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報訊 (記者 梁尹星) 「我們要及時通知各供應鏈的供應商,叫他們把所有東西停下來,而且能消耗的物料儘量消耗掉,把損失降到最低。」1月24日,記者見到汪兆光時,他還在忙著向各地供應商告知行業在國際遇到「地震」的消息。作為全球電動滑板車(俗稱「扭扭車」)的主要生產地,深圳有600家生產企業、600家跨境電商,在全國的產業鏈有近3000家企業。
去年12月12日,亞馬遜宣布全面下架中國製造的扭扭車,汪兆光的企業正是其中受損最嚴重的公司之一。汪兆光的企業在寶安區,因亞馬遜凍結資金,他的企業有400萬元人民幣無法回款,另外導致價值約1200萬元材料積壓,還有完成的成品單約200萬元,總的損失近2000萬元,而後續的影響在繼續擴大。「我們有的企業只能提前放假,有的瀕臨倒閉,有的不敢維權。」汪兆光說,去年的9月、10月、11月三個月,扭扭車的出口額就達到了200億元,目前停工一個多月的損失預估已達到上百億元。
去年12月12日,亞馬遜宣布全面下架中國製造的扭扭車,汪兆光的企業正是其中受損最嚴重的公司之一。去年9月~11月,扭扭車的出口額達到了200億元,目前停工一個多月的損失預估已達到上百億元。
事件
深圳600家生產企業受損嚴重
扭扭車因為便攜性、娛樂性和互動性近年來在國內頗受歡迎,在歐美市場更可以用火爆來形容。在英國奢侈品牌排行榜中,扭扭車名列第四,美國中小學生人手一部,體育課也有玩扭扭車的內容。扭扭車被廣泛應用於娛樂、運動以及代步的範圍,並被公認為是最好的聖誕禮物。
從2015年7月開始,深圳大量的生產型企業從其他行業改為專門從事扭扭車生產,一時間深圳生產扭扭車的企業,從幾十家快速發展至600家,相關配件企業達到3000多家。海關官方數據統計顯示,在扭扭車熱銷時,每天僅通過鹽田國際碼頭髮往歐美國家的扭扭車高達4萬輛,在下架前的3個月,中國出口扭扭車折合人民幣約200億元。
汪兆光的深圳市富源電電源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一家大型的生產企業,同時也是跨境電商。「如果我們公司1000多萬元的壓力處理不好的話,可能與我們關聯的27家公司都要受到牽連,有的小廠甚至會倒閉。」汪兆光介紹說,國內扭扭車生產企業、配件工廠大多在珠三角、長三角地區。而在記者走訪的10多家深圳企業中,各企業的情況都差不多,工人提前放假回家過年,生產線處於半停產狀態,外協廠停止生產,成件的扭扭車、原材料以及扭扭車附屬產品存放在庫房。廣東省電動車商會的數據顯示,在深圳受影響生產企業和跨境電商至少各有600家,受影響工廠、配件企業3000多家。
聲音
下架被斥為「品牌驅逐戰」
亞馬遜為何會全面下架中國製造的扭扭車?依照行業協會提供的信息顯示,此次受亞馬遜下架國內扭扭車,主要是因為商業競爭,提出的理由是智慧財產權和質量安全。
「現在國際上關於扭扭車的智慧財產權爭端就是一團漿糊,誰擁有最初的發明專利尚無定論。」廣東省電動車商會秘書長藍世有介紹說,扭扭車的研究是從2008年開始,2010年思維車問世後,通過對思維車的改良和修正,第一代扭扭車在2014年岀產,但是因為高價位的定位並沒有引起消費市場的關注。2015年初,通過技術和配件改良,扭扭車成本價格降低之後,在歐美、中東地區走紅。在國際上,目前就有4個人聲稱自己是最初設計者。據了解,目前國內生產扭扭車企業大多擁有扭扭車多項專利,其中包括扭扭車實用(外形)專利,控制板等專利。
而最初扭扭車方案面向全球發布之後,一名美籍華人曾經拿著自己類似的扭扭車外殼設計方案在國內尋找企業合作,在沒有實現合作目的的情況下,這位美籍華人將設計方案專利賣給美國一家體育用品公司。這家體育用品公司在杭州採購了扭扭車產品,發回美國貼牌銷售。這個貼牌的扭扭車在美國上市後,向亞馬遜發送了中國扭扭車侵權法律文書。而在中國和美國,早已有一家名為騎客的公司申請了發明專利和外觀專利。騎客公司在深圳授權了18家工廠,每家收取10萬元的授權費。
依照跨境電商以及扭扭車生產企業介紹,目前全球銷售的扭扭車均是中國珠三角、長三角生產的。但只有中國商標、中國貿易商銷售的扭扭車遭遇下架,「一家貼了美國牌子的扭扭車不但沒有下架,還在去年聖誕節前夕突然加價1000元,在亞馬遜上一天就賣了7.5萬輛。」藍世有直斥,這是赤裸裸的「品牌驅逐戰」,其目的就是讓中國的扭扭車企業成為跟很多手機企業一樣的代工廠。
