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教」關鍵在於預防為教不專、為教難嚴

2020-12-22 育鄰人

「易子而教」是社會分工進化的必然,其關鍵在於預防為教不專、為教難嚴。

易子而教,意思就是交換孩子進行教育。

原文: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之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譯文:公孫丑說:「君子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呢?」孟子說:「因為情理上行不通。(父親)教育(兒子)必然要用正確的道理;用正確的道理行不通,接著便會動怒。一動怒,就反而傷了感情了。(兒子會說:)『你用正確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確。』這樣,父子之間就傷了感情。父子之間傷了感情,就壞事了。古時候相互交換兒子進行教育,父子之間不求全責備。相互求全責備,會使父子關係疏遠,父子疏遠,那就沒有比這更不幸的了。

古人就已經明白親子之間由於血緣等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很難做到公正、客觀。《論語·子路》: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譯文:葉公對孔子說:「我的家鄉有一個直率坦白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便告發父親。」孔子說:「我的家鄉直率坦白的人與你所說的不同:父親為兒子隱瞞,兒子為父親隱瞞。直率坦白就在這裡面了。」親子之間由於屬於利益關聯關係,在許多事務上難免互相「包庇」,在教學活動中難以高標準嚴格要求孩子、難以做到為教連續一致性。

課堂讓教學更專注、專業

「易子而教」有助於信息互通

常言道:「三人行必有吾師」,生活中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教養和專長的領域,特別是在社會教育未能普及的古代,「易子而教」對於孩子連結多種生活技能是非常有幫助的。今天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就是充分借鑑和發揮了「易子而教」強大的信息互通交流功能,讓專業的人在專業的領域做專業的事情、讓老師能夠專注於教導孩子們學習成長,而社會中絕大部分人則能夠安心的參加社會經濟建設。

家庭教育植根於生活

「易子而教」有助於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俗話說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社會之中的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特的生活技能,比如有擅長寫作的作家、有擅長表揚的藝術家、有擅長研究的科學家.....更有專注且擅長於教學的教育家。「易子而教」就能更好的發揮出教育家在教導孩子學習成長方面的優勢,讓孩子們能夠更好的學習成長、成才、成人。

「易子而教」是社會生產分工協作的必然選擇

社會生產分工協作最重要的標誌就是各行各業分工越來越細化,從大領域分工形成了農業、工業、服務業三大領域,而細小分工從狩獵、採摘——>360行——>一顆螺絲釘的製作都分為若干專門工序。社會分工進化的標準就是每個人所負擔的協作邊際越來越小,「易子而教」就是教育進化的必然,而今教育系統又被進一步細化為孕前教育、孕期教育、啟蒙教育、學前教育、小學、中學、大學等若干分支,分支之後還有分科,比如語言、數學、物理、化學、地理、自然科學......

家庭親密

「易子而教」預防為教不嚴

有人說:「為將者就應該與士兵保持距離」,而家庭之中家長和孩子朝夕相處,彼此之間的一舉一動都被對方「一覽無餘」,而且孩子還時常在家中「撒嬌」、家長也時常有許多「難言之隱」會被孩子發掘。因此,家長在日常管束孩子的過程中也時常容易被孩子反駁「你自己......」是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長處、優點;同樣也有劣勢和不足,而這一切在家中就幾乎沒有秘密。

常言道:「老虎也會有打盹兒的時候」,生活中,家長難免有許多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都做不到,更談不上為孩子做行為榜樣,這就為「為教不嚴」埋下了隱患。「易子而教」讓老師能夠將自身最完美的形象展現給孩子們,讓他們全身心的模仿老師最好的生活方式,老師因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對孩子們展示的都是積極的那一面也就自然能夠按照更高標準要求孩子們的學習上進,而不用擔心因為孩子反駁「你自己.....」造成客觀事實上的「為教不嚴」。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裡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一套以鄰裡互助方式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裡教育服務生態圈。

