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補貼退坡,以賽力斯SF5為首的增程式技術或成新主流

2021-01-15 汽車科技時訊

2021年,新能源補貼政策出爐,除補貼繼續退坡20%外,新能源汽車試驗標準也由NEDC工況續航轉為WLTC工況續航。與NEDC工況續航相比,WLTC工況更貼近實際用車環境,對電動汽車的裡程提出更高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應何去何從?近期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新的思路。其明確將"增程式"這一曾備受爭議的新能源技術解決方案正式劃分進插電式混合動力類別當中。這預示著在頂層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規劃中,增程式技術或成新主流。

賽力斯SF5

作為專注於增程式技術的汽車製造商,SERES(賽力斯)憑藉強大的技術實力率先進入該領域,與理想汽車一樣成為齊頭並進的先驅者。其首款產品賽力斯SF5,定位於中型SUV,搭載雙電機四驅系統,一經上市,就憑藉"有電加電,無電加油"的裡程無憂,可媲美百萬豪車的近700馬力吸引了無數消費者。

全時電動解決裡程焦慮

如果沒有經歷過在-20度的寒冬裡貓進電動汽車瑟瑟發抖、電池從20%續航直接沒電趴窩,就不會真正理解車主對電動汽車裡程焦慮的切膚之痛。

賽力斯SF5

賽力斯SF5打消了車主的裡程焦慮,其搭載增程式技術,"有電用電,無電加油",駕駛該車,不僅可以體驗新能源汽車的節能減排優勢,還能油電兼用,毫無裡程壓力。

賽力斯SF5的增程系統由一個1.5T渦輪四缸發動機和最大功率90kW的永磁同步發電機組成。純電模式下,賽力斯SF5的35kW動力電池包NEDC純電續航150km,即便對於北京、上海、廣州這樣人均日通勤50km的大型城市來說,也足夠了。

賽力斯SF5

當加入"增程"技術後,賽力斯SF5和傳統燃油車一樣無所不至。賽力斯SF5的56L油箱可以帶來超長續航裡程。長途出行,純電動續航用完後,根本不用發愁去哪裡找充電樁,開啟增程模式,掛檔就能走人。車輛行駛中,還可以一邊帶動發電機驅動車輛行駛,一邊給電池充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增程器暖機之後還能像燃油車那樣利用自身熱量向車內送暖風,這簡直羨煞在寒風和下雪天裡窩在電動汽車裡凍得瑟瑟發抖的電動汽車車主。

賽力斯SF5

賽力斯SF5還擁有V2L營地供電模式,帶著家人在戶外露營時,可以像房車一樣,給車主提供不少便利性及樂趣。最能體現增程式技術優越性的點在於,賽力斯SF5 V2V救援補電模式可以幫助其它純電車型應急充電。試想,在北京創本世紀氣溫最低紀錄的寒冬裡,開一款非但沒有裡程焦慮,還能隨時為趴窩的電動車主提供電力救援的車該有怎樣的竊喜?

近700馬力新能源車環保性能可兼得

起步快,加速乏力是不少純電動車主對新能源汽車的固有認知,這一缺陷對於賽力斯SF5這款可與百萬豪車性能相媲美的車型來說,完全不存在。

作為賽力斯旗下首款電動轎跑產品,賽力斯SF5在動力配置方面,將越級發揮到極致。賽力斯SF5前、後軸各搭載高性能交流異步電機,單電機最大功率255kW,最大扭矩520N·m,四驅版本其綜合功率輸出高達510kW,換算過來相當於將近700匹馬力的最大功率,簡直可以與百萬豪車阿斯頓·馬丁V12 SPEEDSTER相媲美。縱觀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近700馬力的動力輸出在量產車中絕無僅有,這也成為賽力斯SF5運動高性能的核心實力。除了這一強大優勢,賽力斯SF5百公裡加速還能取得4.8秒的優越成績。無論在冰雪賽車場,還是無人的高速公路,駕駛賽力斯SF5隨時都能體驗到豪華性能車的推背感與運動激情。試想,閒暇時,約上三五友人,開啟運動模式,與ABB等豪車性能試比高低是怎樣一種開懷。

也許你會有疑問:"如此性能下,賽力斯SF5是否難以駕控?"事實上,賽力斯SF5駕馭起來可謂得心應手,這得益於SERES(賽力斯)全球研發團隊傾力調校與越級配置。賽力斯SF5摒棄了常見的麥弗遜式懸架系統,採用了成本更高、通常只應用在豪華品牌性能車上的四球節雙叉臂式前獨立懸架和梯形臂多連杆後獨立懸架。賽力斯SF5還擁有120種隨心組合的駕駛模式、16項運動性專業配置,DP-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以及輕量化鋁合金底盤。

