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爸說:
製作寶寶輔食時,不少家長都會單獨給寶寶配備一套輔食鍋,畢竟大人炒菜時,一般都會放油、鹽、糖、辣椒等多種調味品。
但寶寶要儘量避開高糖、高鹽食物,且輔食一次製作的量比較少,使用大人的鍋具顯然不夠便利。
於是,一類小巧精緻的輔食鍋,成為了家長們製作輔食的神器。
市面上的輔食鍋從材質上分有不粘鍋、不鏽鋼鍋、陶瓷鍋、鐵鍋等,從種類上分有煎鍋、奶鍋(煮鍋),花爸以「輔食鍋」作為關鍵字在各大電商平臺一搜,發現這種奶鍋形式的不粘鍋賣得尤為火爆。
所以本次輔食鍋測評,就先來測一測這些最為熱門的不粘奶鍋吧~
目錄
測評樣品&測評指標
做工細節
舒適性
性能測試
操作體驗總評
安全性
綜合評價
消費建議
測評樣品
根據電商平臺銷量,花爸選擇了12款熱門的不粘輔食鍋作為本次的測評樣品,它們均為深口型的奶鍋,價格從30~130元不等。
測評指標
本次測評分為兩輪,第一輪操作體驗優秀的產品,會進入第二輪,送到檢測機構進行安全性檢測。
做工細節
快Y、銀J把手鬆動
一款做工優良的輔食鍋,除了鍋體完整無瑕疵,把手設計方便把握、掛取之外,鍋內最好沒有鉚釘,鍋底最好還帶有墊片。
這樣可以避免烹飪時,鍋內鉚釘殘留汙垢受熱後流入,汙染食材,還可以防止加熱過程中鍋底掉漆。
經過裡裡外外仔細檢查,12款輔食鍋的具體表現如下:
小結
1.鍋體瑕疵:除T**G G*I F*I把手有輕微掉漆之外,其餘各款均無明顯瑕疵。
T**G G*I F*I把手掉漆
2.把手掛孔:除銀J、快Y之外,10款輔食鍋都設計了掛孔,節省廚房空間。
把手無掛孔的2款為銀J、快Y
懸掛示例
3.是否組裝好:原廠組裝好的輔食鍋,會比需要組裝的結構更穩固。
12款輔食鍋中,僅九Y、銀J、快Y需要組裝,且均為鍋體與把手之間的組裝。
組裝好後,銀J、快Y的把手都是鬆動的,不夠牢固。
銀J、快Y把手鬆動
意Y芙的把手具有感溫設計,溫度45°呈現綠色,140°呈現淺黃色,能更好地提醒家長控制火候。
快Y的鉚釘甚至不貼合鍋體。
快Y鉚釘不貼合
4.鍋體內設計:12款輔食鍋中,吉T、意Y芙、D*d*n*ka、健J鍋內無鉚釘,整體平滑;
以D*d*n*ka、吉T為例,鍋內無鉚釘
蘇B爾、愛S達、紅C、T**G G*I F*I、九Y鍋內有鉚釘,但有塗層覆蓋,表現較好;
以九Y為例,鍋內鉚釘有塗層
銀J、快Y鍋內有鉚釘,但無塗層,表現最差;
銀J、快Y,鍋內鉚釘無塗層
5.鍋底墊片:主要指輔食鍋底部的金屬片。
除了健J、銀J、快Y以外,其餘9款輔食鍋均有鍋底墊片。
使用一段時間後,有無鍋體墊片對比
無鍋底墊片的健J,在高溫加熱下,底部都掉漆了,粘在了電磁爐表面上。
健J底部掉漆
綜上,12款產品的做工細節得分如下圖所示:
在做工細節這一指標中,吉T、D*d*n*ka 、意Y芙表現最好,體現在鍋體無瑕疵、無鉚釘、結果穩固;
快Y、銀J表現最差,體現在鍋內鉚釘無塗層、把手鬆動、結構不穩固。
舒適性
D*d*n*ka、紅C抓握舒適
這部分主要考察輔食鍋的把手&鍋蓋抓握感、鍋體重量。
把手&鍋蓋抓握感
輔食鍋的把手、鍋蓋,經常需要抓拿提放,舒適且便於抓握很重要。
12款輔食鍋的抓握感具體如下表:
小結
1.抓握最舒適:D*d*n*ka、紅C、意Y芙、吉T。
因其均採用木質把手、木質頂珠,觸感十分圓潤、順滑。且把手有明顯曲線,與手虎口形狀相契合,抓握更省力。
以紅C、意Y芙把手、鍋蓋頂珠為例
抓握曲線
2.抓握較舒適:愛S達、蘇B爾
愛S達、蘇B爾的把手、頂珠均為塑料材質,質地雖較硬但觸感光滑,把手有曲線。
且愛S達鍋蓋頂珠有放鍋勺設計,使用起來更便利。
愛S達鍋蓋頂珠放鍋勺設計
3.抓握一般:酷L、T**G G*I F*I、健J、九Y、銀J、快Y
酷L雖也採用木質把手和頂珠,但其把手無抓握曲線。
九Y、銀J、快Y的把手同樣無抓握曲線,且鍋蓋頂珠為塑料材質,觸感較粗糙。
健J的塑料鍋蓋頂珠甚至還有縫隙,容易藏汙納垢。
健J鍋蓋頂珠縫隙
