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砍坦克?真實的波蘭軍隊沒這麼不堪,在波蘭戰役裡表現尚可

2021-01-14 歷史皇太后

如果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裡的波蘭軍隊,網絡段子總是層出不窮,其中一個最為著名的段子就是波蘭騎兵用馬刀砍坦克,說的是在波蘭戰役期間,波蘭軍隊的騎兵勇敢的用馬刀迎戰德國坦克,最後被德國裝甲部隊打的七零八落。當然了,熟悉歷史的人會知道這是個笑談,波蘭軍隊雖然說輸給德國人,可其作為歐洲軍隊,又曾經擊敗過蘇軍,怎麼也不會愚蠢到用馬刀去砍坦克。

那麼,1939年波蘭戰役爆發之前的波蘭軍隊,其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

波蘭軍隊的實力

作為一個曾經有亡國歷史的國家,波蘭也和周邊的多個鄰國都有惡劣關係,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身處的四戰之地。這種惡劣的環境導致了波蘭對於自己的軍隊建設十分重視,因此他們有一支實力非常不錯的職業軍,並且可以說得上是久經沙場,曾經在蘇波戰爭裡擊敗了蘇聯軍隊。在波蘭戰役爆發前,波蘭軍隊的陸軍主要包括有27個步兵師、3個山地師、14個大型騎兵旅和3個摩託化旅。

波蘭的步兵部隊是他們軍隊的主體,每個步兵師的規模都有16500人,在戰術上偏向於一戰的德國步兵師,以機槍為步兵戰術的核心,每個步兵師配備了458挺輕重機槍。雖然這些機槍不是仿製的馬克沁重機槍,就是英國的維克斯輕機槍,但考慮波蘭軍隊的步兵師以塹壕戰為主,所以仍舊具有較大的威脅。與之相對的,因為波蘭步兵師都是以騾馬為運力而導致運力不足,所以每個步兵師的各型火炮只有70門,這是個不大不小的弊端。

而波蘭軍隊的機動力量則主要是它的騎兵旅,波蘭素以騎兵著稱,其騎兵部隊的精良程度堪稱是歐洲第一,14個騎兵旅下設40個騎兵團,總計擁有210個騎兵連。在波蘭軍隊軍事編制和戰術規劃裡,這些騎兵其實是一種騾馬化的摩託化步兵,可以利用戰馬進行機動作戰,或是快速趕往某地進行防禦,並且配置有裝甲汽車和輕型坦克,總體上都算得上是精銳。在當時的實際情況裡,波蘭騎兵其實對等於德國的摩託化步兵師。

波蘭的裝甲部隊則比較薄弱,只有3個摩託化旅,在部分戰史裡也稱之為裝甲旅,同時還有一些零散的獨立單位,比如四個獨立裝甲營和一些配屬於騎兵部隊的獨立裝甲連。如果從其裝備的坦克來算,波蘭軍隊的裝甲部隊實力不算很強,雖然其配備了800輛各式坦克,但是真的能對德國裝甲部隊造成有效威脅的只有三款坦克,分別是法國的雷諾R35坦克、英國的維克斯E型坦克和波蘭自產的7TP輕型坦克,數量也較為有限。

至于波蘭軍隊的空軍和海軍,相較之下有些不值一提。波蘭戰役爆發前,波蘭海軍可堪一用的艦船僅有4艘驅逐艦、5艘潛艇、6艘掃雷艦、1艘布雷艦,另有內核艦隊的炮艇等小型船隻44艘。而波蘭的空軍方面也比較薄弱,雖然擁有900多架作戰飛機,但大多數都比較老舊,比如戰鬥機方面的主力是PZL.P.7和PZL.P.11,這兩種戰鬥機性能都不足以和德國空軍作戰,因此其價值也就不是很大。

不過總體而言,波蘭軍隊在規模上還是非常龐大的,但其在波蘭戰役中的表現到底如何呢?

波蘭軍隊的表現

如果從實際角度出發,波蘭軍隊作戰能力還是可以的。這畢竟是一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雖然在許多技術水平上不如德國,但在訓練水平上並沒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德國在波蘭戰役爆發前還是非常重視波蘭這個對手的。按照德國陸軍總部的分析,波蘭是個實力強橫的對手,其擁有的兵力會在短時間內擴張,至多開戰一個月後,波蘭軍隊的規模就會大幅度提升,把現有的27個步兵師提升到45個步兵師,並且還能得到80個民防營的補充,實力不可小覷。

