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近年來修建慢行系統、夜景工程 老城實現宜居度和顏值雙提升

2020-12-22 廈門網

慢行系統建成投用後,溪邊環境大為改觀。

隨著去年底同安新一批城區夜景工程和提升項目的啟動,同安老城成了一座光明之城。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吳耀東 通訊員 文/鄭素描 圖/何東方)金秋十月,霜降時節,美麗的銀城步入了收穫的季節。近年來,千年古城同安,硬體提升與軟體提升雙管齊下,包括修建了如詩如畫的慢行系統,完善了繽紛多彩的夜景工程,提高了城市綜合管理水平等。可以說,同安在保護深厚文化底蘊的同時,做足了老城提升的文章,讓老城實現宜居度和顏值的雙提升。

  慢行系統 拓展城市空間

  站在同安的銀湖大橋向南眺望,備受市民期待的蘇頌公園至同城灣景觀步行橋已進入了施工階段。該景觀步行橋橫跨東西溪,總長208.5米,寬5.7米,將同安東西溪的兩岸串了起來。項目完工後,市民可漫步於景觀橋上,飽覽雙溪無限的風光。

  蘇頌公園至同城灣的景觀步行橋是慢行系統的建設內容之一。同安慢行系統共分一期、二期、三期三個建設階段,建設項目沿著美麗的東西溪河畔而行,總長度約為15.7公裡。一期全線長約6.5公裡,路線起於雙溪大橋,經蘇頌公園、銀湖公園、祥平東路、西安橋、雙溪公園、三秀路、東橋、鋪前路,到碧溪路,串聯起同安城區舊西安橋、南門橋、東橋、銀湖橋、雙溪大橋,沿東西溪兩岸形成一個閉合。二期則是對一期的完善和提升,新建了多條下穿通道和古城牆下濱水步道。三期是在一、二期的基礎之上,沿溪流而上,分別向東溪上遊和西溪上遊延伸。其中,一期已經建成投用。

  溪邊社區居民老黃就住在慢行系統邊上。他告訴記者,慢行系統建設以前,小區外沿溪一帶都是佔道經營的大排檔,油煙擾民,噪聲擾民,還生產出一大堆垃圾,滿地都是玻璃碴,又髒又臭,導致住在周邊的居民靠溪窗戶都不開,出門也繞道走。慢行系統建成投用後,溪邊環境大為改觀,環境綠化美化亮化,擾民現象得到了根治,空氣好了很多,晚上在這裡休閒散步的人數不勝數,自己每天傍晚也都要來慢行系統報到。

  不僅如此,慢行系統還「文化味」十足:其線路途經了銅魚池、金車石刻、孔廟、古城牆、古牌坊、龍門樓、龍虎宮、梵天寺、梅山寺等同安城區散落的歷史古蹟。每天,市民沿著慢行系統,既能休閒健身,還能品味千年古城的文化氣息。可以說,慢行系統已成為了同安集文物保護、環溪風貌遊覽、區域立體式交通、文化旅遊為一體的示範工程,成為市民休閒的好去處。

  夜景工程 讓老城變光明之城

  新西安橋上,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市民駐足,他們的目光都聚集在不遠處的銀湖大橋——一改以前單一的亮燈格調,銀湖大橋出現了不同模式和顏色的燈光效果,斜拉索燈光與橋體燈光結合,整座大橋猶如溪上遊動的炫彩「帆船」一般,自上而下展現出了橋體線形之美,很是吸引眼球。

  除了銀湖大橋之外,沿著東西溪兩岸的三館一院和同城灣一帶的夜景工程也讓人耳目一新,新投用的夜景燈與沿溪慢行系統景觀燈交相輝映。

  隨著去年底同安新一批城區夜景工程和提升項目的啟動,同安老城的夜晚美輪美奐。

  在同安南門路,夜幕降臨,這條充滿歷史韻味的古街,夜生活繁華多彩。市民或逛街或休閒或娛樂,人流量密集。今年,該路通過人行道、行道樹、路燈、景觀廣場、濱水木棧道等景觀改造,建築夜景燈、景觀廣場夜景、南門橋夜景等夜景工程建設,南門路的夜晚更加的唯美迷人。沿途街區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得以促進,街區整體環境品質得到了提升。

