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層 聽民聲)「村民不出村,便能辦成事」
體驗浙江永越村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
新華網杭州11月5日電(記者 裘立華)浙江省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都有便民服務中心,記者近日前往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永越村村級便民服務中心,體驗這裡到底能給農民提供怎樣的服務。
在永越村村委辦公樓二樓,一塊醒目的牌子「村級便民服務中心」掛在牆上,走進中心大廳,一排長長的櫃檯前擺著幾張凳子,櫃檯後則是幾個村幹部,櫃檯上擺著這些村幹部的名字和服務項目,牆上是村民辦事流程。整個大廳窗明几淨,場地不大,卻功能齊全。
66歲的村民趙阿二和他的女兒正在向櫃檯後的村委會委員莫曉強諮詢房子單獨立戶的問題,因為村裡房子要拆遷,如果單獨立戶,那麼就能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
莫曉強耐心地解答著問題,並不時查詢電腦上的資料,然後告知趙阿二下次來時要帶哪些資料,最後由莫曉強到鎮上全部代辦。
對於這種服務,趙阿二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線:「現在的便民服務中心,實在是太好了,只要上班時間來,隨時能找到村幹部。更讓我高興的是,很多事情只要我們帶好資料,村幹部都會替我們辦好。」
永越村黨支部書記朱坤榮介紹說,村裡的便民服務中心從2009年開始改建,今年8月份按照桐鄉市的整體要求進行了裝修,同時規定,每天必須有村幹部上班,在服務大廳隨時為村民服務。
朱坤榮說:「現在市裡統一規定,養老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計生、蓋房等這些事,只要老百姓提供材料,都由村幹部代為辦理。」
村委會委員莫曉強分管的是建房、徵兵等工作。他說:「我現在每天八時準時上班,下午四時半下班,中午回家吃飯,碰到村民打電話來,我還得下到村裡去解決事情。」
莫曉強說,過去村幹部不在村裡上班,老百姓想辦事找不到人,意見非常大;現在有了便民服務中心,規定村幹部必須坐班,老百姓隨時能找到幹部,幹群關係得到很大的改善。
剛諮詢完建房問題的村民高美仙對此深表同意。她說,有了村級便民服務中心,隨時能找到村幹部,並且又能替老百姓辦事,村幹部的形象在村民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記者在辦事臺上發現幾本「便民服務臺帳」,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每位村民來諮詢或者辦事的時間、問題和解決情況。在莫曉強的臺帳上,記者數了一下,從7月10日到10月20日,他共為村民辦了77件事。
朱坤榮說,自從有了便民服務中心,絕大多數老百姓翹大拇指稱讚。不過對村幹部來說,壓力不小,一方面事情多,另一方面村幹部的收入也會有影響。
朱坤榮說,永越村集體經濟很強,村幹部一年能有三四萬元收入,和周邊打工的人收入差不多,這點收入不是太高,所以有些村幹部會吃點虧。而像浙江南部那些欠發達地區,如何保證代辦人員的工資,這也是個問題。「當然,既然要當幹部,就必須得為百姓服務,否則就別幹。」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浙江省不斷創新社會管理,在建立健全省、市、縣、鄉四級行政服務體系的基礎上,以推廣建立村級(社區)便民服務中心為載體,著力打造五級公共服務體系,使便民服務逐步成為全省農村的一項基本制度。
浙江目前已經在全國率先實現村村都有便民服務中心,將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政、社保、計生、農業、衛生等方面的50多項服務事項納入代辦範圍,基本實現「村民不出村,便能辦成事」。浙江全省3萬餘個村(社區)的居民只要到便民服務中心,就能享受「一站式」服務。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