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販賣8億份個人簡歷的公司 現已人去樓空

2020-12-16 TechWeb

【TechWeb】或許,簡歷的生意從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

近日,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招聘類數據公司巧達科技被曝公司所有人員被警方帶走。這家公司曾宣稱通過整合多達2.2億份自然人簡歷、10億份通訊錄、100億個用戶識別ID組合和1000億+用戶綜合數據,繪製出了涉及中國8億人口的多維度數據。其中,包含個人隱私與非隱私信息。

TechWeb在巧達公司門口拍攝到的畫面,據大樓物業介紹,該公司早已被封,不過還是有不少慕名而來「參觀」的人。

封條顯示時間為3月14日,據今天已有快兩周的時間

可以看到室內的電子設備尚未被帶走,巧達數據公司向外界展示了一種「以後還會回來辦公」的景象。

門口的LOGO

透過側門門縫,還能看到員工曾使用的水杯,看得出被撤離的很匆忙,有些生活物品還未被帶走。

側門已被封鎖,物業甚至已用椅子堵住門口,防止閒人靠近

此前,巧達科技號稱擁有中國最大的簡歷資料庫,其主要數據來源為「喬大招」。而喬大招旗下則擁有「愛夥伴」、「簡歷時光機」等在內10多款招聘相關產品。

截止3月27日,喬大招官網以及旗下所有網站(愛夥伴等)已經無法登入。

據了解,「愛夥伴」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公司CEO提前知道員工離職。一旦某個企業的員工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有信息更新,投遞簡歷,或資料被獵頭頻繁查看;「愛夥伴」的系統後臺就會預報出來,原因是該員工很有可能就打算跳槽或者被人挖走。

有了個人數據,就可以為個人繪製用戶畫像,有了用戶用戶畫像,巧達科技就還可以給廣告商開放接口做精準營銷投放。

網際網路加速了個人大數據的儲備速度,當我們沉浸在數據工具帶來的便捷生活時,隱私和安全似乎正在被推向我們的意識邊緣:既然大家的信息都被洩露,那隱私算是隱私麼?

TechWeb了解到,很多企業並不會有意無意將候選人簡歷流放到數據黑產,但在線的簡歷相比於紙質簡歷更加便捷,幾乎所有企業、個人求職者都將簡歷放到雲端、伺服器上,這樣一來,任何個人信息都不在是秘密:不遵守條約的黑企,絕不會在乎你的隱私感受。在這裡,數據就是錢,錢就是一切。

Google曾利用AI技術篩選前來求職者的簡歷,結果被曝光AI系統會有「偏見」之舉:無形中增加了男性候選人偏重程度,同時「貶低」女性求職者。也許大型企業必然會遇到簡歷過多的情況,而國內的中小企業,一個HR看上千份簡歷實屬少見,不過近些年,HR Tech在國內企業中興起,利用數據技術改善員工、HR與企業之間的關係,已成為大趨勢。

