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希將軍:蔡連任,海峽兩岸能「脫鉤」嗎?

2021-02-20 華山穹劍

——《環球時報》專訪國務院臺辦原副主任王在希將軍

環球時報:您曾表示,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會緊張,但有可能加速統一的進程。現在蔡已連任,民進黨接下來的4年任期內,您認為兩岸關係可能的發展路徑會怎麼樣?

王在希:我還是原來的觀點,不要太在乎臺灣選舉誰輸誰贏。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固然會緊張一點,但可能會加速祖國統一的進程。國民黨如果執政,兩岸關係會緩和,但統一的時間可能會拖得更長。民進黨蔡英文高票連任,未來四年兩岸關係會完全陷入僵局,兩岸關係已經不可能改善,基本上會處於一個冷對抗的局面。因為蔡英文代表民進黨,她要按照民進黨的綱領和路線執政,民進黨的黨綱就是搞「臺獨」。在蔡英文第一個任期內,她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承認「一個中國」,連任以後,我認為她更加不會改變這一立場。但我覺得兩岸關係也不會發展到攤牌的局面。走向統一是一個過程,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在大陸。因為海峽兩岸的關係和南北朝鮮、東西德國及南北越南是不同的。這些國家基本上是一分為二,他們的土地面積、人口和綜合實力比較接近,而臺灣和大陸不在一個等量上。中國大陸近14億人口,而臺灣只有2300萬。大陸有960萬平方公裡,而臺灣只有35,000平方公裡。現在臺灣GDP總量只有大陸的二十分之一都不到,更不用說它的軍事實力、科技等方面的差距。蔡英文不會改變「臺獨」旗幟,連任後,我判斷她會繼續推動「去中國化」,把「中華民國臺灣化」,一步一步地往「臺獨」方向挪動。但是她不敢走得太快,也不敢太明目張胆。因為我們有《反分裂國家法》,有三條底線在那裡。蔡英文很清楚,她在勝選感言和記者會上特別強調兩點,一是要「守護主權、守護民主」,這是說給臺灣老百姓聽的;二是強調不挑釁、不冒進,繼續履行承諾,維持兩岸關係穩定,維持現狀。她的美夢就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前提下一步一步推動「臺獨」,搞急了會重蹈當年陳水扁的覆轍。所以她連任後兩岸關係不可能改善,但也不敢走得太遠。環球時報: 中美關係有「脫鉤」這一說,但現在 「脫鉤」這個提法也開始被一些人用來預測兩岸關係,您認為兩岸有脫鉤的可能性嗎?

王在希:兩岸關係跟中美關係是不同性質的問題。兩岸儘管70年沒有統一,但是臺灣作為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地位沒有改變,兩岸關係不可能「脫鉤」。

不管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他們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兩岸關係,不管喜歡大陸也好,不喜歡大陸也好,兩岸關係這種政治、歷史、文化、社會的深度連結是千絲萬縷,割不斷的。

從經濟貿易層面來看,臺灣完全離開大陸也很難發展。

蔡英文也清楚,完全把臺灣從中國的版圖中分割出去,這是不可能的。既然知道不可能,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鼓譟「臺獨」?我認為這些人是打「臺獨」的旗幟騙取選票。這次選舉中,民進黨選舉策略非常清晰,就是把大陸、共產黨妖魔化,說兩岸統一了臺灣就「沒有民主,沒有自由」,臺灣的年輕人就害怕了。不巧去年香港出現了這場風波,臺灣新聞媒體每天都在播報香港學生遊行的鏡頭。不可否認,現在的臺灣的年輕人對於大中國的意識越來越淡薄了,而這個問題也不能怪臺灣年輕人,關鍵是20年來。臺灣的教科書已經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臺獨」的教科書,完全把中國當作外國,甚至於把唐詩、宋詞都列了外國文學、中國歷史被併入東亞史,甚至把孫中山說成是外國人。蔡英文知道現在搞政治臺獨、法理臺獨辦不到,只能先搞文化臺獨。

環球時報:面對這樣的臺灣島內現狀,大陸應該如何應對?

