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通訊員 餘雪燕)在加快實施「跨島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民生既是重點,也是熱點。隨著同安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提速,基礎設施、公共配套的提升改善顯得愈發重要——這不僅關係著同安區人居環境的改善、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的增強、城市運行效率的提高,也為招大引強、助推富美同安高質量趕超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同安區《愛心廈門公共服務大覆蓋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指出,同安區將圍繞愛心廈門、教育、醫療衛生、養老服務、文體設施等領域推出一批項目,在不斷提升城市品位的同時,增進民生福祉,讓越來越多市民共享城市發展的幸福成果。
愛心廈門
打造一批「愛心載體」 策劃愛心「四季行動」
上月底,同安區第二批愛心屋揭牌投用,標誌著同安區在全市率先實現愛心屋城鄉全覆蓋。
愛心屋建設,給殘疾人帶來了福音。汀溪鎮愛心小屋營業員小劉每天都會早早到店,整理商品、熱情待客。「愛心屋實現了我們在『家門口』就業的願望,讓我們能通過勞動實現增收。」小劉說。小小載體,也引領了社會助殘新風尚。愛心屋建成後,不少市民積極響應「愛心廈門」倡議,主動前往消費;同安區正式印發《同安區「愛心屋」運營管理暫行辦法》《同安區「愛心屋」營業員管理制度》的通知,實現了愛心屋建管並舉,並以此促進更多殘疾人就業增收,助力同安愛心事業深化發展。
像愛心屋這樣的精品載體還有很多。同安區還打造一批「愛心驛站」,建設了「愛心公園」「愛心廣場」等愛心載體,並建立市民參與、社會共建的運行機制,進一步盤活愛心資源,讓愛心廈門建設氛圍有形有神,點面結合,最終形成愛心覆蓋廣、服務廣、受益廣的格局。
此外,同安區愛心辦還策劃了「愛心四季」主題活動——通過開展「春風行動」「涼夏行動」「金秋行動」「暖冬行動」,打造「百孝圓夢」「父母學堂」「流動家長會」「高山上的閱讀」 「銀城銀髮」等9大主題活動,營造同安處處有愛心的良好氛圍,讓關愛不斷檔。
教育
加快教育項目建設 努力實現「學位等小孩」
安裝水電,鋪設瓷磚……最近,後宅中學、梧侶二小的項目工地上,施工人員正在加緊室內外裝修,為今年9月投用做準備。
據悉,這兩所學校都地處同安工業集中區。其中,後宅中學項目規劃建設36個班,提供1800個學位;梧侶二小的辦學規模為36個班,建成後,可新增小學學位1620個。
近年來,同安工業集中區不斷完善,隨著產業人才的急劇增加,學位缺口也不斷加大。學校項目的建成,不僅將消除產業員工的後顧之憂,也將對工業集中區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教育,是興邦之本,是民之所盼。一直以來,同安區高度重視教育事業發展,不斷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方案》中明確,同安區將繼續加快教育布局規劃,加快項目建設。
目前,第一批包含45個學校的建設項目已推出,總投入超過40億元,預計新增學位4.62萬個。到2022年,鳳崗小學、四口圳學校、文筆塔學校、卿樸中小學等多個項目將竣工投用,努力實現該區「學位等小孩」的目標;同時,轄區內學校的辦學條件也將進一步改善。
醫療養老
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推進養老服務全覆蓋
聽聞鎮級照料中心即將在不久後建成投用,洪塘、新民鎮的老人們很是高興。
未來,鎮街轄區內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能在照料中心內享受照料護理、保健康復、精神慰藉等服務;其他老人則能夠得到文化娛樂、助餐、醫療保健等養老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洪塘、新民兩所照料中心啟用後,同安區也將實現照料中心的鎮街全覆蓋。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同安區民政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同安區19個農村幸福院也在加緊建設中,到時候,老人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互助式養老服務,老人們有了自己的文化娛樂和休憩的場所。
此外,同安區也將加快建立與轄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一方面,加快推動環東海域醫院建設,擴大醫療衛生資源供給;另一方面,加力推動中醫醫院病區、第三醫院手術室、祥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改造。同安區還將從龍頭提升、中醫固本、公共衛生促進和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入手,助力「健康同安」建設邁上更高層次的階梯,讓居民享受更為優質的醫療資源。
公園綠道
見縫插綠建公園 計劃打造通山連海步道
棕色涼亭,綠植拱門,還有種下不久的櫻花樹、三角梅——今年2月,西溪公園建成投用後,成了居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這裡原本是荒地,改造後,有花有草,清新自然!」居民陳麗嘉說。
隨著「島外大發展」工作的深入,同安區也在不斷地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人居環境,打造既有顏值又集文化休閒活動為一體的鄰家公園就是重要工作之一。目前,同安區共開展鄰家公園項目25個,已建成大同街道鳳山古榕樹下、五顯鎮三秀山等16個;大同街道西池社區、西柯鎮潘塗社區等2個項目正加速施工;大同街道東宅行軍橋、新民鎮西山村等7個項目正加快推進。
如果說,鄰家公園是地圖上一抹抹翠綠的點綴,那麼,同安綠道就是串聯起這抹綠色的靚麗風景線。據了解,同安區計劃打造67.4公裡通山連海步道,連通同安北部山區與南部同安灣沿線。目前,已建成老城區慢行系統約25.49公裡(不含新城),今年新生成綠道建設項目15.57公裡,其餘的26.34公裡步道建設計劃於2025年前完成。如今,串聯起公園、水系和風景名勝區的綠道正成為同安居民欣賞景色、健步生活的首選,也成為旅遊資源整合、激發轄區活力的有效平臺。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