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世界矚目 廣西篆刻藝術館圓滿落成[組圖]

2020-12-17 中國網

 

    2013年1月,廣西(中國)首屆篆刻藝術展將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精神滲透於場館設計理念之中。此為《道德經》展廳。

 

    2013年1月18日,為慶祝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圓滿落成,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主辦,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廣西城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廣西(中國)首屆篆刻藝術展在南寧隆重舉行。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對中國篆刻藝術館的落成給予高度的評價和重視。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以及區發改委、財政廳、文化廳、教育廳等領導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高熊主持。    

 

    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是文化部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發展合作戰略協議項目具體落實的成果,也是全國首家以「篆刻藝術館」命名的展示平臺。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王文章院長的指導和關懷下,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圓滿落成,填補了中國篆刻藝術作為藝術館方式進行展示、交流傳播的空白。同時,這也是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為篆刻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做出的又一項重大貢獻。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常務副院長、著名篆刻藝術家駱芃芃出任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館長。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由駱芃芃館長親自擔任總策劃和總設計。駱芃芃將中國傳統文化的「中庸」精神滲透於場館設計理念之中:「五」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穩定、最適中、最包容的數字,以「五」的數字始終貫穿場館內外:五角形的天井,五角形的內牆,五角形的展櫃……整個場館設計得小巧玲瓏又特色鮮明,預示著中國篆刻藝術將在這裡得以穩健發展。

    在廣西(中國)首屆篆刻藝術展上,有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全國各地最傑出的老中青篆刻家代表、廣西地區的篆刻家以及部分受邀書法家的79件篆刻作品、13件書法作品展出。79件篆刻作品中,其中30件是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集體刻制的老子《道德經》警句印章,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還為這個主題展創作了開篇之作「道德經」。這批印章曾參加過「金石永壽——中國第一屆壽山石篆刻藝術展」、曾參加過2008年在奧運會期間舉辦的作為國家重點奧運外宣活動的「金石永壽——中國壽山石篆刻藝術展」、還曾東渡日本參加了中日篆刻藝術展;其中的24件詩詞雋語篆刻作品曾參加過「江山多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篆刻藝術精品展中日篆刻藝術展」、還曾參加過2010年在上海世博會舉辦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中國篆刻藝術精品展」,這些作品在每次展覽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反響,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最珍貴的藏品之一。展覽將持續到2013年3月18日。

    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篆刻藝術院以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戰略眼光,以篆刻藝術為展示平臺,積極推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承傳與發展,一直以來,在篆刻藝術獨立學科的建設、篆刻藝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引領全國篆刻藝術的審美取向等方面,做了許多重要的工作。

    2007年,中國篆刻藝術院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設立了有史以來第一個篆刻藝術碩士點,並在全國範圍內招收了第一批篆刻藝術碩士研究生,同年開辦了全國第一個中國篆刻藝術研究生課程班,至今已有五屆、十多名中國篆刻藝術研究生畢業,中國篆刻藝術在創作、理論、教學獨立學科體系建設方面日臻完善。 