第一,宣傳輿論。除了官方的媒體以外,自媒體,網際網路,我們都可以利用,用事實說明臺灣從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講清楚「臺獨」會產生的後果,統一可以給臺灣同胞帶來的長遠的利益和好處。第二,要繼續交流近距離的接觸,尤其是民間的交流,讓臺灣的年輕人到大陸來求學、就業。臺灣的年輕人到大陸來生活、工作、學習,慢慢他們就不會相信民進黨當局的宣傳。大陸到臺灣自由行暫停了,但旅行社組團去的還是不少的,還是有機會接觸到臺灣同胞。第三,中華文化是聯繫兩岸同胞的重要的紐帶。「臺獨」勢力這幾年拼命搞文化「臺獨」。我們應通過各種途徑去弘揚中華文化,這個對遏制「臺獨」分裂很重要。第四,推動兩岸經濟上的融合,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兩岸就不會分離。第五,對「臺獨」分裂勢力進行必要的軍事威懾。最近幾年,我們經常有航母、戰機繞臺飛行,我想它是有用的,可以警告,震懾「臺獨」分裂勢力不要走得太遠。

環球時報:大陸網際網路上主張武力統一臺灣的聲音近來在升高。在當前形勢下您如何分析武統這個選項?

王在希:當年鄧小平提出和平統一的時候,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我們希望通過國共談判,實現兩岸和平的統一;同時我們絕不能承諾放棄使用武力。後來小平同志這句話被概括成「和平統一」四個字, 「不放棄武力」提少了。其實和平統一是我們努力爭取的一個目標,它是兩岸統一的一個選項,但不是唯一的選項。和平統一需要雙方配合,需要共同基礎。現在民進黨連「一個中國」都不承認,它怎麼可能跟你來和談統一?現在臺灣島內局勢發展趨向令人憂慮,「臺獨」分裂勢力已經在臺灣坐大,已經由原來的在野變成執政,由過去的地下變成公開。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堅持和平統一方針的同時,也要做好迫不得已用非和平的方式去解決臺灣問題的準備。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就是出於這種考慮。我看到最近《環球時報》胡社長關於武統問題的一篇文章,把這個問題辯證地做了論述,就是希望和平統一,同時必須做好兩手準備。「武統」的聲音也是大陸民情民意一種反應,說明大陸不少同胞對民進黨倒行逆施推動「臺獨」的擔心和憂慮。 

環球時報:有學者分析稱,正因為蔡英文已經連任,接下來她沒有必要繼續打臺灣「主權」牌,以求延長政治生涯,而會更多考慮經濟民生問題?她的第二任期有沒有可能成為和大陸關係的轉折點?

王在希:我認為不現實。蔡英文過去不承認九二共識,連任後更不會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不復存在。她所謂的「抗中保臺,護主權、護民主」,這是她騙取選票、繼續執政的一個重要手段,她不會輕易放棄。另外也要看到蔡英文搞臺獨不是個人行為,民進黨內部儘管有很多派系,但是在堅持「臺獨」立場這一點上,他們是一致的。

環球時報:從這次的選舉結果看,韓國瑜沒有複製2018年九合一選舉的勝利。國民黨在島內民意基礎還有多少?國民黨在下次大選還有多少勝選可能性?

王在希:從這次選舉來看,國民黨的基本盤還在。國民黨和民進黨的政黨得票率只差0.6個百分點。民進黨是33.9%,國民黨是33.2%。那麼韓國瑜的選票為什麼會差距這麼大?我認為兩個原因,一是廣大中間選民把票投給蔡英文,二是民眾黨、時代力量等小黨沒有提名候選人,這些小黨選民大部分也把票投給蔡英文。國民黨如果只能守住基本盤,而不能爭取廣大的中間選民尤其是年輕人的支持,那麼未來要重返執政就非常困難。國民黨承認九二共識,堅持反對「臺獨」,這一點難能可貴。但從這次選舉當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很嚴重。第一,始終團結不起來。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過程中,國民黨直到最後今年1月9號的造勢晚會,才象徵性地實現了整合。在長達將近一年的選舉過程中,把大量的精力去做內部整合、團結的工作,怎麼打仗?第二,國民黨已經完全老化,無論是高層領導集團,還是黨員隊伍、支持選民都老化。國民黨失去年輕人,是個致命傷。一個黨沒有年輕人加入,沒有新鮮血液,還有什麼生命力?第三,國民黨已經失去方向。國民黨本來在兩岸關係上是有優勢的,但在整個選舉過程中,沒有新的論述,,除了重複「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其他還有什麼話嗎?沒有了。一個沒有理想信仰、沒有目標方向、沒有綱領路線的政黨,自然不會有出路。國民黨作為臺灣社會一支反獨的力量,我相信它還會在一個很長時期存在。但是國民黨要想東山再起,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徹底改革。

環球時報:有部分大陸觀點認為,對臺灣的惠臺政策並沒有達到爭取臺灣民心的目的,您認為,爭取臺灣民心的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幾點以外,未來四年是否還要繼續惠臺政策?

