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貧瘠、經濟落後,不發達的尼泊爾如何養活2800萬人口?

2020-12-18 騰訊網

尼泊爾是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和印度接壤的一塊內陸土地,和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斯裡蘭卡、不丹以及馬爾地夫共同組成了南亞次大陸,在喜馬拉雅山的兩側分別坐落著南亞次大陸和中國大陸的土地,但主要是分離了中國和尼泊爾兩個國家。

尼泊爾被稱為是南亞山區內陸國家,因為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在地理外形上是一個近似於長方形的國家,海拔平均高度在4877-8844米,擁有著全世界14座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川的半數以上。

山區佔據著尼泊爾國土面積的70%左右,地勢北高南低,尼泊爾境內大都歸屬於丘陵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的面積佔國土總面積的將近一半,東、西、北三面多高山,中部分布大量和河谷區的小山,南部為森林和草原組成的衝積平原。

尼泊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地勢較高,境內大都是山區和河谷地區,不適合糧食作物的生長,但尼泊爾同時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那麼尼泊爾是怎麼能夠依靠著十分貧瘠的地理環境養活2800萬人口的呢?

一、尼泊爾人口數量和糧食種植面積的兩極分化

1.人口問題:土地壓力趨緊

據統計,尼泊爾的人口已經接近三千萬,在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南亞區域中人口數量也能佔到前三,僅次於印度和孟加拉國。人口問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個必須要認真對待的重大課題。

尤其是南亞地區一些經濟發展相對來說比較落後的國家,在第三世界中,尼泊爾算是很早就注意到解決人口發展問題的國家了,早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進行節制生育的政策工作。

但無奈尼泊爾的人口控制工作成效並不顯著,人口增長數量始終很快,尼泊爾的人口以超乎尋常的速度發展著,一方面人口密度在不斷增加,出生率極高,另一方面耕地面積又十分有限,因而人均可耕地也在不斷減少。

將近3000萬的人口數量給這個土地面積不大,自然資源十分有限的國家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對經濟、就業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進都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但與此同時,雖然困難,尼泊爾這個國家也並未就此原地踏步,始終在向前發展著,對於尼泊爾是如何依靠並不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並不肥沃的土地資源養活了這麼多數量的人口,世界各國尤其是類似的第三世界國家都給予了相當程度的關注。

2.不同氣候條件帶來的人口流動

在尼泊爾地區,各個地區的氣候也各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尼泊爾作為農業大國,國內的農業耕作基本上都是以一家一戶為單位進行的,而小農經濟的發展強度較大,迫切需要勞動力。

因而當時人們並不作他想,生育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增加勞動力得以生存。但是人口的增加非但沒有能夠適應和改變落後的生產方式,反而加劇了土地和社會壓力。

尼泊爾境內,主要的土壤資源分布在南部的平原地區,地處亞熱帶,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條件較好,但也由於這裡的人基本不愁吃穿,所以人口增長率基本成為全國最高的地區。

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出現了人口流動潮流,主要表現為貧瘠地區向富庶地區,山區向平原地區,農村向城市地區的流動,山區和雪山地區的氣候和土壤條件都遠遠不如平原地區。

耕地稀少,土質貧瘠,大都是不容易進行灌溉和耕種的山坡地,糧食產量極低,雪山地區就更不用說了,因為氣候極其惡劣,許多地方只能勉強種植和生存一季作物,種植和生產根本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人口需要。

二、尼泊爾的發展之道

1.經濟結構的轉變

尼泊爾作為第三世界中經濟落後國家之一,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著手改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從1955年開始實行經濟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尼泊爾用於經濟建設的投資增長很快,幾乎以每五年翻幾番的速度增長著。

此外,由於農業生產環境並不算好,甚至稱得上惡劣,所以從一開始尼泊爾經濟發展和改善的重點是放在農業向非農業轉型上的。

隨著經濟結構的轉型和升級,尼泊爾國內的從事職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主要表現為從事農業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而從事非農業人口和工業人口的比例迅速上升。

但經濟結構和職業結構的轉型並不代表尼泊爾直接放棄了農業的發展,農業作為尼泊爾國民經濟的基礎,一直是尼泊爾發展的重點,在尼泊爾國民經濟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政府也一貫重視發展農業。

為了發展農業生產,增加糧食產量,不斷增加對農業的投資,擴大了農業耕種面積和灌溉面積,在農業經濟的發展中,也增加了化肥使用量,農業信貸和農藥。

2.多樣化的對外多邊貿易

值得注意的是,尼泊爾的對外貿易發展是多邊和多樣化的,並且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最初尼泊爾的對外貿易對象主要是面對印度的,尼泊爾政府這一時期從與印度的對外貿易中賺取了不少利益。

