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統派贊同繼續堅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兩岸40年)臺灣統派贊同繼續堅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中新社臺北1月3日電 (記者 劉舒凌 張曉曦)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2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講話以來,臺灣統派人士及團體表示,多項民調顯示出臺灣支持統一的民眾明顯增加,應繼續堅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方針。

《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紀欣於紀念會後發表的一篇短評中提出,習近平此次講話明確了「九二共識」是「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共識,希望這可以讓臺灣各界誠實面對歷史及現實。

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訪問時,紀欣進一步指出,2018年有多項民調顯示,臺灣社會統升「獨」降,支持統一的民眾明顯在增加;此外,主張維持現狀的人群逐漸減少。她相信,這是因為兩年多來,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致使臺灣經濟蕭條、對外關係也連續受挫,民眾察覺現狀原來隨時在變動,是不可能維持的。尤其,從2018年「九合一」選舉結果可知,臺灣民意是會翻轉的,應繼續堅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方針。

紀欣表示,習總書記這次提出,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展開政治協商,相信這對島內主張統一的團體及人士是極大的鼓舞。不過,臺灣長期以來「選舉掛帥」,統派人士要增強在社會中的代表性,並非一項簡單的工作。她期盼統派人士除應努力增加社會的話語權,引領民意,更應該培植更多年輕人加入促進和平統一的事業,只有這樣,主張統一的力量才可以壯大發展,也才可以代表臺灣民眾參與民主協商,逐步解決兩岸政治分歧。

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於紀念會後發表的新聞稿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這篇講話展現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性和主導性,並回應了臺灣在「九合一」選舉中表達的民意,即民眾要求兩岸和平交流、反對「臺獨」惡化兩岸關係。

論壇召集人、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認為,臺各界目前關注的焦點是,大陸方面提出「(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的鄭重倡議。臺灣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對此表示支持,並認為這將是兩岸聚同化異工作的重點,是當前凝聚各界更大力量、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必經環節。

吳榮元表示,應該看到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實現國家統一的偉大進程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上正在實踐中。這不僅激勵島內統派團體信心,相信在此新時代中必然也會湧現出更多的各界人士和青年人參與到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統一的偉大事業。(完)