而波蘭本身並不是一個適合裝甲部隊表現的戰場,說波蘭是德國閃電戰的首秀其實並不盡然,德軍的主力其實還是他們的步兵部隊,只不過德軍將裝甲部隊作為前鋒使用,非常適合突破波蘭軍隊的防線。而波蘭軍隊需要防守的戰線寬度是其與德國接壤的全部國境線,其戰線長度足足有5632公裡。這一情況導致了波蘭軍隊作為防守方必須分散兵力,而德軍作為進攻方可以在任意一點發動攻勢,所以波蘭軍隊在早期很容易就被德軍打崩防線,這也是波蘭軍隊在早期的主要失敗原因。

波蘭軍隊在戰爭初期被德軍突破了國境線並丟失了制空權之後,德軍的北方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自南北兩線進攻對波蘭軍隊形成了合圍之勢。通常人們認為,這是波蘭軍隊作戰能力差的證明,而且德軍會是迎來一場完勝。然而德國陸軍總部在作戰總結上卻對參戰部隊頗有微詞,表示德軍步兵和裝甲部隊都存在訓練不足的問題,在戰鬥中經常會因為突發情況而驚慌失措,在諸多遭遇戰中表現很差。

這並非是空穴來風,實際表現的是高速擴張實力的德軍在人員素質上出現了下滑,尤其是德軍的機動兵力在素質的下滑最為嚴重,充斥著大量經驗不足的新兵,而波蘭有限的機動兵力卻都是長期訓練的精銳,擁有長達兩千以上的坦克駕駛小時。以波蘭第10摩託化旅為例子,該旅對陣德國第2、第4裝甲師的全部兵力和第3裝甲師的部分兵力,結果在最初幾天的戰鬥中,德軍推進速度每天不足10公裡,最後該旅還撤往了匈牙利。

而在陸軍總部的其它記錄裡,也多有批評德軍各部隊、尤其是裝甲部隊缺乏實戰經驗,一旦遭到波蘭軍隊的逆襲,尤其是騎兵部隊的攻擊就會出現混亂,這表現了波軍的騎兵部隊很好的履行了他們作為機動兵力的職責。根據戰史的記錄,波蘭騎兵部隊配備有反坦克炮和反坦克步槍,會迅速搶佔有利地形攻擊德軍坦克,而波蘭騎兵也通常會利用德軍坦克的死角發起衝鋒,在靠近坦克後使用反坦克手雷或是集束手榴彈摧毀坦克。僅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很難說波蘭軍隊的表現是差勁的。

結語

而縱觀波蘭戰役中德軍的傷亡數字為3.9萬人,雖然說波蘭軍隊的總傷亡是11.4萬,但需要注意的是,波蘭戰役中後期參戰的蘇軍也傷亡了1.5萬人,蘇德兩軍合計傷亡了5.4萬人。考慮到波蘭軍隊從戰爭之初就因為部署不當陷入了劣勢,後又遭到蘇聯軍隊的背刺,那麼波蘭軍隊的實力還是十分可觀,在如此不利的局面下仍能取得如此戰果實屬不易,足可以證明波蘭軍隊在當時還是有不錯的實力的,只可惜他們的戰略部署失誤,否則恐不會如此快速的敗亡。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波蘭戰役》

