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歷史研究》已劃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於今年1月掛牌成立,其院刊《歷史研究》現已正式進入公眾視野。

2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網刊發了一篇題為《在對歷史的深刻洞察中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的文章。該文作者為周群,系「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常務副主編」。

這也意味著,此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直屬的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出版的雙月刊《歷史研究》,現已正式劃歸新成立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

公開信息顯示,除了《歷史研究》常務副主編一職外,周群此前還擔任過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研究室主任、史學部副主任、主任等職。

《歷史研究》(雙月刊)為歷史學專業學術刊物,創刊於1954年,刊登中國史學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史、史學史、史學理論、各種專業史的科學論文和著作評價,歷史文獻的考證與介紹,以及讀史札記、學術動態等。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官網介紹,《歷史研究》一直是全國歷史類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也是中共中央「中國歷史問題研究委員會」倡議創辦的歷史學專業刊物。毛澤東曾就創辦《歷史研究》提出以「百家爭鳴」為方針研究歷史,郭沫若為《歷史研究》第一屆編委會的召集人。

今年1月3日,新華社發布消息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在京成立。

這一研究機構的成立,中央給予了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致賀信,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宣傳部部長黃坤明出席掛牌儀式。

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的李國強在接受新華社半月談記者採訪時透露,此次新成立的中國歷史研究院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現有的五個研究所進行資源整合,即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史研究所、中國邊疆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其中古代史研究所是由歷史研究所改名而來。此外,新成立一個歷史理論研究所。

