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記載了上古的歷史資料,涉及周公攝政、成王即位、穆王改制等重要的歷史事件、古代典制,還有上溯大禹治水、分述九州的古代地理,所以《尚書》成為了解上古歷史的必讀經典。
1. 惟治亂在庶官,官不及私暱,惟其能。
出自《尚書·商書·說命中》。天下是長治久安,還是混亂,取決於官吏的作用。在選用官員時,不能提拔那些和自己關係親暱的人,要任人唯賢。
2. 旁求俊彥,啟迪後人。
出自《尚書·商書·太甲上》。旁:廣泛地。俊彥:賢能之輩。廣泛地訪求賢能之人,並以此教育後人。
3. 無偏無黨,王道蕩蕩。
出自《尚書·周書·洪範》。黨:朋友。君主沒有偏袒、私念,王道就是通暢的。說明為人君者、從政者不能心存私念,要公平對待一切。
4. 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
出自《尚書·周書·周官》。制治:制定各種法令進行治理。在國家沒有產生動亂之前,就訂立各種法令制度進行治理;在國家沒有產生危機的時候,便採取保衛措施。
5.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出自《尚書·周書·康誥》。對上層人物的怨恨不在大,也不在小。比喻當官的人只要盡職盡責,即使有民怨,也無關大小。
6. 德惟善政,政在養民。
出自《尚書·虞書·大禹謨》。美好的德行在於能夠很好的處理政事,政治的目的在於能夠養育萬民。
7.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
出自《尚書·商書·伊訓》。對別人不求全責備,檢點自己要惟恐不及。
8. 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
出自《尚書·商書·仲虺之誥》。德行天天進步,就會萬國歸順。心志驕傲自滿,就會親戚叛離。
9.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出自《尚書·商書·仲虺之誥》。愛好請教就會使學識豐富,剛愎自用只會使學識短淺。
10. 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己若者亡。
出自《尚書·商書·仲虺之誥》。能夠自覺找老師學習的人可以成事,叫嚷著別人都不如自己的人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