鍋體重量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難免遇到需要單手操作的情況。
鍋體的輕便性,往往也成為了不少家長選購輔食鍋的因素。
為此,花爸也測了12款輔食鍋的鍋體自重,數據如下:
小結
快Y無論是無鍋蓋使用時,還是搭配鍋蓋使用時,都是最輕便的。
快Y稱量
其次較為輕便的有T**G G*I F*I、銀J、健J。
意Y芙、吉T整體較為笨重,無鍋蓋使用時重達1斤多,連著鍋蓋一起足有2斤重。
上為意Y芙、下為吉T
但輔食鍋越輕並不是越好,快Y、T**G G*I F*I、銀J、健J之所以輕便,是因為鍋體用料較薄,手柄甚至沒有鍋底墊片、掛孔等設計,做工細節表現較差。
而意Y芙、吉T雖然笨重,但鍋體用料足,設計齊全,做工細節好(詳情可參照前面「做工細節」、「抓握感」指標)。
因此,建議大家選購輔食鍋,不要過分追求輔食鍋的輕便,鍋體用料、做工細節才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綜上,12款產品舒適性評分如下:
在舒適性指標中,D*d*n*ka、紅C、愛S達表現較好,抓握舒適,設計便利;
而銀J、快Y雖然輕便,但抓握感差,表現一般。
性能測試
愛S達、蘇B爾表現好
作為一個「不粘輔食鍋」,這些「看家本領」不能少:傾倒便利、導熱性好、受熱均勻、不粘鍋。
下面我們逐個項目來考驗~
傾倒便利性
目前市面上的輔食鍋宣稱「兩側導流嘴設計」,傾倒不側漏。
電商平臺詳情頁宣傳
本次測評的12款產品,有導流嘴和無導流嘴的各佔一半:
花爸對其分別進行傾倒測試後,
發現無論是像紅C那樣圓形有導流嘴的,
紅C傾倒
像蘇B爾那樣圓形無導流嘴的;
蘇B爾傾倒
像健J、D*d*n*ka這種異形無導流嘴的,傾倒都一樣便利,都不容易側漏。
健J傾倒
D*d*n*ka傾倒
所以選購時不必太過糾結導流嘴設計的問題。
導熱性
測試方法:冷鍋放入等量400ml水,電磁爐功率調至800W,計算水煮至沸騰時所需要的時間。
測試結果如下:
從測試結果來看:
快Y燒開水時間最快,為2分30秒;其次較快的有銀J、健J。
吉T燒開水的時間最慢,為3分39秒。
當然了,水燒開的速度跟鍋厚薄有關係。
燒開水較快的快Y、銀J、健J,都比其餘各款輔食鍋少了鍋底墊片,鍋底更薄,導熱更快,燒開水也相應較快。
受熱是否均勻
測試方法:冷鍋放入等量400ml水,電磁爐功率調至800W。水煮至沸騰後,開蓋用紅外線測溫儀測量鍋底、鍋壁溫度。實驗重複3次,每次取4個數值的平均值。
測試結果如下:
意Y芙、愛S達、D*d*n*ka表現較好,燒開水時,鍋底鍋壁的溫差在5℃以內。
而銀J、快Y表現最差,燒開水時,鍋底鍋壁的溫差在15℃以上。
燒開水快又如何?鍋底鍋壁簡直是「冰火兩重天」了~
是否粘鍋
既然要考驗不粘,那就要在最嚴苛的條件下進行:高溫無油煎雞蛋。
測試方法:電磁爐功率調至800W,在無油的情況下,迅速打入一枚雞蛋,待表面蛋白凝固後開始翻面,觀察在烹飪過程中的煙霧、焦糊及蛋的完整性。
測試結果如下:
▲無油煎雞蛋後,12款鍋鍋底一覽
能通過「無油煎雞蛋」考驗的,只有4款:愛S達、蘇B爾、九Y、D*d*n*ka,它們幾乎不粘鍋。
或是食材短暫粘連時,也可以完整剷除。
為了避免偶然性,花爸還進行了多次重複實驗,依舊是這4款勝出。
愛S達-第三次烹飪
蘇B爾-第三次烹飪
D*d*n*ka-第三次烹飪
九Y-第三次烹飪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次使用下,D*d*n*ka底部還是會有些焦糊,但用洗潔精浸泡後還是可以擦除的。
D*d*n*ka底部焦糊
而表現較差的有:快Y、健J、銀J、酷L、T**G G*I F*I。
在烹飪過程中煙霧大,產生刺鼻性氣味,鍋底焦糊,不能煎出完整的雞蛋。
快Y烹飪過程
健J烹飪過程
T**G G*I F*I烹飪過程
在清洗焦糊的過程中,快Y底部塗層都脫落了,品質之差實在是讓花爸大吃一驚!
