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隆號」主要藥品
「雙隆號」咽炎療法起源於清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雙隆號」咽炎療法採用獨特的純中藥粉劑、湯藥以及特製的銅質吹粉器等,分型診治,對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等有良好效果。2011年12月17日,「雙隆號」咽炎療法入選我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 店面雖小 聲名遠播
在澗西區天津路與景華路交叉口附近的巷子中,藏著一個中醫診所——郭秀珍中醫診所。該診所店面不大,前後共三間屋子,但其鎮店之寶——「雙隆號」咽炎療法,在洛陽早已聲名遠播。
「雙隆號」治療咽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道光年間。「先祖郭開懷1824年出生於洛陽,自幼喜歡中醫,後受業於名師,懸壺濟世,造福一方百姓,是當時遠近聞名的醫師。」「雙隆號」咽炎療法第五代繼承人郭秀診說,郭開懷在行醫過程中發現,洛陽乾燥少雨,人們容易出現口渴、乾咳、聲嘶、喉痛等症狀,極易誘發咽炎、扁桃體炎等咽喉疾病。
隨後,郭開懷轉向專攻咽喉疾病的治療,其研製的藥方效果顯著,被患者口口相傳,上門求醫者絡繹不絕。
2 移居遼寧 繼續行醫
郭秀珍說,1910年前後,郭氏後人舉家遷至遼寧省喀左縣山咀子鎮。第三代傳人郭四輩還在山咀子鎮開了一家診所繼續行醫,並在家傳中醫療法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咽炎治療方法——該療法在口服舒咽理胃方、益咽方等家傳驗方的基礎上,將獨門純中藥粉劑直接作用於患處,對急慢性咽炎、扁桃體炎進行分型診治,療效顯著。郭四輩很快遠近聞名。
郭景賢1937年,郭四輩去世後,其子郭景祥、郭景賢子承父業,繼續行醫。中華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兩兄弟正式創立了「雙隆號」,意為「兄弟二人生意皆興隆」之意。
很快,「雙隆號」被叫響。「當時,『雙隆號』與北京『同仁堂』等都有著密切的業務往來。」郭秀珍說,有時,『同仁堂』去山咀子鎮進藥材,暫時運不走的藥材就寄存在「雙隆號」。「雙隆號」在百姓中也有口皆碑,時至今日,當地的古稀老人提起「雙隆號」仍讚不絕口。
3 回歸洛陽 造福百姓
葉落歸根,出於對家鄉的思念,1958年前後,郭景祥、郭景賢兄弟相繼回到洛陽,定居老城鼎新街。當時,正值公私合營時期,相關部門不允許開辦私人診所,所以「雙隆號」一直沒有重新掛牌。即便如此,還時常有患者慕名而來,郭氏兄弟總是盡心盡力為他們診治,贏得百姓的交口稱讚。
「術業有專攻,醫者要有仁愛之心。」正是在這種家訓的薰陶和其父郭景賢的言傳身教下,郭秀珍最終也走上了治病救人之路。1971年,郭秀珍進入老城區西南隅衛生所(現中州人民醫院),成為一名中醫口腔科醫生,直至2003年退休。
如今,已年過六旬的郭秀珍又在澗西區創辦了郭秀珍中醫診所,繼續用家傳醫術造福百姓,「雙隆號」咽炎療法也在不斷發展完善。
4 傳承開發 雄心猶在
2011年12月17日,「雙隆號」咽炎療法入選我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郭秀珍說,為了「雙隆號」咽炎療法能代代傳承下去,不斷發揚光大,她已制訂了詳細的保護計劃。「目前,專業的『雙隆號』網站正在籌建中。」郭秀珍說,希望能通過網絡優勢,更好地普及用中醫療法治療咽喉病的知識,讓更多患者從中受益。與此同時,她還積極聯繫藥廠,合作開發專用藥品,並著手《「雙隆號」中醫咽喉科》叢書的編撰工作,以便更好地服務患者。 (記者 姜春暉 通訊員 欒海寧 文/圖)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