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拿到工資,我很滿意,非常感謝河西法院,感謝辦案的法官們,他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們的職工債權才能順利實現。」一名破產案件的職工債權人這樣說。
11月3日上午,河西法院對一起破產案件的253名職工債權人兌現了1000餘萬元工資等債權權益。
2018年以來,王某某等200多名職工與天津市某燃具銷售有限公司的勞動爭議案件經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調解後,被申請人未能按照調解書確定的時間履行義務,王某某等職工向河西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暢通救濟渠道 從「執行難」到「執轉破」
法院依法受理執行案件後,經過網絡查控、現場走訪、調查了解等,未發現能立即進行處置變現的財產,及時兌現債權的難度極大。該案被申請人負債近2億元,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且涉及人數眾多,牽涉職工的切身利益,被申請人向法院申請「執轉破」。為服務保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公平清理債權債務,經上級法院指定,河西法院依法受理破產申請,希望通過「執轉破」的方式,讓「殭屍企業」及時退出市場,暢通解決企業債務糾紛的渠道,同時解決該企業作為被執行人的系列案件,達到優化營商環境、實現職工債權人權益和解決「執行難」的三重效果。
職工代表領取案款
配強審判團隊 依法高效審理案件
天津市某燃具銷售有限公司破產清算案是河西法院審理的第一起「執轉破」案件,涉及知名企業和眾多勞動者債權利益,且需與外地法院溝通協調,社會影響大、維護穩定的壓力大。為妥善審理該案,河西法院指定由破產案件審判經驗豐富的法官組成的專業審判團隊辦理該案,充分發揮他們業務精湛、年富力強、敢打硬仗的優勢。承辦案件後,他們認真研討案件情況,分析案件的難點和特點,衡量各方的利益,力求尋找最優方案,依法保障職工的債權利益,努力實現案件辦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職工代表領取案款
創新司法舉措 發揮司法職能作用
在破產程序中,經調查,債務人的主要財產只有一些庫存貨物,分別存放於津南與北辰等地的倉庫。承辦法官考慮貨物屬於積壓庫存,需支付倉儲費用,產品更新換代,通過破產程序處置易造成財產的貶值,貨物被廣東某法院查封等因素,多次往返天津和中山兩地,一方面與中山兩級法院進行協調,商請有關法院配合清點破產企業的貨物,對已查封的破產企業相關財產進行解封,移送河西法院進行處置,多次召開協調會後,雙方達成了一致意見;另一方面,與作為最大債權人的生產商進行多次溝通,希望生產商珍惜來之不易的商譽,從生產、銷售、售後等各個環節嚴把關,積極承擔大品牌應有的社會責任,以過硬的商品和服務贏得消費者的信賴,最終,生產商同意以1400萬元的價格分批回購貨物,一舉實現債權變現,處置方案也經債權人會議研究通過,覆蓋了該案的全部職工債權,廣大職工的勞動債權得到了保障。
職工代表領取案款
統籌防疫審判 及時兌現職工權益
分配方案確定後,原定於2020年2月10日由廣東生產商來津處置貨物,但因疫情爆發,計劃擱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步緩解,天津疫情防控等級由一級響應降為二級,且鑑於該批貨物處置資金主要用於支付200多職工的勞動報酬,涉及重大民生及社會穩定,也避免因時間拖延造成的貨物價值貶損,導致無法覆蓋職工債權等問題,法官經與各方溝通,最終定於5月14日由生產商來津處置貨物。為確保貨物處置工作過程中不出現疫情傳播風險,法院與生產商及破產管理人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方案,了解貨物存放地的疫情防控政策,確保貨物運輸流暢,疫情防控和審判工作統籌開展。最終,歷時15天,貨物運輸完畢。貨物處置款全部到位後,經債權人會議同意,及時兌現了職工的債權權益。
一直以來,河西法院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在司法辦案過程中,自覺從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充分發揮司法能動性和創造性,努力實現司法的最優效果,讓人民群眾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THE END