快Y底部塗層脫落
而有油煎雞蛋的情況下,12款輔食鍋都能不粘鍋。
以D*d*n*ka為例,有油煎雞蛋
綜上,12款輔食鍋的性能測試評分如下圖所示:
在性能測試上,愛S達、蘇B爾表現最好,體現在不粘鍋、導熱性能好、受熱較均勻;
健J、銀J、快Y表現最差,存在粘鍋、受熱不均勻等問題。
操作體驗總評
愛S達、D*d*n*ka位列一二
綜合上述3個指標的測試結果,花爸根據重要性劃分權重,加權平均得出12款輔食鍋的使用性能總評如下圖所示:
第一輪測試後,愛S達、D*d*n*ka使用性能得分位列一二,進入第二輪測試——送檢實驗室。
安全性
2款均未檢出有害物質
輔食鍋與寶寶輔食直接接觸,安全必須有保障。
實際使用時,直接與食物接觸的是塗層,因此,輔食鍋的檢測部位為塗層。
根據國家強制性食品接觸材料標準《GB 4806.10-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塗料及塗層》,花爸對2款輔食鍋塗層,進行總遷移量、重金屬(以Pb計)檢測。
檢測結果如下:
檢測結果顯示,愛S達、D*d*n*ka所有項目均未檢出,安全性過關。
註:送檢結果僅對本批次的樣品負責,且針對單一產品,不包括同品牌下的其他產品。
綜合評價
推薦愛S達
綜合使用性能和安全性,2款產品的安全性均有保障,在使用性能上略有差別。
本著優中選優的原則,花爸推薦綜合排名第一的愛S達。
由於與品牌方洽談後得知,這款鍋並沒有更優惠的開團價,所以這次的推薦產品我們就不開團了,大家需要的話可以自行去旗艦店購買。
花爸並不是那種為了賺錢,就昧著良心推薦能團購產品的人哦!
當然大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注重哪方面的體驗感,選擇非推薦產品。
本次測評的12款輔食鍋的優缺點,花爸也貼心地為大家總結好了~
使用建議
不粘鍋之所以不粘,在於其塗層的作用。所以日常生活中正確的使用習慣,有助於養護好塗層,延長不粘鍋的使用壽命。
1.不要大火烹飪。
烹飪過程中火苗不要超過鍋底範圍,開中小火烹飪,電磁爐的功率最好在1200W左右。
2.不要空鍋幹燒。
烹飪過程中要確保鍋底有水或油,切勿過度預熱。
3.不要使用金屬鍋鏟翻炒。
尖銳的金屬鍋鏟會損害不粘鍋的表面,所以應使用矽膠鏟、木鏟等軟性鍋鏟。
4.不要用來煮較硬質食物,如排骨、貝殼等。
硬質食物在被翻炒過程中也會刮花不粘鍋的塗層。
5.不要用來煮酸性食物,如醋、檸檬、番茄、可樂雞翅等。
不粘鍋在酸性環境下可能溶出重金屬。
尤其是塗層厚度薄,分布不均,有裸露金屬的鐵基不粘鍋,與酸性食物(如醋酸)接觸時,極易被腐蝕生鏽。
6.等鍋冷了再洗,輕柔清洗。
烹飪完畢,應使輔食鍋自然冷卻到室溫後用溫水清洗,切勿用冷水衝洗熱鍋,以免驟冷驟熱,損壞鍋體表面。
清洗時,不要用鋼絲球等硬物擦洗,以免刮花塗層,導致有害物質溶出增加。
7.一旦塗層出現破損,應及時更換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