相關焦點

  • 創意十二月 · 深圳書畫篆刻作品展在深圳子非魚藝術館開幕
    12月18日下午,由「創意十二月」組委會、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深圳市青年書法家協會指導,深圳市書法院、深圳市篆刻研究會支持,子非魚藝術館主辦的「創意12月—深圳書畫篆刻作品展」在深圳子非魚藝術館開幕,展覽將展至12月31日。
  • 種智院大學寶篋印陀羅尼塔落成開眼法會圓滿
    種智院大學寶篋印陀羅尼塔落成開眼法會圓滿記者 法若2019年10月30日下午,日本種智院大學迎請真言宗中山寺派管長、大本山中山寺長老淨圓大僧正和一乘院院主智廣阿闍梨共同主法,為剛剛落成於種智院大學(曼荼羅)廣場的寶篋印陀羅尼塔舉行了殊勝的開眼儀式。
  • 廣西美術館:壯鄉的一張文化名片
    觀眾在參觀展覽  本報記者 劉佳華攝  坐落於南寧市五象新區的廣西美術館,集廣西美術館、廣西書法館、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為一體,2013年1月18日開放。  為篆刻藝術打開窗口  「今年年初,美術館來了位老先生,帶著很多印章,說他特意從美國趕來與我們進行篆刻藝術交流。他對我們的篆刻藏品很讚賞。」提及廣西美術館中的篆刻藝術館,龍建輝難掩自豪。  中國(廣西)篆刻藝術館是全國第一個以專門展示篆刻藝術為主的特色藝術館,填補了廣西篆刻藝術展示平臺的空白,也填補了中國篆刻藝術作為藝術館方式進行展示、交流的空白。
  • 滄海印社韓煥峰、李澤成應邀參加「金石之約」首屆全國篆刻展
    滄海印社韓煥峰、李澤成應邀參加「金石之約」首屆全國篆刻展暨全國印社社長高峰論壇採風網滄州站趙志忠報導:2019年12月21日.滄海印社社長韓煥峰、執行社長兼秘書長李澤成應邀參加了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行的「金石之約」首屆全國篆刻展暨全國印社社長高峰論壇
  • 賴少其篆刻作品在肥亮相 "賴少其書法篆刻精品展"展出
    中安在線訊 9月9日,「文化部2016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的常規展覽項目《筆墨頑如鐵·金石擲有聲——賴少其書法篆刻精品展》在合肥市賴少其藝術館開幕,展至10月10日。這是賴少其藝術館於2012年以來,連續5次入選文化部的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
  • 英文版<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作品集>首發
    中國經濟網倫敦11月1日訊(記者王傳寶)《中國印-李嵐清篆刻書法藝術作品集》英文版首發式日前在倫敦舉行。    該書由英國麥克米倫出版集團、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出版。    全書收錄了李嵐清先生461方篆刻及部分書法作品,涵蓋中國篆刻、世界文化、中國文化、當代中國和生活情懷五大部分。整本書以印、詩、書、畫、圖片、文字結合的豐富形式,讓人在欣賞和閱讀中走進篆刻書法藝術世界。
  • 方寸匠心丨吳應祥/盧光來篆刻、國畫精品在包俊宜藝術館開展
    由貴陽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太倉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主辦;貴陽畫院、貴陽市書法家協會、太倉市博物館、太倉市書法家協會協辦;包俊宜藝術館承辦的「方寸匠心「吳應祥/盧光來篆刻、國畫精品展將於2020年12月5日至2020年12月25日開展。
  • 「閱日本」日本人都瘋狂追隨的東瀛書法篆刻名家——晉鷗
    現在的晉鷗是日本華人文聯主席、全日本華人書法家協會主席、日本華人印社常務副社長、產經國際書展評委、北京語言大學書法篆刻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國篆刻藝術院研究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在日本有「晉鷗藝術學院」和「晉鷗藝術館」。中央電視臺華人世界頻道曾對他作專題介紹。
  • 丹陽三件篆刻書法作品被同濟大學「國石藝術館」永久收藏
    丹陽三件篆刻書法作品被同濟大學「國石藝術館」永久收藏 2020-12-15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篆刻的五種印風
    中國篆刻是由古代實用印章的製作和鐫刻而發展成為藝術的。 2、楚簡文印風 楚簡文字是中國最早的書法墨跡之一,從20世紀40年代起,楚簡不斷出土問世。在已發掘的戰國文獻中,楚簡是最為豐富的。
  • 將軍印篆刻講堂五十九