測試時發現,賽力斯SF5過彎時車身有足夠的穩定和支撐性,其靈活精準的轉向系統可謂指哪打哪兒,在中高速行駛中,新手也能操控自如。

如今,賽力斯SF5已經量產上市,憑藉多項越級配置與先進的增程式技術,有望成為新能源汽車消費者探索生活邊界強有力的夥伴與助手,並在增程式技術領域與理想ONE並駕齊驅的排頭兵。隨著今後更多重磅車型上市,SERES(賽力斯)及其代表的增程式技術,也將成為新能源市場的新主流。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出臺:2019年補貼標準平均退坡約50%
    過渡期內,符合2018年技術指標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照2018年標準的0.1倍補貼,符合2019年技術指標要求的銷售上牌車輛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6倍補貼。過渡期內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2018年對應標準的0.8倍補貼。燃料電池汽車和新能源公交車補貼政策另行公布。記者注意到,《通知》中公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
  • 2021年新能源車補貼「新政」解讀:新能源客車退坡10%,再明確補貼規模門檻
    非快充類的8-10米和10米以上新能源客車,2021年補貼上限也分別變為4.4萬(2020年為5.5萬)和7.2萬(2020年為9萬), 均在2020年補貼標準基礎上下降了20%。其他非公共領域的快充類與插電式混動(含增程式)客車如此類推,也是在2020年補貼的基礎上下降20%。
  • 華山論劍|新能源補貼再退坡20%:大殺器還是推進器?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政策推出的第二天便開始正式實施,沒有給車企留下任何過渡期準備,可見整個行業對於新能源汽車補貼進入最後退坡階段已形成共識,以及有關部門對於新能源補貼退坡的堅決態度
  •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延緩,特斯拉入局影響幾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企業有序調整應對和相關促進消費政策的逐步落實,汽車的產銷量同比降幅在不斷收窄。11月當月,產量同比出現了正增長,12月也延續了增長態勢,市場的信心有所恢復。02補貼退坡政策或延緩雖然我國汽車行業基礎較好,但目前來看,仍面臨汽車行業基礎研究投入還不夠、一些顛覆性的技術缺失、創新能力還有待提升等長期性問題。同時,面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傳統汽車排放升級等短期性影響,整個行業依然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
  • 2021新能源車補貼再退坡,消費者和車企都有哪些影響?
    而續航裡程大於等於400公裡的車型,補貼金額為1.8萬元,相較於去年減少了0.45萬元。同時,插電混動車型(包括增程式車型)的補貼額度為0.68萬元,相較於去年減少了0.17萬元。額度下調幅度都是20%。
  • 上海將下調電動車補貼標準:首提「按量退坡」機制
    比如,純電動乘用車按照續駛裡程分級補貼,續航R≥150km補貼3萬元、100km≤R<150km僅補貼1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含增程式)補貼也為1萬元。客車的補貼指標從原來只按照車身長度,轉變為車身長度、電池續航裡程、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三項指標綜合評估,補貼標準整體下降。
  • 電動化趨勢已不可逆新能源車購置補貼退坡不影響戰略布局及長遠...
    2020年4月,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並提前明確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退坡幅度,原則上2020 -2022年補貼標準分別在上一年基礎上退坡10%、20%、30%。
  • 補貼退坡、平價上網——光伏進入新時代
    1.光伏補貼退坡、平價上網2018年5月31日為緩解光伏產業的補貼失控,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一份《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即「531」新政),國家補貼開始退坡,光伏產業鏈產能大幅出清;2019年4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完善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
  • 補貼退坡20%!葫蘆裡賣的是解藥,還是「毒藥」?
    02|退坡原因 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實際上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我們看到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並不是現在剛剛出現的,而是出現了已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據報導,在以前只有要符合補貼政策技術門檻的要求,企業都能按照規定享受補貼。
  • 2019新能源車國家補貼政策 最新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
    補貼新政將有  三個月過渡期  在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過程中,相關部門對國內外主流企業產品技術情況、成本情況開展了全面深入的調研分析,政策調整方案在徵求行業專家和企業意見後進一步修改完善。  此次通知從2019年3月26日起實施。