雖然後期印度和尼泊爾的貿易額有了較大程度的下降,但由於後來隨著尼泊爾對外貿易的發展,貿易夥伴逐漸增多,貿易範圍逐漸擴大,因而尼泊爾與其他國家的貿易額日漸上升。

糧食、木材、黃麻、地毯和一些較為豐富的金屬能源,手工藝品和手工紡織品佔據了尼泊爾大比例的出口額。

對外貿易的繁榮對外來說是尼泊爾經濟發展的主要來源之一,尼泊爾政府制定的一系列對外貿易的出口政策和計劃,都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可以看到尼泊爾如今也始終在平穩向前發展。

3.旅遊業的繁榮

尼泊爾的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都十分緩慢,尼泊爾的城市雖然數量不多,規模也不大,但其獨有的政治、宗教文化色彩都是獨特的尼泊爾城市風格,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

尼泊爾政府對於旅遊業的發展也十分重視,還特別為此成立了旅遊部門和旅遊協調委員會,專門用於促進和管理尼泊爾旅遊經濟的發展問題,負責制定發展旅遊的總計劃和促進該計劃的貫徹執行。

4.重視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尼泊爾建國之後的相當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尼泊爾的教育都處於一個極端落後的狀態。

從政府開始實施經濟建設計劃以來,就十分重視對教育的發展,把發展教育作為經濟發展基礎,強調"貧困和愚昧要一起消滅",將發展教育作為消除貧困的動力。

因而為了加速經濟發展,政府也不斷增加對教育的投資,對此,政府的政策也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重視教育的結果就是教育成為了尼泊爾當時發展最為迅速的部門,從小學教育、中等教育道高等教育都煥然一新。

三、生存和發展:接受外援的結果

尼泊爾作為第三世界中較為貧窮的國家之一,長期以來,其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外來的國際援助。

為了協調和加強對尼泊爾的援助,全面促進尼泊爾的經濟發展,尼泊爾政府和世界銀行等金融機構舉辦了許多國際論壇,以商討如何增加對尼泊爾的經濟援助,促進尼泊爾的經濟發展。

尼泊爾經濟發展過程中接受的對外援助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國際組織的援助,另一個是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援助。前者主要包括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聯合國人口基金會。

據統計,國際組織對尼泊爾的援助每一年都相對來說比較穩定,而且重點關注較為貧困地區的人口生存和教育問題。在後者對尼泊爾的援助中,以亞洲各國以及歐美幾個發達國家為主。

日本對尼泊爾的援助計劃名為"官方發展援助",是針對尼泊爾落後的經濟進行的援助,旨在促進尼泊爾的社會經濟發展,為尼泊爾的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援助,從人力資源開發、教育衛生、農業開發,社會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保護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援助。

美國對尼泊爾的援助主要集中在衛生、水利、關鍵性的自然資源和其他領域,且美國還提出願意為尼泊爾提升世界貿易競爭力提供技術幫助,並表示像尼泊爾這樣的最不發達的國家可以從多邊貿易中獲得巨大利益。

德國、英國和挪威等歐洲國家也對尼泊爾進行了衛生、自然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其中尤其是挪威政府,通過世界糧食計劃署向尼泊爾提供食品援助,已經成為援助尼泊爾食品最多的國家之一,並且一直持續著這項援助。

印度和中國也對尼泊爾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支持和援助,主要是對尼泊爾的人口生存與發展問題,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的建設和完善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幫助和支持。

四、尼泊爾政府的先見之明:置之死地而後生

尼泊爾,是南亞次大陸上一個並不起眼的小國家,也是這塊大陸上一個經濟落後,土壤貧瘠,氣候惡劣的國家之一,然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和先天不足的發展情況下,尼泊爾如今能夠平穩運行,成為一個經濟穩步上升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讓人稱讚。

除了上述所說的一些因素之外,在人口超載的尼泊爾,仍舊能夠從頭發展到現在的局面,政府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從一開始尼泊爾政府就已經意識到了經濟發展和人口數量之間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採取了一系列節制生育的措施,但由於人們迫於生存的壓力,並沒有意識到節制生育的重要性,所以效果並不十分顯著。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尼泊爾政府開始有條不紊的推行經濟建設計劃,從農業開始,工業、能源、教育到國際對外貿易和國際發展援助。

尼泊爾的每一步都走的十分平穩,雖然其中不乏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和發展問題,但總體上是能夠保證國內經濟向前發展和人民的日常溫飽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

之所以尼泊爾能夠如今的發展勢頭和結果,政府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無法忽視的,無論是五年計劃開始,還是積極發展教育、對外貿易和尋求外來援助,政府都為尼泊爾的發展奠定好了基礎,計劃經濟的推行成效顯著,碩果纍纍。

國際社會每年都固定的向尼泊爾提供超過五位數的經濟援助,是用於幫助尼泊爾政府平穩實施和儘早完成脫貧計劃的,從工農業發展、醫療衛生、教育改革到人們日常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都囊括到計劃中。