    這些將軍印章,風格多樣,或端正渾穆,或爽利超逸,或奇險不羈,獨步印壇,是後世學者學習借鑑的寶貴材料依據。將軍印的出現,使古代篆刻的藝術風貌發生了重大變化,西漢以前,鑄印居多,無論印文結構,還是格局風貌,都有一個穩定模式。將軍印是在已製成的印材上鐫刻成字,且大多急就而成,所以線條更為率真,與其他官印所呈現的雍容形成強烈對比。
  • 上海第84家藝術館落成,這家校園內的藝術館美翻了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原副局長、立洋教育藝術總顧問祝君波介紹,上海已有83家藝術館,立洋藝術空間是上海市的第84家藝術館,與眾不同的是,立洋藝術空間這一全新落成的藝術館,不像其他的藝術館是與學校和社區分離的,立洋藝術空間完全融入學校內部,學生就生活在其中,一邊讀書一邊可以隨時參觀,直觀地感受藝術。
  • 篆刻的名稱與發展:關於改「篆刻」為「印學」
    我們所知最早使用「篆刻」一詞的楊雄,正是隸書大量普及以後的漢代人。漢以前的印章刻制不可能叫「篆刻」,即便是漢以後「篆刻」的稱呼也是少之又少。在印史中可以看到當時多是以「琢璽」、「鑄印」、「制寶」等稱呼的。篆刻的「篆」宇,古寫作「瑑」,從玉(說文的註釋上說明:「圭璧起兆,瑑也。」)
  • 一身精三藝,九十臻高峰-一生治印兩萬餘方的篆刻書畫家錢君陶
    錢君陶先生是魯迅先生的學生,裝幀藝術的開拓者,也是中國當代"一身精三藝,九十臻高峰"的著名篆刻書畫家。他一生治印達兩萬餘方,上溯秦漢璽印,下取晚清諸家精髓。他是一位在書法、繪畫、篆刻甚至是音樂領域都有所建樹的藝術家,他是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還是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講講詩、書、畫、印熔於一身的錢君陶的一些故事。錢君陶原名錢錦堂,字玉棠,後更名涵,亦作安,又更名瑭,亦作唐,學名錦堂,以字行,筆名白蕊先、程朔青等,齋號午齋、豫堂、冰壺生。
  • 中國國石印象館上海館落成
    秉承傳統文化、堅守「大學之道」,並設立「印文化體驗館」打造成為挖掘印信歷史、傳播印信文化的重要陣地,凝聚印學人才、研習印學藝術的重要舞臺,弘揚傳統文化、推動文明實踐的重要平臺。昌化雞血石國之瑰寶,而依靠雞血石資源價值的時代已經遠去。通過多年的研究、摸索、實踐,我們終將尋找到方向,昌化石行業升級為國石文化產業,有限的資源無限化。
  • 藝術館上藝術課,名家牽手小學生
    藝術館上藝術課 名家牽手小學生徐正濂與學生合影6月20日下午,上海市普陀區回民小學的百名學生前往本市蘭溪路一三八號海上印社藝術中心,體驗「中國傳統藝術(篆刻)教育實踐」課程。海上印社邀請中國當代著名篆刻藝術家徐正濂先生親自為小學生導覽、講解、示範,傳播中國傳統的篆書、篆刻藝術,讓學生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魅力,確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 上海第84家藝術館落成:「長」在校園裡的藝術空間
    立洋教育藝術總顧問祝君波介紹,上海已有83家藝術館,立洋藝術空間是上海的第84家藝術館,與眾不同的是,這一全新落成的藝術館,不像其他的藝術館是與學校和社區分離的,立洋藝術空間完全融入學校內部,學生就生活在其中,一邊讀書一邊可以隨時參觀,直觀地感受藝術。最好的藝術教育就是耳濡目染。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美育從「軟任務」變成「硬指標」。
  • 孟飛篆刻、張永昌書法一體研修班招生
    孟飛,字展翼,號自在堂主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書法家協會篆刻研究會副會長,牡丹江市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會顧問,牡丹江篆刻藝術館館長,拓荒印社副社長,牡丹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
  • 第三屆「陳介祺獎」萬印樓篆刻藝術大展入展名單公布
    第三屆「陳介祺獎」萬印樓篆刻藝術大展評審工作於2020年8月7日-8日在陳介祺故裡十笏園文化街區舉行。第三屆「陳介祺獎」萬印樓篆刻藝術大展自2020年2月中旬向海內外發出徵稿啟事,到7月20日截稿,得到了海內外金石篆刻界和廣大篆刻家、篆刻作者的廣泛關注和積極支持,投稿踴躍。
  • 紀念|方介堪誕辰120周年:留澤鄉梓的一代篆刻大家
    今年是近現代篆刻大家方介堪先生(1901-1987)誕辰120周年。「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特刊發原溫州市市長錢興中、書法篆刻家林劍丹等對方介堪先生的回憶片斷,同時刊發70多歲的方介堪之子方墨頤近日為紀念其父一百二十周年誕辰及溫州方介堪藝術館而撰寫的回憶文章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