  蘇頌公園是同安城區最大的公園之一,這個頗受歡迎的主題公園,隨著夜景工程的建設,變得更加迷人。入口綠化夜景和夏商園假山造霧,三館一院中圖書館側的水池和電影院95米的弧形雨棚造霧,西溪沿岸280米長度範圍的綠化帶入口綠化造霧,夏商園旁的小樹林西側42米木棧道入口綠化造霧,小廣場旁的小樹林造霧,兩側大王椰子樹和景觀牆造霧。夜晚來到蘇頌公園,就像是來到一個光影公園,如夢如幻。

  夜景工程的力推,是同安提升老城顏值,增強市民幸福感的一個重要舉措。近年來,同安共完成三館一院、同城灣一帶、環城南路(雙溪大橋至陽翟路口段)、南門路、古龍御園小區、雙溪公寓、祥平東路、裕景新城、華福樓、銀鷺苑、蘇頌公園、城南大街(舊汽車站至324國道段)、南北通道AB段、環城北路(汀溪路口至東橋段)、銀湖中路和環城北路等處的夜景工程建設,增強了老城的景觀效果和城市亮點。接下來,同安還將對梵天寺的大門、廣場、天王殿、金剛殿,梅山寺的石雕大門、前殿、舍利塔、大雄寶殿、樓閣、石刻等地進行夜景改造提升,讓同安老城亮化美化。

  細化管理 城區面貌升級

  今年春節前,市民劉先生通過「同安區文明衛士」電子督查平臺反映,位於同安老城的朝元社區小西門裡的街巷中有一處積水漫過路面,嚴重影響市民出行及市容市貌。相關部門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到場處理,進行老舊水管更換,疏通地下排水系統,還清潔乾爽的路面於民,獲得市民一致好評。

  在同安老城中,存在不少像朝元社區這樣的老舊街區。這些背街小巷年代久遠,一些基礎設施老化,設施功能跟不上日新月異的城市生活快節奏。作為城市主要馬路後面的小街道、弄堂等生活空間,監管力量難以全面覆蓋,失控的局面造成了其髒、亂、差現象。

  近年來,同安充分意識到背街小巷管理對城市面貌提升的重要性,除了在硬體設施及時補給外,更是著力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水平,在軟體提升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加大相關部門的執法力度外,調動市民自我治理能力是軟體提升建設的創新舉措。

  積極推動「門前三包」是城區面貌管理的一個有效做法。作為「門前三包」示範街的新安路,同安依託網格化平臺及智慧管理系統,成立了商業發展聯盟、制定《自治公約》等方式,拓寬公眾參與城市管理渠道,有效增強了市民自我管理和環境意識。

  更重要的是,同安還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積極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開發並運行了「同安區智慧市容管理考評平臺」、「同安區文明衛士」電子督查平臺及「同安文明市政綜合管理智能化平臺」等面向公眾的市政快速報修、兩違舉報、交通、市容管理電子平臺。

