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美食、愛分享的阿苷!每天都會定時更新美食,喜歡美食的朋友不妨也跟著做一做。請關注我!這樣就能輕鬆找到我!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種非常有意思,據說是原產於我國的青菜。一開始的栽種地區也僅限於川渝一帶,可謂是當地的特產青菜。後來,才逐漸發展到貴州、雲南等周邊以及長江中下遊地區。
兒菜,學名應該叫「孢子芥」。不過當地人,更熱衷於稱它為「兒菜」,這跟它的外形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大家見過整棵的「孢子芥」, 必定會恍然大悟。
我們平時在市場見到的兒菜,其實應該只算是葉芽部分。真正完整的兒菜,就是粗大的莖幹上,一個個芽包層層環繞,感覺就像很多孩子把當娘的圍在中間一樣,所以「兒菜」這個名稱,是非常形象的。
兒菜的營養價值較高,因為含水量豐富,所以吃起來清脆爽口,還伴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即使有點微微的苦味,但是卻意外的順口,真的是好吃得停不下來!
【熗炒兒菜】
所需材料:兒菜,幹辣椒,大蒜,花椒,食用油,食鹽,雞精
製作方法如下:
1.首先準備一些大小適中的兒菜芽苞,適量的幹辣椒以及幾瓣大蒜。
2.用刀削掉兒菜芽苞前端的綠色部分,這樣能去除一些苦味。再用水洗乾淨,切成薄片;幹辣椒切成小段,大蒜切成片,以及1小把花椒粒。
3.準備一隻炒鍋,先把鍋燒熱,然後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油溫升高以後,倒入幹辣椒、大蒜以及花椒,快速煸炒出香味,直至辣椒變黑為止。
4.把兒菜倒入鍋中,快速翻炒均勻。
5.再往鍋中加入一點清水,最後蓋上蓋子燜煮3分鐘左右。(兒菜煮得越軟,苦味越淡,反之就越苦,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6.起鍋之前,再往鍋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和雞精調味,翻拌均勻即可。
7.最後把炒好的兒菜,盛出裝盤。
一道又香又有味道的熗炒兒菜,做好了!只要習慣了這點苦味,這道菜就是一道一流的下飯好菜!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您還喜歡嗎?喜歡就點個讚。請關注我!我會給大家帶來更多的美食分享,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可以看看我的文章,也許就會有靈感。分享美食是一種美德,如果您有什麼好的食譜,也歡迎大家能夠給我留言,我們一起共同探討,一起開啟美食之旅。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