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牙消失不見?紅荔路慢行改造完畢,有望成深圳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2020-12-18 瀟湘晨報

近日,路過蓮花山公園的市民會發現,靠近公園一側的紅荔路悄悄發生了變化。人行道變得更加寬敞,綠道連接更加順暢,更明顯的是,非機動車道似乎與大馬路處於同一水平線,騎行單車等可無縫接駁。不少市民認為改造後的紅荔路更利於市民騎行,但也有市民質疑這樣的設置是否足夠安全?

記者就此採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經過改造後的紅荔路蓮花山公園段慢行系統 2.0 已於近日施工完畢上線,包括重新鋪設人行道、全線增設連續且獨立的自行車道、提升渠化島島頭高度等。雖然紅荔路改造仍處於深圳慢行系統交通的試點探索階段,但有望成為全市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全路口設置無障礙坡道,鋪設自行車道,道路更開放

從蓮花山公園走下來,即發現靠近公園的紅荔路變得寬闊了不少,並標識了明確的綠道和人行道,不少市民騎著單車從路面經過。

紅荔路是貫穿福田東西的主幹道與公交主走廊,也是重要的景觀大道,全線運營時間已超 15 年。其中,蓮花山公園段(西起新洲路,東至彩田路,全長約 1.8 千米)緊鄰"城市會客廳",雖經過多次道路局部改善及養護,但紅荔路仍存在部分病害頑固難除、街道活力不足、既有設施建設水平難以與深圳打造國際化城市的要求相適宜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去年底,福田管理局開展紅荔路交通與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優先對慢行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升級,目前蓮花山公園段已全面完工。改造提升後的紅荔路慢行系統 2.0 將混凝土路緣石更換為黃鏽石花崗巖路緣石,改造雨水篦子、增設平緣石,打造統一界面。

尤為關鍵的是,使用大尺寸荔枝面黃鏽石重新鋪裝了人行道,全線增設連續、獨立的自行車道。自行車道的鋪裝結合綠化帶空間,蓮花山公園段全線增設 2 米寬透水混凝土鋪裝自行車道,保證獨立、連續的自行車路權空間,增加行人安全性。

不少市民為改造後的道路點讚,認為開放的道路更有利於騎行者。也有市民表示疑問,紅荔路的人行道和安全島與行車道沒有高度差是為何?

▲路面高度差減小。

福田管理局告訴記者,根據國家標準無障礙設計規範中對無障礙設施要求,紅荔路全線均有設計設置路牙,在路口位置有過街需求的地方,採用全寬式單面坡坡道的處理方式,即全路口無障礙的坡道形式。這種方式不同於以往的三面坡緣石坡道的方式,拓寬了行人通行的寬度,增加了人行過街的通行效率,減少行人的駐足時間,有效提高了人行過街的安全性。

提升渠化島,過街安全性增強

因為路牙高度差的減少,帶來了渠化島(俗稱"安全島")的同步降低,不禁有市民疑問,此舉是否能保障行人的安全?

▲道路中間的安全島。

福田管理局表示,改造後的紅荔路僅在路口及有人行通行需求的地方採用無障礙過街的通行方式,在一般車行段均有設置高於車行道 15 公分的道牙,符合且未有改變深圳的道路設計規範。

針對行人過街的安全性,福田管理局表示,根據最新要求,著重提高渠化島的安全性。其中,島頭整體高度增加至 45 釐米,單個島頭重約 2 噸,提升了渠化島整體的安全性。另外,設置增強式分隔柱。分隔柱直徑 168 毫米、高 1200 毫米,材質為實心 304 不鏽鋼,單根重量達到 0.21 噸,按照埋深 600 毫米、外露 600 毫米的標準進行設置。

▲紅荔路安全島新設花崗巖石墩。

市民陳先生則認為,"紅荔路雖然在等候區的路面更加平行,但是迎著車流的區域設置了 40 餘公分的防撞石墩,比以往的『安全島』更加安全,讓深圳的道路更多了一分國際化、現代化創新型城市的味道。"

深圳正打造全市慢行系統道路,推進"三網融合"

改造後的紅荔路方便了市民的騎行,家住福田的葉先生就表示,無縫接駁的道路更順暢更舒心了。近年來,深圳一直著力打造"三網融合"慢行系統,逐步構建全市慢行系統交通網絡。紅荔西路的改造是示範嗎?未來,深圳的道路改造是否都要以這種方式出現?

