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臺海資訊,點擊上方【東南衛視】快速關注
戳視頻,了解更多
臺中二中畢業後,王曉波考入臺灣大學哲學系,成為著名邏輯學家、哲學家殷海光門下弟子。上世紀70年代日本在美國操縱下恣意侵佔釣魚島,引發全球各地華人抗議,當年10月,王曉波在《中華雜誌》寫下「保衛釣魚臺」文章,催生了臺灣的保釣運動。馬英九表示,臺灣保釣運動就是從王曉波開始,他是大家的精神領袖。
馬英九:他(王曉波)對臺灣有非常大的貢獻。臺灣的保釣運動,可以說就是他開始的。也因為這樣的關係,他成為大家一個精神的領袖。
馬英九
1971年,王曉波獲得碩士學位,留在臺大哲學系擔任講師。因在臺大校園宣傳自由主義、介紹保釣運動,王曉波捲入「臺大哲學系事件」,被國民黨當局以所謂「為匪宣傳」的罪名拘留問訊,不得不在1974年離開臺大。直到一九九七年,哲學系事件獲平反後,王曉波才復職重返臺大授課。
王曉波的政治立場鮮明,1976年後,先後參與創辦以反對所謂「臺灣獨立」、促進中國民族統一等為宗旨的《夏潮》雜誌、夏潮聯誼會,曾與已故作家陳映真創立「中國統一聯盟」,並擔任副主席,強力主張「中國統一」。
王曉波生前受訪(2015):中國是臺灣人民的血脈淵源,中國是臺灣人民不可侮辱的尊嚴。兩岸統一在我們看來,其實是臺灣最大的政治利益。
身為著名的哲學及歷史學者,幾十年來,王曉波深入研究中國哲學與臺灣史,尤其是臺灣近代史,著有《臺灣史論集》、《臺灣抗日五十年》、《臺灣史與臺灣人》、《臺灣意識的歷史考察》等,不斷挖掘、弘揚臺灣人民的抗日事跡和愛國愛鄉土的光榮傳統,一生都在推動臺灣與中國文化的連結,強化中華文化在臺灣的傳承發展。1991年,王曉波創立《海峽評論》雜誌並擔任總編輯,長期旗幟鮮明反對「臺獨」,反對島內「去中國化」歷史教育,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統一,被各界視為「臺灣統派的一面旗幟」。
王曉波生前受訪(2017):我們臺灣統派就是這樣,我們臺灣的愛國主義者,我們在這個時候,我們是一向希望兩岸能夠和平統一,中國能夠民族復興。我們在臺灣苦心孤詣守著時間,看著中國(大陸)的崛起。到今天我們也可以這麼說,祖國沒有辜負我們。
想要了解更多實時資訊,觀看直播,請搜索微信公眾號:LIVE東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