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蟻族等人群 提供機會讓青年燃起奮鬥激情

2020-12-17 中國經濟網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題為《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的文章。

  文章的第五部分以「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題,其中特別提到,注意關注蟻族、北漂、海歸、海待、散戶等社會上新出現的人群,分析哪些是共性需求、哪些是個性需求,有的放矢地開展工作。

  作為新生概念,蟻族、北漂、海歸、海待、散戶等在「命名」之初,可能只是為了準確地形容某個正在不斷擴張的群體。最開始,它們因為貼切通俗或略帶自嘲感而成為流行一時的「潮詞」,但隨著這些群體的持續擴大,人們逐步意識到,這幾類業已成型的人群正走出小眾、邊緣,他們在社會總人口中的佔比越來越大,與他們相對應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不容忽視。

  這其中,如蟻族、北漂等人群,由於或沒有穩定的工作、或收入低下,無法與一個特定的組織機構、地域身份相連,時常被當作整個大的社會系統之外的人。換句話說,他們無具體所屬,相應地亦不在某個社會管理範疇之內。這種存在的不確定性,確實是社會治理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不過,蟻族、北漂等和一般性的社會不特定人群有所不同。他們以青年人為主體,多半是為了謀生而來到城市,或者本身就生活在城市。他們遭遇的生活的困窘雖可以放在更大的社會背景下去理解,但更明確地定位來看,其實就是中國的青年問題,反映出部分青年的生存、生活和精神狀態。

  在生活層面,他們中的一些人一直苦苦掙扎於生存基本線,朝不保夕、浮浮沉沉,甚至長期處於待業狀態,在家「啃老」;在精神層面,他們苦於沒有個人成長發展的機會,漂泊異鄉缺少歸屬感,背負生存壓力沒有安全感,有的時候,內心的苦悶、壓抑,還會轉化成不滿、憤怒,如散落在網絡上的部分過激言論,而一旦這種情緒波動進入現實社會,很可能進而演化成嚴重的社會問題。發生在一些國家,由青年人引發的社會事件所呈現的問題,同樣值得我們重視。

  在任何社會,青年人都是社會活力的集中體現,青年人的精神狀態,某種程度上也決定了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這樣一個本該抱持著奮鬥精神,力求上進的群體,會如此迷茫、焦慮、無所適從?為什麼如此多的青年沒有方向感,找不著安放理想的出路?

  問題體現在青年人身上,但卻未必只是青年問題。以北漂為例,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非要到北京去追尋夢想,是一腔熱情一時衝動,還是資源和機會太過集中,讓某些事業夢想只能在特定的地方實現?重視青年的生存、精神狀態,就是要看到他們的訴求,通過發展戰略和社會政策的調整,通過具體而微的關懷,激發青年的奮鬥精神,讓他們有更多改善生活、實現理想的機會和平臺。

(責任編輯:年巍)

