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能讓你回到童年的書
唐鼎華繪著《擦一擦鏡子,照見童年》讀後
現在有了手機閱讀,擱在書架上與書店裡的圖書在叫喊了:看書吧!
手捧著一本紙質的書,一頁一頁地翻動,微微的書風吹動著,這種手感己經有千年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聞到書香了。
《擦一擦鏡子,照見童年》是一個出身在五十年代的畫畫人,用文字與插圖的手段,把記憶深處那些模模糊糊的童年往事,化為饒有趣味的可以拿在手裡翻翻玩玩的一本書。
五六十年代的童年生活狀態與現在相比,雖然文化上與傳統割不斷,但從具體的吃、穿、住、行,再細到童年的「玩」,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已然大大不一樣了。那些老時光裡的童年生活:土!沒有電子遊戲,沒有地鐵,沒有手機、沒有空調……。還口袋裡沒有錢。但「土」在這位畫畫人的一技禿筆烹調下變得有滋有味起來了,咀嚼起來樂趣無窮。
書中分七篇,前四以一年四季來劃分,先冬後春、夏、秋,五為孩子的生活空間,六為童年的貨郎擔,七為在輸贏中成長。全篇圍繞過去童年生活現象及背後的思想文化展開。
畫畫人寫書,文不足以圖補之,圖不足文輔之。用圖描述童年生活,夾在點點的文字中有了片刻的停頓,通過連續性的多格形式,獨幅的大場景與特寫等形式,加上對話框穿插其中,視覺上的觸動容易讓讀者貼近到情境之中,又浮想聯翩。
那些搶眼的字眼一一馬桶、蘆花鞋、老虎帽、飛鏢、鉛絲槍等等消失的用具、玩具名稱,只有通過圖像才能和文字聯繫起來,才能有所認識。
作者是人物畫家,在把控人物動態、表情上,誇張幽默的分寸恰到妙處,那些俯仰之間與眉目傳情只有觀眾自己去體會了。
一個跨界的寫手,沒有規矩就變得自由起來了,感覺上有聲音,有質感,有空間,有色彩、甚至有氣味。如插圖邊上配的兒歌式的圖注,也有那麼點叮叮噹噹。所謂圖文並茂。
一本書是否好看,不能由別人來說,親手翻動一下,讀上一段,進入狀態……如果被牢牢抓住雙眼,相信這本書的味道不錯哈。
己亥年夏雨過小橋寫
司馬喬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教授、無錫風俗畫家唐鼎華繪著的《擦一擦鏡子,照見童年》已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唐鼎華喜歡畫童年,久而久之就有了童年系列組畫。但有限的畫面,裝不下他的童年。於是,他又寫又畫,就有了這本童年回憶錄。圖書出版了,江南地區的眾多風俗也隨書「走出」江南。目前,該書已在線上和線下書店同步發售,唐鼎華也希望更多人能夠通過這本書了解江南風俗民情,重溫自己的童年。
唐鼎華,1982年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畢業,現為江南大學教授、美術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無錫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
1992年入編《中國當代美術家人名錄》;1998年無錫電視臺拍攝並播放了專題片《用畫講自己的話一一記畫家唐鼎華》;2003年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觀察與思考》;2004年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感受與語言》;2006年河北美術出版社出版《唐鼎華作品集》;2006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插圖設計》;2008年在香港中藝畫廊舉辦《唐鼎華國畫作品展》;2009年在常州書畫院舉辦《唐鼎華教授中國畫作品展》;
2010年江西美術出版社出版《二十一世紀畫家個案研究.唐鼎華》;2014年美術作品《無錫老百業》、《天下惠安》參加十二屆全國美展;201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版《中國畫欣賞》;2015年「做年様」、「梅花糕」、「水偶戲」、「女子盆湯」參加了全國首屆插圖展;2017年《紅軍長徵故事一女紅軍故事》參加加全國第四屆架上連環畫展;2017年《童年舊事》獲「東升杯"全國連環畫大賽優秀獎;2018年《吉祥如意》獲省「繼往開來」畫展優秀獎。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圖文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