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開展舊城區慢行系統調查,發現問題進行優化提升

2020-12-25 騰訊網

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自行車高調回歸城市交通。但自行車道不連續、車道太窄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都市騎行者。近日,廣州市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現狀梳理及優化建議項目開始招標,廣州將全面開展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調查,發現自行車道、人行道設置存在的問題,進而優化提升慢行系統。

共享單車管理示意圖

慢行系統不暢、慢行空間不足日益凸顯

近年來,慢行交通逐步回暖,自行車高調回歸城市交通,大規模的騎行需求對自行車等慢行設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於在機動化進程中部分慢行設施被壓縮、被剷除等歷史原因,廣州市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不暢、慢行空間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招標公告中要求,通過對舊城區主次幹路進行詳細的現狀調查,系統地梳理廣州市舊城區的慢行系統現狀情況,在深入評估分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現狀舊城區慢行系統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提出慢行系統的優化建議,進而優化慢行系統,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要全面掌握廣州市舊城區慢行系統的規模、空間分布等概況;搜集廣州舊城區慢行系統基礎信息,包括位置分布、設置形式、設施寬度等,為慢行系統管理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同時構建廣州市舊城區慢行系統地理信息數據管理和分析平臺,為慢行系統規劃工作提供支持。

對慢行系統連續性、安全性、舒適性進行評估

廣州將全面開展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調查,調查範圍為廣州市舊城區主次幹路,具體包括越秀、天河、海珠和荔灣四區全部,以及白雲區北二環高速公路以南地區,黃埔區南部地區(除知識城和九龍鎮地區),面積約933平方公裡。調查內容包括自行車道設置情況、人行道設置情況以及機動車道設置情況。對中心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現狀進行評估,包括慢行系統的連續性(如設置自行車道或人行道路段比例)、安全性(如自行車道或人行道設置方式)、舒適性(如自行車道或人行道寬度)等。

招標公告中同時要求,搜集國內外典型城市慢行系統規劃和實踐案例,提取國內外慢行系統改善的具體措施、方案等相關經驗,為廣州市慢行交通系統的改造提升提供參考。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高鶴濤(圖文無關)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趙小滿

