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是一個典型的內陸山地國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環抱,北面則隔喜馬拉雅山脈與中國遙遙相望。其面積僅為14萬平方公裡,與一個安徽的面積差不多大,中部山地面積卻佔到的68%。
據2016年數據顯示,尼泊爾人口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800多萬,直逼2900萬,作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尼泊爾緣何有著南亞排名第四的人口規模又如此貧困,又是靠什麼養活2800萬人口?
尼泊爾簡介
尼泊爾最早出現王朝是印度北方邦國權力爭鬥中失敗者流亡而來,他們給尼泊爾土著人不僅帶來了戰爭和紛亂,也帶來了先進的兵法和制度,自此尼泊爾有了可考據的王朝更迭歷史。18世紀,尼泊爾在與清朝的鬥爭中失敗歸屬於清朝,之後又遭遇英國入侵,成為其殖民地。
獨立後一開始實行君主立憲制,在國教印度教「君權神授」的思想影響下,君主和議會之間的矛盾衝突不斷,權力爭奪空前激化,而印度教帶來的嚴格的種姓制度嚴重限制了經濟技術的發展。政府權力的頻繁更迭也使得社會內部矛盾不斷加深。
2008年,在制憲會議上,議會在和君王的鬥爭中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君主制被推翻,尼泊爾建立起聯邦民主共和國。但這幾個世紀以來的戰亂和紛爭,不僅給尼泊爾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對尼泊爾的經濟科技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形似長方形的尼泊爾多山的地形並不適合居住和生產,世界上14座海拔超過八千米的山峰,其中八座就在都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北部山區。尼泊爾境內地勢近一半的地帶海拔超過一千米,大部分都是耕種成本較大的丘陵地帶。
除了南部是平原,其他三面都分布著大量的高山,但即使是南部的平原也有一部分是森林。
因為尼泊爾地處跨溫帶和亞熱帶兩個氣候區,其高海拔的山體繁多,這意味著小小的尼泊爾可經歷從-40℃到49℃的巨大氣候差異,中部河谷地區氣候溫和,北部和南部極寒和極熱的天氣都不適宜農作物生長和人們居住生產。
尼泊爾氣候只有兩季,冬季乾旱,夏季悶熱洪水泛濫,這對以農業為主業的尼泊爾來說簡直雪上加霜。
人口為何如此之多?
實際上尼泊爾的自然資源並不匱乏,水力資源尤為豐富,水電蘊藏量為8300萬千瓦,約佔世界水電蘊藏量2.3%,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也不匱乏。
但是均只得到了少量開採,究其根本在於政治動亂和惡劣的自然環境使得尼泊爾在經濟和技術上極端落後,這意味著尼泊爾沒有進一步發展科技製造業的基礎和環境,進一步依賴農業生產。
因此勞動力成為最重要的資源,一個尼泊爾家庭如果有著更多的人口,就意味有更多的勞動力可以投入到土地種植中,所以尼泊爾的生育率居高不下。
農業生產需要大量勞動力,但因為尼泊爾並沒有合適的地理環境給外國企業建立工廠,所以這些大量的勞動力只能大部分只能依賴於種植業,而不能轉化為人口紅利,越多的人口需要越多的糧食和經濟支持,這樣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貧困越多人口,而越多人口也就越貧困。
此外,尼泊爾作為一個宗教大國,幾乎每個人都信仰宗教,重男輕女和多子多福的老舊思想至今牢牢印刻在尼泊爾人的想法中。尤其是對低教育水平和貧困家庭而言,子女就意味著老年生活的保障,因此多生成為一個普遍的共識。
這些出生於貧困家庭的孩子大多營養不良,尼泊爾落後的醫療制度也並不能對這些孩子進行有效的保障,因此夭折的危險性大。也出於為保障兒童的成活數量,只有多生。
宗教所帶來的早婚是女孩聖潔的象徵的觀念也使得早婚和早育成為尼泊爾普遍的現象,據人口普查,平均一個尼泊爾婦女生6.3個孩子。因此,在產業結構和宗教的影響下,這就形成了現在尼泊爾2800多萬人口的貧困局面。
如何養活大量人口?
那麼尼泊爾到底憑藉什麼養活這麼多的人口呢?主要依賴於旅遊業和國外援助。旅遊業是尼泊爾的支柱產業。尼泊爾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山頂常年被冰雪覆蓋,但山腳卻風景宜人,氣候舒適,每年有大量的遊客慕名前來觀賞和攀登,主要周邊國家例如印度和中國,其次是西歐和北美遊客。
數據顯示,旅遊業產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9%。旅遊旺季時每年外國遊客達到60多萬人次;淡季時,外國遊客也能達到20多萬人次。
2012年,接待航空遊客59.53萬人,比上一年同比增長18.9%。依靠旅遊業,尼泊爾也帶動了手工業、服務業和交通業的發展,可以說旅遊業是尼泊爾除農業外最大的經濟來源。
但僅僅依靠旅遊業也並不能養活這2800多萬的人口,作為一個經濟落後的農業國,尼泊爾曾在上世紀90年代初起,開始學習西方實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由經濟政策,但由於糟糕的政治局勢和薄弱的基礎設施並未取得很好的效果。
因此轉而求助於外援就成為尼泊爾發展經濟的政策之一。數據顯示尼泊爾嚴重依賴外援,預算支出四分之一來自外國捐贈和貸款。2012年,尼泊爾接受外援高達14億美元,新增220個外國直接投資項目,其總額達71.4億盧比。
主要投資國為中國、印度、韓國、美國以及世界銀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國際組織出於人道主義的援助好理解,但其他國家為何也紛紛對尼泊爾這個不起眼的小國伸出援手呢?主要是出於地緣政治的考量。
尼泊爾緊靠中印邊界,一旦尼泊爾政治崩潰,會導致大量人口遷移至中印兩國,給中印兩國帶來巨大的麻煩,難民收容和難民安置都是令人頭疼的難題。
除此之外,因尼泊爾地理位置的特殊也成為中印對峙的焦點,一旦尼泊爾被印度吞併,印度就和中國之間形成了漫長的邊界線,會對中國的邊境造成較大的壓力。
出於這樣的政治考慮,美國作為世界警察也很樂意看到中印之間緊張局面的發生,因此它也加入了這趟渾水。但無論外國援助背後用意如何,對尼泊爾來說都是雪中送碳。
獨特的歷史和地理造就尼泊爾目前複雜的局面,所幸當前政局的穩定為尼泊爾擺脫貧困帶來一線曙光。歸根結底,尼泊爾最重要的問題一是控制人口的增長速度,大量的人口並不能帶來大量的財富;二是政府如何將現有的人口轉化為更大的經濟收益。
考慮到其自然環境的惡劣,利用外國援助和旅遊業大力發展教育業,實現科技發展才是現實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