相關焦點

  • 《蟻族的奮鬥》張鐸詮釋真愛至上蟻族青年(圖)
    張鐸寫真  新浪娛樂訊 由張鐸等主演的現代勵志劇《蟻族的奮鬥》即將於2月18日在安徽衛情人節檔黃金時段播出,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草根愛情故事。張鐸在劇中飾演一位崇尚家庭,真愛至上的蟻族青年,勇敢果斷,善良自信,為愛情可以不顧一切。
  • 《蟻族的奮鬥》開拍 楊爍回歸「北漂生活」
    搜狐娛樂訊 一部講述大學生就業辛酸奮鬥史的《蟻族的奮鬥》,於9月5日在京開機,當紅小生楊爍出演男主角趙榮生。在經歷了《生死線》中瀟灑、不羈、重情重義的「四道風」之後,楊爍給觀眾留下了硬漢的形象。此次接拍《蟻族的奮鬥》則更多的展示出了他青春活力、年輕帥真的一面。
  • 《蟻族的奮鬥》熱播 被贊為「北愛」升級版
    《蟻族的奮鬥》劇照  由銀潤傳媒製作的33集現代勵志電視劇《蟻族的奮鬥》正在安徽衛視熱播。該劇講述的是以80後為主的青年人的奮鬥故事,由戴冰執導,楊爍、張鐸、李依玲、張佳寧等主演。據悉,該劇自2月19日在安徽衛視開播以來,收視一路飄紅,穩居全國同時段收視前三名。並獲得了廣大觀眾的良好口碑,更有網友稱讚該劇為《北京愛情故事》的升級版。
  • 《蟻族的奮鬥》結局 劉天佐被封"最懷神的胖子"
    《蟻族的奮鬥》在安徽衛視播出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當過保鏢,打過雜,送過快遞的馮大寶最終竟搖身一變成了功夫明星,這樣的結局也令不少觀眾連連稱奇,為其始終如一的堅持而感動,而馮大寶的扮演者劉天佐也因此被網友封為「最懷神(時髦)的胖子」。
  • 廉思:「蟻族」奮鬥前行不忘使命
    這也是夢想的一部分,他們在為自己這樣的夢想在打拼,在奮鬥。有很多媒體朋友和學者問我「廉老師你做蟻族調研這麼多年,蟻族回家鄉怎麼樣?過得好不好?」 我過去一直沒有調查過這些問題,因此我無法回答。後來我們聽到了一些說法,說一個「蟻族」讀到博士,在春節的時候或者什麼時候回家,看到一個從來沒出過當地的小學同學,過得很好,竟然開著大奔來接他。
  • 《蟻族的奮鬥》開播 劉天佐演北漂蟻族現狀
    劉天佐(1 /2張) 日前,現代勵志電視劇《蟻族的奮鬥》在安徽衛視獨播劇場開播,該劇對「蟻族」人群工作和生活狀態的刻畫引起了不少觀眾的共鳴。曾飾演過《士兵突擊》中的老魏、並因《裸婚時代》中「冬瓜」一角而人氣大漲的演員劉天佐,在該劇中飾演「北漂蟻族」馮大寶,他在大城市中打雜、送快遞又當過保鏢的經歷,將時下蟻族的現狀演繹得恰如其分。作為80後低收入聚居群體,蟻族已成為時下極為普遍的族群。《蟻族的奮鬥》從深處挖掘此類族群在大城市中奮鬥的喜怒哀樂,著力刻畫為夢想打拼的艱苦歷程。
  • 青年毛澤東的蟻族生活:8人住一屋
    「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堅強,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還在幻想,我們雖然沒有什麼,可是我們依然有力量……」2010年「兩會」期間,兩個蟻族青年在北京郊區唐家嶺的蝸居中演唱的《蟻族之歌》,唱哭了來訪的全國政協委員。  蟻族現象成為今年「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 《蟻族的奮鬥》引熱議 劉天佐經典臺詞盤點
    蟻族的奮鬥劇照蟻族的奮鬥劇照日前,33集勵志大戲《蟻族的奮鬥》已在安徽衛視全部播放完畢,但劇中人物的奮鬥艱辛與喜怒哀樂卻成為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因《士兵突擊》為觀眾所熟知,到《裸婚時代》人氣大漲的青年演員劉天佐,亦因在《蟻族》中的精彩表現收穫了無數粉絲。有不少觀眾看過《蟻族》後直言「看到大寶就想樂」、「最喜歡看大寶,太逗了」,而相比《裸婚》中「很夠哥們」的冬瓜,大寶則被觀眾認為「更接地氣」,他在劇中的許多臺詞也為人們津津樂道。
  • 「蟻族」研究學者:蟻族比我們堅強得多
    就算回家鄉,經濟條件差的家庭沒有過硬的人脈網絡,仍然難以獲得滿意的工作機會。由於機會少,想要更換工作也十分不易。比較起來,有時大城市機會相對公平,小城市由於是人情社會和關係社會,反而不利於個人發展。因此,具體到每個「蟻族」來說,每個人的家庭情況和掌握的社會資源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讓他們留下或回去。
  • 《蟻族的奮鬥》熱播 劉天佐演「蟻族」版王寶強
    明星馮大寶 由銀潤傳媒打造的勵志大劇《蟻族的奮鬥》正在浙江影視頻道熱播,這部聚焦都市蟻族的電視劇真實的表現了草根一族的辛酸生活和奮鬥歷程當紅演員劉天佐在劇中飾演農民工馮大寶,堪稱「蟻族」版王寶強。  在《蟻族的奮鬥》中,馮大寶是幾個主要人物中年紀最小、學歷最低的一個,也是劇中最樂觀最容易滿足的一個人,儘管他一直奮鬥在城市的最底層,只能在小飯館打雜、送快遞、當保安,但他依然過得開心快樂,覺得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就很知足。