相關焦點

  • 大陸再提「寄希望於臺灣人民」,別有深意
    文章指出,大陸的發展進步從根本上決定著兩岸關係走向;兩岸實力對比上,大陸已經對臺灣形成全面性、壓倒性優勢。文章又指出,大陸要堅持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方針,一如既往尊重、關愛、團結和依靠臺灣同胞。劉結一  該文章是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而發表。因為發表當天距臺灣明年「大選」投票日剛好倒數一個月,而更加受到關注。
  • 臺灣「統派」七一再升五星紅旗
    中國青年網記者就此採訪了活動的發起者、臺灣統派人士魏明仁,他向記者確認:七一當天,他將與臺灣愛國民眾一起在寶島升起五星紅旗。目前,已有不少在大陸求學生活的臺胞響應號召趕回臺灣。他指出,大陸人民對臺灣有很濃的感情,但蔡英文政府上臺後,政治上出現大轉折,傷害了兩岸同胞的心。而之所以選擇10點01分舉行升旗儀式,魏明仁向中國青年網記者解釋,「10.01,代表著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  臺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兩岸人民血濃於水。
  • 國臺辦: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我們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針對日前馬英九在東吳大學的演講中講到,統一不是由政治人物決定,是要由兩岸人民來決定提問,馬曉光回答,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所以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我們寄希望於臺灣人民。 福建海峽衛視記者提問,日前馬英九在東吳大學的演講中講到,統一不是由政治人物決定,是要由兩岸人民來決定,對這一說法您是怎麼看的?
  • 臺灣統派團體千人集會 要求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
    臺灣統派團體千人集會 要求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 2016-05-19 07:52:21  新黨、新同盟會、中華愛國同心會、中國生產黨、中國統一聯盟等臺灣32個統派團體近千人,今天在張安樂號召下舉行集會,要求臺灣候任領導人蔡英文承認「九二共識」,不要「反中」親日。  張安樂表示,過去8年,兩岸因為有「九二共識」才有良好互動。在國際經濟這麼低迷的時候,大陸遊客赴臺、兩岸經貿合作等給臺灣經濟增添了動力。
  • 臺灣統派持五星紅旗慶國慶 高唱"中國是我家"
    (原標題:臺灣統派約800人持五星紅旗慶國慶:希望兩岸統一)
  • 清算臺灣「婦聯會」,解散統派團體 綠營下重手斬除異己
    七十載風雨,臺灣「婦聯會」竟這般落幕據香港「中評社」28日報導,臺灣內務部門27日已完成廢止臺灣「婦聯會」立案的公文,待公文送達「婦聯會」後,「婦聯會」將正式走入歷史,並需要依據有關規定進行財產清算。4月27日,在臺內務主管部門發表聲明後,臺灣「婦聯會主委」雷倩舉行記者會。
  • 王曉波:我們統派在臺灣苦心孤詣守著時間,祖國沒有辜負我們
    王曉波生前受訪(2015):中國是臺灣人民的血脈淵源,中國是臺灣人民不可侮辱的尊嚴。兩岸統一在我們看來,其實是臺灣最大的政治利益。
  • 林金源:統派青年是星星之火 希望能燎原
    蔣介石自己還跟日本合作,甚至把日本的戰犯、軍事將領,這些屠殺中國人民的劊子手引進到臺灣,組織「白團」來反攻大陸。內戰對我們的傷害這麼大,可惜的是臺灣到今天還是沒有人從這裡得到歷史的教訓。 統派青年是星星之火希望能燎原 鳳凰歷史:那有些青年之所以會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他們是通過什麼契機而轉變呢?
  • 臺灣《東森新聞網》:統派媒體?獨派媒體?
    前「總統」李登輝最近在翠山莊與媒體記者茶敘時,刻意漏了「統派媒體」,直截了當的表達了他對部分媒體的好惡情緒之餘,政治人物將媒體分類為統派、獨派,或是只喜歡報喜的喜鵲,不喜歡報憂烏鴉的現象,對於臺灣人民知的權利,及民主政治品質的提升,實已是一項傷害。
  • 臺灣95後統派:相比當美日附庸 大陸是更好選擇
    原標題:聽臺灣年輕統派講「中國人認同」 多元形式宣傳統一立場進入2017年,臺灣人魏明仁在彰化升起五星紅旗、「中華愛國同心會」等團體「如影隨形」地抗議「港獨」分子,島內統派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如今統派在島內已不是外省老藍男的「專利」,在80後和90後青年人中也活躍著這樣一群人。
  • 臺灣統派大爆發:馬英九促成極獨、蔡英文造成急統