相關焦點

  • 學校教育承擔了文化傳承和家庭「易子而教」的雙重職責
    家庭教育是指成年家長對未成年子女進行的成長教導活動,其根本目標在於引導孩子獲得生活自理能力,為孩子適應社會生活打基礎。>易子而教,就是交換或者將孩子送給專業人員進行成長教育,是社會進化分工之後克服自家人為教不專、為教難嚴的必然選擇。
  • 無論家長多優秀,也難教好自己家的孩子,必須易子而教
    前段時間,看見採訪一個郭德綱的節目,談到易子而教的問題。我們都知道,郭德綱的徒弟不是自己的兒子郭麒麟,而是于謙的兒子於思洋。于謙的徒弟則也不是兒子於思洋,而是郭德綱的兒子郭麒麟。相聲界為什麼要「易子而教」呢?郭德綱給出的答案是:自己下不去手!老郭這樣回答易子而教的問題,確實如此。
  • 「易子而教」的當代境遇:必要性和可行性博弈
    在拯救瀕臨危機的家庭教育的諸 多嘗試中,挖掘並利用我國源遠流長的傳統家教資源,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易子而教」的古訓無疑為家庭教育難題的破解提供了歷史借鑑。關於「易子而教」,《孟子註疏》中的解釋為「如己之子與他人教,他人之子與己而教之」,也就是不同家庭間交換孩子而進行教育。
  • 「責善則離」抑或「易子而教」?
    「責善則離」抑或「易子而教」?《孟子》文本字面之外,應當包含有「遺意」及「言外之意」:孟子不但強調父子之「教」,更強調「涵育浸灌」之「養」。這是孟子「經權」思想在思考父子相處過程中的體現——對於父子關係相處之難,直到今天很多人都有切身的體會,如果我們都能多一些對「經權」之間輕重的把握,必有助於改善自己身處類似倫理情境中的行為方式。
  • 為什麼要易子而教?
    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譯文:公孫丑說:「君子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為什麼呢?」孟子說:「就形勢看,是做不到的。
  • 教育|「易子而教」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做,連專家都沒搞明白!
    其實,我們的古人早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提出了「易子而教」的智慧,這裡我呢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幫助到家長和朋友們!所謂「易子而教」,是教育思想家孟子首先提出來的。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換著教孩子。正如相聲界的郭德綱徒弟不是自己的兒子郭麒麟,而是于謙的兒子於思洋。
  • 「易子而教」是社會對孩子最效率的成長輔助
    」是社會分工協作進化的必然選擇「易子而教」成語典故原文公孫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於正也。』則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則惡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孟子曰:「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之也。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
  • 擇鄰而居 易子而教
    瀋陽有一群勇於嘗試的家長,他們「擇鄰而居」「易子而教」,探索出一條家庭教育互助小組之路。在遼寧家庭教育公益基金的支持下,如「河畔新城社區家庭教育互助服務隊」形式的互助小組,在瀋陽幾個區自發成立了。  「擇鄰」  放棄熱點學區房  「易子而教」源於《孟子(離婁)》。
  • 教師子女為何也會選擇「易子而教」
    自己的孩子一般自己不好管理,特別是教師幾乎把所有的耐心給了自己的學生,到自己的孩子時,已經很不耐煩了,再加上親人之間毫不忌諱的關係,會發脾氣甚至鬧矛盾古代就有「易子而教」的說法。易子而教的教育思想就是:將自家的孩子送給別人來教。 易子而教自古以來無人反對,無論皇親國戚,達官貴人,貧民百姓都是請老師教育自己的後代,即使科技如何發達,也無人可以改變這一傳統教學形式。
  • 從北大學霸弒母案中再次反思古人所言「易子而教」的道理!