相關焦點

  • 廣州人行過街設施要優化!未來將加裝自動扶梯、雨棚
    廣州將通過編制立體人行過街設施布局專項規劃以及制定相應的品質化提升指引,指導建設實施。本次規劃範圍為廣州市域,總面積 7434.4 平方公裡。基準年為 2019 年,近期為2025年,遠期為2035年。規劃深度達到城市交通設施布局專項規劃及地方技術指引深度。
  • 廣州綠色出行論壇呼籲推動慢行交通系統發展
    廣州日報記者莫偉濃 攝   第二屆廣州綠色出行論壇呼籲推動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發展   昨日上午,第二屆廣州綠色出行論壇在中山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民間組織拜客廣州牽頭,旨在聯合政府、學界、民間多方資源,推動廣州慢行交通系統與公共自行車系統發展。
  • 54平方公裡舊城區將展新顏
    城市更新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抓手。昨日,廣州市老城市新活力重點工作規劃項目開始招標,將制定54平方公裡舊城區更新策略,確定舊城區54平方公裡內背街小巷數量,劃定整治範圍。做好新階段的舊城區更新改造工作,注重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質提升,傳承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多渠道多途徑提高人居環境品質。本次舊城區更新規劃的研究範圍是54平方公裡舊城區範圍,具體來說,包括環市路-恆福路-永福路以南、廣州大道以西、昌崗路-新港路以北、白鵝潭珠江水道(鶴洞大橋)-同德湧以東的地區,面積約54平方公裡。
  • 榕不大不小宜「慢行」 代表建議構築慢行系統
    本次市人代會上,鼓樓團趙容等5名代表聯名提交了《關於推進構築福州市慢行系統的建議》,期待我市加快慢行系統建設步伐,讓百姓的出行更便捷、生活更休閒。可行性:福州城不大不小宜「慢行」代表們經過調研發現,百姓行路難狀況日趨嚴重,福州急需建設慢行系統,營造一個安全、舒適、寬敞、優美的慢行環境。而福州城不大不小,正好具備發展慢行系統的天然條件。
  • 廣州火車站擬進行綜合改造 優化周邊交通和用地布局
    將優化區域內軌道、道路、慢行交通網絡體系羊城晚報訊 記者徐振天報導:廣州擬對廣州火車站及周邊範圍交通樞紐地區進行綜合改造。
  • 北京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
    近年來,東城區以「規劃引領+共享合作+科技支撐」為重點,開展公共建築停車設施有償錯時共享、增建停車場、提高道路停車電子收費高點視頻覆蓋率等方式,努力緩解東城區多年來停車難的「頑疾」。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城區堅持「路權優先」原則,加快推進文化中心北側路、西曉市街、夕照寺中街3條次支路建設,完成5項區級疏堵工程和19處交通秩序堵點、亂點銷帳,重點整治5所學校、7所醫院周邊交通環境,開展國子監、地壇2處重點旅遊景區和1處重點商業區(王府井地區)區域交通綜合治理試點,促進城市道路和學校、醫院周邊慢行系統銜接,保障慢行系統暢通,提升慢行系統出行體驗
  • 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穩步提升,東城區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正與日俱增,其中,交通環境的改善是東城區城市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東城區將持續打通胡同交通「任督二脈」。近日,東四首個不停車街區亮相,胡同裡不停車,還原靜、美的老胡同體驗。
  • 滇池邊將建「慢行系統」計劃明年12月建成
    根據公告,昆明環草海、海埂公園至三個半島慢行系統建設項目規劃方案、可研、勘察及設計項目已批准實施,招標人為昆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規劃方案、可研、勘察及設計進行公開招標。昆明「慢行系統」交通功能弱什麼叫慢行系統?
  • 北京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慢行示範區
    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穩步提升,東城區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正與日俱增,其中,交通環境的改善是東城區城市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東城區將持續打通胡同交通「任督二脈」。近日,東四首個不停車街區亮相,胡同裡不停車,還原靜、美的老胡同體驗。
  • 伊旗水岸新城計劃在18個小區周邊進行慢行系統改造工程!
    @鄂爾多斯新聞網2020年,伊金霍洛旗計劃實施步行道34公裡,慢行騎行道24.6公裡,將在文明街、母親公園外環線、掌崗圖公園沿線等聯通串聯各條慢行步道,使現有各步道成環城網絡。近年來,伊金霍洛旗結合城市建設,依據人口密度和市民意願,串聯城市重要景觀節點和人流節點,在中心城區的15條道路、28個十字路口及公園廣場、旅遊景點建設了全長51.8公裡的慢行步道系統,包括步行系統、騎行系統和休憩站配套設施三個部分。
  • 廣州北部1號旅遊公路方案曝光,將連接這些景點
    根據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出"建設廣州北部1號旅遊公路 打造休閒經濟增長極"的提案,市交通部門日前公布了廣州北部1號旅遊公路初步方案,方案顯示,該路線主要位於廣州市北部區域的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全長208.7公裡,將連接芙蓉嶂風景區、獅嶺盤古王、王子山森林公園、寶趣玫瑰園、白水寨、南崑山、廣州湖心島旅遊風景區、畲族風情村等19
  • 同安區近年來修建慢行系統、夜景工程 老城實現宜居度和顏值雙提升
    近年來,千年古城同安,硬體提升與軟體提升雙管齊下,包括修建了如詩如畫的慢行系統,完善了繽紛多彩的夜景工程,提高了城市綜合管理水平等。可以說,同安在保護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做足了老城提升的文章,讓老城實現宜居度和顏值的雙提升。
  • 昆明草海 海埂公園至三個半島將建慢行系統
    近日,昆明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招標公告,昆明環草海、海埂公園至三個半島將建設慢行系統。招標內容顯示:將依託溼地沿線市政道路,設置長約34公裡的慢行系統主道,與溼地內部管養維護道路銜接,並對沿線溼地進行梳理提升。
  • 【聚焦】廣州北部1號旅遊公路方案發布,將連接花都這些景點
    下一步,花都、從化、增城區將進一步對廣州北部1號旅遊公路路線、沿線景點及相關旅遊配套設施進行調研,在建設規划過程中不斷細化優化廣州北部1號旅遊公路。同時,結合「四好農村路」建設,對相關農村公路進行品質化提升,逐步融合沿線旅遊景觀,提升旅途體驗。
  • 紅荔路慢行改造完畢,有望成深圳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記者就此採訪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福田管理局,經過改造後的紅荔路蓮花山公園段慢行系統 2.0 已於近日施工完畢上線,包括重新鋪設人行道、全線增設連續且獨立的自行車道、提升渠化島島頭高度等。雖然紅荔路改造仍處於深圳慢行系統交通的試點探索階段,但有望成為全市首條慢行示範道路。
  • 6月底前漢水路、贛水路通行方向將調整 哈爾濱市公園周邊打造慢行...
    對此,哈爾濱市交警部門於近期優化調整市區內重點公園景區周邊交通,打造慢行系統交通示範路,營造良好的通行秩序,保障廣大市民的出行安全。 據了解,目前,市交警部門協調南崗城管局已在南崗區湘江公園區域建設慢行交通系統,運用交通穩靜化技術手段,將漢水路打造成慢行交通示範路。
  • 廣州交警開展交通事故深度調查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丹羊 通訊員交宣)記者昨日從市公安交警部門獲悉,2020年,廣州交警對全年發生的生產經營性死亡事故全部開展深度調查,刑事立案22宗,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5人;移交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行政處罰94宗,罰款總金額達676萬元,案件最高處罰金額達35萬元。
  • 「廣州花園」選址這裡,世界級標準、面積超2200畝……
    為打造與世界級廣州花園的配套交通體系,提升廣州花園及周邊地區的交通出行品質,特開展本次廣州花園及周邊區域交通提升規劃研究,為後續開展廣州花園的建設工作提供決策參考。實際上,白雲山南門環境提升和廣園路分隔麓湖與白雲山的問題由來已久,2011年,原市規劃局就公布了白雲山南門周邊環境升級及交通改造規劃,提出3個地面景觀的設計方案,計劃將廣園路進行下沉式改造,將白雲山與麓湖連成一片。
  • 中國科學家發現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中國科學家發現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2019-06-11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 中國科學院科技攝影聯盟 謝震霖 攝   中新網上海6月11日電 (鄭瑩瑩)據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11日發布的消息,中國科學家最新發現了基因編輯RNA脫靶問題並進行優化,相關研究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10日深夜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
  • 廣州將升級改造七條重要道路,全長約103公裡,涉及32座跨線橋8座車...
    記者從廣州市中心區交通項目管理中心獲悉,廣州將對主城區七條重要道路進行升級改造,全長約103公裡,沿線包括主線跨線橋32座及車行隧道8座。5、路段交通標線優化:廣州大道北(同泰路-先烈東路)、環市西路(西場立交-省汽車客運站)、中山大道西(五山路口-中山立交橋)。6、慢行系統連續性提升:沿線交叉口慢行系統連續性提升。7、道路橋梁附屬設施改造:井蓋提升及橋梁伸縮縫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