    臺灣統派群眾抗議「港獨」分子訪臺。【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編者按:二十多年前,在臺灣,支持統一的團體頗有影響力,但隨著老一輩的凋零,「臺獨」勢力日益猖獗,統派團體的聲音逐漸沉寂。不過,最近的一系列事件好像讓外界看到了統派力量的集中爆發——無論是愛國人士魏明仁新年伊始在島內升起五星紅旗,還是統派人士激烈抗議竄訪臺灣的「港獨」分子,都令輿論震撼。
  • 昨日國臺辦悼念的他,是「臺灣統派旗幟」
    來源:環球網臺灣統派代表人物、長期反對李登輝時期以來教科書「皇民化」與「去中國化」的前臺大哲學系教授王曉波30日凌晨在家中去世,終年77歲。此前「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毛鑄倫於28日去世。資料顯示,王曉波1943年1月出生在江西,1949年隨父親到臺灣,但其母章麗曼留在上海,章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成員。1950年,章麗曼經香港到臺灣,暗中進行情報工作。1953年因有人叛變,王曉波父母遭憲兵逮捕,母親被槍決,父親以「知匪不報」的罪名被判刑7年。
  • 臺灣知名教授:民進黨欲四年內消滅「統派」
    目前,人民對於蔡英文的關注都聚焦在她的任期政策上。對於臺灣來說,「統獨」問題一直都是他們政策中的重中之重。蔡英文在選舉過程中也一直在打「統獨」牌。她從來沒有明確清晰地表達過自己是「獨派」的支持者,因為她清楚地知道想要獲得執政者的地位,需要在這個問題上拿捏好分寸。
  • 統派團體紀念臺灣光復: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兩岸和平臺灣才好
    @銳看臺灣報導 由統派團體發起的臺灣光復節遊行25日上午從75年前受降地、臺北市中山堂開拔走到凱達格蘭大道,200多拿著紅燈籠和青天白日旗,齊聚在中山堂前的抗日紀念碑紀念這重要的日子。勞動黨籍新竹縣議員羅美文致詞時表示,如果沒有出來遊行,臺灣街頭靜悄悄,好像沒有這段歷史。
  • 臺灣知名統派人士王曉波病逝 其母為中共地下黨烈士
    海峽導報訊(記者 薛洋)導報記者從多個信息源獲悉,臺灣知名統派人士、知名學者王曉波今早不幸病逝,享年77歲。大陸友人紛紛致哀,稱其仙逝「讓祖國統一大業蒙受重大損失!」王曉波王曉波1943年生於江西省鉛山縣,1949年隨父親王建文來到臺灣,居住在臺中。其母章麗曼留在上海,進入新華社工作,之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臺灣工作委員會成員。
  • 還有4年,民進黨欲讓「統派」在臺灣銷聲匿跡
    蔡英文不僅多次叫囂大陸在臺灣地區的內部問題的解決上,蔡英文也有著自己的野心,大家都知道臺灣地區可以分為兩派,一派是「獨派」,一派是「統派」,顯而易見,蔡英文的所作所為都在表露著她的「臺獨」野心,她也明白要想在臺灣地區鞏固自己的地位,則需要消滅「統派」。對於蔡英文的種種做法,臺灣地區的知名教授汪明生作出了分析,認為她和民進黨在4年之內可能會盡全力消滅「統派」。
  • 臺灣著名統派人士陳明忠病危:也許我看不到,但兩岸統一不是問題
    陳明忠(圖源:《無悔——陳明忠回憶錄》)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著名統派人士陳明忠近期傳出病危。陳明忠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也是「中國統一聯盟」推動者之一,他過去曾積極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反對『臺獨』」。目前親朋好友都為他集氣,希望陳明忠能渡過難關。
  • 統派在臺灣的處境到底有多艱難?新黨會泡沬化嗎?
    ,是獨派才能夠享受得到的,而統派的聲音,則一直被打壓,根本談不上自由。新黨面臨泡沬化雖然新黨的路線是好的,是對兩岸同胞有好處的同時也有利於臺灣地區的發展,但是如今的新黨卻面臨著危機,因為他們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當中並沒有獲得民意代表的席次,這意味著他們的聲音幾乎不被聽見。再加上臺灣地區的一部分媒體是侵略的,這使得新黨更難發生。
  • 張安樂:臺灣已經沒有中國人了
    臺灣的200個鄉鎮長,8000個村裡長,在政治上,多數跟著22個縣市長走。所以,現在多數鄉鎮長和多數村裡長跟著蔡賴臺獨勢力走,少數跟著吳朱獨臺勢力走。統一勢力,不可能有市縣長候選人。會不會提出個別鄉鎮長和村裡長候選人?還需要進一步調查了解。個別統派人士,或許當選縣市議員,或鄉鎮人民代表。
  • 臺統派青年:臺灣教科書對日「歌功頌德」 八年抗戰內容僅兩頁
    臺灣統派青年張瑋珊說。在8月15日這天,一段名為《臺灣人怎麼看日本投降》的視頻在網絡上發布,這是脫口秀節目《珊閔有主意》的第一集,主創人員包括臺灣遠望團隊成員張瑋珊、張惠閔。   71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國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接受無條件投降。日本侵佔的臺灣也被收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