發達國家和相關的國際組織都一致同意會向尼泊爾提供更多的援助,以幫助尼泊爾政府完成經濟建設,度過當前的經濟困局。

無論是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援助,還是來自世界各國零散的援助,外來援助在尼泊爾經濟發展中也佔據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正是如此,尼泊爾政府才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民教育和生活環境,有餘力的發展經濟和國際貿易等能夠促進國內經濟發展的一系列舉措。

事實證明,這的確是一種有效的措施,但過於依賴外援對於日後尼泊爾的獨立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未來尼泊爾會向哪一個方向發展,應當是由尼泊爾政府自主決定的,而不是接受援助最多的那個援助國,過於依賴別人的經濟援助會逐漸失去自己的聲音。

相關焦點

  • 多山的尼泊爾,靠什麼養活2800萬人口?
    據2016年數據顯示,尼泊爾人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800多萬,直逼2900萬,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尼泊爾緣何有著南亞排名第四的人口規模又如此貧困,又是靠什麼養活2800萬人口?
  • 佔世界2%的土地養活世界17%人口?印度做到了!但標準有些低
    根據資料顯示,印度用2%的土地養活了17%人口。這個結論令我們驚訝。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讓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印度這個國家。印度是"印度共和國"的簡稱,位於南亞次大陸,國土總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公裡,世界陸地面積約為14890萬平方公裡,印度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2%。
  • 世界氣候最冷北歐五國,土地貧瘠交通沒優勢,為什麼能這麼發達?
    其實北歐五國確實比較低調,甚至很多人都沒聽過北歐五國的名聲,但並不代表它不強。北歐五國分別是芬蘭、丹麥、瑞典、挪威、冰島這五個獨立主權國家,如果去過北歐五國旅行的人都知道,北歐那個地區氣候嚴寒,土地相對來說比較貧瘠,那為何北歐五國卻能這麼發達?
  • 尼泊爾土豪大叔家 造價2800萬全屋木雕花
    位於尼泊爾 造價2800萬人民幣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就比較特別,是我們很少介紹到的尼泊爾。在很多人印象中,尼泊爾是一個不太發達的地方,當地人住的房子以這種小磚房為多。但這並不代表尼泊爾沒有富人,當地有錢人的房子也是壕得各有千秋。YouTube上的美女博主@真如萬象就拍了一個視頻,帶大家參觀了一位尼泊爾土豪大叔的家。他家是一套帶有超大院子的別墅,佔地面積大得驚人!下圖目之所及,全是屬於他家的範疇,包括左邊的三層半大別墅,綠草坪,中間的車道,以及右邊的單層小房子。
  • 以色列彈丸之國,在土地貧瘠的國土上建立現代化國家
    而且,以色列土地貧瘠,是在沙漠中立國。可是,就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小國家,2018GDP3696.90億美元。世界排名34位,乃是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以色列成為發達國家,在於科學技術的發達與傑出的人才。三 以色列農業技術的發達以色列的發達與傑出,主要體現在農業科學技術上。由於以色列位於中東地區沙漠地區,氣候炎熱乾旱,國土很多都是沙漠。在2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中,可耕作耕地僅僅為615萬畝,人均耕地面積僅僅是0.72畝地,人均水資源僅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0.03%。
  • 孟加拉國面積14萬平方公裡,國家也不富裕,靠什麼養活1.6億人口
    一說到人口大國,人們通常會想到我國以及印度,但是,有一個小國可能都被人們忽略了,那就是孟加拉人民共和國。沒錯,它是個建國時間不長的國家,於1971年才在巴基斯坦獨立出來。可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他們被稱為世界人口"大國"。為什麼?因為他們的人口真的實在太多了。孟加拉國為什麼可以養活這麼多人?
  • 臺北的經濟發達,當地的城建如何?遊客:只適合旅遊,不適合定居
    臺北的經濟十分發達,人均 gdp近20萬臺北地處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被新北市環繞,西界是淡水河其支流新店溪,在北部則是被當地的大屯山包圍,都會區面積為2457.1253平方公裡,人口約70萬,是一個經濟發達的城市。
  • 孟加拉國14.7萬平方公裡,是怎麼養活1.6億人?這點印度都比不過
    說到人多,經濟落後的亞洲國家,我們會想到印度。但是在南亞,還有一個國家叫孟加拉國。它的面積有14.7萬平方公裡,但是人口竟然有1.6億,這樣的人口密度在全世界來說都是最大的。
  • 「貧瘠的土地上可以產生富有的文學」
    我們是吸氧來了,寧夏這塊土地有滋養文學的『氧氣』!」這是中國作協主席鐵凝5月16日在寧夏文聯舉行的調研座談會上的一番話。這次,中國作家協會把他們精心籌劃的全民公益大講壇的首場放在西吉縣。儘管這是寧夏一個偏遠的窮困縣,但通過實地走訪,鐵凝一行卻有另一番感受。
  • 美國紐約有多發達?與上海相比如何?