王在希:惠臺政策這個肯定要繼續,也必須要繼續。如果把惠臺政策、爭取臺灣民心的工作,像做生意一樣變成一件功利性的事情,這是一個誤區。爭取民心做群眾工作,我們的思維是不是有需要改進,或者調整的地方。所以爭取臺灣民心的工作,不能因為有難度,就放棄了,就不去做了。現在臺灣的年輕人被民進黨誤導,對大陸存在各種疑慮、誤解和恐懼。要改變這種狀況,不是一天兩天,見一次面就能改變。但是我是堅信,只要我們認真去做,理解並尊重臺灣同胞,真心誠意,持之以恆,總是會有效果的。中央對臺大政方針非常明確,就是解決臺灣問題,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環球時報:美國的幹涉是民進黨勝選的重要因素,在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美國會更加利用臺灣作為牽制中國的棋子。您認為美國會突破「一中」的政策框架嗎?

王在希:美國打臺灣牌,挑戰「一個中國」的底線,我認為川普上臺以後,基本上在慢慢突破。川普勝選後,還沒有就職,竟然荒唐地直接跟蔡英文通電話,祝賀她當選,這是嚴重的政治問題。因為美國和臺灣沒有官方關係,川普竟然直接打電話祝賀蔡英文當選。川普上臺以來,先後在國會通過了三個涉臺重要法律。第一,把《與臺灣關係法》和裡根總統1982年的六點對臺口頭承諾合併成一個法律。《與臺灣關係法》的要害是,美國和臺灣在斷交以後,美國將繼續承擔對臺灣的協防義務,完全是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六點承諾更荒唐了,強調美國售臺武器不需要跟中國政府商量,也沒有終止時間,甚至不承認中國對臺灣的主權。過去這些是口頭承諾,這次川普白紙黑字寫到法律裡面去了。後來美國通過的《臺灣旅行法》。鼓吹美臺雙方官員包括領導人可以互訪。互訪,這還有「一個中國」底線嗎?前不久美國通過《臺灣保證法》,表示美國售臺武器要常態化,宣稱美臺要加強軍事合作。加上川普籤署的《國防授權法》,規定美臺之間將軍、助理國防部長都可以互訪。這四個法律,完全是挑戰一個中國底線,公然幹涉我國內政。儘管中美之間還有三個公報,但美國認為國內法大於國際法。從這個意義上講,你說美國現在有沒有突破「一個中國」框架?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發展強大,遏制中國和平崛起,打臺灣牌是必然的。因為打臺灣牌,美國幾乎不花成本,但對中國造成的幹擾和影響不小。臺灣選舉經常有所謂鐘擺效應。這次選舉蔡英文獲勝,不能理解為民進黨蔡英文得民心。蔡英文上臺三年多,沒有政績可言,社會治理乏善可陳。國民黨敗選主要原因在內部。民進黨它會選舉,但不會執政。用不了幾年,它的問題、短板就會充分暴露出來,2018年九合一選舉就是一個例子。民進黨絕不可能長期執政,也不會一黨獨大,即使國民黨不行,到時柯文哲的民眾黨也會出來競爭,我認為2024柯文哲出來參選勢在必行。