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向記者表示,紅荔路的改造仍屬於深圳慢行系統交通的試點探索階段,改造後的紅荔路更具深圳特色,希望能成為全市首條慢行系統示範道路,未來深圳的道路改造是否都按照這種方式出現,要根據廣大市民的使用需求、適應程度,以及道路本身的規劃與實際條件來決定。

【來源:晶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圳紅荔路提升工程完工 騎行無障礙
    9月2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透露,紅荔路交通與空間環境綜合提升工程、香蜜湖路隔音屏新建工程、福強路水圍村人行天橋新建工程、福田人行天橋提升工程等四項道路設施品質提升工程於近日完工。該局還啟動了新洲路、彩田路等新一批道路設施品質提升項目。
  • 蓮花路何時能如紅荔路高大上?福田交通運輸局:明年施工!
    閱讀量:3526 蓮花山公園周圍其他道路什麼時候能夠整改成紅荔路一樣? 閱讀量:3280 羅湖大望村的天然氣開戶費已收取半年,何時能開通惠民燃氣?
  • 紅荔路再度西延園博園一分為二?竹子林大變(組圖)
    記者李宏偉攝紅荔西路西延工程西至華僑城片區的僑城東路。記者李宏偉攝  深圳新聞網  5月14日訊市規劃局去年6月在網上展示了紅荔路西延方案,項目建成後將有效解決紅荔路斷頭問題,獲得大多數市民支持。紅荔路西延,東起農林路、西至僑城東路,目前市建築工務署正開展該項目的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後續工作。近日,涉及拆遷的部分小區住戶打電話給本報,認為紅荔路西延方案弊多利少。市規劃局相關負責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拆遷引起的矛盾可以化解。  紅荔路是條「斷頭路」  幾年前,紅荔路曾向西延長過一次。2003年9月1日,第一次西延改造工程順利完工。
  • 22條精緻道路,這就是合肥人喜歡的慢行系統
    今年3月瑤海區啟動了花衝路升級改造工作對瀝青路面進行銑刨加鋪處理並增加兩側非機動車車道改善人行道鋪裝提升道路兩旁綠化今年以來瑤海區先後投資6040萬元對大通路、花衝路等10條道路增設道路島頭、景觀綠化等配套設施
  • 深圳全力打造慢行交通友好城市 1公裡便捷步行,3公裡舒適騎行
    未來城市慢行交通建設力度將持續加大,為市民打造「15分鐘微笑生活圈」,努力建設市民1公裡之內可便捷步行,3公裡可便捷騎行抵達的慢行友好城市。&nbsp&nbsp&nbsp&nbsp2017年至2019年,深圳完成自行車道建設約808公裡,增長約85%,其中2019年完成新/改建自行車道約319公裡,停放區約2000個。
  • 北京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慢行示範區
    同時,建設王府井18公裡自行車道慢行系統,打造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初秋,走進東四九條,往常機動車胡亂停放的情景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花箱,綠植香花傳遞著清香,使青磚灰瓦的胡同充滿了老北京生活氣息。上班高峰時期,胡同東口的停車場裡,小轎車魚貫而出。
  • 海峽城市建設論壇昨開幕 專家聚廈分享城市慢行經驗
    慢行空間大多不是孤立存在的,功能也不是單一的,這就對慢行空間的規劃設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需要業界人士共同努力,通過理念的交匯、思維的碰撞,推動慢行交通技術的升級,共創綠色環保的慢行生活。  在會上,來自海峽兩岸多個城市,以及丹麥、義大利、新加坡等國家、地區的知名專家學者作了精彩報告。今日,與會嘉賓將實地參觀廈門雲頂路自行車快速道示範段和廈門濱海旅遊浪漫線馬拉松賽道。
  • 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
    同時,建設王府井18公裡自行車道慢行系統,打造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初秋,走進東四九條,往常機動車胡亂停放的情景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花箱,綠植香花傳遞著清香,使青磚灰瓦的胡同充滿了老北京生活氣息。上班高峰時期,胡同東口的停車場裡,小轎車魚貫而出。
  • 農園路深圳紅荔路八款候車亭婷婷玉立(組圖)
    農園路深圳紅荔路八款候車亭婷婷玉立(組圖)     南方都市報 農園路紅荔路八款候車亭婷婷玉立  農園路要建成候車亭示範路,多數被訪市民喜歡綠色環保風格的東海花園西站  8個款式不同、風格各異的公交候車亭昨日出現在農園路、紅荔路上,市交通局局長劉志嬌昨天在查看這幾個新款候車亭時表示,要將農園路變成公交候車亭示範路。
  • 深圳紅荔路三小時接連發生兩車禍
