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適齡夫妻這樣一個問題:你認為生孩子最大的難處是什麼?仔細想想,肯定不是心理方面的,現在的醫療條件早已今非昔比,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沒錯,就是養育成本和住房成本。這兩個成本是壓在絕大多數家庭的「兩座大山」。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算過一筆帳,從小孩上幼兒園到大學畢業,這十幾年間的費用一共是多少,雖然說我們國家有九年義務教育,免去了學費,但是其他諸如校服費、書本費、學雜費依然存在,每年光是這些費用就2萬元左右,再加上高中和大學的各種費用,加起來光是養育一個孩子的成本就要50萬。
此外,還有一個「重頭戲」買房,截止到2020年11月份,全國房價均價達到了11000元/平,算下來購買一套面積為100平的房子就要110萬。
這兩項支出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難怪有專家認為,我們國家養育孩子的成本高於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仔細想來,大部分適齡夫妻並不是不想生孩子,而是生不起,這點從數據中也能看出來。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1年開始,我們國家新生兒數量一直呈現上漲態勢,可是讓人比較意外的是從2016年放開二胎政策以來,新生兒數量不升反降,其中2016年共有1786萬新生兒,2017年就降到了1723萬,2018年進一步降到了1523萬,到了2019年就只有1465萬了。從中就能看出,「催生」並沒有起到效果。
按照部分專家的預測,在實施二胎政策的前五年,新生兒數量平均為1650萬每年,實施二胎政策之後,每年的新生兒數量至少應該增加到2000萬,可是結果就是這麼大連,他們過多地從理論角度出發,而忽視了適齡夫妻的生育意願。
生育孩子成本過高的確是現實情況,而且為了提高日益提高的老齡化率,國家也在提倡生育二胎甚至三胎,可是倘若不給出實際優惠的話,效果可能也並不大。
正如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所說:
關愛懷孕的人,更應該提供足夠的獎勵,比如一個公司有很多孕婦,就可以減免稅收,這些都是鼓勵政策用到位的表現。
其他國家的做法或許也值得我們借鑑,例如瑞典法律允許父親休產假,休假獎勵隨著時間而決定,最高可以獲得約10萬元的獎勵;德國規定懷孕母親擁有2年假期,每周可以少工作10個小時,並且父母在育兒期間不會失去工作等。
那麼我們國家有沒有什麼具體的獎勵政策呢?專家呼籲:實施高考加分政策
雖然目前從全國範圍來看,並沒有全面實行獎勵政策,但是部分專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例如中國人民大學金燦榮就提出:可以嘗試把家庭孩子數量和高考加分相掛鈎,1個孩子不加分,2個孩子各加20分,3個孩子每人加50分。
此外,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匡時撰文表示:
參考國際經驗並結合中國實際,為應對少子化和老齡化,建議每月對每個孩子和每個老人減免1000元的稅收,針對孩子的稅收減免,夫妻雙方共享額度,單親家庭享受全部額度。
總的來說,面對日益提高的老齡化率,提高新生兒數量勢在必行,可是考慮養育孩子成本高居不下這一實際情況,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對待,獎勵政策還是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