《波蘭軍隊1939—1945》

相關焦點

  • 被顛倒的「騎兵砍坦克」真相:波蘭騎兵團帶著坦克,德軍反而沒有
    在二戰歷史上,有一場被世人熟知的奇特戰鬥——就是「波蘭騎兵刀砍德軍坦克」。一些二戰類書籍經常引用這個戰例,比如說「宣告騎兵時代的滅亡」,或者是「波蘭騎兵不學現代軍事知識的下場」,甚至誇張為「波蘭騎兵沒見過真正的坦克」。然而事實上,這個所謂「騎兵砍坦克」的故事才真的是一個神話。
  • 二戰波蘭戰役照片:波蘭騎兵對抗德國坦克,蘇德聯手瓜分波蘭
    1939年9月1日,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德軍在波蘭戰役期間,投入了44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4個摩步師,1939架飛機,2800輛坦克,共計88.6萬,此外還有62個師的預備隊。
  • 波蘭騎兵用長矛向德國坦克進攻的傳說是假的
    二戰時期,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德軍在入侵波蘭的時候,波蘭騎兵手拿長矛,向德軍坦克發起攻擊,最後英勇犧牲。波蘭騎兵們使用長矛的照片,被義大利戰地記者拍了下來,在歐洲引發了轟動。那麼,這個故事是真實的嗎?波蘭騎兵有沒有拿著長矛衝向坦克呢?
  • 二戰揭秘:波蘭戰役裡德國是怎樣使用閃擊戰的
    在當時德軍的裝備上面,很多東西,也是古德建議改進的,比如德軍後來的3號坦克。在離二戰打響還有4年的1935年,古德裡安48歲,德軍任命古德為德軍裝甲總顧問,組建了3個裝甲師團。這個裝甲師配備了摩託輕騎團,讓坦克在向前挺進的時候,摩託騎兵能夠隨著裝甲師移動,因為步兵的速度太慢,跟不上坦克的節奏。在德國對陣波蘭的戰役裡首次出現了閃電戰。
  • 強弩之末:TK-3坦克,「布楚拉河戰役」中波蘭最後的掙扎
    「布楚拉河」中的波蘭坦克和騎兵 波蘭的波茲南軍隊第71裝甲營只有一個連裝備了坦克裝甲車,而他們的坦克中有13輛TKS和TK-3坦克,其中只有
  • 波蘭戰役裡第一次運用的閃電戰,推動了現代軍事理論的發展
    這個裝甲師除了坦克的數量非常之多以外,配備的還有摩託部隊。這一切都是為繞著坦克的速度來配置的。閃電戰的第一次出現,是德軍對陣波軍的波蘭戰役。波蘭戰役,也稱為波爾戰役,是二戰歐洲區的起點之戰。德國將此次作戰的代號命名為《白色方案》。
  • 1241年裡格尼茨,最後的波蘭騎兵與西徵蒙古騎兵之間的終極對決
    蒙古的輕騎兵們最先發起了進攻,他們徑直向亨利的軍陣前衝了過來,在距離不到100步時停下馬開始放箭,他們的箭法又準又狠但總的人數卻不多,只有百人上下,亨利二世見狀便命令第一排的西裡西亞騎兵們出擊,,這些中世紀的騎兵舉著巨斧與馬刀就向敵人衝去,他們倔強頑固的性格表現無遺。和其他初次面對蒙古軍的歐洲騎兵幾乎如出一轍,波蘭騎兵慣於用勇猛衝鋒來面對敵人。
  • 波蘭戰役之中,波蘭犯下了多少錯誤?讓其一敗塗地?
    對於德國在戰爭初期所推崇的使用裝甲部隊和空軍的機動戰理論——也就是閃電戰在戰爭中的第一次表現和證明,波蘭戰役在軍事史上有重要的地位。面對這種新穎的作戰方式,波蘭人所倡導的塹壕戰和騎兵機動戰在一瞬間就被擊垮,一如歷史上諸多新的作戰方式被運用時一樣。
  • 二戰中讓人嘀笑皆非的奇葩一幕:此國竟用騎兵單挑坦克!
    一個久為流傳的掌故,說二戰初期,德軍進攻波蘭時,波軍騎兵提著長矛衝向德軍坦克。並且,此說法還繪聲繪色,講波蘭軍隊根本不曉得坦克的厲害,還以為像木馬圍城那般,只是一個外表偽裝的空殼殼呢。結果呢……結果相信這事的人,都被騙了。
  • 波蘭戰役中的真實老照片:希特勒為出徵德軍送行,波軍迎來惡魔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波蘭戰役中的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1939年9月,波蘭戰役期間被抓捕的波蘭平民,由於被懷疑是間諜,從而德國國防軍士兵對他進行了嚴密的盤查,面對這些武裝到牙齒的德軍部隊,波蘭平民只得舉起雙手,眼睜睜看著他們的國家被侵佔。這張照片拍攝於二戰波蘭戰役期間,蘇德兩軍會師,畫面中是德軍將領古德裡安和蘇軍將領科裡沃夫,蘇德在1938年籤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在這一年共同完成了對波蘭的瓜分。
  • 德軍第一次實施閃電戰,數小時突破百萬波蘭軍隊的防線,世界懵了
    波軍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線飛機沒來得及起飛就被炸毀在機場,無數火炮、汽車及其它輜重來不及撤退即被摧毀,交通樞紐和指揮中心遭到破壞,部隊陷入一片混亂。德軍趁勢以裝甲部隊和摩託化部隊為前導,很快從幾個主要地段突破了波軍防線。