說到最後,針對巧達公司的生死情況,techweb也沒有得到一個確鑿的消息。此次被警方帶走的不少有企業高管,而至於被徹底查封也只是外界謠言,TechWeb對此將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央視:簡歷信息販賣已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打開APP 央視:簡歷信息販賣已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振亭 發表於 2020-12-14 15:41:11 有不少應屆生和求職者反映,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這些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被販賣了。
  • 販賣個人數據是禍根
    這家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數據公司,近日麻煩纏身。個人隱私數據保護越來越嚴,他們到底還是踩了紅線。「買簡歷?找巧達!」這是人力資源、獵頭行業內,口耳相傳的一句話。「基本上所有你能數的上名的大型網際網路公司,都是巧達科技的客戶。」一位之前簡歷中介生意的從業者志鵬飛,如是告訴消金界。
  • 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 大學生簡歷僅需2元1條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個人簡歷被倒賣屢禁不止 「最難求職季」再蒙陰影
    《中國經記者》記者注意到,簡歷信息被倒賣並不是新鮮事,去年3月,一家號稱擁有全國最大簡歷庫的招聘類數據公司巧達科技,因為販賣8億份個人簡歷,所有員工被警方帶走。儘管有前車之鑑,但受利益驅動,簡歷被倒賣的事情仍在持續。
  • 央視調查簡歷信息販賣:一天就能掙幾千塊錢
    有不少應屆生和求職者反映,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這些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被販賣了。12月14日消息,央視記者調查發現,簡歷信息販賣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
  • 不要讓求職者為簡歷販賣而焦慮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
  • 央視調查簡歷信息販賣:一天掙幾千塊錢,應屆生頻繁中招
    少應屆生和求職者反映,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個人簡歷信息被招聘網站下載後轉手賣掉,QQ等社交平臺便是販賣集中地。央視調查發現,簡歷信息販賣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部分招聘平臺把關不嚴,一些不法分子在招聘網站上註冊空殼公司,花幾十塊錢一天就能夠批量下載成千上萬份實時簡歷,以此來取得大量個人資料。
  • 7家公司涉嫌洩露販賣億條個人信息 或成犯罪幫兇
    另一個通過他人向申某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是廣東一個網名叫「叮咚叮咚」的人,警方發現,「叮咚叮咚」在微信群中大肆販賣公民個人信息,跡象表明,身為廣州諾涵科技公司的員工,她販賣公民信息並非個體行為。打鏈條 7家涉案公司被依法打擊警方發現,涉案的廣州諾涵公司雖然披著科技公司的外衣,其實從事的是網絡放貸、軟暴力催收、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等違法犯罪行為。在他們販賣的公民個人信息裡,甚至還出現了公民身份證照片信息,這樣極度隱私的個人信息他們從哪兒獲取的呢?
  • 投遞簡歷後被拉進刷單群 央視曝光簡歷信息販賣產業鏈
    央視網訊 應屆生和求職者反映,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這些求職者懷疑自己的簡歷信息被販賣了。投遞簡歷幾小時後被拉進刷單群央視記者調查發現,簡歷信息販賣已經形成了一條灰色產業鏈。一些招聘平臺成簡歷信息源頭據報導,不少人在招聘平臺上傳建立後就會收到騷擾電話,自己的個人簡歷信息被招聘網站下載後轉手賣掉,QQ等社交平臺便是販賣集中地。
  • 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
    原標題:虛構招聘信息誘騙簡歷販賣給境內外賭博、詐騙集團 四川警方查獲公民個人信息150餘萬條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近日,四川警方打掉了一虛構招聘信息誘騙求職者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犯罪集團的犯罪團夥。2020年6月,綿陽公安機關經過數月偵查,成功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打掉一個以買賣、偽造公司營業執照為手段,通過註冊、買賣「58同城」帳號虛構招聘誘騙求職者簡歷,獲取公民隱私信息並販賣給境內外下遊犯罪集團謀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團夥。
  • 賣8億人信息換4億營收,這是怎樣一種病態的商業模式
    據報導,因為可能涉嫌侵犯用戶隱私、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招聘數據公司巧達科技被查封,核心人員也被警方帶走。 從媒體披露的商業計劃書看,這家公司通過自有招聘網站、第三方數據源和語意含糊的「獵頭授權」等方式,直接掌握了2.2億自然人的簡歷,並藉此掌握了10億份通訊錄。因此,巧達科技得意地宣稱,自己已經擁有了超過8億自然人的認知數據。
  • 簡歷慘遭倒賣,個人信息洩露,網絡招聘平臺能否信任?
    現如今,通過網絡招聘平臺找工作已是常態。每到畢業季,各類網絡平臺如boss直聘、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就會收到成千上萬份來自大學生們等人群的各類求職者的簡歷。最近,有求職者向媒體曝光,他們在各招聘平臺上投遞簡歷後,頻繁收到騷擾電話,電話內容均以「你最近是在找工作嗎」為內容開頭。由此,他們懷疑自己的簡歷已經被倒賣。
  • 智聯招聘16萬個人簡歷被倒賣,5元/份!已是行業「潛規則」?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案。該案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16萬餘份,一份信息被賣5元左右。一同受審的還有破解了智聯招聘企業帳戶密碼盜取簡歷信息的黃某、「二道販子」解某,以及專門以售賣個人信息為生的淘寶店主鄭某。記者注意到,在這個個人信息非法買賣的鏈條中,個人簡歷信息被當作商品經歷了層層加價。
  •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2021-01-07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獨家起底巧達科技:「玩轉」8億人數據的灰色生意-虎嗅網
    日前,有消息稱招聘數據公司巧達科技被查封,全體員工被警方帶走。一位巧達科技前員工告訴燃財經:「陸續有HR等非核心員工回家,但核心高管依然失聯中。」多位業內人士和律師認為,巧達科技出事可能與其未經授權獲取和使用簡歷、「販賣」簡歷信息等涉嫌侵犯用戶隱私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有關。
  • 又一家裝修公司跑路 寧波「魯班精工」突然人去樓空
    「魯班精工」在港隆時代廣場的門面,已人去樓空。「魯班精工人去樓空,跑路了!」昨天,這個消息一下子在微信群裡炸開了鍋。今年5月底,《現代金報》曾報導,鎮海駱駝吾悅廣場二期一業主家花了將近20萬元裝修,結果工期一拖再拖。沒想到這麼快,註冊地在寧波高新區的「魯班精工」就人去樓空了。
  • 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出售16萬份簡歷,5元一份
    一份寫滿個人信息的簡歷值多少錢?7月5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個人信息案。該案涉及公民個人信息達16萬餘份,這些個人簡歷一份被賣5元左右。《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獲悉,一起「智聯招聘」員工參與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在北京市朝陽法院第二次開庭審理。
  •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 畫裡有話
    依法打擊簡歷販賣,別讓求職者變受害者 | 畫裡有話 2021-01-07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聯招聘陷「多事之秋」:簡歷洩露風波尚未平息又捲入「博彩騙局...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多天前,智聯招聘還被曝出「簡歷洩露」事件。一位信息販子稱,他手握十萬條個人簡歷,這些數據只需40元。據媒體報導,簡歷信息中有智聯招聘的LOGO。彼時,智聯方面回復稱,將進行內部調查,但至今未公布調查結果。智聯招聘創建於1994年,目前擁有1.8億職場人用戶,累計合作企業達456萬。
  • 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大學生簡歷被公開出售
    據新華社「全民拍」線索,不少畢業生在招聘網站上投遞求職簡歷後個人信息遭洩露,頻頻接到騷擾電話。記者調查發現,簡歷販賣已形成產業鏈,不法中介通過招聘網站的管理漏洞獲取求職者信息,並以每條2元至8元的價格出售。主要的簡歷買家是刷單、微商、博彩、無證網貸等灰色和黑色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