其背後隱藏的真相

  文|《小康》記者 蘇楓

  國民黨政權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黨治政權,並採用一黨獨裁形式統治中國大陸22年。如果以西方議會政黨輪流執政的標準衡量,一黨連續執政20餘年,相當難得。但如依中國傳統王朝統治周期而論,執政22年只能算是個短命王朝。

  貌似強大的國民黨黨治,為什麼這麼快就趨於衰朽?2003年,國民黨史研究者王奇生出版《黨員、黨權與黨爭:1924~1949年中國國民黨組織形態》,從組織形態角度分析了國民黨失敗的原因。書出來後,政界、學界的反響大大出乎王奇生的預料——有人批評王奇生是「成王敗寇」的代表,也有人攻擊他在為國民黨唱讚歌;臺灣的歷史學界則認為這本書是「大陸學界意識形態色彩最淡的國民黨史」。幾個省市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竟然把這本書列為黨員教育讀本。

  2010年,王奇生先後去過兩次臺灣,在史料方面,補充了臺北「國史館」、黨史館和「中研院」近代史所的藏檔以及近年剛剛開放的蔣介石日記,對國民黨崩潰原因作了更深入的探討,新版書被《亞洲周刊》評為2010年度華文十大好書之一。

  國民黨是一個弱勢獨裁政黨執政能力「甚弱」

  《小康》:「弱勢」與「獨裁」這兩個詞表面看起來的含義是相悖的,《黨員、黨權與黨爭》全書的核心觀點是「1924~1949年的中國國民黨是一個弱勢獨裁政黨」。請您具體闡釋「弱勢獨裁」這個概念。

  王奇生:國民黨在大陸時期的執政理念是「黨外無黨」,「一黨治國」。但其獨裁之心有餘,獨裁之力不足,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其「執政能力」甚弱。名義上,國民黨在大陸執政22年(1927~1949),實際上,它自始至終沒有真正在全國範圍內行使其統治權力。在人們的觀念中,「獨裁」常與「強權」相聯繫。實際上,獨裁政黨也有強弱之分。國民黨是一個老黨,一個大黨,卻從來不是一個具有嚴密組織和高度內聚力的政黨。國民黨雖然具有強烈的一黨獨裁意識,但其「黨力」相對於中國的國家規模而言,並不強大。所以我稱之為「弱勢獨裁政黨」。

  《小康》:請問有什麼史實能夠證明國民黨是一個「弱勢獨裁」政黨?

  王奇生:1927~1937年所謂的「黃金十年」,國民黨政府能穩穩掌握的,只有江、浙兩省,另外在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數省,國民黨還有相當程度的控制力,其他各省要麼是地方實力派盤據,要麼淪為日本殖民地(1931年以後的東北)和半殖民地(1935以後的華北),還有一部分是中共的革命根據地。直至抗戰前夕,國民黨政府僅控制了25%的國土和66%的人口。抗戰爆發後,大半個中國相繼淪陷,國民黨政府內遷重慶,統治地區也侷促於西南數省。抗戰結束後不久,國共內戰就開始了,國民黨旋即撤出大陸。所以,在國民黨「統治」中國的22年中,真正的版圖從未遍及全國。這是就統治的「廣度」而言。

  再從統治的「深度」來看,抗戰以前,國民黨政權的垂直控制末端基本上停留在縣衙門,一切政令下達到縣政府以後,再無法向下推進。1934年在全國推行保甲制度,形式上十分嚴密,實際上並未做到。比如清查戶口是保甲的一項基本職能,但直至1949年,國民黨中央始終不知全國的人口確數,省縣地方政府也不知本省本縣的人口數字。除了人口,全國的土地面積也是一筆糊塗帳。國民黨政府曾考慮過丈量土地,但限於人力財力不夠而未能進行。中央政府也無力徵收土地稅,只好將土地稅讓給地方政府去徵收。地方政府徵收田賦的依據,還是明清兩代傳下來的早已殘缺不全的「魚鱗圖冊」。

  國民黨自身的組織能力也有限。1937年抗戰前夕,國民黨的普通黨員共計52萬人。再看中共,1949年10月,中共黨員449萬,到1958年增至1245萬。國民黨無力深入基層,戰前十年基本上是「上層有黨,下層無黨,城市有黨,鄉村無黨」。在社會整合方面,國民黨的組織未能深入到社會底層和輻射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三四十年代的大量資料顯示,國民黨在廣大農村基層社會的影響甚至不如鄉村教會組織和秘密社會團體。以四川為例,該省哥老會的勢力和影響遠遠超過了國民黨。蔣介石依賴特務實行控制,與其說是其鐵腕權力的表現,不如說是他在黨機器軟弱無能,無法控制政治和社會局面之下的無奈之舉。

