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諷刺教育的人,都是比較關心教育的,不然大可閉口不言的。沒有人願意去得罪人,也沒有人願意活得令人討厭。但有一群人,就喜歡做一個很多人都討厭的人,這群人便是哲學家。因為哲學家們知道這個世上沒有人能接近完美不被人討厭,不被人罵的。
是人,都逃不過被人罵。有人罵,說明有些話刺痛了他們,很刺耳,所以才引起他們不滿。如果這個世界人人都說好聽話,而沒有人說難聽話,相信這個世界只會變得越來越虛偽,如同活在夢幻之中,不知什麼是好,不知什麼是壞,黑白不分,是非不分。
那麼教育有什麼好值得諷刺呢?我們這代人,如果不去讀羅素的名言,或是不往下看,會怎麼回答這個問題呢?相信很多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特別是有孩子的人,特別是孩子還在上學的一些家長,多少也能看出一些問題,看出一些教育的弊端。
比如說現代的教育,很多時候就是一種權利教育,處處讓孩子學習去爭第一,而且不擇手段去爭第一,喜不喜歡做這件事,愛不愛,是另一回事,因為拿第一有面子,而且拿第一,在學校老師喜歡,在家裡父母喜歡,還有拿第一,父母都會有獎勵的。這也就是第一的好處,第一的權利。
說到這裡,如果你不滿意以上的回答,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羅素很諷刺教育的名言,不足20個字,卻很刺耳,發人深省!文字如下:
人生而無知,但是並不愚蠢,是教育使人愚蠢。——羅素
讀完羅素的名言,很多人或許都不會贊同,但也會有人贊同,就好比我們讀懂了的人,了解人性、人心醜陋的人,就會很贊同羅素的這句名言,說的是大實話。我們不妨深入跟大家來探討一下,深入分析一下,反省一下。
我們要堅信,人一出生本來就是無知的
沒有人一出生就能說話,就很聰明,就能記得前生,或是懂得很多大人們的道理,我們都是一片空白來到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雖然大家都是一片空白來到這個社會,但不愚蠢,大家都有學習能力,或是適應能力,都會隨著時間慢慢成長。
我們學會了說話,學會了與人相處,學會了脾氣,心情,人情等。從一個什麼都不知的無知孩童到了慢慢懂點事的孩子,是那麼的天真無邪,那麼的單純。但我們讀書後,我們接受教育後,一切就開始改變了。
為什麼說教育使人愚蠢?
這是一個很值得人去思考的問題,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兩個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可以說人知道越多,就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愚蠢,不知道的地方更多。我們沒有讀書之前,或許還不知道自己有多愚蠢,也是接觸教育後,才發現我們所知道的知識,真的是冰山一角,真的是太有限了。
所以面對無限的知識,我們人類所能知道的事,是有限的,有限的知識,自然就是愚蠢的。就連愛因斯坦霍金這類的偉大科學家,他們也都承認人類事渺小愚蠢的。面對浩瀚無垠的宇宙星空,人類知道到底有多少?無不感到知識的有限,腦力的有限。
另一方面就是很多人接觸過教育後,學到的都是跟人競爭,跟人攀比,跟人鬥智鬥勇,怎麼去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倘若一個人接觸教育學到的只是這些,那麼無疑就是一種失敗的教育,就是變得更愚蠢,還不如孩子時代的單純的天真,那樣至少沒有欺騙,沒有狡詐,沒有心機。
所以說羅素很諷刺教育的名言,不足20個字,卻很刺耳,發人深省!大家對這段名言有什麼新的看法?或是更高的見解呢?不妨說出你的想法,在下方跟大家一起討論吧!或是覺得這句名言值得讓更多人看到,不妨動一動你的手指,分享點讚收藏下,這也是啟路文學最大的動力!
文/啟路文學/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