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蘋果公司在臺灣地區的第二家蘋果商店開幕了。
也許是同一條路上還有另外一家蘋果店的緣故,這家位於臺北松仁路和松壽路路口、門牌號是「信義區,松壽路13號」的新店,命名方式與之前略有不同——叫做「Apple 信義 A13」。
新店是一棟獨立建築,採用了蘋果最新的零售商店風格——分為地面和地下兩部分,地面的部分,採用自蘋果新總部落成以來就被頻繁使用的巨型透明玻璃圍牆,以消除室內和戶外的界限;上面遮蓋著一片巨型超薄的屋頂,遠處看,仿佛一臺 Macbook 筆記本電腦。
地下的部分,則採用了與蘋果總部的 Steve Jobs Theater 及許多蘋果店一樣的白色石灰巖樓梯來連接。
2017年,臺灣地區第一家 Apple Store 在同一條路上的臺北 101 大廈裡開業,迄今,已有將近 400 萬人到訪過臺灣的 Apple Store 零售店。
兩家距離不過500米,步行時間不超過5分鐘的蘋果店,不但在設計風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也將在店鋪活動安排上有所區別。
新店開幕當天,為期六個星期的「創意在此登臺」系列活動將拉開序幕,也拉開了「Today at Apple 」課程的序幕。之後每天,店內都會舉辦關於藝術與設計、攝影、視頻、音樂、編程、app 開發等領域的免費 Today at Apple 課程。這是蘋果第一次把這樣的活動帶到臺灣地區,今後也將陸續邀請世界級的創作人和本土藝術家,與對藝術感興趣的民眾分享創意之道。
蘋果商店一直是蘋果公司與顧客交流的重要通道,但在全球各地,因為選址和各種條件的不同,蘋果店呈現出多種形態,有的開在商場和臨街店鋪裡,有的是在開在歷史建築裡的,比如最新開幕的華盛頓卡耐基圖書館店(Apple Carnegie Library);還有的就如 Apple 信義 A13 一樣,是完全獨立的建築。
除了 Apple Carnegie Library,近一年來讓人印象深刻的蘋果新店還有京都店:
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 Apple Champs-lysées:
(選填)圖片描述
與位於義大利米蘭自由廣場的 Apple Piazza Liberty:
圖片來源:品牌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