相關焦點

  • 王奇生:國民黨沒有真正的階級基礎
    1939年汪精衛叛國投敵以後,蔣介石成為名符其實的獨裁者。國共是「一根藤上結的兩瓜」深度對話:您說,國共兩黨實際上是「一根藤上結的兩瓜」。這是什麼意思?王奇生:國民黨的歷史,可追溯到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1919年改名為中國國民黨,1924年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 1948年中山大學易長與國民黨的派系之爭
    [31]不過,正因為抗戰期間國民黨過於將大學作為政治地盤或勢力範圍,與大學本身應有的獨立性發生尖銳矛盾,由此導致國民黨和國民政府在知識界聲名惡化,又由大學的輻射力得以迅速擴張。其在大學內部的派系衝突,造成國民黨形象的私利化,一方面使得校內師生對國民黨日益離心離德,另一方面激起了社會的連鎖反應,成為其失去大學乃至整個政權的重要原因。
  • 【歷史】王奇生:國民黨沒有真正的階級基礎
    1939年汪精衛叛國投敵以後,蔣介石成為名符其實的獨裁者。國共是「一根藤上結的兩瓜」深度對話:您說,國共兩黨實際上是「一根藤上結的兩瓜」。這是什麼意思?王奇生:國民黨的歷史,可追溯到興中會-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1919年改名為中國國民黨,1924年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 王奇生:國共兩黨政治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奇生是近年來大陸民國史學界最優秀的學者之一,他的兩本著作《黨員、黨權與黨爭》、《革命與反革命》不僅贏得了學界高度評價,更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近日,記者訪問了王奇生教授。王奇生:可以這麼說,為了一個國家的目標,我們的代價非常大。當1949年革命成功時,毛澤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人站起來了。這句話非常沉重。問題主要出在1949年以後的不斷革命。這一點其實也不難理解,一個革命幾十年的政黨,一旦執政,馬上就轉型,就脫胎換骨,恐怕是不現實的。很多觀念我們幾十年才調整過來。
  • 1948年 毛澤東列出43名戰犯並非全是國民黨人
    核心內容:1948年12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專欄文章,以「陝北某權威人士」的名義提出了一份由中共方面擬定的頭等戰犯戰爭罪犯的這個名單,榜上有名的是43人,囊括了南京國民政府的黨政軍特各方要員。
  • 橫峰青板鄉70年如何巨變 「80、90、百歲」老黨員有話說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翁龍貴、胡琴報導:1928年6月,方志敏、吳先民等革命先輩在青板鄉周村祠堂召開中共橫峯縣委第一次代表大會。1937年上半年,國民黨反動軍隊洗劫了周村,該舊址被焚燒殆盡,即將消失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2018年橫峯縣在舊址按原樣進行了復原。
  • 郭臺銘:要找回國民黨的黨魂、榮譽和失去的年輕人
    (觀察者網訊) 「身為黨員,要與主席、黨中央一同找回三樣東西,國民黨的黨魂、榮譽和失去的年輕人。」 從表態考慮參選,到「媽祖託夢」,再到獲發國民黨榮譽狀。4月17日,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正式宣布參選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同時,他也放言將與國民黨一起,找回黨丟失的三樣東西。 郭臺銘加入選戰,國民黨黨內提名更添變數,朱立倫、王金平紛紛要求國民黨儘快建立初選制度,而可能受影響最大的韓國瑜,則盛讚郭臺銘是「藍軍不可多得的人才」。
  • 1948年民國政要最後"全家福":宋子文等缺席(圖)
    在1947年的制憲國大上,80多歲的吳稚暉擔任主席團主席。到了1948年的行憲國大,年邁的吳稚暉依然「捧場」,入選主席團。5月20日上午十點在國民大會堂總統、副總統就職儀式上,吳稚暉作為監誓人,監誓總統就職儀式。但在儀式結束後,吳稚暉沒有隨行到總統府,畢竟在政府中沒有擔任要職,在這個場合坐哪都是個難題。
  • 記習仲勳1948年10月在黃龍縣的一篇講話
    1947年春,國民黨軍隊對陝北延安進行重點進攻。西北野戰兵團在彭德懷、習仲勳的指揮下,經過浴血奮戰,於8月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10月,黃龍縣第一次解放,後遭國民黨軍反撲,又被佔領。1948年 2月底至 3月初,在黃龍山發生了我軍歷史上被稱為「西北大捷」的圍城打援典範戰例瓦子街戰役,黃龍縣第二次解放,同時一舉扭轉了西北戰局,我軍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