  • 盟軍作壁上觀,背後還被捅刀:二戰初期華沙戰役裡的波蘭有多慘?
    作為波蘭首都的華沙,提起它在二戰中的經歷時,絕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二戰後期波蘭人民在華沙掀起的反抗納粹的起義。而1939年的華沙戰役卻鮮有人提及。作為戰爭中第一個倒在納粹德國鐵蹄下的首都,華沙戰役本身也值得人們的銘記。
  • 10張罕見二戰老照片:蘇德籤署互不侵犯條約,德國閃電入侵波蘭
    【圖2】1939年4月29日,一支波蘭騎兵中隊正在波蘭某地進行作戰演習。1939年,波蘭軍隊仍然保留著許多騎兵中隊,這些中隊在1921年的波蘭-蘇聯戰爭中曾經表現得極為出色。但這些騎兵的主要作戰目標是地面部隊。在陸軍對手面前,他們犀利的衝鋒往往是有效的。但在德國的重裝甲部隊面前,這支驍勇善戰的騎兵部隊還是不堪一擊。
  • 從歷史看波蘭,為什麼是歐洲的擦腳布?波蘭是怎樣一個奇葩國家?
    波蘭屬於斯拉夫人,整個斯拉夫世界分為三個部分,東斯拉夫代表就是俄羅斯,西斯拉夫代表是波蘭。剩下是南斯拉夫地區那幾個。在歷史上波蘭還是很英勇善戰的,而且拯救過歐洲。蒙古人兩次西徵都是在波蘭止步的。1241年拔都在徵服了俄羅斯之後,兵分兩路,一路進軍匈牙利,一路進軍波蘭。蒙古大軍在距離裡格尼茨約十公裡平原上,與亨利二世率領波蘭大軍進行大戰,時稱裡格尼茨戰役。
  • 1939年德國為何選擇進攻波蘭,而不是英法?因為一戰埋下了禍根
    說到二戰,波蘭似乎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它給世人留下的教訓是永遠不要將本國安全寄托在別人身上。波蘭是歐洲一個面積較大的國家,二戰前的波蘭是世界上十大工業強國之一,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100多萬軍隊,連同預備役軍隊數量也超過了250萬,整體軍事實力位居歐洲第五。
  • 波蘭遊記&顯克維奇
    沒想到引狼入室,騎士團在徵服普魯士人後,反而搶佔了波蘭瀕臨波羅的海的領土,並於13世紀末建立了騎士團國家,並經常在波蘭境內燒殺搶掠,嚴重威脅著波蘭的安全。直到1410年,,波蘭、立陶宛聯軍以及支援他們的諾夫哥羅德和波西米亞軍隊共計4.5萬人,在國王瓦迪斯瓦夫二世·雅蓋隆的率領下,與大首領容金根指揮的3.9萬名騎士團軍人,在波蘭東北部的格倫瓦爾德和坦能堡之間的地域展開激戰,騎士團慘敗,大首領陣亡。
  • 翼騎兵,衝鋒!波蘭史上最輝煌的一幕:在維也納再次拯救歐洲!
    畢竟如果維也納沒了,奧斯曼土耳其的下一個可能就是這些國家的首都了。就在這樣的氛圍中,27000波蘭軍隊,加上洛林、法蘭克尼亞、巴伐利亞和薩克森的聯軍,約8萬救援部隊在揚三世和洛林的查爾斯的帶領下向著維也納出發了。
  • 二戰;德軍攻勢下的波蘭剪影,淪為廢墟的華沙
    德軍閃擊波蘭正式拉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面對強大的納粹軍團,波蘭幾乎節節敗退。圖為1939年,從一架德軍中型轟炸機機艙看到的尚未遭襲的波蘭城市。面對德軍強大的制空能力,波蘭政府毫無辦法。圖為納粹德軍入侵波蘭時的先頭部隊。
  • 以少勝多,1241年蒙古軍秒滅歐洲三個騎兵團割下九大麻袋耳朵
    在網絡上有這麼一個故事,在蒙古西徵進攻波蘭時,有一群光膀子的波蘭農民長矛兵去拼蒙古騎士。意思就是兩軍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輸的很慘。其實當年蒙古進攻波蘭,後者卻實輸得很慘,也被屠了城,不過要說當時雙方的兵力,似乎並不是大家想的那樣,波蘭一無是處,蒙古兵無知,相反,在著名的蒙波瓦爾斯塔特戰役中,還是蒙古兵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在公元1240年,蒙古軍隊進攻波蘭時、當時波蘭還是東歐的強國,他們的軍隊之花「騎兵」一直到今年,還是非常出名的。什麼聖殿騎士,條頓騎士等等,中國的軍迷或者遊戲迷們應該都不陌生。
  • 歐洲騎士團和蒙古騎兵之間的PK
    當蒙古騎兵西徵歐洲時碾壓了強大歐洲騎士團。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精銳的歐洲騎團會敗給蒙古騎兵呢?1241年4月,在瓦爾斯塔特平原上(波蘭列格尼卡附近),蒙古騎兵和歐洲騎士團在戰場上對峙。由蒙古西徵的統帥拔都帶領2萬人對壘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波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