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不大不小宜「慢行」 代表建議構築慢行系統

2020-12-22 騰訊大閩網

在內河邊步行道上悠閒散步,在擁擠的車流旁騎著便民自行車,這種愜意生活的場景,如今在市區隨處可見。本次市人代會上,鼓樓團趙容等5名代表聯名提交了《關於推進構築福州市慢行系統的建議》,期待我市加快慢行系統建設步伐,讓百姓的出行更便捷、生活更休閒。

可行性:福州城不大不小宜「慢行」

代表們經過調研發現,百姓行路難狀況日趨嚴重,福州急需建設慢行系統,營造一個安全、舒適、寬敞、優美的慢行環境。而福州城不大不小,正好具備發展慢行系統的天然條件。

從範圍來講,步行適宜的出行距離在l公裡以內,自行車適宜的出行距離在6公裡以內。福州市區面積1043平方公裡,東西南北任何兩個地方都可乘公交車1小時內抵達,城區內社區、商業、學校、醫院分布密集,出行適合採用「自行車+公交」或者「公交+公交」模式。

代表建議:實現慢行系統網絡無縫對接

代表們建議建設、發改委、交通等部門對全市交通道路進行全面測量、調查,核實市區小街巷、人行道、自行車道、內河的全面情況,組織專家開展城市步行和公共自行車等慢行系統研究。在城區範圍,核算「自行車+公交」模式在距離、時間、費用上的成本與效率,建設順暢的自行車、行人專用道(綠道),保證步行道的寬度、連續性和平整度,創建宜人的步行環境(綠化、鋪裝、座椅等)。

代表們建議要實現慢行系統網絡的無縫對接:採取公交優先、公交專用道建設等措施,提高公交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線路和停靠站點要儘量向居住小區、商業區、學校等城市功能區延伸,提高公交可達性;在公交站點、地鐵站口要配建公共便民自行車服務站點,實現步行、自行車和公交、地鐵等公共運輸的無縫銜接。他們還建議結合內河整治發展濱河慢行系統,在內河河道兩側建設濱河步行道、自行車道,將之打造成城市重要的景觀廊道。

代表們還建議,慢行系統要依託於城市綠地、開放空間、商業區等,把河景、湖景、江景、山景、海景、公園綠地連接起來,使市民在到達目的地之前充分享受城市美景,舒緩出行疲勞,感受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體會生態宜居城市帶來的福利,提升幸福感。

黨政推動:慢行系統建設初見成效

市第十次黨代會提出,要加快建設山水相連的綠色廊道和慢行系統。本次市人代會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今年政府要持續推進光明港、新店溪、新西河、潘墩河等內河綜合整治,力爭啟動內河生態補水工程,努力實現中心城區內河「水清、河暢、路通、景美」,推進城市「綠道」、慢行系統建設。

【新聞連結】

他山之石:國內城市慢行系統各有特色

「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全國許多城市都把「慢行系統」作為經濟建設的重要項目。上海、杭州、廈門等城市已率先完成城市慢行系統的規劃。上海提出,要通過慢行系統設計,打造三類城市魅力區。杭州提出,到2020年市區建成125條自行車廊道和11個重點步行區,在河邊綠地設置自行車道與主要水運換乘點連接。廈門也將建造一批新的人行天橋、地道,逐步打造優美完善的慢行系統。

(福州日報記者組)

(福州新聞網)

