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發怒,很多人都有過,我們受到了別人的辱罵或是詆毀時,或是遇到不公平待遇時,都會選擇發怒。但大家都知道,用發怒來解決問題,事後我們會發現還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我們更會發現有時候發怒,並不能解決問題。
對發怒深一步了解的人,也都知道發怒對身體不好。但有這個意識的人,畢竟還是很少。更還有些人認為發怒是發洩,不會影響身體的,發怒完人的心情都會舒暢的。所以說發怒對人是好是壞,我們還真說不清楚,也道不明白。
因為我們沒有聽到自己很尊重的人說發怒的不好,比如你很喜歡的一個女孩說發怒不好,並且說發怒會傷害身體,讓你以後不要去發怒,你肯定立馬就願意去改,願意聽喜歡的女孩話。倘若是一個普通人說這句話,你估計壓根就不會放在心上。
就好比我們喜歡一個名人,說了一句名言,我們也會記住在心中,時刻拿來鞭笞自己一樣。那麼說起發怒,我們不妨讀一下康德很經典的名言,僅14個字,卻讓多少人不再發怒,發人深省!文字如下:
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康德
可想發怒,真的是對自己沒有好處的。說發怒會傷害自己身體,這個我們感覺不是很深刻。但是這句名言卻說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那麼就非常深刻了。
我們不妨回想下我們發怒的歷史,很多時候都是因為別人犯了錯,冤枉了自己,或是做了一件讓自己非常不高興的事,就發怒了。那麼再看看這句名言,是不是在說我們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因為發怒,我們會火冒三丈,甚至會說一些過激的言語,甚至還會動手動腳。這樣下去,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會損害自己的名譽。事後想起來,就感覺自己當時真沒必要發怒,把自己名聲也搞壞了,這不是自己在懲罰自己是什麼?
還有的甚至發怒後動手動腳,會遭到更多人反撲,自己卻因發怒而受傷,這不也是自己在懲罰自己嗎?明明是對方的錯,卻受傷的還是自己。
那麼面對發怒的事情,我們該如何去控制自己不發怒呢?
記得偉大的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就說過一句可以讓人不發怒的名言,他說「拖延時間是壓制惱怒的最好方式。」意思是說當我們發怒的時候,我們讓這個時間拖延長一點。
如何拖延長一點呢?在心中細數十秒我不發怒,我不發怒,如是10秒過後,你的情緒會相對穩定些,不是10秒前很激動的情緒,那麼10秒後你再去看待這件事,就很容易發怒不起來,甚至一笑了之,算了,沒必要發怒。
有沒有發現我們今天遇到了好想發怒的事情,結果沒有控制住發怒了,到了第二天再想這件事,就會覺得沒必要發怒,但已經發生了,如果重新來過,或許你就不會發怒。這就是拖延發怒時間的效果。
當我們知道如何去控制不發怒的方法後,再去看看康德的這句名言說發怒是懲罰自己,我們就不會再去發怒了,會儘量去控制自己不發怒。甚至有些人根本不用去看柏拉圖這句名言,想想發怒就是懲罰自己,就會覺得沒必要懲罰自己,沒必要發怒了。
這或許是一個長時間練習的過程,需要時間去積累。一下子能做到什麼事也不發怒的,絕對不可能。但我們如果在心底裝上這樣一個潛意識,會減少我們發怒的次數,更是減少我們自己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的次數,那樣下去,往後我們生活只會越來越好。
所以說康德很經典的名言,僅14個字,卻讓多少人不再發怒,發人深省!
文/啟路/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