來源:崑崙策網

華山穹劍——時政分析、軍情解讀、國際縱橫、歷史回眸,國人關注的微信大號,每日將提供您喜愛的精品薈萃。

【敬請關注公眾號:華山穹劍】

相關焦點

  •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兩岸關係處於70年來最嚴峻時刻...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範凌志】5日,在以「疫情下世界 危局與變局」為主題的《環球時報》2021年會的「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王在希表示,美國的企圖非常明顯,就是想辦法在臺海誘發戰爭,使兩岸中國人互相殘殺,坐收漁人之利。
  • 專訪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疫情衝擊下,兩岸關係變了多少
    【環球時報記者 謝戎彬 吳薇】進入2020年以來,從蔡英文獲得連任到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從美臺頻繁互動到解放軍艦機多次繞臺,再到疫情下島內一些勢力「以疫謀獨」,兩岸局勢在迅速發生變化。在國際局勢發生深刻變革的大環境下,未來4年,兩岸關係將向何處去?《環球時報》就此專訪了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如圖)。
  • 2017海峽兩岸將軍論壇暨兩岸將軍書畫展廈門開幕
    活動嘉賓合影12月11日,2017第七屆中國海峽兩岸將軍論壇暨第八屆中國海峽兩岸將軍書畫展在廈門開幕。開幕式現場論壇現場本次論壇由中國海峽兩岸將軍書畫展組委會、中華將軍書畫交流協會主辦,以「堅持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論壇現場,兩岸將軍相互切磋、交流,深化兩岸同根同源的共識。
  • 王在希:八二三炮戰,凸顯兩岸歷史連結對臺獨最有力反駁
    (點擊上方【崑崙策研究院】可關注)王在希,我國知名臺灣問題專家,曾任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
  • 臺灣女企業家代表發聲:蔡英文連任後態度強硬,兩岸衝突不可避免
    海峽生活彙編輯:霍特針對蔡英文2020的連任,並對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狀況,中國國民黨黃復興黨部副主委、臺灣女企業家協會創會理事長馬愛珍女士向媒體表示,從蔡英文當選後接受的專訪發言可以看出,未來兩岸衝突已不可避免,臺灣已經走入死胡同。
  • 蔡英文搞兩岸「脫鉤」?專家:根本做不到
    有臺灣媒體稱,該論壇將向大陸發出產業脫鉤的強烈信號。綠下「禁令」阻臺民眾參加海峽論壇據中國臺灣網4日消息,自2009年開辦、至今已舉辦11屆的海峽論壇,外傳今年受疫情影響可能延到9月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臺媒也報導提到,島內傳出今年臺「立法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將率領130多人赴廈門參加9月中旬舉行的海峽論壇。
  • 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正式成立
    東方網記者項穎知12月30日報導:上海海峽兩岸研究會(簡稱「海研會」)今天上午在上海建國賓館舉行成立儀式。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和上海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鄭鋼淼共同為「海研會」揭牌。  據介紹,「海研會」由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和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發起,經上海市民政局批准成立,是以從事兩岸問題研究的個人和單位自願組成的學術性非營利社會團體法人。首任會長由上海市政府參事季平擔任。
  • 海峽兩岸美麗鄉村研究院在北京聯合大學成立
    12月23日,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合會、北京聯合大學和浙江省安吉縣委、縣政府聯合主辦的第三屆海峽兩岸美麗鄉村論壇舉行。同時,海峽兩岸美麗鄉村研究院也落戶北京聯合大學。論壇圍繞「十四五」時期大陸鄉村振興展望、促進兩岸鄉村交流、新時代鄉村振興和旅遊發展、安吉縣美麗鄉村建設經驗探討等議題展開了深入交流。活動現場,還舉行了海峽兩岸美麗鄉村研究院揭牌儀式。該研究院將在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鄉村旅遊、兩岸鄉村交流等方面開展廣泛研究和探索。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被聘為研究院首席專家。
  • 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有多大?兩岸專家激烈討論
    2020年,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兩岸關係面臨複雜嚴峻的挑戰。祖國大陸積極應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向前邁進,2021年的臺海局勢將格外引人關注。12月5日,《環球時報》2021年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其中的兩岸話題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
  • 蔡英文連任後,「試探」動作不斷,專家:未來4年面臨冷對抗局面
    對於蔡英文在連任之後一系列改變兩岸關係的行為,國臺辦的前副主任王在希接受媒體的採訪時分析到。在接下來蔡英文領導的四年時間裡,兩岸會處於冷對抗局面,但是不會出現攤牌。在《環球時報》的採訪中,王在希認為蔡英文連任之後,以蔡英文為核心的民進黨當局將會推行「臺獨」政策。而兩岸之間的關係也會陷入到一種冷對抗的局面,在接下來的四年中兩岸關係已經不可能改善。他認為民進黨領導臺灣地區的話,雖然會導致兩岸的關係變得更加的緊張一點,但是同時也會加快兩岸統一的腳步。
  • 「恐嚇」民眾阻止海峽論壇?蔡英文為「脫鉤」動作不斷!