  • 蟻族 在無奈中奮鬥
    但在這些不滿與憤慨之下,他們卻從未放棄奮鬥。4個人擠在40平米的單間裡在廣州棠下村的一條逼仄的小巷裡,兩邊是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破舊樓房。樓房擠在小巷兩邊大多是五六層樓高,小巷裡的天空似乎都要被這些樓房擠得只剩下一條細線。面對小巷的牆上掛滿大大小小的燈箱,上面寫著「餃子麵館」、「招待所」、「××網吧」。
  • 廉思:關注中國"蟻族"就是關注中國的未來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訊(楊愛玲) 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廉思先生25日在2011中歐社會管理論壇上對「蟻族」這一社會群體所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對策建議進行了詳盡的闡述,他表示關注「蟻族」就是關注中國的未來。
  • 重訪唐家嶺蟻族:過度關注毀了我們的家園(圖)
    夜幕慢慢低垂下來,公交車站仍然擁擠著龐大的人群,這裡被認為是唐家嶺最浪漫的地方——如果你看上哪位姑娘想追求,就在她上車時在她背後推一把,她肯定很感激你。大概是周末的緣故,今天在等車的人多了些閒適,少了份焦急。此時唐家嶺的主街道上,熙熙攘攘,兩側的餐館幾乎都擠滿了人。
  • 流浪歌手沙塔火遍網絡 唱北漂蟻族回家心聲
    沙塔(1 /1張) 近日,一則由網友自製的北漂歌手沙塔的短片在網絡上火速流傳開,短片以流浪歌手沙塔的視角,揭秘了很多懷有夢想的北京青年的現狀,引發了眾多北漂「蟻族」的共鳴
  • 蝸居的「蟻族」:「弱小的強者」詮釋「奮鬥」
    蟻族們的生活環境 (資料照片) 【編者按】隨著影視劇《蝸居》的不斷熱播,艱難奮鬥在繁華大都市裡的年輕人們在電視劇的虛構情節中無數次看到了自己的身影。面對高房價、難就業、愛情與生活的糾葛矛盾中,他們一次次被現實打到,卻又一次次「拍拍灰塵重新來過」,這不禁又讓我們想起了當下被稱之為「蟻族」的那些高校畢業、低收入、聚居的大學生們。不過,儘管他們高智、弱小、群居,在大都市逼仄的生存空間裡過著質量不高的生活,但是,懷揣著理想與夢想,堅定的信念使他們不輕言放棄,詮釋著年輕一代「奮鬥」的含義。
  • 《蝸居愛情》上線 影版《蝸居》呈現蟻族生活
    影片由曲存傑導演執導,陳秋竹、王霸天、劉曉燕、王子嶽、侯琳琳主演,用鏡頭呈現了都市蟻族的真實生活。    「翻版朱梓驍」演繹「蝸居愛情」    《蝸居愛情》講述了一對生活在大都市地下室裡的男女,在共同體味生活的艱苦後,經過層層考驗,最終走到了一起的故事。
  • ◆ 【工作】「青春蟻族-奮鬥在新疆,為你提供兼職、全職信息 -分享吧」
    要求:女,身高165以上,必須有健康證。工作時間:8.16號開始,為期1個月,每周四到周日,日工作時間8小時。地點:各大超市。工資待遇:120元/天,月結打卡。日工作時間10點至19點,每周六周天上班,中午一小時的吃飯休息時間。
  • 聯合早報:困在城鄉之間的中國「蟻族」
    儘管現實生活不盡如意,這些出身低微的青年咬緊牙關堅持著大城市的夢。去年,國內研究人員發表了關於他們的調查報告,並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蟻族」。2009年末,「蟻族」進入大眾的視野,成了社會熱門詞彙之一。這個概念來自於北大博士後學者廉思及他帶領的課題組,在針對北京市唐家嶺、小月河、馬連窪等城鄉結合地區進行了兩年調查後,他們整理出低收入聚居大學生的生活概況。
  • 劉天佐《裸婚》《蟻族》「冬瓜大寶各有千秋」
    劉天佐在《蟻族的奮鬥》中飾演馮大寶  搜狐娛樂訊 日前,反映80後蟻族北漂生活的勵志劇《蟻族的奮鬥》正在安徽衛視以每晚三集的頻率熱播,戲中的河南小夥馮大寶憨直的性格作為該角色的扮演者,青年演員劉天佐表示「大寶身上有很多人的影子,也包括我自己」,而面對自己曾在《裸婚時代》中飾演的「冬瓜」一角,劉天佐則表示兩者各有千秋。  劉天佐曾經在《士兵突擊》、《生死線》、《我的團長我的團》等多部劇集中塑造了多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角色,而令其人氣大漲的當屬《裸婚時代》中的「冬瓜」一角。
  • 《九歌》:飽含舞臺劇青年的奮鬥激情
    2  從原創劇本到成為一臺公演的舞臺作品,要解決演員、場地、道具、音樂、人員調度、資金等一系列問題,單槍匹馬的劇本創作者在面對這些問題時往往束手無策——  誕生:有一群年輕人站了出來  閆小平說,當《九歌》剛開始寫作,北京青年戲劇工作者協會秘書長邵澤輝就給予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