  • 新能源買車政策有變化:2021年購置補貼退坡20% 更換車試標準
    此外,為加快公共運輸等領域汽車電動化,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城市物流配送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車,2021年補貼標準在2020年的基礎上退坡10%。按此,《通知》明確了不同類型、不同領域車輛產品的補貼標準,為補貼政策精準執行提供依據。近年來,在補貼政策扶優扶強導向推動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技術水平明顯進步、產品實用性大幅提升。
  • 2019新能源車補政策落地 補貼標準平均退坡50%
    原標題: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平均退坡50%  續航250公裡以下電動車不補貼昨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四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將降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今年,續航裡程在250公裡以下的純電動汽車將不再享受中央補貼。
  • 「優等生」領跌三季度業績 車企受累新能源補貼退坡或成常態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劉俊晶 隨著上市車企今年前三季度財報密集發布,一眾「優等生」主流自主品牌車企集體遭遇「滑鐵盧」。在市場銷量增速調轉直下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車企雖然採取多種手段應對市場變化,但是銷量和利潤雙重下滑的境況卻並沒有得到改變。尤其是對於銷量排名靠前的自主品牌而言,對於完成年度銷量目標和銷量排名的渴求使其選擇「以量換價」,這不僅對於車企年終利潤的提升無益,也證明自主品牌車企並沒有找到走出困境的正確道路。「車市不振的確是車企利潤下滑的導火索,除此之外新能源補貼的退坡也直接導致了很多車企利潤的直線下滑。
  • 補貼退坡倒計時一周 各地再現電動車搶購潮
    前兩年,因為新能源汽車補貼年度政策制定周期的緣故,在政策不明朗的那幾個月中,電動車銷售會十分慘澹,而一旦新補貼標準確定,整個行業又會紅紅火火起來。而過去兩年的規律來看,電動車銷售的大頭基本是在下半年。以2018年為例,上半年新能源車的銷量不及全年銷量的三分之一。不過,相比於去年40%的退坡幅度,今年的新能源補貼退坡幅度更大,超過50%。因此,下半年的車市充滿變數。
  • 新能源車燃油增程式?增程式混動是什麼意思?
    網友問題:新能源車燃油增程式?增程式混動是什麼意思?網友回答:講白了,還是國內的技術還在發展階段,並不是那種混動模式不行,而是我們的企業做不出來很高效率的混動車,這種插電式混動車,在國內有一段時間變成了騙補貼的工具了,並不是真正面對消費者開發提升效率來獲得市場而已,所以國家調整一下扶持政策是正常的。
  • 電動車補貼退坡,也該憑實力說話了
    2020年最後一天,國家財政部、發改委等四部聯合發布了進一步的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通知,對2021年新能源補貼做出了明確規定,新一輪的補貼標準在2020年的基礎上將退坡20%。據2021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汽車補貼方案顯示,純電動乘用車續航裡程在300公裡以下的無補貼,續航裡程300-400公裡(含300公裡)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3萬元;400公裡以上(含400公裡)的純電動乘用車補貼下降至1.8萬元。
  • 2019年補貼政策的九個變化
    《通知》明確指出,根據新能源汽車規模效益、成本下降等因素以及補貼政策退坡退出的規定,降低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新能源貨車補貼標準,促進產業優勝劣汰,防止市場大起大落。較之往年,在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上,2019年補貼政策有哪些新變化和新要求?具體到乘用車、客車及貨車領域,新政的退坡幅度究竟幾何?政策調整背後預計會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 2021年補貼再退20%!門檻逐漸變高各家新能源車企如何應對
    但是對於新能源車企避不開的一個問題也隨著2020年結束而悄然來到,那就是新能源政策補貼繼續退坡。其實從去年的補貼退坡,大家就已經知道逐年遞減的在減少政策補貼,但沒想到一年的時間這麼快來到。就在2020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換句話說,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出來。
  • 增程式電動車不只有理想ONE,貼地飛行的賽力斯SF5它更香!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出臺,買新能源車將越發成為主流。就現階段而言,無裡程焦慮的增程式電動車較之EV或許更符合國情,目前理想ONE是這一細分市場的「網紅車型」,上個月還創下了銷量記錄。不過以後,有意入手增程式電動車的消費者又多了一個選擇。
  • 「破圈」看汽車,增程式前景廣闊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前不久,筆者參加了一個由軍事科學院防化研究院主辦的研討會,內容是探討增程式純電驅動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出席會議的有不少軍事類院校、研究所和企業的嘉賓,這使筆者大感意外,作為在汽車圈子裡爭議還很大、並不被主流企業看好的增程式純電驅動技術,何以受到軍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