相關焦點

  • 「空中健康步道」是城市慢行系統的創新
    吊裝完成,代表著橋梁順利合龍,也意味健康步道主體全線貫通。據了解,預計到今年底,廈門健康步道將全線建成開放。(11月15日《海西晨報》)  廈門健康步道穿越城區高密度居住和商業區,串聯了廈門島中北部重要的生態節點,形成貫穿本島東西方向的山海步行通廊,可將城市景觀與自然風景相銜接。廈門市民可選擇距離家庭住址最近的入口進入步道,在健康步道上,一邊欣賞山海美景,一邊健身運動、休閒漫步。
  • 廣州將開展舊城區慢行系統調查,發現問題進行優化提升
    但自行車道不連續、車道太窄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都市騎行者。近日,廣州市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現狀梳理及優化建議項目開始招標,廣州將全面開展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調查,發現自行車道、人行道設置存在的問題,進而優化提升慢行系統。
  • 伊旗水岸新城計劃在18個小區周邊進行慢行系統改造工程!
    同時,水岸新城推進辦計劃在水岸新城18個小區周邊積極推進慢行系統改造工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伊金霍洛旗阿吉奈公園的慢行步道上時,不少市民已經在慢跑健身。伊金霍洛旗阿鎮居民高建剛也是其中一員,談到步行道的好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高建剛說:「我喜歡跑步,之前一直在馬路上和健身房跑,自從阿吉奈公園建起這個跑道以後,我喜歡在跑道上跑。
  • 秀湖生態公園規劃三大慢行系統 跑步騎行有了好去處
    記者昨天從秀湖工程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在目前進行的秀湖景觀二期提升工程的道路交通規劃設計中,秀湖畔將形成包括環湖慢行道、自行車綠道和獨立健身跑道等慢行系統,建成之後將成為禾城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在秀湖生態公園交通設計中,公園未來將形成包括主遊路、次遊路和支路的多環式內部交通布局,構築環湖主園路聯繫各個區塊,同時開闢多條水上遊覽線路,秉承舒適性和活動性原則,打造舒適濱水步行遊覽線路。不同分區內部自成環線,環環相套,方便遊賞。
  • 廣州綠色出行論壇呼籲推動慢行交通系統發展
    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 攝   第二屆廣州綠色出行論壇呼籲推動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發展   昨日上午,第二屆廣州綠色出行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民間組織拜客廣州牽頭,旨在聯合政府、學界、民間多方資源,推動廣州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發展。
  • 板樟山慢行隧道,大變樣!
    板樟山慢行隧道,大變樣!不過,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隧道內媒體品質不高、有安全隱患、視覺效果欠佳、出入口沒標識不清晰等快來看小布現場探營!01燈箱具體而言,隧道內原本的燈箱邊角銳利、尺寸小、設置不規範。這一次通過集中更換,每一塊燈箱的面積都是原有的四倍大,邊角全部做鈍化處理,消除遊客容易磕碰受傷的安全隱患。
  • 廈門園博苑觀光自行車慢行系統上線
    臺海網12月17日訊 據廈門晚報報導 本月起,園博苑正式上線觀光自行車智慧慢行系統(簡稱「慢行系統」)。騎行者可以在7個點位自行借車及還車,更好地飽覽園博苑內更多風光。此前,園博苑內僅有一個租車點位,市民及遊客只能在這個點位人工辦手續借車、取車,還車時往往較為不便,也帶來了騎行線路的重複,體驗感不佳。
  • 蒙自112.46公裡彩色慢行道~
    一直以來,蒙自市順應人民群眾期盼,堅定不移走「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著力打造現代田園宜居城市、北回歸線上的綠色家園,樹立起「全新構築城市綠色」理念。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對於道路綠化建設,該市提出了「全域綠道,全民共享」的發展定位,提煉出「綠是基礎,道是載體,人是中心」的基本理念。
  • 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
    近日,東四首個不停車街區亮相,胡同裡不停車,還原靜、美的老胡同體驗。今年該區將在安定門國旺社區、東直門工體西、東花市白橋社區三個區域,通過「平改立」停車設施建設,創建不停車街巷。同時,建設王府井18公裡自行車道慢行系統,打造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
  • 2018年慢行系統改造工程(監理)