  • 王奇生:現在需要反思革命史觀與民族主義敘事
    從國民黨到共產黨的兩個黨國政府一直抹黑北洋政府,認為它是腐敗的、腐朽的,但是我們越來越清楚地知道,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巴黎和會籤不籤約都不涉賣國劉蘇裡(萬聖書園總經理):我們往往在憤怒中會徹底忘掉,袁世凱為什麼要賣國?慈禧為什麼要賣國?就跟今天動不動有人罵別人是漢奸、賣國賊。
  • 1948年,淮海戰役國民黨軍隊比解放軍多出20萬人,結果呢?
    1948年,規模最大的淮海戰役爆發了。當時中國解放軍參戰部隊由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華東軍區和中原軍區為主要的部隊聯合作戰。兵力總計有60萬人,其中華東野戰軍的實力最為雄厚,而華東野戰軍中,粟裕領導的第一縱隊戰鬥力最強!據戰後統計,華野殲敵44萬餘人,佔全部戰績的79%。
  • 郭汝瑰:給國民黨安排作戰計劃的中共臥底
    劇情:軍統天津站辦公室內,餘則成、站長和李涯在為國民黨悄悄起用岡村寧次的消息洩露而懊悔。站長說:「這共產黨怎麼什麼都知道?我們內部不會有三分之一是共產黨的人吧?」餘則成看了其餘兩人,搖頭說:「我不相信。」  郭汝瑰,1907年出生於重慶銅梁縣。他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 他是劉湘的得力戰將,因土城戰役而成名,1948年卻被我軍俘虜
    在近代的抗日戰爭中,我們共產黨隊伍無疑是作出了極大的貢獻,當然了國民黨中也確實出過一份力,但總體來說確實還是消極的,不過有另外一支隊伍卻在抗日戰爭中打出了令日軍都聞風喪膽的氣勢來,這支隊伍就是大名鼎鼎的川軍。
  • 同樣是國民黨起義將領,他為何相差甚遠,建國後只擔任農場副廠長?
    同樣是國民黨起義將領,他為何相差甚遠,建國後只擔任農場副廠長? 1949年,國軍接連敗退,人心向背,大批國民黨將領紛紛起義,我們熟悉的包括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他們後來被授予上將軍銜,孔從洲、韓練成、曾澤生被授予中將軍銜,有些沒被授銜的將領也都受到了優待,但是唯有一個人比較特殊,他在建國後只擔任了一個農場的副廠長,同樣都是起義將領,為何他的差距這麼大呢?
  • 王奇生vs黃道炫:研究中共黨史必須具有全球史眼光
    關鍵是,1949年的歷史轉折意義,我們過去是不是過於強調、強化了?相對1949年前的國民黨統治而言,1949年自然有改朝換代的意義。但從中共革命的視角觀察,1949年以前,中共既是革命黨,同時在很大區域(蘇區、根據地)內其實已是執政黨;1949年不過由區域性執政黨轉變為全國性的執政黨,同時仍然保持其革命黨的基本特性。
  • 藍營基層黨員:國民黨「重返執政」 從放棄臺南市開始?
    中國臺灣網2月19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地區2014年地方選舉,國民黨在臺南、高雄分別慘輸45%、38%;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立委」選舉,國民黨再度因內部鬥爭臨陣換將導致大敗,國民黨基層黨員師公川指出,可笑的是慘輸45%的臺南市,如今竟連一名不分區「立委」名額都沒提名
  • 【浙江往事】1948年身份證上的指紋符號
    這張圖中的蔣陳氏「市民證」與此前的蔣陳氏是同一人,僅八個月就更換了「市民證」。這是1948年杭縣和餘杭縣「國民身份證」。這是1948年杭縣和餘杭縣「國民身份證」,有「指紋符號」一欄,但未填寫。接下來是杭州市民張榮清1942年至1955年的私人檔案,許多都是首次面世,佐證了杭城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片斷。圖為1951年12月9日張榮清《自白書》
  • 拾壹 最後的輓歌:國民黨軍隊覆滅之際的政治工作
    其時限,大致起於1948年政工局設置,止於1949年國民黨政權丟失大陸。本章擇取這個時段政治工作的這樣兩個方面,主要用意是從最關鍵的士氣和民心入手,更有針對性地化驗出南京政府彌留之際政治癌變的前因與後果。
  • 洪秀柱:川普逆轉勝 國民黨有信心重新上臺
    國民黨主席洪秀柱10日在臺中市表示,從美國總統川普的當選,國民黨要相當有信心,他這場仗就是逆轉勝,外界都唱衰,沒有一個看好他,認為一定是希拉蕊當選,結果最後逆轉勝,她很佩服,呼籲大家要有信心,不能中途放棄,不到最後一刻不知誰會贏,國民黨一定有重新上臺的機會。    「自己的黨自己的救!」
  • 深綠老黨員改挺韓國瑜:愛臺灣,就不挺民進黨!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九合一」選舉將近,就在各黨還在為選舉進行最後造勢時,民進黨一名資深老黨員「倒戈」了↓綜合臺媒消息,有著民進黨22年黨齡的臺灣高雄某電臺節目支持人張銘志日前在受訪時痛批,如今的民進黨已經背離民意,年底決定支持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