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回真正的自己不容易,需要一種勇氣,一種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勇氣,更需要一種敢於跟世人做鬥爭的勇氣。因為想要做回真正的自己,總會與世人格格不入,甚至會被世人所冷落、厭惡、唾棄,謾罵等。
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有些人一旦決定做回真正的自己,就不會在乎其他的,只在乎自己過得好不好,開不開心,這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正如顧城很有個性的一句名言,僅31個字,卻讓多少人做回了真正的自己,文字如下:
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顧城《早發的種子》
這無疑是一段非常有個性的名言,無需要誰知道過自己,更不需要被誰記得,那樣就不會被誰忘記。在別人回憶中生活,並不是詩人顧城的目的。
那麼顧城的目的,只是肯定是想活出自己的真正生活,灑脫,無需任何人記住,也無需任何人忘記。自己記得自己這樣活過就好。
不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就不會去在乎別人的看法
不在乎別人的看法,這是許多人都做不到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現實太多人喜歡在乎別人的看法了。從小到大,一直到現在好像一直都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
我們總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好話,總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很有用,總喜歡聽別人說自己很不錯,很有出息。我們拼命在城市裡打工,月收入多少,總喜歡吹高一點。那樣在別人回憶中,我們都是數一數二的,是值得大家誇耀的。
我們多少人都是這麼在別人回憶中生活的?我們拼命賺錢,想在城市裡買一套房子,也是想在家鄉人回憶起我們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令人羨慕的。
他們會說某某某那麼年輕,靠自己雙手,在城市裡買了一套房子,還買了一輛車,還討了一個城市的老婆。這話很多少人聽著都想說這是我該多好啊。但是真的很好嗎?
在別人回憶中生活的人,會活得很累
因為別人回憶中人太多了,你又算哪一個?明明自己覺得混得還可以,可在親戚面前他們一比較起來,混的算是最差的。因為你靠不了父母,只能靠自己雙手去掙錢,你自認為自己混的算可以,但在親戚面前,你依舊不被看好,被冷落。
如是你心情就不會好,年年很怕去親戚家聚會。你更希望你通過一年奮鬥,就超過你們家那些靠父母雙手的堂兄弟表姐妹。可你努力奮鬥了一年,卻發現跟他們的距離依舊是那麼遠。
你好不容易花五六年才能在大城市裡付個首付買一套房子,貸款提個車子。而你的堂兄弟表姐妹們是直接被他爸媽們安排的,直接就能住上一線城市的房子,還裝修好好的。這是令人羨慕嫉妒恨的。
但凡一直活在別人回憶中的人,走不出來的人,都習慣去比較,所以會活得很累。倘若他們不在乎這些,換個角度去想一想,自然就會很有成就感。可他們不會去想,太在乎別人回憶中的自己。
所以他們拼死奮鬥,都想超過自家親戚堂兄弟表姐妹,卻發現是那麼的力不從心。所以說我們要學習顧城這段名言中的心態,沒必要太在乎親戚的言語,更沒必要被親戚記起,只要自己不去在乎這些,自然也不會覺得親戚對自己很冷落,甚至七七忘了自己的存在也無所謂。
所以說顧城很有個性的一段名言,僅31個字,卻讓多少人做回了真正的自己!我們要做回真正的自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己的生活裡。自己認為可以就好,沒必要在乎別人的言語。
文/啟路/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