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夏天的第四個節氣,一般都在公曆6月21、或22號這天,夏至表示已經真正進入了炎熱的季節了,至就是到、極的意思。夏至這一天白天的時間最長。從這天開始,白天的時間又慢慢地變短,短到冬至過後,白天的時間又慢慢地變長。也就是說白天時間長到夏至這天就結束了,從這天起時間一天比一天短,短到冬至這一天為止,時間又開始一天天變長。這就是所謂的「長到夏至,短到冬至」。
關於這個時間變化的問題,民間還有一個說法。相傳過去,有錢人家的小姐,長年躲在繡花樓裡繡花,她們對這個時間變化最敏感,從夏至這天起,她們每天繡花要少繡一根線。民間就有「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到冬至後,每天又要多繡一根線。
由於過去科學不發達,只能根據實踐經驗來做判斷這時間變化的現象,現在科學的解釋就比較清楚了。夏天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這天海口市日長約13小時,杭州巿為14小時,北京約為15小時。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重要節日之一,在過去夏至與端午節同樣隆重,遠在宋代時期,朝庭官方和民間在這天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由於時代延續和時間的沉澱,於是夏至也就形成了許多的民間風俗。如下:
一、吃麵
「民間就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這天我們南方地區就有吃麵的習俗。為什麼要吃麵呢?因為從夏至開始就要進入炎熱的三伏天,這個季節容易引起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疾病,麵條是軟化食品容易消化。再說長壽麵長壽麵有長壽的意思。喜面喜面有喜慶意思。
二、稱人
我們鄉下到現在還有夏至稱人的習俗,這天中午吃了麵條後,村口一棵大樹下掛了一桿吊秤,小孩們排著隊來過秤稱重。說是這天稱過後可以不疰夏,整個夏天身體健康不消瘦落膘,這主要是圖個吉利。
三、吃狗肉
俗話說:「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大意是說人只要在這天吃了狗肉,其身體就有抵抗力,西風暴雨都不怕,少得病身體棒。
四、撐夏
撐夏就是撐下巴,說是夏至以後人喜歡打瞌睡,整個人無精打採,身體消瘦,這天一定要吃雞,有雞來撐住下巴,免的打瞌睡。
五、吃苦瓜
吃苦瓜預防苦夏,夏至以後慢慢地就要進入酷熱的季節,炎熱乾燥人的身體容易上火,苦口良藥,苦瓜清熱瀉火。所以這天都要買苦瓜吃。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你們那裡夏至又有什麼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