而質量問題更被相關企業駁斥為「替罪羔羊」。專業生產電池的深圳市沃爾德電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文杰說,他們供應給優質扭扭車公司的電池和特斯拉電動車為同一型號,安全方面有嚴格的標準,「即便發生外媒聲稱的爆炸事件,也有可能是極少數劣質廠商的行為」。深圳電商網商會常務副會長李傑忠也認為,亞馬遜行為太過粗暴,它直接凍結所有中國做扭扭車企業的帳戶,客戶都沒有遭遇投訴,優質的商家也給凍結了,這樣給中國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
維權
中國企業抱團維權
廣東質檢院工程師何龍平分析,電動扭扭車的市場競爭,是美國企業針對中國企業的攻擊,電動扭扭車雖然本身存在一些問題,但並沒有達到下架的嚴重地步。從2015年12月29日開始,在汪兆光的倡導下,珠三角數十家企業參與扭扭車質量生產標準的討論,並在隨後召開了2016年扭扭車發展及行業規範研討會等一系列行業自救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廣東省電動車商會以及30多家扭扭車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出席。
「首先必須要加強品質管控,只要有標準要求的配件都要採用經過認證的,對於整機都要找權威機構認證並出具安全整機報告和認證。」汪兆光發言說,此前曾有傳言稱,美國政府官員支持亞馬遜退款,如果這個情況屬實,那麼對於被亞馬遜凍結資金的跨境電商企業無疑是滅頂之災,「行業標準必須儘快制訂出來,提升產品品質迫在眉睫。」
會上,儘快成立扭扭車行業協會也成為集體的呼聲。「我們計劃在電動車商會下面成立分會,目前已經完成平衡車分會在省民政廳的備案工作,平衡車分會已正式通過審批。」廣東省電動車商會秘書長藍世有表示,接下來,扭扭車分會提高入會的要求,制訂嚴格的質量認證標準,入會的會員企業都會被要求產品有品質保障。另外,商會將製作平衡車質量認證標貼,標貼包括條形碼等企業相關信息,遵循可追溯原則,全球可進行查詢,每家企業每個型號按量授發。而在專利方面,商會也會積極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對接,希望所有企業都尊重智慧財產權,但也不希望個別企業通過專利阻礙整個行業發展。
藍世有還宣布,近期將會聯合中國貿促會,舉辦全球新聞發布會,將優秀品牌企業與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企業嚴格區分,並將聯合優秀品牌企業發布質量聲明。根據目前的最新消息,截至發稿時,除了廣東省有關部門之外,中國國際商會、中國貿易促進會也在代表中方企業與美國亞馬遜進行交涉。
對策
行業標準將迅速出臺
在記者走訪的企業中,抱團維權已基本成為了扭扭車生產企業和跨境電商的共同呼聲。基伍智聯公司總經理劉昕呼籲,希望整個行業都行動起來,這樣行業的春天就會很快到來,「大家要團結起來,制訂出國際標準,做有良心的企業,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製造。」
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副部長黃鎮澤表示,作為國家質檢總局和省質監局下屬單位,研究院在應對行業陷入危機時,在前期就積極介入事件。「去年12月23日,我們組織行業骨幹企業召開了行業溝通會。」黃鎮澤說,在溝通中,他們了解到行業制訂標準的迫切需求。目前,研究院的工作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在質監局的指導下迅速制訂出電動獨輪車、電動兩輪平衡車、電動滑板車、電動扭扭車和電動平衡車用鋰電池等五項通用技術標準,並於今年1月15日組織優秀平衡車企業、電池企業等行業專家進行標準研討,以推進平衡車產業標準化工作,及時制訂出標準,規範行業發展,也為政府監管提供有力依據;二是聯合省知識產權局、廣東省貿促會等開展相關工作,並向中國貿促會反映相關情況,積極跟進下架事件的後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