    」的理論,那麼是誰提出的「易子而教」,「易子而教」在今天還有現實意義嗎?「易子而教」是何人所提?基於何種前提?值得一提的是,「易子而教」的提出者,正式曾經有著「孟母三遷」典故的孟子提出來的,在與公孫丑的問答中,孟子說「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
  • 傳統教育的智慧:易子而教
    針對這個問題,其實古人早就有了應對的方法,那就是「易子而教」。《孟子·離婁章句》: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責善則離,離則不祥莫大焉。古時候的人互相易子而教,父子之間不求全責備,否則就會導致親情淡泊,日益疏離,這是更大的不幸了。
  • 教師子女為什麼也要「易子而教」的原因
    自己的孩子一般自己不好管理,特別是教師幾乎把所有的耐心給了自己的學生,到自己的孩子時,已經很不耐煩了,再加上親人之間毫不忌諱的關係,會發脾氣甚至鬧矛盾古代就有「易子而教」的說法。易子而教的教育思想就是:將自家的孩子送給別人來教。
  • 預防中暑的關鍵在於補充水分
    預防中暑的關鍵在於補充水分 2020-07-03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鍵在於炒醬,大廚手把手教你,不好吃都難!
    對於炸醬麵,小編我吃得多,因為我媽是北方人,所以我小時候住過一段外婆家,像麵食類的東西可沒少吃,不然我如今就不會這麼高大壯了,當然,我也不是只會吃,我還學會了外婆最拿手的炸醬麵,話不多說,以下直接教你們吧,炸醬麵怎麼做好吃?關鍵在於炒醬,大廚手把手教你,不好吃都難!
  • 我國嚴進嚴出的4所大學,3所為985,1所為非211,勸退率高十分難考
    ,這4所大學當中,3所為重點985高校,一所為雙非一本大學,考上光宗耀祖但很難畢業,不知道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 同時中科大實行了十分嚴格的畢業制度,對大學四年的學習進行量化考核,沒有達標的學生會進行勸退,也正是有了這樣的政策,使得中科大的畢業生素質過硬,為學校贏得了口碑,同時讓學生在社會中十分吃香。
  • 我國這5所大學退學率太高,考上了也很難畢業,說嚴進嚴出不為過
    我國這5所大學退學率太高,考上了也很難畢業,說嚴進嚴出不為過相比較國內外來說,國內的大學要求明顯更嚴格,尤其是那些相對比較好的高校更是這樣,就算你考上了也不一定能能夠畢業,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五所最難畢業的大學吧!
  • 【教師觀點】另一個層面的易子而教
    另一個層面的易子而教  ■北京上地實驗小學 張亞華    每當別人羨慕地說:「當老師多好呀,您的孩子一定教育得特好」時,我都會苦笑地回答:「哪裡哪裡,我也很困惑。」這樣的回答在外人看是謙虛,其實真是發自肺腑呀!
  • 關鍵在於臊子,教你在家就能製作美味的炸醬麵
    炸醬麵的做法非常簡單,相信很多人在家都只做過炸醬麵,毋庸置疑,炸醬麵的關鍵在於臊子,臊子做好吃了,整碗面的口感都是非常的美味,但是做臊子也是非常有技巧的,接下來我就把自己製作炸醬麵的做法分享給大家,我自己做的炸醬麵,老公一次能連吃三碗都誇好吃,分享給大家,炸醬麵為什麼好吃?
  • 德雲社收徒為什麼要「易子而教」?自己的兒子真的「下不去手」嗎
    經常有記者問郭德綱和于謙,為什麼收徒要「易子而教」?郭德綱說:「怕下不去手啊。」于謙笑說:「會有矛盾衝突,他要是跑了呢?」有記者問于謙:「現在的教徒弟和做老師,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樣了?」于謙想了想,還是說:「大致一樣。」「不過,大家都是成年人,他都是自願來學習的,反而沒有師生關係的矛盾點。」
  • 西紅柿打滷面,好吃的關鍵就在於打滷,教你正確做法,太香了
    西紅柿打滷面,好吃的關鍵就在於打滷,教你正確做法,太香了大家都知道,北方人愛吃麵食,打滷面則是北方地區比較常見的一種麵食,相比於刀削麵、剪刀面這些做法繁瑣的麵食來說,打滷面在家庭餐桌上更為常見。湯汁濃鬱、色澤鮮豔是西紅柿打滷面最突出的特點,打滷面好吃的關鍵在於滷,想要做出一鍋湯汁濃鬱、色香味美的西紅柿雞蛋滷,關鍵就在於打滷的幾個技巧。話不多說,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分享具體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