    北京中外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北京市西城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的委託,就2018年慢行系統改造工程(監理)項目(項目編號:採計X[20180412]-2480號)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採計X[20180412]-
  • 22條精緻道路,這就是合肥人喜歡的慢行系統
    一座城市的慢行系統是否完善關乎著人們的出行交通體驗這一點在瑤海區花衝路就是很好的印證這條長294米的城市支路>全線設置盲道路面乾淨開闊、人車分流人性化的慢行系統下足「繡花功夫」打造慢行空間2017年,瑤海區在全市率先啟動道路慢行系統改造
  • 北京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
    接下來,東城區將會繼續堅持「以靜制動」的治理策略,通過建設整治、疏導停車,進一步強化核心區的慢行交通功能。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城區堅持「路權優先」原則,加快推進文化中心北側路、西曉市街、夕照寺中街3條次支路建設,完成5項區級疏堵工程和19處交通秩序堵點、亂點銷帳,重點整治5所學校、7所醫院周邊交通環境,開展國子監、地壇2處重點旅遊景區和1處重點商業區(王府井地區)區域交通綜合治理試點,促進城市道路和學校、醫院周邊慢行系統銜接,保障慢行系統暢通,提升慢行系統出行體驗
  • 廈門園博苑觀光自行車慢行系統本月上線
    東南網12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 通訊員 張婉妍)本月起,園博苑正式上線觀光自行車智慧慢行系統(以下簡稱「慢行系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後,共計72輛觀光自行車(包括33輛單排觀光自行車和39輛雙排自行車)正式與廈門市民遊客見面了。
  • 滇池邊將建「慢行系統」計劃明年12月建成
    據了解,「慢行系統」在其他城市早有先例,2014年,河北省張家口市被確定為全國「慢行系統」改造工程試點城市之一。張家口市首個城市「慢行系統」道路在經開區朝陽大街改造完成。楊子江教授介紹,其實很多城市有做慢行系統,昆明相對是做的比較少的,在中國香港,「快行系統」路面坡度大,出行特別的費勁,所以整個香港是特別注重慢行系統建設。在昆明,慢行系統交通的功能弱,更多的是一種休閒和提高人生活品質的功能。
  • 園博苑觀光自行車慢行系統本月上線 微信小程序上即可租車
    [新聞頁-臺海網]臺海網12月20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曾宇姍 通訊員 張婉妍)本月起,園博苑正式上線觀光自行車智慧慢行系統(以下簡稱「慢行系統」)。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運行後,共計72輛觀光自行車(包括33輛單排觀光自行車和39輛雙排自行車)正式與廈門市民遊客見面了。
  • 長寧又將新增一條「沿河慢行步道」!效果圖曝光~
    長寧又將新增一條「沿河慢行步道」!長寧區建管委推進實施新涇港沿線慢行系統改造工程,項目範圍為新涇港(蘇州河-虹橋路)沿線約3.7公裡,分兩期建設。目前,新涇港(淞虹路-可樂路)一期工程約500米已經開工啦,計劃下半年完工!
  • 鄭州市黃河灘地公園 「八縱三橫」慢行系統月底建成
    自今年4月鄭州市惠濟區黃河灘區黃河生態觀光慢行道路投入使用,為鄭州市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新的節假日出遊選擇,不論是其樂融融的全家行,還是青春洋溢的三兩結伴,歡聲笑語為這條彩色的道路更增添了新的色彩,有市民不禁詢問道:「以後像這樣遊玩的好去處還會更多嗎?」
  • 紅荔路慢行改造完畢,有望成深圳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記者就此採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經過改造後的紅荔路蓮花山公園段慢行系統 2.0 已於近日施工完畢上線,包括重新鋪設人行道、全線增設連續且獨立的自行車道、提升渠化島島頭高度等。雖然紅荔路改造仍處於深圳慢行系統交通的試點探索階段,但有望成為全市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 文錦南路地下通道、銀湖水庫環湖路慢行系統即將開建
    隨著現代城市生活的不斷發展 慢行交通系統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規劃、建設與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 對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城區有著重要意義
  • 福州慢行廊道連貫全城 玩轉湖濱河畔慢道攻略
    在古人筆下,「水城」福州是那樣富有情調:「人煙繡錯,舟楫相連,兩岸酒市歌樓,笙歌從柳蔭榕葉中出。」溫泉公園  近年來,我市結合內河綜合整治,全面完善沿河綠道系統,綠地中不僅有安全舒適的步行道,還儘可能連貫城市各公園、廣場和其他開放空間,形成聯繫濱水、山地、歷史文化街區和重要城市公共空間的慢行廊道,構成文化休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