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似乎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度,我們也常常會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印度的可以說是比較奇葩的新聞了,但這其實也正是他們文化的一部分。目前印度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十三億,但大家也都知道,印度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還有待加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較低,國土面積也僅有中國的三分之一,所以印度究竟是靠什麼養活13多億人口的呢?不只是因為飲食習慣。
第一,廣闊的耕地面積。據了解,印度的耕地面積幾乎達到了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為了保障人民的飲食問題,畢竟餓著肚子肯定是沒法發展生產的嘛。如此廣闊的種植面積保證了印度具有充足的糧食來源。每年生產多餘的還會向國外出口,印度香米在國際上也是挺有名的呢。
第二,適宜的氣候條件。印度位於我國的南邊,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常年都比較高,光照熱量上也很充足,有明顯的旱雨兩季,水稻生長的也很快,一年兩熟或三熟,能夠保證每年都有充足的糧食,除此之外,這裡的品種還很優良。
第三,政府的政策支持。印度這個國家的政府是很重視農業生產的,這些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政府也不斷的投入資金,發展高技術農業,推廣機械化生產模式,提高耕作的生產效率。與此同時還改良作物品種、提高灌溉技術,這使得印度農業的產量也不斷增加,加快了在現代農業發展上的步伐。
第四,飲食習慣。有很多印度人都因為宗教信仰或其他之類的原因在飲食上更偏愛素食,不喜歡吃肉,有些人甚至壓根不吃肉。除此之外,他們吃飯也很節約,不浪費糧食,所以僅僅依靠他們種植的作物也就完全能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