    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著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據美聯儲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紐約的GDP總量是1.03億美元。換算成人民幣,美國紐約市的GDP是72516.1億元。且紐約當地的常住人口僅851萬,算下來,其人均GDP高達12萬美元!那麼,紐約與我國的上海相比,如何呢?
  • 佔地面積比中國還大,經濟發達,為何此國家只有3700多萬人口?
    比中國面積還要大的國家,經濟發達,卻只有3700多萬人口隨著世界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目前全球人口也在不斷的增加,現在地球上承受著70億人口的壓力,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一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有
  • 尼泊爾「一妻多夫」制婚姻,是如何生活的?幸福麼?不尷尬嗎?
    引語在古代社會,男人和女人是不平等的。自從進入了男性社會以來,男人處於支配地位,為了滿足他們的願望,在古代的大戶貴族家裡常常三妻四妾。進入現代社會之後,由於生活壓力和和生育理念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男性的數量遠遠多於女性的數量。根據2020年的人口普查,中國的男人比女人多出3049萬。
  • 澳大利亞國土面積巨大,經濟也很發達,可為什麼人口那麼少?
    澳大利亞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領土面積達768.2萬平方公裡,居世界第六位。但其人口只有2500萬,每平方公裡人口密度僅為3人左右,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在1846—1932年間,英國向海外移民高達1800多萬人。而在澳大利亞,從1788年到1830年,英國將562萬犯人流放到澳大利亞。這些新來的移民佔據了澳大利亞沿海肥沃的土地,並將土著居民驅趕到貧瘠地區,使得主澳大利亞人口發生了根本性的大變革。十九世紀中後期,澳大利亞發現了黃金,再一次推動了英國向澳大利亞的移民。
  • 為什麼一個國家社會經濟越來越發達,人口出生率會越來越低呢?
    我們發現,一個國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出生率」反而會逐漸降低,社會經濟越發達,人口出生率越低,比如現在我國雖然全面放開了「二孩政策」,但是人口出生率依舊不斷走低,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僅為
  • 浙江面積「最大」的城市,旅遊發達,景點眾多,經濟卻排省內倒數
    浙江是我國的沿海經濟強省,有杭州、寧波、嘉興等許多經濟強省, 這些城市民間經濟活躍,地理位置優越,吸引了很多投資者, 在很多人看來,如果一個城市想順利發展,人口和土地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浙江,有這樣的城市,面積是浙江第一,旅遊發達,景點多,經濟排在省內倒數。
  • 韓國一個月補貼30萬,也改變不了人口減少一半的規律
    韓國15日準備推出新的生育獎勵,從2022年開始,向每0-1歲的嬰兒家庭補貼30萬韓元(約1800元人民幣),並且後面還逐步提高至50萬韓元,而且還有一次性200萬韓元的生育獎勵。韓國作為發達國家,人均GPD3.2萬美元,人均收入3.21萬美元(約22萬人民幣),人均量是中國的3倍。
  • 探訪尼泊爾最落後的村落:貧富差距很大,大多數人睡土房
    尼泊爾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因寺多、高山多而聞名世界。同時,尼泊爾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大大小小民族據粗略統計有62個,有人說它就像是個民族博物館,匯集並融合著多種文化。塔魯族是眾多民族中的一個,主要生活在奇特旺國家森林公園一帶,是個非常原始的古老村莊,村裡的房屋大多是土房草頂。
  • 專題·國家概況|第五期——淺談尼泊爾現代女童教育問題
    儘管近年來,尼泊爾的女童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女童在教育系統中依然處於弱勢地位。以下試從經濟 、宗教觀念、體制、學校和社會等角度探究現存女童教育問題的成因。3.1經濟因素從國家層面來說,尼泊爾經濟較為落後。
  • 中國近鄰尼泊爾分為7個行政區,贊成中國重返聯合國
    尼泊爾,面積14.7萬平方公裡,人口2800萬,是中國的南方近鄰。1955年8月1日,中國與尼泊爾建交。1971年,在關於中國重返聯合國的2758號決議中投了贊成票。1.第一省,位於東部,面積2.6萬平方公裡,人口453萬。
  • 國土面積小,土地貧瘠的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像神話一樣的國家
    中東給人的印象就是炎熱,乾燥以及戰亂,在這片土地上無時無刻不在為了石油,領土等問題發生戰爭,中東也有很多富有的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巴林,科威特等,但是公認唯一的發達國家就是以色列。以色列位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亞洲的西部,也是亞,非,歐三大洲的結合處,北邊靠著黎巴嫩,東邊瀕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方向就是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