李國強還提到,中國歷史研究院組建中國歷史研究雜誌社。《歷史研究》編輯部從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剝離出來,作為歷史研究院的院刊。同時又特批再創辦一個刊物,暫定名為《歷史評論》。並且,還要辦中國歷史研究院集刊。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招聘公告
    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研究雜誌社招聘公告 2020年06月29日 18:08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歷史研究雜誌社是中國歷史研究院直屬的學術期刊編輯出版單位,負責編輯出版
  • 2020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招聘公告
    2020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招聘公告由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2020,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招聘公告的內容請關注北京事業單位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新聞愛好者》首次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擴展期刊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志昭  在獲得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僅僅兩個多月,11月16日再次從北京傳來喜訊,《新聞愛好者》雜誌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學與傳播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擴展版。這在新聞愛好者雜誌社歷史上尚屬首次。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公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專長為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史前至夏商周考古、東亞地區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代表作有《從中國看邪馬臺國和倭政權》等。於沛男,1944年5月出生,山東福山人。中國歷史研究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專長為史學理論暨史學史。
  • 學界信息 | 17位歷史學學者組成,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名單...
    、歷史紀錄片和期刊投稿等各類歷史資料與服務,為「統籌指導全國歷史研究工作,整合資源和力量制定新時代中國歷史研究規劃,組織實施國家重大項目,講好中國歷史、傳播中國文化」提供公共宣傳和信息服務平臺。 附: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名單。 主任: 高翔,1963年10月出生,四川鹽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研究員。學術專長為史學理論、明清史。
  • 研究機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史地理組的成立與任務
    1974年《中國歷史地圖集》八冊,以中華地圖學社名義出版,為內部發行試行本。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恢復了《地圖集》主辦單位的地位,1981年組織修改增補定稿,1982年由地圖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歷史所副所長、《地圖集》的主要負責人之一的尹達及歷史所參加《地圖集》的史地組同志,雖未參加後期工作,但對《地圖集》的編繪與出版,作出了積極的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 學校解讀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2015年,中宣部批准的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落戶學校。 合併建校2016年11月26日至2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學術調研團來青島,與青島市政府籤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2017年1月7日,青島市政府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在北京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建設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青島研究院。
  • 2020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第一批專業技術人員招聘...
    一、單位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是社會發展領域學術研究重鎮。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以基礎理論和應用對策研究為基礎,深入研究社會基礎理論和社會發展應用對策問題,服務於我國社會發展、社會建設、社會治理和國家治理之理論需求。
  • 南哲新聞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2020年12月4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黨委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院長王立勝,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所長、《哲學動態》主編單繼剛,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現代外國哲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哲學院副院長馬寅卯,《哲學研究》編輯部主任周丹一行到我系調研與交流。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學專業高級課程班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史哲學部下轄哲學研究所、宗教研究所、文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近代歷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多個專業領域國家最高研究機構,高級研究人員近500人。 所系介紹近代史研究所 是國家級專業中國近代歷史研究機構,主要研究1840—1949年間的中國歷史,內容涉及這一時期的政治、經濟、外交、思想、文化、社會等領域和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歷史。現任所長王建朗。
  • 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的重大現實意義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文揚】1月3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掛牌成立,下設考古研究所、古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中國邊疆研究所、歷史理論研究所,職責是統籌指導全國歷史研究工作,制定研究規劃,講好中國歷史,傳播中國文化。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領域的一個重大舉措。
  • 陳甦研究員出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院長!
    目前,這12個科教融合學院已獲批成立,它們是在原有7個本科學院,3個研究生學院和17個研究生教學系的基礎上組建的,每個學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個研究所(院)作為牽頭合作單位。它們是:哲學院(牽頭合作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經濟學院(牽頭合作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商學院(牽頭合作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法學院(牽頭合作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政府管理學院(牽頭合作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國際關係學院(牽頭合作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社會學院(牽頭合作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 2021中國歷史研究院招聘公告(3人)
    2021年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告信息匯總(1月)一、單位簡介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於2019年1月3日成立,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各研究所為基礎組建,主要職責是統籌指導全國歷史研究工作,整合資源和力量制定新時代中國歷史研究規劃,組織實施國家重大項目,講好中國歷史、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組建12個新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已於近日正式啟動院系調整:在原有7個本科學院、3個研究生學院和17個研究生教學系基礎上,新組建成立12個科教融合學院。接下來,小文針對該資訊信息,來給大家具體告知。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簡稱「中國社科大」)已於近日正式啟動院系調整:在原有7個本科學院、3個研究生學院和17個研究生教學系基礎上,新組建成立12個科教融合學院。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成立,清史專家戴逸擔任主任
    王京清向戴逸頒發聘書 上觀新聞 圖今年1月正式揭牌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現已成立學術諮詢委員會,41位來自全國史學界的委員會成員正式公開亮相。據官方簡歷,金衝及,男,1930年12月出生,上海人,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研究員,學術專長為中共黨史、中國近代史,代表作有《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等;王巍,男,1954年5月出生,山東榮成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歷史學部主任,中國歷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專長為中華文明起源研究、史前至夏商周考古、東亞地區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代表作有《從中國看邪馬臺國和倭政權
  •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簡介(1988年)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前身為中國科學院上海歷史研究所籌備委員會,成立於1956年10月。1958年曾併入復旦大學歷史系,又稱復旦大學歷史研究所。1959年9月,劃歸上海社會科學院建制。「文革」期間,被隨院撤銷,1978年重建。
  • 中國歷史研究院聚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
    中國歷史研究院聚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 2019-09-06   中國歷史研究院聚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蔣濤)為慶祝新中國70周年華誕,中國歷史研究院5日在北京舉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發布會,為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 中國社會科學報:與中國史學共前進——《歷史研究》創刊60周年感言
    這次研討會居然以地主階級為研討主題,意在全面探討其社會和歷史地位,不是僅把它看作革命對象,而是試圖給它以新的全面解釋。  1986年,由《歷史研究》編輯部、天津人民出版社和南開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的中國社會史討論會在南開大學舉行。《歷史研究》編輯部田居儉、宋德金、高世瑜,天津人民出版社章以淦、劉文君,南開大學劉澤華、寧宗一、張國剛、常建華和我均參加研討。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者工作室」如何運行?自組團隊 成果導向
    8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學術發布會在京舉行。該院副院長李國強(右)表示,將實施「學者工作室」制度。圖片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8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歷史研究院」)宣布,將實施「學者工作室」制度,賦予首席專家以更大自主權,學者將以個人名字冠名「學者工作室」,自行組織團隊,自行安排科研活動。注重成果導向。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會成立,高翔戴逸分任主任
    17位年富力強的專家學者當選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研究員高翔當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歷史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李國強當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