    昨日(2.6),深圳紅荔路上接連發生兩起車禍。上午11時,一輛人貨車與一輛轎車在紅荔路與香梅路交叉口相撞,人貨車翻倒,轎車則嚴重受損。中午1時50分,紅荔路與皇崗路交叉口處又發生一起車禍,事故中一男乞丐被一香港貨櫃車當場壓死。  昨日上午11時許,在紅荔路和香梅路交叉口處,一輛富利卡牌轎車和一輛五十鈴人貨車發生強烈碰撞,轎車將人貨車頂翻,轎車車頭嚴重受損。
  • 文錦南路地下通道、銀湖水庫環湖路慢行系統即將開建
    隨著現代城市生活的不斷發展 慢行交通系統 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規劃、建設與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統 對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城區有著重要意義
  • 榕不大不小宜「慢行」 代表建議構築慢行系統
    本次市人代會上,鼓樓團趙容等5名代表聯名提交了《關於推進構築福州市慢行系統的建議》,期待我市加快慢行系統建設步伐,讓百姓的出行更便捷、生活更休閒。可行性:福州城不大不小宜「慢行」代表們經過調研發現,百姓行路難狀況日趨嚴重,福州急需建設慢行系統,營造一個安全、舒適、寬敞、優美的慢行環境。而福州城不大不小,正好具備發展慢行系統的天然條件。
  • 新塘環城路9月30日全面開通!廣園路荔新路同時大改造!
    : 由於東華大道與荔新大道呈「人」字交叉,東華大道(站前路-環城路段)納入荔新公路與廣園東路複合立交改造範圍。 其中,荔新大道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香山大道,南至環城路,道路長度約2.61km;東華大道呈東北—東南走向,與荔新大道呈「人」字交叉,在廣園東路以北與荔新大道共線,南至環城路,道路長度約0.85km; 需對廣園東路與荔新大道現狀的苜蓿葉型全互通立交進行改造,廣園東路改造長度約1.06km;站前路西起規劃支路,東至東華大道橋下,
  • 鄭州市黃河灘地公園「八縱三橫」慢行系統月底建成
    據負責此項工作的惠濟區住建局負責人介紹,黃河灘區生態觀光慢行系統由三級路網構成,一級路網是由市區通往黃河灘地公園的市政道路構成,二級路網是由分布於灘區的機動車生態觀光慢行道路組成,三級路網是由遍布灘區的人行步道和黃河觀景點等構成,可以充分滿足市民駕駛機動車慢行觀光和徒步遠足遊玩健身的休閒需求。
  • 板樟山慢行隧道,大變樣!
    ——板樟山慢行隧道今年6月23日開通後,以其獨特的設計成為珠海新晉「網紅」,吸引大批市民遊覽。現在,「升級版」慢行隧道來了!快戳視頻感受↓大氣疏朗,律動有致!珠海板樟山慢行隧道第一階段的精細化改造提升,新顏初露!
  • 北京自行車專用路將東拓南展,東連林萃路南至西直門
    2094個不合格車位整改近年來,全市持續開展慢行系統綜合整治,累計優化自行車道2836公裡。整改影響自行車道的停車位,目前已完成23條道路、2094個不合格車位整改,為騎行讓路。去年開通的本市首條自行車專用路,日均騎行量4000至6000輛,培養一批「通勤鐵粉」。今年7月31日,自行車專用路西延工程完工,「回天」居民可從回龍觀地區騎行直達中關村軟體園,並在全市首次嘗試自行車左轉信號燈優先,從路權上保障騎行優先。
  • 長寧又將新增一條「沿河慢行步道」!效果圖曝光~
    長寧又將新增一條「沿河慢行步道」!長寧區建管委推進實施新涇港沿線慢行系統改造工程,項目範圍為新涇港(蘇州河-虹橋路)沿線約3.7公裡,分兩期建設。目前,新涇港(淞虹路-可樂路)一期工程約500米已經開工啦,計劃下半年完工!
  • 打造多樣化慢行空間!嘉定這裡將建600公頃生態走廊
    @嘉定人環城生態走廊工業區(北區)段專項規劃正在公示,詳見↓規劃範圍本次規劃範圍為嘉定環城生態走廊工業區(北區)段,東至嘉行公路、南至祁遷河-昌徐路、西至瀋海高速、北至綠意路,規劃面積約600.82公頃。
  • 秀湖生態公園規劃三大慢行系統 跑步騎行有了好去處
    記者昨天從秀湖工程開發建設指揮部獲悉,在目前進行的秀湖景觀二期提升工程的道路交通規劃設計中,秀湖畔將形成包括環湖慢行道、自行車綠道和獨立健身跑道等慢行系統,建成之後將成為禾城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在秀湖生態公園交通設計中,公園未來將形成包括主遊路、次遊路和支路的多環式內部交通布局,構築環湖主園路聯繫各個區塊,同時開闢多條水上遊覽線路,秉承舒適性和活動性原則,打造舒適濱水步行遊覽線路。不同分區內部自成環線,環環相套,方便遊賞。
  • 禾興北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主路段施工接近尾聲
    近期,禾興北路(320國道-中環北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主路段施工已接近尾聲,人行道和綠化工程改造也在同步推進當中,力爭整個項目在12月底全部完工,為該區域的車輛和行人提供更加便利、安全的出行環境。據了解,禾興北路(320國道-中環北路)位於嘉北街道轄區,北起320國道,南至中環北路,從北向南依次貫穿陽海、陽光兩個社區,全長1.98公裡,是城北區域的一條交通要道,承載著沿線汽車北站、秀州中學、陽光小學以及陽光小區、陽海景怡、中楠穆溪左岸、禾城世紀花園等居民小區的大量人流、車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