  其中,「同安區文明衛士」電子督查平臺,通過下放創建督查職責,形成了從區創建辦、各職能部門、各街道、各社區到保潔公司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創建督查體系,有效助力同安老城面貌升級。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同安區發揚愛拼敢贏精神 趕超發展提升群眾獲得感
    作為環東海域新城的重要景觀工程,濱海旅遊浪漫線一期全程7.9公裡,沿同安灣西岸而建,沿線密布著紅樹林、步道、馬拉松跑道、椰風海韻的綠植、親水平臺、運動休閒公園,通過營造健康的生態系統,創造良好的植物景觀、優美的環境空間,展現了濱海景觀和城市風貌。  隨著二期項目的動工,這條環同安灣而建的休閒景觀帶,將標尺從7.9公裡向18.3公裡延伸。
  • 廈門同安區新一輪街區改造規劃及主要解決的問題
    (陳嘉新攝)­  昨日,記者從同安區建設局獲悉,今年新一輪城市綜合整治提升之城市街區立面改造開始動工。同安區正式啟動新一輪的城市綜合整治提升,包括對10條道路進行城市市政設施和園林綠化綜合整治提升,對8條道路進行城市街區立面綜合整治提升。一段時間來,工程推進穩步有序,城市整治提升效果初顯,城區在變得越來越美麗的同時,也越來越宜居。
  • 同安區通山連海步道初具規模 綠色珍珠鏈串起居民慢生活
    一路溪水潺潺,近處,芳草萋萋,蝴蝶翩躚;遠望,林田錯落,屋舍儼然……這是記者昨日漫步於省道206線同安大道至蓮花水庫段慢行步道時看到的場景。目前,該段工程已正式進入收尾階段。  這是同安通山連海步道的重要一環。當前,一條總長67.4公裡、串連同安北部山區和南部海灣的通山連海步道已初具規模,並正在加緊建設。
  • 廈門同安區通山連海步道初具規模 綠色「珍珠鏈」串起居民慢生活
    目前,該段工程已正式進入收尾階段。這是同安通山連海步道的重要一環。當前,一條總長67.4公裡、串連同安北部山區和南部海灣的通山連海步道已初具規模,並正在加緊建設。它將如綠色「珍珠鏈」一般,串連起沿線生態圖景、水系和風景名勝區,進一步增強居民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
  • 廈門同安持續提升交通、醫療、教育等公共配套,創業生活兩相宜
    環東海域同安新城的強勢崛起,正是同安區努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營商環境的有力佐證。近年來,大力升級轄區內交通路網、教育醫療配套,強化產業平臺建設,升級人居環境,同安區奮力打造宜居宜業的新高地。一大批教育新建改擴建工程得到大力推進,將不斷優化該區教育環境,助力解決「有學上」「上好學」,帶給群眾更多獲得感、幸福感。教育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構成,近年來,同安區對教育建設空前重視,投入巨大。記者從同安區教育局獲悉,根據規劃,2019年—2023年,同安區預計將投入45億,新建、改擴建44個學校建設項目,大力補齊教育短板,滿足社會發展需求。
  • 伊旗水岸新城計劃在18個小區周邊進行慢行系統改造工程!
    同時,水岸新城推進辦計劃在水岸新城18個小區周邊積極推進慢行系統改造工程。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伊金霍洛旗阿吉奈公園的慢行步道上時,不少市民已經在慢跑健身。伊金霍洛旗阿鎮居民高建剛也是其中一員,談到步行道的好處,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高建剛說:「我喜歡跑步,之前一直在馬路上和健身房跑,自從阿吉奈公園建起這個跑道以後,我喜歡在跑道上跑。
  • 榕不大不小宜「慢行」 代表建議構築慢行系統
    代表建議:實現慢行系統網絡無縫對接代表們建議建設、發改委、交通等部門對全市交通道路進行全面測量、調查,核實市區小街巷、人行道、自行車道、內河的全面情況,組織專家開展城市步行和公共自行車等慢行系統研究。在城區範圍,核算「自行車+公交」模式在距離、時間、費用上的成本與效率,建設順暢的自行車、行人專用道(綠道),保證步行道的寬度、連續性和平整度,創建宜人的步行環境(綠化、鋪裝、座椅等)。
  • |福州|古城|內河|夜景
    點擊播放 GIF 4.4M在新一輪古厝提升行動中福州全面梳理老城歷史記憶點擊播放 GIF 3.6M以創建第三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為抓手福州大力實施文化設施提升工程點擊播放 GIF 4.0M近年來,福州加快建設城市綠色通道和生態景觀走廊串山連水、織補綠網、修復生態
  • 提升顏值注重惠民 蕭江小城鎮整治突出「民生導向」
    蕭江小城鎮綜合整治以民生為導向,積極清理盤活空置土地,改造成公園、綠地、停車場和運動場地,因地制宜解決民生難題,打造宜居小鎮。  經過半年推進,蕭江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全力提速,一批項目順利收官,一批項目強勢推進,「喜訊」不斷傳來。據悉,蕭江目前已完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0個,累計投資1.2767億元。
  • 海峽城市建設論壇昨開幕 專家聚廈分享城市慢行經驗
    她介紹說,近年來,廈門高度重視慢行系統建設,每年都投入較多資金和資源開展這方面的工作。2013年,廈門全面推開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同步完善自行車道路系統,同時藉助道路改造、軌道建設、新城建設、海綿城市建設、重大會議服務保障等契機,不斷改善步行和騎行環境。為使自行車出行更加方便、安全、快速、舒適,吸引更多人參與騎行,廈門還規劃了自行車專用道系統。2017年年初,廈門建成了中國首條空中自行車專用道。