    作者:淺陌 審稿:萬裡 據媒體報導,近期臺灣地區不斷搞小動作,一直緊跟著美國的步伐,只為了能夠加快與大陸的經貿以及產業的「脫鉤」進度。
  • 11月15日 海峽兩岸中醫藥大會圓滿落幕 臺檢方追查李登輝密帳洗錢案
    兩岸交流 王在希率海協會文化教育交流團抵臺開始參訪行程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王在希今天率領海協會「文化教育交流團王在希一行下午拜會了臺灣海基會,與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等就兩岸文化教育交流事項廣泛交換意見。
  • 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什麼局面?賴嶽謙:蔡英文不會同意「對等」
    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什麼局面?賴嶽謙:蔡英文不會同意"對等"臺灣地區選舉已經落幕,蔡英文連任後兩岸關係會呈現出什麼樣的局面呢,短時間內蔡應該是沒有大動作,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阻撓兩岸交往。蔡英文強調在兩岸關係中她的承諾不會變,很多人都好奇她口中所說的承諾具體是什麼,是維持兩岸目前現狀不會變嗎?蔡強調兩岸之間要"對等",對等在我們聽起來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賴嶽謙表示:蔡英文不會同意"對等"。大陸的門是敞開的,臺灣的資金還有技術都可以進大陸。如果真的要對等的話,那臺灣的門是不是也應該打開呢,這樣才叫對等。
  • 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邱毅:沒有壓力下的和平統一沒有可能
    作者:滕飛審稿:淺夢自蔡英文連任了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兩岸關係就註定要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不過,大陸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推動兩岸的友好溝通,希望能夠在和平穩定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所以2021年的臺海局勢也註定會引發全球關注。據媒體報導,環球時報年會於近日在北京正式舉行,而此次年會主題就是「疫情下,世界的危局與變局」,而這其中所涉及到的兩岸議題就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在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
  • 蔡英文玩弄「主權」牌,將斷送兩岸化解僵局機會?
    更何況只要能繼續主政,民進黨人都能分杯羹,全黨上下當然會力挺蔡連任!別以為民進黨真的是為了「捍衛主權及民主」而戰,他們是為了自己利益而拼。因此,蔡英文寧願承受破壞「中央選務委員會」中立立場的罵名,執意要提名「九合一敗選者」之一的民進黨籍、前雲林縣長李進勇為新任「主委」;接著,又以該黨在「立法院」人數優勢,力推「公投法」修正案闖關,硬生生將原先應與大選共同舉辦的「公投案」脫鉤。
  • 蔡英文就職演講無意改善兩岸關係,「脫鉤」意圖顯現,需警惕其走向...
    然而,不論其如何言說,以及提出多少舉措,其第二任期內的困局早已開啟,兩岸關係將面臨更多考驗。兩岸關係是蔡英文第二任期面臨的最大困局。由於民進黨政府至今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使兩岸缺乏共同政治基礎,致使兩岸關係從其第一任期開始就已持續低迷。兩岸之間的各種經濟、人員交流活動頻受衝擊,溝通聯繫機制停擺,而兩岸民間的對立情緒則有不斷升高之勢。
  • 中新時評:ECFA不能停、兩岸可「脫鉤」?這是南轅北轍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題:ECFA不能停、兩岸可「脫鉤」?這是南轅北轍中新社記者 劉舒凌新冠疫情正改變全球經濟體系面貌,各經濟體都評估其衝擊,籌謀協調應對。當此轉折時期,臺灣內部發出了令人困惑的信號,一面欲使兩岸經貿、社會往來「脫鉤」的措施及言辭紛至沓來,另一面卻疾呼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不能停。典出《戰國策》的成語「南轅北轍」,講述車夫欲駕車向南入楚卻一路奔北的寓言,賢臣季梁以此規勸魏王——行動與目的不可背道而馳。民進黨當局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處理兩岸關係的言行,與此若合符節。
  • 一年前聲勢搖搖欲墜,蔡英文為何還能連任?
    然而縱觀整個選舉過程,蔡英文能夠順利連任其實並不稀奇。首先,以西式民主選舉慣例,執政者一般能連任兩屆。臺灣地區也是如此,自1990年代島內開放領導人直選以來,當選者都是做了兩屆,即便是聲名狼藉的陳水扁,選民也讓他做了8年;2012年「大選」,蔡英文來勢洶洶,外界一度看衰的馬英九,最後也順利連任。按照「慣性」,蔡英文再次當選也就不足為奇。此外,大權在握的蔡英文有其「執政」優勢。
  • 國臺辦原副主任: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越來越小
    對此,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坦言,當下兩岸和平統一可能性越來越小。王在希表示,美國的企圖非常明顯,就是想辦法在臺海誘發戰爭,使兩岸中國人互相殘殺,坐收漁人之利。民進黨甘心充當美國的棋子,兩岸關係處於70年來最為嚴峻的時刻。「我認為美臺勾結、互相利用,是導致目前臺海局勢緊張的主要原因。」
  • 王在希:兩岸一中原則下什麼都可談包括飛彈問題
    中新網5月3日電 中臺辦副主任王在希在今日(3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只要是兩岸能夠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坐下來談,什麼問題都可以談,包括飛彈的問題。  有外國記者在記者會上提問:陳水扁說希望胡錦濤訪問臺灣,您對此有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