  • 同安區融入灣區發展 建設現代璀璨新城
    如今,站在「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面前,同安區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積極融入到廈門「山海一體、江海連城」的大海灣城市戰略發展當中,一路往南、向海,不負韶華,只爭朝夕,以蓬勃向上的昂揚姿態,努力把同安建設成為一個經濟繁榮、和諧宜居、生態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鮮明的現代化璀璨新城。
  • 臺江描繪宜居福地新圖景
    外在顏值提升,內在「裡子」夯實,這正是臺江以「繡花」的功夫管理城市的生動寫照。近年來,臺江大力開展城區綜合整治提升工作,注重精細化、科學化、智能化管理,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省會城市核心區。如今的臺江,不僅有大自然饋贈的碧波藍天,更有生態宜居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的城市管理和建設水平,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
  • 宜居水岸 「新品」即將上線!成都武侯:著力提升濱水區域城市品質
    坐落於清水河萬壽橋段的宜居水岸「時光水廊」,正逐漸成型。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宜居水岸」二期清水河萬壽橋段起於清水河東坡路橋止於五大花園,全長約2.1km,面積約37200㎡,項目緊鄰清水河公園、清江雅舍和清荷苑小區。
  • 廣州將開展舊城區慢行系統調查,發現問題進行優化提升
    近日,廣州市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現狀梳理及優化建議項目開始招標,廣州將全面開展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調查,發現自行車道、人行道設置存在的問題,進而優化提升慢行系統。 然而,由於在機動化進程中部分慢行設施被壓縮、被剷除等歷史原因,廣州市舊城區主次幹路慢行系統不暢、慢行空間不足等問題日益凸顯。招標公告中要求,通過對舊城區主次幹路進行詳細的現狀調查,系統地梳理廣州市舊城區的慢行系統現狀情況,在深入評估分析的基礎上,總結提煉現狀舊城區慢行系統存在的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提出慢行系統的優化建議,進而優化慢行系統,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 東城區將打造18公裡王府井區域慢行系統示範區
    本報訊(記者 蔣若靜)近年來,通過各方面的穩步提升,東城區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和獲得感正與日俱增,其中,交通環境的改善是東城區城市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今年東城區將持續打通胡同交通「任督二脈」。近日,東四首個不停車街區亮相,胡同裡不停車,還原靜、美的老胡同體驗。
  • 2018年慢行系統改造工程(監理)
    北京中外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北京市西城區園林市政管理中心的委託,就2018年慢行系統改造工程(監理)項目(項目編號:採計X[20180412]-2480號)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採計X[20180412]-
  • 鄭州市黃河灘地公園「八縱三橫」慢行系統月底建成
    據了解,為主動融入黃河發展國家重大戰略,高標準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建設。惠濟區緊緊圍繞轄區「北靜」的城市功能布局,本著為群眾休閒旅遊提供更多新的選擇目的地,積極推進黃河灘地公園慢行系統建設。
  • 同安區將在多領域推出一批項目 加快公共服務大覆蓋
    「愛心屋實現了我們在『家門口』就業的願望,讓我們能通過勞動實現增收。」小劉說。小小載體,也引領了社會助殘新風尚。愛心屋建成後,不少市民積極響應「愛心廈門」倡議,主動前往消費;同安區正式印發《同安區「愛心屋」運營管理暫行辦法》《同安區「愛心屋」營業員管理制度》的通知,實現了愛心屋建管並舉,並以此促進更多殘疾人就業增收,助力同安愛心事業深化發展。  像愛心屋這樣的精品載體還有很多。
  • 提升城市品質兌現惠民承諾 2019年至今永川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3日17時20分訊(記者 嶽芷亦 實習生 李永歡)近年來,作為改善民生、拉動投資、推進城市品質提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工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在重慶市永川區如火如荼地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